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疫”,似乎打乱了我们原本的生活节奏,但是也让我深切的体会了这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由备课组长带头,高二化学备课组迅速成立,这种“完全线上”的教学模式,一时间似乎有些摸不着头脑,“直播”还是“录播”,怎么了解学生课堂状态,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反馈,等等?都是我们在准备之初在不断探讨的问题。总而言之,以上顾虑的种种问题,根源就是如何才能更好的保证疫情当下“线上教学”的有效性。
“线上教学”开展五周有余,这个过程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惊喜,有意外,但从方方面面评价教学的有效性始终贯穿其中。虽然目前改变了以往的授课方式,但教学依然依托本次课程改革,紧紧围绕着“核心素养”对课程标准进行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品格和能力都关乎人的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是面向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主要包括六大素养: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都要落实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样会通过以上六大素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那么,在这种“完全线上”的教学模式中,把化学课程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教师各种各样的顾虑中,在学生反馈中,我们似乎看到了“线上教学”有效性的展现。
一、学生学习意识的形成
筹备“线上教学”之初,学生是否能保证按时出勤,学生课上的专注度,都是我们比较担心的问题,这种担心源于在线下教学中学生还是被动接受的多,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线下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疫情下的“线上教学”似乎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供了一个契机。虽然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都是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是,懂得主动学习的人,他们更懂得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欠缺什么,所以相对来说,他们的进步速度会大大优于只是被动接受的人。那么,在这段“线上教学”中,我们同样发现大部分同学在逐步的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学生自我管理的表现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经说过:“做什么事情最容易?向别人提意见最容易;做什么事情最难?管理好自己最难。”常规的线下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于寄宿制学校而言,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会安排的井井有条,学生只要跟着去做就可以了,学生也经常会和老师们说:老师,我上课走神您提醒我一下;老师,我每个周末都是安排的很好,但是做不到,等等。因为自身的惰性,对老师的依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很薄弱,身边少了“班主任的眼睛”短时间是欣喜放松,长时间就是无助恐慌,在这段时间的观察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确实有所提升,比如:因为午觉耽误上课的情况基本消除,因为手机没在身边,无法上交作业的现象基本不存在了。惰性在减弱,自我约束、管理在加强。
三、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在线上教学体现的更加明显,微信群的建立给师生之间提供了更多良性沟通的条件。隔着屏幕,反而促进了互相了解。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他们是这样做的:自觉在家隔离,及时汇报自身情况,做到不给班级、学校、社区添麻烦;他们的话语中,有对钟南山、李兰娟、“90”后医护人员等这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医务工作者们的敬佩与感激;他们也有暖心的行动,学生们知道我在宝坻老家,当宝坻出现疫情的第一刻,许多学生都来关心甚至是在安抚我的情绪,那一刻,我感觉是他们在保护著我。
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在对寒假作业答疑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为了减少线上教学的枯燥感,分好小组,小组合作完成章节的答疑,小组成员有的复习讲解知识点,有的讲解习题,这样安排之初,最大的顾虑就是担心学生不好意思在微信群里讲话,不过这样的顾虑很快就没有了,第一节这样形式的课带给我太多的惊喜,网络的便捷很快让各个小组成员建立起联系,小组长带头分配任务,大家运用各种形式展现自己的内容。学生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常规课堂是不容易发现的。
五、学生知识理解的层次
“要灵活一些,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老师们经常灌输这样所谓的正确的的学习方法,确实,很多人都会存在这样的误区:理解是被用来更好的、更快的记忆。理解被广泛认为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价值追求,但是,基于基于“理解”的学习,其终极目标并不是达到记忆,理解分为六个维度:解释、释义、应用、洞察、移情、自我认识。理解性学习是和我们常说的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深刻概念性理解的发展和恰当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反馈,针对线下教学课上跟不上,录播课可以实现随时暂停,反复听,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理解的时间。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提升理解维度。
六、学生批判质疑的出现
在实际线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这样长期以往,学生的学习很被动。而线上教学,学生不单单只依托老师的答疑,手里的电子设备更能帮助他们随时随地答疑解惑,在网络资源的辅助下,学生也会更有底气的和老师进行探讨,追根究底,在此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在尝试着思考,建立着科学精神。
“停课不停学,停学不停教”,“完全线上教学”对教师、学生来说都是新的尝试、新的挑战。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的永久追求,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都是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线上教学的弊端是存在的,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在当下,挖掘到线上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促进方面,发挥其积极优势,力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科学知识与人文情怀共发展,这也是教学有效性的体现。评价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要关注到学生的知识素养,更要关注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通过前面六个方面细节的的描述,“线上教学”也逐步弥补着“线下教学”对学生素养培育难以关注的方面。因此,评价“线上教学”的有效性不应该把标准仅仅局限在学生知识掌握的维度,要将其放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方方面面。更大的发挥“线上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双向成长的。
“清零”的消息不断传来,但战“疫”还未停下脚步,,“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在凸显,但挑战与困难常在,做好“忙是正常,挑战是平常,困难是经常”的准备,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虽然与白衣天使们身处不同的一线,在教学一线,同样的情怀、同样的初心、同样的信念!
作者简介
王佳媛(1995),女,汉族,天津市宝坻区,研究生,学科教学(化学),天津市静海区第六中学,天津市静海区,301600。
“线上教学”开展五周有余,这个过程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惊喜,有意外,但从方方面面评价教学的有效性始终贯穿其中。虽然目前改变了以往的授课方式,但教学依然依托本次课程改革,紧紧围绕着“核心素养”对课程标准进行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品格和能力都关乎人的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是面向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主要包括六大素养: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都要落实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样会通过以上六大素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那么,在这种“完全线上”的教学模式中,把化学课程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教师各种各样的顾虑中,在学生反馈中,我们似乎看到了“线上教学”有效性的展现。
一、学生学习意识的形成
筹备“线上教学”之初,学生是否能保证按时出勤,学生课上的专注度,都是我们比较担心的问题,这种担心源于在线下教学中学生还是被动接受的多,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线下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疫情下的“线上教学”似乎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供了一个契机。虽然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都是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是,懂得主动学习的人,他们更懂得自己需要什么,自己欠缺什么,所以相对来说,他们的进步速度会大大优于只是被动接受的人。那么,在这段“线上教学”中,我们同样发现大部分同学在逐步的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学生自我管理的表现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经说过:“做什么事情最容易?向别人提意见最容易;做什么事情最难?管理好自己最难。”常规的线下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于寄宿制学校而言,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会安排的井井有条,学生只要跟着去做就可以了,学生也经常会和老师们说:老师,我上课走神您提醒我一下;老师,我每个周末都是安排的很好,但是做不到,等等。因为自身的惰性,对老师的依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很薄弱,身边少了“班主任的眼睛”短时间是欣喜放松,长时间就是无助恐慌,在这段时间的观察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确实有所提升,比如:因为午觉耽误上课的情况基本消除,因为手机没在身边,无法上交作业的现象基本不存在了。惰性在减弱,自我约束、管理在加强。
三、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在线上教学体现的更加明显,微信群的建立给师生之间提供了更多良性沟通的条件。隔着屏幕,反而促进了互相了解。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他们是这样做的:自觉在家隔离,及时汇报自身情况,做到不给班级、学校、社区添麻烦;他们的话语中,有对钟南山、李兰娟、“90”后医护人员等这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医务工作者们的敬佩与感激;他们也有暖心的行动,学生们知道我在宝坻老家,当宝坻出现疫情的第一刻,许多学生都来关心甚至是在安抚我的情绪,那一刻,我感觉是他们在保护著我。
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在对寒假作业答疑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为了减少线上教学的枯燥感,分好小组,小组合作完成章节的答疑,小组成员有的复习讲解知识点,有的讲解习题,这样安排之初,最大的顾虑就是担心学生不好意思在微信群里讲话,不过这样的顾虑很快就没有了,第一节这样形式的课带给我太多的惊喜,网络的便捷很快让各个小组成员建立起联系,小组长带头分配任务,大家运用各种形式展现自己的内容。学生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常规课堂是不容易发现的。
五、学生知识理解的层次
“要灵活一些,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老师们经常灌输这样所谓的正确的的学习方法,确实,很多人都会存在这样的误区:理解是被用来更好的、更快的记忆。理解被广泛认为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价值追求,但是,基于基于“理解”的学习,其终极目标并不是达到记忆,理解分为六个维度:解释、释义、应用、洞察、移情、自我认识。理解性学习是和我们常说的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深刻概念性理解的发展和恰当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反馈,针对线下教学课上跟不上,录播课可以实现随时暂停,反复听,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理解的时间。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提升理解维度。
六、学生批判质疑的出现
在实际线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这样长期以往,学生的学习很被动。而线上教学,学生不单单只依托老师的答疑,手里的电子设备更能帮助他们随时随地答疑解惑,在网络资源的辅助下,学生也会更有底气的和老师进行探讨,追根究底,在此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在尝试着思考,建立着科学精神。
“停课不停学,停学不停教”,“完全线上教学”对教师、学生来说都是新的尝试、新的挑战。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的永久追求,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都是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线上教学的弊端是存在的,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在当下,挖掘到线上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促进方面,发挥其积极优势,力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科学知识与人文情怀共发展,这也是教学有效性的体现。评价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要关注到学生的知识素养,更要关注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通过前面六个方面细节的的描述,“线上教学”也逐步弥补着“线下教学”对学生素养培育难以关注的方面。因此,评价“线上教学”的有效性不应该把标准仅仅局限在学生知识掌握的维度,要将其放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方方面面。更大的发挥“线上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双向成长的。
“清零”的消息不断传来,但战“疫”还未停下脚步,,“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在凸显,但挑战与困难常在,做好“忙是正常,挑战是平常,困难是经常”的准备,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虽然与白衣天使们身处不同的一线,在教学一线,同样的情怀、同样的初心、同样的信念!
作者简介
王佳媛(1995),女,汉族,天津市宝坻区,研究生,学科教学(化学),天津市静海区第六中学,天津市静海区,3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