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祝寿习俗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也是人生仪礼的组成部分。本文从祝寿习俗这一视角切入,通过对周家堂村建村以来不同时期祝寿习俗的内容阐述,分析出周家堂村的祝寿习俗从民国时期到当今的传承与变迁,通过对周家堂村祝寿习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也可以对周家堂村整个农村的变迁有一个认识。
【关键词】:周家堂村;祝寿习俗;传承;变迁
一、周家堂村的祝寿文化
周家堂村是隶属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鱼峰乡的一个行政村,成立于民国10年,1966年并入鱼峰乡。周家堂村自建村以来,就拥有浓厚的祝寿文化,祝寿文化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也衍生出了宗教,道教和儒家文化的融合同样体现在传统的寿文化当中,如周家堂村村落中的“天、地、君、亲、师”在传统文化中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中“亲”指代长辈,由此可见周家堂村人对长辈的尊崇,笔者作为一名周家堂村人与民俗学者,将家乡文化与所学知识融合起来,有利于更好的学习,也对家乡的寿文化有着宣传意义。
二、周家堂村祝寿习俗的传承与变迁
寿,乃五福之首。对他人生日的祝贺,称为“祝寿”、“庆寿”等,而在周家堂村经常会被称为“做生”或者“祝寿”,[1]周家堂村从1921年建村以来,村民们就将以前的祝寿习俗带入了这个重新组建的村落里来,所以祝寿习俗一直在周家堂村中得以传承,无论家境贫富,村民们都会十分重地视,尤其是子女为父母祝寿更是要办得隆重、体面,而不同时期的祝寿习俗也会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2.1民国时期祝寿习俗的传承与重视
2.1.1祝寿习俗的禁忌
民国时期,未成年的孩子不会祝寿,在周家堂村一直流行着一句话“大人生,吃顿嘎(肉);小人生,吃顿打”,这便是小孩不祝寿的意思。同时,没有结婚的男女,即使几十岁了,也不会祝寿,在村子里,他们被称为“老女子”“老童子”,除此之外,一些传统的家庭认为父母还健在的子女,也不应该祝寿,如果祝寿,便是对父母的不敬。在村子里,已婚男子一般从30岁开始祝寿,已婚女子基本不祝寿,如果做寿,也是从60岁以后再祝寿。周家堂村村民们最重视的祝寿活动便是60岁以后,所以很多村民将六十岁当做祝寿的开端,村民们认为祝寿能够增加老年人的寿命,且在做大生[2]的时候不会做满,男子会选择逢十的前一年做大生,而女子则会选择逢十的后一年做大生。
2.1.2寿礼
在周家堂村,祝寿的人向寿者送礼物,一般是根据关系的疏远与家里的实际情况来送,民国初期,厚礼一般为公鸡、母鸡、鸡蛋、衣料等,普通的礼品则有两斤猪肉、4把面条等,也有人不送礼物改送钱的,厚礼为银元一元,薄礼一般为两千文铜钱,并用红纸将钱包好,在上面写上礼金的金额。到民国中后期,村民们开始以法币与礼品代替,礼品主要包括寿联、寿桃等,一些有钱或者有学问的人户祝寿,亲友们还会一起联名会寿者送上寿匾,寿匾一般为黑漆,上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女寿星则为刻上“龟鹤同春”,也有一些亲朋好友请村里的名人为寿星撰写寿屏并在上面画上寿星老人的像,也有绘松鹤图或者山水画的。
亲友如送寿匾,在寿者家中一定会举行隆重的仪式。司仪人会喊到:“鸣炮、奏乐,全体肃立!向寿星敬寿匾!行三鞠躬礼,请来宾献匾赞匾,献匾的人会说上一段祝福语,献完以后,一般会请工匠师傅宰鸡祭匾,工匠师傅会唱:“此鸡不是非凡鸡,王母娘娘报晓鸡,×氏堂前把匾祭,祝愿老人享期颐。”祭完匾,由当地有名望的来宾进行赞匾,并赞颂到:
亲族邻朋颇费心,敬献寿匾光门庭,
福寿康宁四个字,恭祝老人长寿星。
亲族齐聚,预祝期颐,
竖起寿匾,光耀门楣。
最后在竖匾的时候,寿者的子孙与亲朋好友对寿匾揖拜。
2.1.3拜寿仪式
周家堂村人將堂屋中的神龛视为最神圣的地方,所以每当家中有人祝寿,都会在神龛前举行简单的拜寿仪式,直至今天,周家堂村人依然传承着这样的风俗。在拜寿的时候,寿者会穿上亲人会其备好的新衣,自己最先敬家神,接着与配偶并排坐于神龛的椅子上,亲人们按照亲属关系的亲密程度与长幼顺序依次向寿者进行跪拜仪式,然后是平辈们拱手表示庆贺。
有钱的村民们,还会设寿堂,在堂内的正中贴上大大的“寿”字,在举行拜寿仪式的同时,还会与亲朋好友一起吟诗,如是男寿星,便会吟到:
南极星明映少微,笙歌缥缈奏庭闱。
绳头细字犹能读,鹤发高年早已祈。
月下兰孙绕绿水,筵前桂子舞斑衣。
称觞愿进长生酒,凫履翩翩双鸟飞。
如是女寿星,便会吟到:
彤管人来纪母仪,况如钟郝最堪师。
丁年挽鹿皆携隐,子夜丸熊自课儿。
蔼蔼绛云连海屋,翩翩青鸟度瑶池。
笑看璇闺题诗句,薛凤荀龙到处随。[3]
2.1.4寿宴
民国时期,周家堂村的寿宴一般于当天中午举行,对于贫困人家而言,寿宴就是一顿简单的寿面,与亲人一起小酌;家境一般的村民,便会摆上八桌宴席,请村里的厨管师(即厨师)到自家蒸“九大碗”,而有钱的村民,便会大操寿宴,鸡鸭鱼全都搬上宴席,甚至会设上酒席与普通席,酒席专门为达官贵人设置,普通席则专门为同村村民设置。在寿宴结束后,举行寿宴的人家都会将客人所赠的礼品回赠一半给客人,如果是送钱,便会回赠三分之一给客人,对带有小孩的客人,还会给小孩打发钱,一些高龄的寿星,便不会回赠礼金或者礼品,他们会故意延迟收席,故意让客人们将吃饭的碗偷走,对于寿星来说,偷的碗越多,就越高龄,而对于偷碗的客人来说,将碗带回家中,具有添福延寿的寓意。
2.2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祝寿习俗的淡化
祝寿习俗的传承与政治因素的关系密不可分,1950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再倡导勤俭节约、移风易俗,民间淳朴敦厚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得到了广泛的发扬,人们皆以铺张浪费为耻,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这个特殊的政治时期,周家堂村的祝寿习俗都十分的简朴,尤其是在1966年至1976年这10年之间,祝寿活动基本不存在,受当时政策的影响,村里的一些人认为祝寿习俗及祝寿仪式带有迷信的色彩,而村里的大多数老人还是会偷偷给自己办生,他们认为如果大生不过,是很不吉利的。如有人祝寿,一般也只会宴请两桌客人,规模较小,而且不会请厨管师来家里烹饪,也不会设寿堂、挂寿匾和寿联等,更不会举行“拜寿”仪式,而客人们也不会像民国时期那样,送礼品或者礼钱,只会象征性的送些糕点或者面条。政治环境对村民的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导致祝寿习俗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发生了变迁,即祝寿习俗的淡化,村民们选择不祝寿或者偷偷的祝寿,政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祝寿形式的变迁。 2.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祝寿习俗的恢复与变迁
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与繁荣,周家堂村村民们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村子里的老年化问题也日渐明显,传统的孝道也得到了升温。祝寿习俗又日渐恢复,而且祝寿的规模日益扩大,寿宴越来越丰盛讲究,而寿礼也是越来越丰厚,但周家堂村传统的祝寿仪式却越来越世俗化。
2.3.1祝寿习俗禁忌的变迁
与民国时期相比,祝寿年龄方面,大部分依然是从六十岁开始,不过在村里,男女老少都可以祝寿,未成年人与未结婚的人也不用避讳祝寿,而且给家里小孩过十岁生日的时候,村民们也会办得十分体面。
从80年代后至今,村里一直以来便多了一些祝寿的禁忌,如果寿者家里有人生病或者有人去世,三年之内是不能祝寿的,村民认为如果在这期间祝寿是会折寿的,所以家中老人逢十,亲朋好友们都会假装不知道,在生日那天,寿者偷偷为自己煮一碗长寿面,就当为自己祝寿。在80年代以前,村里是没有这种禁忌的,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听周常德说到:“1983年那年,我们队上周德清过大生,他妈当时去世了一年,就没避讳,1984年他就去世了,后来他儿子也在广东工地上把腿摔断了,我们这些农民不晓得这几件事有关联。有次风水先生来我们村,听我说到这个事情,就说如果我们村家里有人生病或者有人去世,三年之内是不能祝寿的,后来乡亲们就按照风水先生说的,就再也没有发生像周德清家里那种事情了。”[4]这种禁忌是因为某个事件而增加的,祝寿习俗的变迁是为了适应村民自身的生活而变迁的,村民们一方面在传承旧的习俗,一方面又通过实践调整适合自己与时代的习俗。
2.3.2“面子”下的寿宴与寿礼
80年代后,村民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提高,祝寿成为村民们挣得“面子”的一种方式,也成为子女尽孝的一种表现方式,寿宴办得越好、寿礼送得越多证明自己越有面子,寿宴从80年代的十桌宴席到如今的三四十桌,寿礼则从80年代的50元到现在200元加上烟花,周家堂村的村民们会在祝寿当天用人情簿记录下来宾送礼的金额,在下次客人祝寿时,再将礼金送回去,人情簿便是村里人情互动的有力保证。
在周家堂村,村民们始终保持着祝寿请厨师做坝坝席,如今,村民们已将“拜寿”与“寿宴”两个环节合二为一,在祝寿当天,寿者子女会请上村长当祝寿的司仪,然后也会请来镇上的文艺队进行表演,祝寿会从一首“生日快乐”的乐曲声中开始,然后司仪请上寿星坐于寿台的高椅上,司仪简绍寿星的年龄,然后对寿星夸奖一番,再由寿星本人致词,然后子孙后辈依次向寿星敬礼要红包,邻亲好友们给寿星送上祝福语。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如今的祝寿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多的传统仪式,但村民们更喜爱现在這种祝寿方式,他们这样更热闹,祝寿习俗的世俗化是一种必然的结果,祝寿习俗在不断与外界接触的环境下,发生了变迁,祝寿不仅仅只为了庆祝,更成为村民们赢得声望的一种象征。
三、结语
周家堂村的祝寿习俗既有传承也有变迁,政治、经济、思想观念都对周家堂村的祝寿习俗的演变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每个时期都有自身的民俗规范,在对自身的祝寿习俗进行规范时,也会受到外界民俗事项的涵化,从而产生了祝寿习俗的变迁,周家堂村传统的祝寿习俗是儒家文化中“孝”的体现,但在物质文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祝寿不仅仅体现为“孝”,更是一种在家与村落的权利体现,也是一种人情的互动。
通过笔者调研,最终得出结论:周家堂村从建村到现在,祝寿习俗的传承主要体现为祝寿禁忌与祝寿年龄的传承、儒家“孝”文化的传承、亲属与村际之间的人情互动始终保留着;祝寿习俗的变迁则主要表现为祝寿观念的改变、寿礼与寿宴的丰富、祝寿仪式的世俗化等。
注释:
[1]笔者在本文使用“祝寿”一词
[2]寿龄逢十为大生,不逢十为小生。
[3]摘自岳池县党史县志办公室.岳池农家文化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5年,第66页。
[4]周常德,男,65岁,周家堂村村民,访谈地点:周常德家中,访谈时间:2017年1月22日。
参考文献:
[1]岳池县地方志办公室.岳池县志[M].巴蜀书社.2010
[2]黄勇.人生礼俗[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3]殷伟、殷斐然.中国寿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蔡丰明.生命之树长青:中国寿礼[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陈兴贵.壮族的人生礼仪及其文化内涵 [J].广西: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2
作者介绍:邓凯艳(1992—),女,汉族,籍贯:四川广安,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研究方向:民俗学。
【关键词】:周家堂村;祝寿习俗;传承;变迁
一、周家堂村的祝寿文化
周家堂村是隶属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鱼峰乡的一个行政村,成立于民国10年,1966年并入鱼峰乡。周家堂村自建村以来,就拥有浓厚的祝寿文化,祝寿文化在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也衍生出了宗教,道教和儒家文化的融合同样体现在传统的寿文化当中,如周家堂村村落中的“天、地、君、亲、师”在传统文化中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中“亲”指代长辈,由此可见周家堂村人对长辈的尊崇,笔者作为一名周家堂村人与民俗学者,将家乡文化与所学知识融合起来,有利于更好的学习,也对家乡的寿文化有着宣传意义。
二、周家堂村祝寿习俗的传承与变迁
寿,乃五福之首。对他人生日的祝贺,称为“祝寿”、“庆寿”等,而在周家堂村经常会被称为“做生”或者“祝寿”,[1]周家堂村从1921年建村以来,村民们就将以前的祝寿习俗带入了这个重新组建的村落里来,所以祝寿习俗一直在周家堂村中得以传承,无论家境贫富,村民们都会十分重地视,尤其是子女为父母祝寿更是要办得隆重、体面,而不同时期的祝寿习俗也会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2.1民国时期祝寿习俗的传承与重视
2.1.1祝寿习俗的禁忌
民国时期,未成年的孩子不会祝寿,在周家堂村一直流行着一句话“大人生,吃顿嘎(肉);小人生,吃顿打”,这便是小孩不祝寿的意思。同时,没有结婚的男女,即使几十岁了,也不会祝寿,在村子里,他们被称为“老女子”“老童子”,除此之外,一些传统的家庭认为父母还健在的子女,也不应该祝寿,如果祝寿,便是对父母的不敬。在村子里,已婚男子一般从30岁开始祝寿,已婚女子基本不祝寿,如果做寿,也是从60岁以后再祝寿。周家堂村村民们最重视的祝寿活动便是60岁以后,所以很多村民将六十岁当做祝寿的开端,村民们认为祝寿能够增加老年人的寿命,且在做大生[2]的时候不会做满,男子会选择逢十的前一年做大生,而女子则会选择逢十的后一年做大生。
2.1.2寿礼
在周家堂村,祝寿的人向寿者送礼物,一般是根据关系的疏远与家里的实际情况来送,民国初期,厚礼一般为公鸡、母鸡、鸡蛋、衣料等,普通的礼品则有两斤猪肉、4把面条等,也有人不送礼物改送钱的,厚礼为银元一元,薄礼一般为两千文铜钱,并用红纸将钱包好,在上面写上礼金的金额。到民国中后期,村民们开始以法币与礼品代替,礼品主要包括寿联、寿桃等,一些有钱或者有学问的人户祝寿,亲友们还会一起联名会寿者送上寿匾,寿匾一般为黑漆,上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女寿星则为刻上“龟鹤同春”,也有一些亲朋好友请村里的名人为寿星撰写寿屏并在上面画上寿星老人的像,也有绘松鹤图或者山水画的。
亲友如送寿匾,在寿者家中一定会举行隆重的仪式。司仪人会喊到:“鸣炮、奏乐,全体肃立!向寿星敬寿匾!行三鞠躬礼,请来宾献匾赞匾,献匾的人会说上一段祝福语,献完以后,一般会请工匠师傅宰鸡祭匾,工匠师傅会唱:“此鸡不是非凡鸡,王母娘娘报晓鸡,×氏堂前把匾祭,祝愿老人享期颐。”祭完匾,由当地有名望的来宾进行赞匾,并赞颂到:
亲族邻朋颇费心,敬献寿匾光门庭,
福寿康宁四个字,恭祝老人长寿星。
亲族齐聚,预祝期颐,
竖起寿匾,光耀门楣。
最后在竖匾的时候,寿者的子孙与亲朋好友对寿匾揖拜。
2.1.3拜寿仪式
周家堂村人將堂屋中的神龛视为最神圣的地方,所以每当家中有人祝寿,都会在神龛前举行简单的拜寿仪式,直至今天,周家堂村人依然传承着这样的风俗。在拜寿的时候,寿者会穿上亲人会其备好的新衣,自己最先敬家神,接着与配偶并排坐于神龛的椅子上,亲人们按照亲属关系的亲密程度与长幼顺序依次向寿者进行跪拜仪式,然后是平辈们拱手表示庆贺。
有钱的村民们,还会设寿堂,在堂内的正中贴上大大的“寿”字,在举行拜寿仪式的同时,还会与亲朋好友一起吟诗,如是男寿星,便会吟到:
南极星明映少微,笙歌缥缈奏庭闱。
绳头细字犹能读,鹤发高年早已祈。
月下兰孙绕绿水,筵前桂子舞斑衣。
称觞愿进长生酒,凫履翩翩双鸟飞。
如是女寿星,便会吟到:
彤管人来纪母仪,况如钟郝最堪师。
丁年挽鹿皆携隐,子夜丸熊自课儿。
蔼蔼绛云连海屋,翩翩青鸟度瑶池。
笑看璇闺题诗句,薛凤荀龙到处随。[3]
2.1.4寿宴
民国时期,周家堂村的寿宴一般于当天中午举行,对于贫困人家而言,寿宴就是一顿简单的寿面,与亲人一起小酌;家境一般的村民,便会摆上八桌宴席,请村里的厨管师(即厨师)到自家蒸“九大碗”,而有钱的村民,便会大操寿宴,鸡鸭鱼全都搬上宴席,甚至会设上酒席与普通席,酒席专门为达官贵人设置,普通席则专门为同村村民设置。在寿宴结束后,举行寿宴的人家都会将客人所赠的礼品回赠一半给客人,如果是送钱,便会回赠三分之一给客人,对带有小孩的客人,还会给小孩打发钱,一些高龄的寿星,便不会回赠礼金或者礼品,他们会故意延迟收席,故意让客人们将吃饭的碗偷走,对于寿星来说,偷的碗越多,就越高龄,而对于偷碗的客人来说,将碗带回家中,具有添福延寿的寓意。
2.2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祝寿习俗的淡化
祝寿习俗的传承与政治因素的关系密不可分,1950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再倡导勤俭节约、移风易俗,民间淳朴敦厚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得到了广泛的发扬,人们皆以铺张浪费为耻,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这个特殊的政治时期,周家堂村的祝寿习俗都十分的简朴,尤其是在1966年至1976年这10年之间,祝寿活动基本不存在,受当时政策的影响,村里的一些人认为祝寿习俗及祝寿仪式带有迷信的色彩,而村里的大多数老人还是会偷偷给自己办生,他们认为如果大生不过,是很不吉利的。如有人祝寿,一般也只会宴请两桌客人,规模较小,而且不会请厨管师来家里烹饪,也不会设寿堂、挂寿匾和寿联等,更不会举行“拜寿”仪式,而客人们也不会像民国时期那样,送礼品或者礼钱,只会象征性的送些糕点或者面条。政治环境对村民的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导致祝寿习俗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发生了变迁,即祝寿习俗的淡化,村民们选择不祝寿或者偷偷的祝寿,政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祝寿形式的变迁。 2.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祝寿习俗的恢复与变迁
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恢复与繁荣,周家堂村村民们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村子里的老年化问题也日渐明显,传统的孝道也得到了升温。祝寿习俗又日渐恢复,而且祝寿的规模日益扩大,寿宴越来越丰盛讲究,而寿礼也是越来越丰厚,但周家堂村传统的祝寿仪式却越来越世俗化。
2.3.1祝寿习俗禁忌的变迁
与民国时期相比,祝寿年龄方面,大部分依然是从六十岁开始,不过在村里,男女老少都可以祝寿,未成年人与未结婚的人也不用避讳祝寿,而且给家里小孩过十岁生日的时候,村民们也会办得十分体面。
从80年代后至今,村里一直以来便多了一些祝寿的禁忌,如果寿者家里有人生病或者有人去世,三年之内是不能祝寿的,村民认为如果在这期间祝寿是会折寿的,所以家中老人逢十,亲朋好友们都会假装不知道,在生日那天,寿者偷偷为自己煮一碗长寿面,就当为自己祝寿。在80年代以前,村里是没有这种禁忌的,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听周常德说到:“1983年那年,我们队上周德清过大生,他妈当时去世了一年,就没避讳,1984年他就去世了,后来他儿子也在广东工地上把腿摔断了,我们这些农民不晓得这几件事有关联。有次风水先生来我们村,听我说到这个事情,就说如果我们村家里有人生病或者有人去世,三年之内是不能祝寿的,后来乡亲们就按照风水先生说的,就再也没有发生像周德清家里那种事情了。”[4]这种禁忌是因为某个事件而增加的,祝寿习俗的变迁是为了适应村民自身的生活而变迁的,村民们一方面在传承旧的习俗,一方面又通过实践调整适合自己与时代的习俗。
2.3.2“面子”下的寿宴与寿礼
80年代后,村民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提高,祝寿成为村民们挣得“面子”的一种方式,也成为子女尽孝的一种表现方式,寿宴办得越好、寿礼送得越多证明自己越有面子,寿宴从80年代的十桌宴席到如今的三四十桌,寿礼则从80年代的50元到现在200元加上烟花,周家堂村的村民们会在祝寿当天用人情簿记录下来宾送礼的金额,在下次客人祝寿时,再将礼金送回去,人情簿便是村里人情互动的有力保证。
在周家堂村,村民们始终保持着祝寿请厨师做坝坝席,如今,村民们已将“拜寿”与“寿宴”两个环节合二为一,在祝寿当天,寿者子女会请上村长当祝寿的司仪,然后也会请来镇上的文艺队进行表演,祝寿会从一首“生日快乐”的乐曲声中开始,然后司仪请上寿星坐于寿台的高椅上,司仪简绍寿星的年龄,然后对寿星夸奖一番,再由寿星本人致词,然后子孙后辈依次向寿星敬礼要红包,邻亲好友们给寿星送上祝福语。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如今的祝寿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多的传统仪式,但村民们更喜爱现在這种祝寿方式,他们这样更热闹,祝寿习俗的世俗化是一种必然的结果,祝寿习俗在不断与外界接触的环境下,发生了变迁,祝寿不仅仅只为了庆祝,更成为村民们赢得声望的一种象征。
三、结语
周家堂村的祝寿习俗既有传承也有变迁,政治、经济、思想观念都对周家堂村的祝寿习俗的演变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每个时期都有自身的民俗规范,在对自身的祝寿习俗进行规范时,也会受到外界民俗事项的涵化,从而产生了祝寿习俗的变迁,周家堂村传统的祝寿习俗是儒家文化中“孝”的体现,但在物质文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祝寿不仅仅体现为“孝”,更是一种在家与村落的权利体现,也是一种人情的互动。
通过笔者调研,最终得出结论:周家堂村从建村到现在,祝寿习俗的传承主要体现为祝寿禁忌与祝寿年龄的传承、儒家“孝”文化的传承、亲属与村际之间的人情互动始终保留着;祝寿习俗的变迁则主要表现为祝寿观念的改变、寿礼与寿宴的丰富、祝寿仪式的世俗化等。
注释:
[1]笔者在本文使用“祝寿”一词
[2]寿龄逢十为大生,不逢十为小生。
[3]摘自岳池县党史县志办公室.岳池农家文化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5年,第66页。
[4]周常德,男,65岁,周家堂村村民,访谈地点:周常德家中,访谈时间:2017年1月22日。
参考文献:
[1]岳池县地方志办公室.岳池县志[M].巴蜀书社.2010
[2]黄勇.人生礼俗[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3]殷伟、殷斐然.中国寿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蔡丰明.生命之树长青:中国寿礼[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陈兴贵.壮族的人生礼仪及其文化内涵 [J].广西: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2
作者介绍:邓凯艳(1992—),女,汉族,籍贯:四川广安,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研究方向: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