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根本。高台县作为欠发达的农业县城,种子产业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在推进种子产业发展的作用,从而推动种业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通过调研,深入了解金融支持全县种业发展现状,认真思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金融 种子产业 对策和建议
一、金融支持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高台县立足打造河西国家级制种高地建设目标,抢抓国家支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机遇,率先实施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和中央制种大县奖补项目,全县种子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供种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高台县玉米制种产业基地覆盖8个镇108个村,规模稳定在15万亩左右,建成以骆驼城、新坝、合黎为主的“五化”基地8.32万亩。2020年全县玉米种子生产面积12.67万亩,产量5321万公斤,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5%、5.75%,占全市的13.2%、12.8%,杂交玉米种子基地“国家队”地位更加巩固。在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同时,全县以瓜菜为主的非主要农作物繁制种面积达到8.6万亩,产种量达到1471万公斤。“十三五”期间,全县农作物种子繁制种面积稳定在21万亩左右,年均产种量6700万公斤以上,以玉米制种为主导,蔬菜、瓜类、花卉等为支撑的“1+3+N”种子产业体系初步成型,成为全国重要的良种繁育基地。
(二)种业效益水平不断凸显。至2020年底,全县农作物种业产值达到6.67亿元,占种植业增加值的33.7%,其中:玉米制种产值3.23亿元,瓜菜等非主要农作物制种产值3.44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151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8%。种子产业带动养殖、包装、运输、机械加工等相关产业产值2.53亿元,直接就业人员1500人,辐射带动就业1.8万人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企业竞争能力稳步提升。目前,全县共有种子生产经营企业27家,从事玉米制种企业10家(本县注册6家),从事非主要农作物制种企业17家。玉米种子年加工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建成果穗烘干线5条、籽粒烘干线7条、小包装生产线3条,年加工包装种子2.2万吨,全县种子生产加工水平逐步提升。不断加强种子企业新品种自主选育能力,选育审定省审品种18个,种子品质更有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四)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增加。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着力破解"三农"贷款难题,通过开发产业化"一条龙"贷款,积极探索服务"三农"商业运作的新途径,围绕蔬菜、制种、瓜果等支柱产业,统筹安排信贷资金,积极开发特色信贷产品,优化信贷操作流程,提升贷款可得性。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推进全县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以来,投放各项贷款24882笔、210220万元,其中:投放中小微企业贷款874笔、12366万元;个体工商户贷款886笔、14356万元,投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216笔,80065万元。
二、金融支持种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信贷需求旺盛,但实际满足程度不高。调查显示,全县88%的企业目前有贷款需求,但只有41%的企业在近两年获得过贷款。说明制种企业经营中普遍存在资金缺口,自身筹资能力不足,对间接融资的依赖度高,对银行的信贷需求愈加强烈,也反映出当前农业在产业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制种企业贷款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
(二)企业经营发展不稳定,银行业信贷行为谨慎。在与商业银行座谈中发现,目前全县大部分企业经营实力不强,在发展中受市场变动影响大,企业生产经营不能够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同时企业管理水平跟不上银行业信贷管理的要求,无法得到相应的金融支持。
(三)融资渠道单一,金融服务不充足。目前,农业企业融资主要靠农发行、农信社的贷款,其他银行的涉农类贷款比例很小,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也较少。随着国有银行在农村金融网点的撤并,农业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变窄,农村金融服务的充足性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种子产业的发展进程。
(四)农业产业风险大,缺乏有力的外部支持和保障。目前农业生产经营无强有力的保障,农业保险的推广和普及度低;且农业自身蕴含的风险过高,受自然条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较大;大多数种子企业认为发展主要靠自己,外部支持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支持有限。农企"自生自灭"现象仍然突出,对种子产业发展形成了现实阻碍。
(五)银企信息不对称,企业抵押担保难。由于大多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银行难以准确掌握其财务信息;另外,目前农业企业能够提供的抵押品诸如宅基地、土地承包权、集体土地上的简易建筑物等,均难以办理符合法律规定的抵押手续,使银行信贷更加谨慎,一些企业得不到足额的信贷资金支持。
三、对策建议
(一)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信贷资金积极支持企业。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种子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支持产业与信贷链接。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服务,指导农民有序生产,减少盲目性和市场风险。要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为种子产业组织、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银行业机构为种子产业发展提供有效信贷服务。
(二)结合农业产业化企业实际,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银行业机构要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对"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 "农业示范户贷款"等各种信贷产品进行创新。积极探索用门面房抵押、贸易订单、仓单、应收贷款质押等多种方式进行担保。实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一条龙式贷款营销模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建立信贷快速反应机制和"三农"贷款单独考核机制,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收力。种子企业应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企业各项经营行为,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和规范财务管理,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向银行提供完整、准确、真实的会计资料和相关信息,以此赢得银行的信赖。
(四)坚持监管的科学性,实施分类监管。银行监管部门要积极引领银行业机构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种子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农信社、农发行和农行等银行机构,相关监管指标保持一定的容忍度,对农业产业贷款实施单独考核,为银行和企业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提供保障。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打击不良信用企业,清收不良信贷资产,积极引导企业讲诚信、守信用,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
(五)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政银企交流合作。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向银行提供当地种子产业发展状况,银行要及时向政府及企业公布相关信贷政策,企业要真实地向政府部门、银行提供发展及资金需求计划,通过政、银、企座談的形式,促进政府、银行、企业间的沟通了解和交流合作,使政府引导有根据,企业融资有目标,银行信贷投放有方向,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简介:
李佳珍(1994.2_),女,籍贯:甘肃酒泉,民族:汉族,职称:助理经济师,学历:本科,经济金融热点难点。
关键词:金融 种子产业 对策和建议
一、金融支持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高台县立足打造河西国家级制种高地建设目标,抢抓国家支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机遇,率先实施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和中央制种大县奖补项目,全县种子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供种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高台县玉米制种产业基地覆盖8个镇108个村,规模稳定在15万亩左右,建成以骆驼城、新坝、合黎为主的“五化”基地8.32万亩。2020年全县玉米种子生产面积12.67万亩,产量5321万公斤,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5%、5.75%,占全市的13.2%、12.8%,杂交玉米种子基地“国家队”地位更加巩固。在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同时,全县以瓜菜为主的非主要农作物繁制种面积达到8.6万亩,产种量达到1471万公斤。“十三五”期间,全县农作物种子繁制种面积稳定在21万亩左右,年均产种量6700万公斤以上,以玉米制种为主导,蔬菜、瓜类、花卉等为支撑的“1+3+N”种子产业体系初步成型,成为全国重要的良种繁育基地。
(二)种业效益水平不断凸显。至2020年底,全县农作物种业产值达到6.67亿元,占种植业增加值的33.7%,其中:玉米制种产值3.23亿元,瓜菜等非主要农作物制种产值3.44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151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8%。种子产业带动养殖、包装、运输、机械加工等相关产业产值2.53亿元,直接就业人员1500人,辐射带动就业1.8万人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企业竞争能力稳步提升。目前,全县共有种子生产经营企业27家,从事玉米制种企业10家(本县注册6家),从事非主要农作物制种企业17家。玉米种子年加工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建成果穗烘干线5条、籽粒烘干线7条、小包装生产线3条,年加工包装种子2.2万吨,全县种子生产加工水平逐步提升。不断加强种子企业新品种自主选育能力,选育审定省审品种18个,种子品质更有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四)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增加。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着力破解"三农"贷款难题,通过开发产业化"一条龙"贷款,积极探索服务"三农"商业运作的新途径,围绕蔬菜、制种、瓜果等支柱产业,统筹安排信贷资金,积极开发特色信贷产品,优化信贷操作流程,提升贷款可得性。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推进全县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以来,投放各项贷款24882笔、210220万元,其中:投放中小微企业贷款874笔、12366万元;个体工商户贷款886笔、14356万元,投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216笔,80065万元。
二、金融支持种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信贷需求旺盛,但实际满足程度不高。调查显示,全县88%的企业目前有贷款需求,但只有41%的企业在近两年获得过贷款。说明制种企业经营中普遍存在资金缺口,自身筹资能力不足,对间接融资的依赖度高,对银行的信贷需求愈加强烈,也反映出当前农业在产业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制种企业贷款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
(二)企业经营发展不稳定,银行业信贷行为谨慎。在与商业银行座谈中发现,目前全县大部分企业经营实力不强,在发展中受市场变动影响大,企业生产经营不能够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同时企业管理水平跟不上银行业信贷管理的要求,无法得到相应的金融支持。
(三)融资渠道单一,金融服务不充足。目前,农业企业融资主要靠农发行、农信社的贷款,其他银行的涉农类贷款比例很小,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也较少。随着国有银行在农村金融网点的撤并,农业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变窄,农村金融服务的充足性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种子产业的发展进程。
(四)农业产业风险大,缺乏有力的外部支持和保障。目前农业生产经营无强有力的保障,农业保险的推广和普及度低;且农业自身蕴含的风险过高,受自然条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较大;大多数种子企业认为发展主要靠自己,外部支持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支持有限。农企"自生自灭"现象仍然突出,对种子产业发展形成了现实阻碍。
(五)银企信息不对称,企业抵押担保难。由于大多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银行难以准确掌握其财务信息;另外,目前农业企业能够提供的抵押品诸如宅基地、土地承包权、集体土地上的简易建筑物等,均难以办理符合法律规定的抵押手续,使银行信贷更加谨慎,一些企业得不到足额的信贷资金支持。
三、对策建议
(一)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信贷资金积极支持企业。地方政府要加大对种子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支持产业与信贷链接。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服务,指导农民有序生产,减少盲目性和市场风险。要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为种子产业组织、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银行业机构为种子产业发展提供有效信贷服务。
(二)结合农业产业化企业实际,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银行业机构要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对"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 "农业示范户贷款"等各种信贷产品进行创新。积极探索用门面房抵押、贸易订单、仓单、应收贷款质押等多种方式进行担保。实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一条龙式贷款营销模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建立信贷快速反应机制和"三农"贷款单独考核机制,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收力。种子企业应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企业各项经营行为,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和规范财务管理,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向银行提供完整、准确、真实的会计资料和相关信息,以此赢得银行的信赖。
(四)坚持监管的科学性,实施分类监管。银行监管部门要积极引领银行业机构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种子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农信社、农发行和农行等银行机构,相关监管指标保持一定的容忍度,对农业产业贷款实施单独考核,为银行和企业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提供保障。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共同打击不良信用企业,清收不良信贷资产,积极引导企业讲诚信、守信用,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
(五)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政银企交流合作。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向银行提供当地种子产业发展状况,银行要及时向政府及企业公布相关信贷政策,企业要真实地向政府部门、银行提供发展及资金需求计划,通过政、银、企座談的形式,促进政府、银行、企业间的沟通了解和交流合作,使政府引导有根据,企业融资有目标,银行信贷投放有方向,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简介:
李佳珍(1994.2_),女,籍贯:甘肃酒泉,民族:汉族,职称:助理经济师,学历:本科,经济金融热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