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有多有少,有的确实有用,而有的就显得不是特别重要. 所以设计好每一个问题,让问题更为高效,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形成一个个更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 数学学习;高效问题;有效课堂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大家都认识到只注重教案而忽视课堂是形不成一个有效的课堂学习过程的. 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使课堂能成为师生双方互动的舞台,成为探究新知的过程. 但有时总觉得某些教学环节的实效性还不够明显. 怎样才能把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认为关键在于老师要从“繁、杂、小、碎”的课堂提问中跳离出来,改变课堂上一问一答,以“教知识”为目的的教学形式,对于所教知识内容精心设计高效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情境,以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去探索、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沉浸问题情境中去深入思考,去解决自己的疑虑,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去发掘每名学生的自身数学素养,从源头上提高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上的素质. 一个高效问题的提出,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而且能一步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师就能很顺利地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如果学生能长时间地以这一种状态来学习,那么学生一定能在数学这一门学科上获得一个真实而具体的进步以及在数学上的发展.
当然,对于数学教学中的知识点,在教学时,肯定会有问题,这些问题可多可少,有效的课堂学习应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精于设计高效的问题. 而高效的问题最主要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高效的问题应苛求于“精”
在一节数学课中,有时候老师会提出很多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而在这些前后相联系的问题中,或许有一个到两个问题会显得极为重要,那么这个问题就是这节数学课的“灵魂”,这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 也就是说教师只要通过这个问题就可引导学生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当然,这个“问题”必须是根据这个班的学生独有的学习特点和数学能力,以及这节课的知识内容而制定的. 每一节数学课,我们都要抓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而这个“问题”恰好能直接反映这个知识点的本质和难点,能够精准地在学生的旧知与新知之间建起快速通道. 这种既精准又精练的问题就是这堂课上的高效问题.
例如“用字母表示数”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这一个知识点,也是数学这门科学的第一抽象,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能让学生感悟到这一次重大的数学抽象,能让他们在有效的学习过程中把自身的数学素养再提升一步. 教师让学生来提出相关的问题,经过整理,这节课学生最需要知道的是这三个问题:1. 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 2. 用什么字母可以表示数? 3. 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看似简单的三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这节课的“灵魂”,也就是一个高效问题. 然后教师通过两个游戏:(1)猜口袋中的粉笔数目;(2)写数比赛,让学生真实感悟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中,既轻松又饶有兴趣地进行有效的学习,生成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 再如刘全祥老师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这一课时,只提出了两个问题:1. 在做的过程中有什么麻烦的地方?2. 有啥改进的方法?表面看来,这一问题和圆柱的表面积没什么关系. 但学生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也就在深刻感悟圆柱表面的构成情况以及各部分的长度关系. 这一课时的内容,从基本的一个知识点“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加上圆柱的侧面积”出发. 两个底面的面积也就是两个相同圆的面积之和,平面图形圆的面积学生已学习过,也就是量出半径再进行计算就行了. 但圆柱的侧面就大不相同了,侧面在圆柱上是一个曲面图形,曲面的面积学生用直尺很难来直接测量. 学生马上感受到求圆柱的表面积,最重要的是要求出圆柱的侧面积. 而要求圆柱的侧面积,这两个问题就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而这两个问题恰好把学生已掌握的圆的知识和这节课的最难点“侧面积的计算”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学生对于这个既“简单”但做起来后又觉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热情高涨,所有的学生都在为这两个问题“出力”,最后,学生就用自己的“行动”深刻地学会了这节课的知识点.
二、高效的问题应扎根于“实”
要让问题更高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重点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当前的数学能力出发,更要反映所教学生的真实需要. 所以,我们在课前就应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教师应对所教班级每名学生的所有情况心中有数. 高效的问题应尽可能来源于学生用直觉提出的“原始问题”,这种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他们感兴趣的,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当然,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情况和掌握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神态、表情、反应情况来推测,或通过学生回答问题以及做题的情况加以判断.
还是拿“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来说,如果教师按平时的教案来上课,大部分教师会尽量回避“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太大了,解决起来相当复杂. 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中真实明白这个问题,就需要对这节课重新做一个调整. 所以课上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真实的需要,学生们对“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虽然学生们不知自己的问题有多么的“天高地厚”,但这个问题是学生对于这一数学知识的真实需要,而且对于学生第一次踏入数学中的第一次抽象,这个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 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前对学生的这一问题进行重点考虑,那么,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就会主动地来探究这一数学现象,从而让这节数学课的学习更为有效.
三、高效的问题应体现为“活”
高效的问题应该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构建更大的研究空间,能让学生的探究意识、数学思维都“活”起来,唤起学生直觉的勃发和创新意识的涌现. 高效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激活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同时也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感,而且能让学生从好奇地提问到兴奋地探究,最后每名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从激发到发展再到巩固,从而在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这一课时,学生已学会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中,怎样设计问题才能让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更活一点呢?这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三角钢琴的平面图,你能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
学生一开始有点不知所措,但还是有几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想在这个图形里框出最大的两个长方形,然后算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和. 但有学生提出这不是钢琴这个面的面积,只能算是“差不多”. 这石激起千层浪,既然没法精确算出这个面的面积,那么剩下的没算的面积中,还是可以再框出一些更小的长方形的. 学生一下子热情高涨,纷纷动手在这个图形中继续框出更小的长方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既巩固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又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了一下数学中的极限思想. 知识的传授与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意识培养实现了统一.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问题肯定是有的,怎样把问题设计得更为高效,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完善,除了转变教育观念和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更应拓宽自身的专业素质,用“精”“实”“活”的高效问题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创造更为有效的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林崇德.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 数学学习;高效问题;有效课堂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大家都认识到只注重教案而忽视课堂是形不成一个有效的课堂学习过程的. 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使课堂能成为师生双方互动的舞台,成为探究新知的过程. 但有时总觉得某些教学环节的实效性还不够明显. 怎样才能把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认为关键在于老师要从“繁、杂、小、碎”的课堂提问中跳离出来,改变课堂上一问一答,以“教知识”为目的的教学形式,对于所教知识内容精心设计高效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情境,以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去探索、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沉浸问题情境中去深入思考,去解决自己的疑虑,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去发掘每名学生的自身数学素养,从源头上提高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上的素质. 一个高效问题的提出,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而且能一步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师就能很顺利地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如果学生能长时间地以这一种状态来学习,那么学生一定能在数学这一门学科上获得一个真实而具体的进步以及在数学上的发展.
当然,对于数学教学中的知识点,在教学时,肯定会有问题,这些问题可多可少,有效的课堂学习应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精于设计高效的问题. 而高效的问题最主要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高效的问题应苛求于“精”
在一节数学课中,有时候老师会提出很多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而在这些前后相联系的问题中,或许有一个到两个问题会显得极为重要,那么这个问题就是这节数学课的“灵魂”,这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 也就是说教师只要通过这个问题就可引导学生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学习. 当然,这个“问题”必须是根据这个班的学生独有的学习特点和数学能力,以及这节课的知识内容而制定的. 每一节数学课,我们都要抓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而这个“问题”恰好能直接反映这个知识点的本质和难点,能够精准地在学生的旧知与新知之间建起快速通道. 这种既精准又精练的问题就是这堂课上的高效问题.
例如“用字母表示数”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这一个知识点,也是数学这门科学的第一抽象,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能让学生感悟到这一次重大的数学抽象,能让他们在有效的学习过程中把自身的数学素养再提升一步. 教师让学生来提出相关的问题,经过整理,这节课学生最需要知道的是这三个问题:1. 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 2. 用什么字母可以表示数? 3. 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看似简单的三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这节课的“灵魂”,也就是一个高效问题. 然后教师通过两个游戏:(1)猜口袋中的粉笔数目;(2)写数比赛,让学生真实感悟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中,既轻松又饶有兴趣地进行有效的学习,生成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 再如刘全祥老师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这一课时,只提出了两个问题:1. 在做的过程中有什么麻烦的地方?2. 有啥改进的方法?表面看来,这一问题和圆柱的表面积没什么关系. 但学生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也就在深刻感悟圆柱表面的构成情况以及各部分的长度关系. 这一课时的内容,从基本的一个知识点“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加上圆柱的侧面积”出发. 两个底面的面积也就是两个相同圆的面积之和,平面图形圆的面积学生已学习过,也就是量出半径再进行计算就行了. 但圆柱的侧面就大不相同了,侧面在圆柱上是一个曲面图形,曲面的面积学生用直尺很难来直接测量. 学生马上感受到求圆柱的表面积,最重要的是要求出圆柱的侧面积. 而要求圆柱的侧面积,这两个问题就很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而这两个问题恰好把学生已掌握的圆的知识和这节课的最难点“侧面积的计算”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学生对于这个既“简单”但做起来后又觉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热情高涨,所有的学生都在为这两个问题“出力”,最后,学生就用自己的“行动”深刻地学会了这节课的知识点.
二、高效的问题应扎根于“实”
要让问题更高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重点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当前的数学能力出发,更要反映所教学生的真实需要. 所以,我们在课前就应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教师应对所教班级每名学生的所有情况心中有数. 高效的问题应尽可能来源于学生用直觉提出的“原始问题”,这种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他们感兴趣的,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当然,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情况和掌握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神态、表情、反应情况来推测,或通过学生回答问题以及做题的情况加以判断.
还是拿“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来说,如果教师按平时的教案来上课,大部分教师会尽量回避“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太大了,解决起来相当复杂. 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中真实明白这个问题,就需要对这节课重新做一个调整. 所以课上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真实的需要,学生们对“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虽然学生们不知自己的问题有多么的“天高地厚”,但这个问题是学生对于这一数学知识的真实需要,而且对于学生第一次踏入数学中的第一次抽象,这个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 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前对学生的这一问题进行重点考虑,那么,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就会主动地来探究这一数学现象,从而让这节数学课的学习更为有效.
三、高效的问题应体现为“活”
高效的问题应该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构建更大的研究空间,能让学生的探究意识、数学思维都“活”起来,唤起学生直觉的勃发和创新意识的涌现. 高效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激活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同时也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感,而且能让学生从好奇地提问到兴奋地探究,最后每名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从激发到发展再到巩固,从而在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这一课时,学生已学会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中,怎样设计问题才能让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更活一点呢?这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三角钢琴的平面图,你能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
学生一开始有点不知所措,但还是有几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想在这个图形里框出最大的两个长方形,然后算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和. 但有学生提出这不是钢琴这个面的面积,只能算是“差不多”. 这石激起千层浪,既然没法精确算出这个面的面积,那么剩下的没算的面积中,还是可以再框出一些更小的长方形的. 学生一下子热情高涨,纷纷动手在这个图形中继续框出更小的长方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既巩固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又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了一下数学中的极限思想. 知识的传授与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意识培养实现了统一.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问题肯定是有的,怎样把问题设计得更为高效,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完善,除了转变教育观念和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更应拓宽自身的专业素质,用“精”“实”“活”的高效问题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创造更为有效的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林崇德.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