多元形式有效探究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i87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物理教学改革中,探究式教学是一个新的方向,正不断成为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新型利器,这种教学形式能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促使其不断去实践和创新。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教学;实验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中的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已经开始突破陈旧模式,探究和实践新型教学形式,以期与时代的大发展相同步,培养具有新型意识、创新意识、适应社会所需的人才。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开展有效的探究教学?笔者就此做一探析。
  一、情境助力,促动情感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探究”二字内涵丰富,也就是说,围绕探究深做文章,以问题为导火线,引领学生主动思考,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问题的创设也是一种教学情境的创设,结合教学内容,配备挂图、投影等演示实验,让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看到物理现象,利用实验器具等现场操作能够让学生观察物理現象的产生过程。教师围绕物理教学内容一步步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外及里逐步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之中,去发现、去分析、去思考、去探究,并能够就问题再提出个性的问题。学生一方面充满了学科情感,另一方面也有了充分的科学认知,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热情同步激增,同时也营造出了探究学习的良好氛围。比如,教学《科学之旅》一课时,教师做了这样一个带有问题的开场白:“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来一次科学的奇妙之旅。其实,生活之中到处都有科学现象存在,就拿我们最熟悉的水来说,有谁能告诉我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这一问题的提出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少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水烧开就会沸腾。”教师微笑着接着说:“很对,但是你知道吗,冷水也能沸腾。”学生一听甚觉诧异,怎么冷水也能沸腾,自己怎么从来没有发现呢?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受到感染,同时勾起重重疑惑,脑海中打了一个又一个的“大问号”,其思维已经在积极运转,期待老师公布这一问题的答案。教师乘势现场做了一个利用低压使水沸腾的实验。学生惊叹不已的同时,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又激发了求知欲望,继续发问:“老师,为什么冷水也会沸腾呢?”这就是探究意识的萌生,就此教师讲解了这一物理原理,问题情境的创设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使其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表现出了极大热情,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学科情感。
  二、合理猜想,探究本质
  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下一步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并且能够提出问题,并由此提出和展开合理猜想。学生的猜想是基于客观事实基础上的,教师要在问题情境中凸显一些问题解决方式或者是答案的信息,能够提供帮助、启发、暗示学生所产生猜想破解的“蛛丝马迹”,学生的猜想由此就有了一个释解的明确方向。学生的猜想与科学家的猜想具有天壤之别,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范围,避免其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猜想。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借助步步设疑,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猜想。教师为学生提供小组谈论交流的平台,生生之间就问题展开思想的交流、个性的争辩、激烈的讨论,由此,学生不断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就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表象的观察与分析、对比与区分,在最短时间就能抓住本质。探究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化解一些“边缘化”的猜想。面对学生的“边缘化”猜想,教师不能给予全盘否定,需要预设猜想,并逐步有效地引导学生走上合理猜想的轨道。比如,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一些学生的猜想就有些离题,认为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与电热器的保温程度有关,或者是与通电时间有关。面对这样的猜想,教师还不能全部否定,因为这些猜想也不是没有道理,属于“边缘化”猜想,教师要做的就是巧妙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问题关键因素并探究其本质,尽量对次要方面减少关注。
  三、讨论交流,设计实验
  对于初中物理知识,教师借助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其物理原理过程,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力,就相关猜想进行实验,来让猜想得到印证和落地。也就是说,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动手操作之前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设计。学生成为物理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根据自己的初步猜想,着手开展实验之前的计划设计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就若干猜想或者是假设准备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实验设备的罗列,分步骤进行实验的方案设计,积极探讨和拟定验证猜想和假设的具体的实验方法。各小组的实验方案设计初稿出来后,让教师把关、修改,进行补充或者是删去多余的无关联的内容,从而形成最佳的、最易于操作的实验方案。比如,教学《浮力》一课,学生提出的猜想是:浮力大小是否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系,浮力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系,浮力大小是否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称重法和对比实验法设计这一验证方案,并启发学生认识清楚:要验证自己的这些猜想,需要思考的几个因素就是:浮力方向、施力物体、漂浮物体、下沉物体;而要思考的问题是:受重力和支持力之间要保持的关系,教师做一点拔,引发学生开展积极交流讨论,实验方案则很快“出炉”。
  四、实验操作,自主探索
  设计方案在不断优化后,就可以着手进行实验了。教师根据方案准备实验器材,齐备后,各小组开始进行探究实验。实验是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的,也就是说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从自己的亲手操作体验中论证自己的猜想。教师放手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从实验操作中学会观察和收集数据。教师虽然隐居幕后,但是还是要当好巡查员,对各个小组的实验进行恰当的指导,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记录,同时就学生实验中的操作方法、参与方式以及及时发现实验中的错误,给予即时的修正并引导学生顺利探究。各小组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能够帮助成员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并从实验中体会合作共进的重要性,获得学科情感的激发,同时感受实验带来的艰难与快乐。
  五、交流结论,评估发现
  探究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数据做一比较和概括,理顺思维,明确实验因素以及各种关系,小组各成员进行相互交流、论证和讨论,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教师鼓励各选派专人对本组实验过程进行语言描述。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亲身参与、身临其境、动手动脑,一步步按照方案步骤完成实验,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这一过程无形中锻炼了学生思考能力和探究问题的条理性。从理论认识到合理猜想,从设计实验方案到付诸实施具体实验操作,学生体会了探究问题的来龙去脉,收获的不仅仅是物理知识,还体验了一把发现科学知识的艰辛和乐趣,感受到了学习的甘甜,激发了继续自主探究的兴趣和热情。那么,总结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学会评估,从而优化探究方案,甚至是发现了新问题,从而吸引学生进行再探究,这一阶段实则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逻辑性。
  初中物理课堂中实施探究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索知识,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性得到凸显,通过探究步骤的实施,学生体验了当一回“小科学家”的切身感受,学习了知识与技能,也品尝了探究中的艰辛与快乐,逐渐形成了科学思想,从而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叶 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6):30.
  [2]金明玉.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35):162-163.
其他文献
摘 要:“我的发现”因栏目小很易被语文教师忽视,但却担负着传递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任,体现由积累走向运用的宗旨。文章作者深入分析此栏目在编排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深感此栏目设计意义重大,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一些具体教学之策,以引起语文教师重视。  关键词:“我的发现”;自主学习;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11 文章编号:1674-1
摘 要: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有很多契合点,以“史”的眼光观照传统语文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透视其逻辑体系与思想构架,对我们批判地继承传统教育思想,借鉴其历史经验,探索现代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之路具有重要价值,也对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有诸多启示。  关键词:先秦儒家;教育思想;语文教育;启示  在漫长的语文教育发展历程中,以儒学及儒家教育为代表的文化传统及教育传统,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是我国实现
摘 要:校本研修是促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提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心理特征、教学情况、工作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培训不能仅仅是被动地听讲学习,而应是主动的研学结合,才能让研修学习的质量更好、效益更高。文章从校本研修的管理、以主动学习为核心的校本研修文化的孕育、立足主动学习的校本研修模式与方法探究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学校应如何将教师在校本研修过程中的被动学习培训转化为主动学习研究,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科核心素养不断被人们接受和认可,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数学学科教学有其特有的学科属性,教师科学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及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文章通过“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案例的呈现,展现了教师科学引导对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案例进行反思总结,得出了课堂教学的一些可鉴经验。  关键词:科学引导;教学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
摘 要:“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是以一系列问题为载体,综合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这一领域要以问题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综合运用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创设活动操作的机会、多元评价学生的学习并整合品德教育等要素,才能使“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以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创设问题;综合运用;活动操作;多元评价;思想教育  “综合与实践”的设置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有趣而又有吸引力的问题,不仅可以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枯燥的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巧妙的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性;思考;探索  课堂提问是一门设立疑问、激发兴趣、引发思考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因此,教师要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进
摘 要:几何数学课堂教学引发大胆猜想,学生会从数学直觉走向数学思考,从数学猜想走向数学发现,课堂会因猜想让学生经历辨析验证、引发实验想象、激发思辨内化,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猜想;数学课堂;几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01  作者简介:邵国强(1971—),男,福建连江人,福建省连江县晓沃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一级教师
摘 要:文章通过对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现状的调查,基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结合实地问卷调查,深入分析影响农村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对策。  关键词:阅读能力;农村中学生;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2-0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9-0093-02  中学阶段既是学
小学语文课堂上经常会碰到某些学生存在以下“课堂问题行为”:  “退缩型”学生:少举手、怯问答、得过且过;“疲惫型”学生:疲乏样、病态状、精神不佳;“自我型”学生:自做事、乱涂写、埋头不听;“滑头型”学生:爱讲话、出怪调、动作滑稽。  这些行为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改变学生以上课堂问题行为,提高教学效率,以下几个小技巧不妨用用:  一、应对“退缩型” “疲惫型”孩子的措施  1.多让孩子角色表演,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它以“儿童生活”“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为三条主线,同时要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符合低段学生的学龄特点,教材的编写者有先见之明,早已“量体裁衣”——在教材的编排内容上融入了一定比重的童谣。童谣如何“趣”教才能彰显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精彩呢?文章现以低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为例,详细介绍“趣”教道法的四种策略。  关键词:儿歌童谣;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