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委要求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中央、各省市区和行业新闻单位均迅速行动,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界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教育引导新闻工作者明确“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进一步增强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意识,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笔者认为,要想使“走转改”活动在集中开展3个月之后形成常态化,就必须深刻明确一点:“转作风”是“走转改”活动的根本。新闻工作者只有从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和工作作风上认真自我剖析、扎实改进转变,“走转改”活动才能取得实效、永葆活力。
一、当前新闻工作者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2008年7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就明确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发扬“六种作风:爱岗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勇于创新的作风。对照这一标准,我们发现当前新闻工作者的作风同过去相比,有了许多进步,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具体表现为:
1、虚假失真。部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不端正,作风不踏实,文风不老实,胡编乱造、以讹传讹的“报道”时有所闻。北京电视台“纸箱肉包子事件”便是反面典型,该事件不仅给中国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也给中国食品行业带了巨大的损失。
2、空泛肤浅。部分新闻工作者作风飘浮,习惯于泡会议、凑热闹、抄材料、写表面文章,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对一些疑难问题的报道,也只触及皮毛,不能揭示实质。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消弱着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力。
3、活泼不足。部分新闻报道的内容正确但吸引力较差。原因是新闻工作者采访不扎实,写作欠打磨,不善于从群众视度、用群众语言深入浅出、鲜明生动地阐述理论政策等重大主题。一些结构老套、句式呆板、语言乏味的报道,降低着受众对报道的兴趣度。
此外,“有钱就报道,不好也说好”等权钱交易的有偿新闻时有发生,更是严重地影响了新闻工作者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这些现象虽是局部问题,但已影响到新闻舆论的总体水平,妨碍了新闻队伍的健康成长,不可小视,亟待解决。
二、轉变新闻工作者作风的有效途径
转变新闻工作者的作风,关系到“走转改”活动是否能够真正取得实效。那么,如何才能使“转作风”转出成效呢?笔者认为,必须从转变思想、学习和工作三方面同时狠下功夫,也就是说转过思想弯子、放下“无冕之王”架子、变换工作路子。
一是纯洁思想,明确“我是谁”。明确“我是谁”是新闻工作者优质高效从业的首要前提。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新闻单位通过灵活多样、新颖独特的教育培训和理论学习,坚定新闻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鼓励编辑记者继承并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因此,在“三贴近”等教育活动中,要特别注重对新闻工作者“基层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桔竭的源头活水”、“接着地气文章才精彩”,认识到不转变作风就有可能失去群众,不转变作风有可能站在群众的对立面上看问题,有可能使党的宣传工作走进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死胡同。当然,编辑记者也要自觉忠诚践行新闻工作宗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境界,这样才会真正明确自己是“谁”,带着思考走基层、怀着感情转作风、迎着问题转文风。
二是谦恭向学,常思“依靠谁”。“新闻工作者依靠谁”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十分明确的——群众。但一个时期以来,舆论监督的强大社会效应和“新闻工作者名利双收”的错误认识,使“无冕之王”的光环“越发光彩”,也使部分记者产生了飘飘然的骄傲情绪,对到基层汲取养分和对业务水平上升的愿望不再强烈,有的甚至对上“看天气”,对下“耍脾气”,关在办公室里“找灵气”,唯独不到基层“接地气”。群众最智慧、实践出真知。 “走转改”这一“寻根之旅”,就是要求编辑记者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寻找推动我们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就是要求编辑记者在实践中不断向群众学习,提升自我。基层天地广阔无比,只要编辑记者放下架子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把与群众拉家常、同吃住、共劳动过程中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自感受、亲自领悟记录下来,就会从最佳视角发现人民群众身上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新闻源泉,撰写出“冒着热气”和“带着露珠”的精品力作。
三是转换路子,牢记“为了谁”。“一切为了群众”是新闻事业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然而,多年来,一些记者只知道新闻工作是党的喉舌,是政府的机器,而忘记了新闻工作还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心声;只习惯看领导的眼色行事,而忽视了反映基层的真实情况;只会机械地泡会议、抄材料,文风呆板、不求精进,很少追求鲜活生动、清新朴实。“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彻底转换“眼睛向上”的工作路子,走出文山会海,突破传统思维,将目光和笔触聚焦基层,夜宿家农家听民意、跋山涉水问民生,用脚底板“写”出好看、耐看、有嚼头的百姓故事。要做到这一点,新闻工作者就必须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只有根植基层、情系群众,领悟了群众立场的真谛,才会敏锐感知群众冷暖,自觉自愿地服务群众,为群众谋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闻工作者只有忠实实践“三贴近”,始终纯洁自身思想、谦恭向群众学习和转换工作路子,时刻牢记自己来自于群众、从事新闻工作依靠群众和新闻工作为了群众,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就会在不断的实践中永葆优秀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过硬的作风,在新闻这块沃土上,综放出新鲜艳丽的花朵。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界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于教育引导新闻工作者明确“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进一步增强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意识,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笔者认为,要想使“走转改”活动在集中开展3个月之后形成常态化,就必须深刻明确一点:“转作风”是“走转改”活动的根本。新闻工作者只有从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和工作作风上认真自我剖析、扎实改进转变,“走转改”活动才能取得实效、永葆活力。
一、当前新闻工作者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2008年7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就明确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发扬“六种作风:爱岗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勇于创新的作风。对照这一标准,我们发现当前新闻工作者的作风同过去相比,有了许多进步,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具体表现为:
1、虚假失真。部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不端正,作风不踏实,文风不老实,胡编乱造、以讹传讹的“报道”时有所闻。北京电视台“纸箱肉包子事件”便是反面典型,该事件不仅给中国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也给中国食品行业带了巨大的损失。
2、空泛肤浅。部分新闻工作者作风飘浮,习惯于泡会议、凑热闹、抄材料、写表面文章,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对一些疑难问题的报道,也只触及皮毛,不能揭示实质。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消弱着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力。
3、活泼不足。部分新闻报道的内容正确但吸引力较差。原因是新闻工作者采访不扎实,写作欠打磨,不善于从群众视度、用群众语言深入浅出、鲜明生动地阐述理论政策等重大主题。一些结构老套、句式呆板、语言乏味的报道,降低着受众对报道的兴趣度。
此外,“有钱就报道,不好也说好”等权钱交易的有偿新闻时有发生,更是严重地影响了新闻工作者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这些现象虽是局部问题,但已影响到新闻舆论的总体水平,妨碍了新闻队伍的健康成长,不可小视,亟待解决。
二、轉变新闻工作者作风的有效途径
转变新闻工作者的作风,关系到“走转改”活动是否能够真正取得实效。那么,如何才能使“转作风”转出成效呢?笔者认为,必须从转变思想、学习和工作三方面同时狠下功夫,也就是说转过思想弯子、放下“无冕之王”架子、变换工作路子。
一是纯洁思想,明确“我是谁”。明确“我是谁”是新闻工作者优质高效从业的首要前提。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新闻单位通过灵活多样、新颖独特的教育培训和理论学习,坚定新闻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鼓励编辑记者继承并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因此,在“三贴近”等教育活动中,要特别注重对新闻工作者“基层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桔竭的源头活水”、“接着地气文章才精彩”,认识到不转变作风就有可能失去群众,不转变作风有可能站在群众的对立面上看问题,有可能使党的宣传工作走进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死胡同。当然,编辑记者也要自觉忠诚践行新闻工作宗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境界,这样才会真正明确自己是“谁”,带着思考走基层、怀着感情转作风、迎着问题转文风。
二是谦恭向学,常思“依靠谁”。“新闻工作者依靠谁”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十分明确的——群众。但一个时期以来,舆论监督的强大社会效应和“新闻工作者名利双收”的错误认识,使“无冕之王”的光环“越发光彩”,也使部分记者产生了飘飘然的骄傲情绪,对到基层汲取养分和对业务水平上升的愿望不再强烈,有的甚至对上“看天气”,对下“耍脾气”,关在办公室里“找灵气”,唯独不到基层“接地气”。群众最智慧、实践出真知。 “走转改”这一“寻根之旅”,就是要求编辑记者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寻找推动我们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就是要求编辑记者在实践中不断向群众学习,提升自我。基层天地广阔无比,只要编辑记者放下架子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把与群众拉家常、同吃住、共劳动过程中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自感受、亲自领悟记录下来,就会从最佳视角发现人民群众身上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新闻源泉,撰写出“冒着热气”和“带着露珠”的精品力作。
三是转换路子,牢记“为了谁”。“一切为了群众”是新闻事业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然而,多年来,一些记者只知道新闻工作是党的喉舌,是政府的机器,而忘记了新闻工作还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心声;只习惯看领导的眼色行事,而忽视了反映基层的真实情况;只会机械地泡会议、抄材料,文风呆板、不求精进,很少追求鲜活生动、清新朴实。“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彻底转换“眼睛向上”的工作路子,走出文山会海,突破传统思维,将目光和笔触聚焦基层,夜宿家农家听民意、跋山涉水问民生,用脚底板“写”出好看、耐看、有嚼头的百姓故事。要做到这一点,新闻工作者就必须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只有根植基层、情系群众,领悟了群众立场的真谛,才会敏锐感知群众冷暖,自觉自愿地服务群众,为群众谋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闻工作者只有忠实实践“三贴近”,始终纯洁自身思想、谦恭向群众学习和转换工作路子,时刻牢记自己来自于群众、从事新闻工作依靠群众和新闻工作为了群众,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就会在不断的实践中永葆优秀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过硬的作风,在新闻这块沃土上,综放出新鲜艳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