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与教学的模式,走出一条新的教育道路。它打破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的矛盾,营造出一种“和谐教育”的新场景;将非学科课程加入到课程教学的轨道上来,形成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促进了家校联动的新发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它提升了综合课程中的课程设计,不再单单是一种课程理论,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关键字:全课程教育理念;优势;特色;综合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众多的综合课程。该规定一经提出就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使得综合课程从理论上的探讨转化为实践上的操作。但是该课程模式在应用与改革中逐渐陷入一种僵局,整合能力的欠缺,教材整合的滞后,内容整合的不当,使综合课程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为了打破常规,转变观念,走出一条新道路,全课程教育理念应运而生。
一、全课程教育的概念
全课程教育的含义。全课程是立足于综合课程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的,对于综合课程的定义现在一般趋向于这样一种课程取向: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而全课程认为教育内容的总和都是课程,无论是课堂内的还是课堂外的;无论是学校内的还是学校外的;无论是在家庭中的还是在社会上的。在学校教育中都要像对待学科课程那样去系统地对待。“把学科课程以外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视为课程,即非学科课程。把教育学生的所有活动都列为课程.都像对待学科课程那样去设置、去开发、去设计、去实施、去评价”。
全课程教育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改进综合课程中的单纯以一个主题为依据来综合教材和知识的办法,更多的是以学生生活中的“小事”来综合知识,让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得到知识的满足。对学生来说,学习内容是由外部力量规定他们必须接受的东西,而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由于教材并不引起兴趣,也不能引起兴趣,于是教師就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机巧的教学方法引起兴趣,是教材有兴趣,用糖衣把材料包裹起来让学生“在他正高兴地尝着某些完全不同的东西的时候,吞下和消化一口不可口的食物。”
二、全课程教育理念的创新
(1)创造“和谐教育”。自从我国提出“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之后,各教育机构都积极响应,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全课程教育提出一种新的评价模式,即打破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的矛盾,学校在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中的要求,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学科课程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成绩;同时也要利用一切非学科课程的学习机会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提高。由传统课堂变成一堂多用途的活跃课堂。与此同时,学生的评价方式也从单一的以成绩高低论成败变为多层次、多角度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使得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站在同一个维度,同时满足国家和家长的需要。
(2)课程开发主体的多维化。相较之于分科课程,它打破了分科课程的封闭的框架结构之后, 把所有的课程要素还原成原生状态, 然后根据需要实现的功能,构建出新的、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开放的课程体系。同时也比综合课程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更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全课程尽可能提供给学生整体感悟问题情境和体验到整合经验的机会,培养学生乐于触类旁通地解决问题的兴趣倾向,获得直接经验的新鲜感受。
(3)非学科课程在全课程教育中担任重要角色。全课程教育中提出的一种课程统整是一种课程设计,乃是在不受制于学科界限的前提下,由教育者和学生共同合作认定的问题或者感兴趣的事件,进而围绕这些主题来形成课程组织形式,以增强教育者和学生的统整,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的统整的可能性,最后在以活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如体育课的游戏活动)。
(4)形成国家、地方、学校和家庭为一体的新的四级课程管理模式。课程管理是课程管理组织及其人员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的课程文件和课程资料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活动。
家本课程的实施,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巩固了学生的课业,也使学校教育渗透到家庭中,丰富了原先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形成国家、地方、学校和家庭四位一体的新的课程管理模式,有效的推动了家校联动的发展推行,也使非学科课程的能量最大化的展现给学生。
(5)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全课程教育理念也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放在重要地位。一般说来,“素养”被译为“读写能力”,可以理解为狭义的“识字能力”的概念[6]。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素养问题已有单纯的读写能力向更多的方面发展延伸。课程目标中指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则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就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协同各方面的要求,来共同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全课程教育中对于课程目标中提出学生身心健康是其目标的首位。课程开展过程中,不只重视学生身体的健康,同时也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使其在学习生活两方面协调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思考的学习能力,通过在非学科课程的开展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直接经验的获取,使其在理论和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方面协调发展;人从一出生就是一个社会人,为了给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全课程教育理念中提出地方社区共同开展活动,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 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 刘疆寿. 办有特色的教育——走进洛阳市洛龙区全课程教育[J]. 改革前沿.
[3]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代建军、谢利民.多维化视角:综合课程研制中综合主体研究透视[J].全球教育展望,2002(8).
[5] 郭晓明。试论我国课程管理手段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3).
[6]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8.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关键字:全课程教育理念;优势;特色;综合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众多的综合课程。该规定一经提出就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使得综合课程从理论上的探讨转化为实践上的操作。但是该课程模式在应用与改革中逐渐陷入一种僵局,整合能力的欠缺,教材整合的滞后,内容整合的不当,使综合课程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为了打破常规,转变观念,走出一条新道路,全课程教育理念应运而生。
一、全课程教育的概念
全课程教育的含义。全课程是立足于综合课程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的,对于综合课程的定义现在一般趋向于这样一种课程取向: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而全课程认为教育内容的总和都是课程,无论是课堂内的还是课堂外的;无论是学校内的还是学校外的;无论是在家庭中的还是在社会上的。在学校教育中都要像对待学科课程那样去系统地对待。“把学科课程以外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视为课程,即非学科课程。把教育学生的所有活动都列为课程.都像对待学科课程那样去设置、去开发、去设计、去实施、去评价”。
全课程教育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改进综合课程中的单纯以一个主题为依据来综合教材和知识的办法,更多的是以学生生活中的“小事”来综合知识,让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得到知识的满足。对学生来说,学习内容是由外部力量规定他们必须接受的东西,而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由于教材并不引起兴趣,也不能引起兴趣,于是教師就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机巧的教学方法引起兴趣,是教材有兴趣,用糖衣把材料包裹起来让学生“在他正高兴地尝着某些完全不同的东西的时候,吞下和消化一口不可口的食物。”
二、全课程教育理念的创新
(1)创造“和谐教育”。自从我国提出“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之后,各教育机构都积极响应,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全课程教育提出一种新的评价模式,即打破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的矛盾,学校在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中的要求,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学科课程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成绩;同时也要利用一切非学科课程的学习机会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提高。由传统课堂变成一堂多用途的活跃课堂。与此同时,学生的评价方式也从单一的以成绩高低论成败变为多层次、多角度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使得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站在同一个维度,同时满足国家和家长的需要。
(2)课程开发主体的多维化。相较之于分科课程,它打破了分科课程的封闭的框架结构之后, 把所有的课程要素还原成原生状态, 然后根据需要实现的功能,构建出新的、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开放的课程体系。同时也比综合课程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更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全课程尽可能提供给学生整体感悟问题情境和体验到整合经验的机会,培养学生乐于触类旁通地解决问题的兴趣倾向,获得直接经验的新鲜感受。
(3)非学科课程在全课程教育中担任重要角色。全课程教育中提出的一种课程统整是一种课程设计,乃是在不受制于学科界限的前提下,由教育者和学生共同合作认定的问题或者感兴趣的事件,进而围绕这些主题来形成课程组织形式,以增强教育者和学生的统整,以及人与社会自然的统整的可能性,最后在以活动的方式展现出来(如体育课的游戏活动)。
(4)形成国家、地方、学校和家庭为一体的新的四级课程管理模式。课程管理是课程管理组织及其人员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的课程文件和课程资料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的活动。
家本课程的实施,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巩固了学生的课业,也使学校教育渗透到家庭中,丰富了原先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形成国家、地方、学校和家庭四位一体的新的课程管理模式,有效的推动了家校联动的发展推行,也使非学科课程的能量最大化的展现给学生。
(5)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全课程教育理念也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放在重要地位。一般说来,“素养”被译为“读写能力”,可以理解为狭义的“识字能力”的概念[6]。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素养问题已有单纯的读写能力向更多的方面发展延伸。课程目标中指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则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就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协同各方面的要求,来共同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全课程教育中对于课程目标中提出学生身心健康是其目标的首位。课程开展过程中,不只重视学生身体的健康,同时也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使其在学习生活两方面协调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思考的学习能力,通过在非学科课程的开展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直接经验的获取,使其在理论和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方面协调发展;人从一出生就是一个社会人,为了给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全课程教育理念中提出地方社区共同开展活动,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 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 刘疆寿. 办有特色的教育——走进洛阳市洛龙区全课程教育[J]. 改革前沿.
[3]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代建军、谢利民.多维化视角:综合课程研制中综合主体研究透视[J].全球教育展望,2002(8).
[5] 郭晓明。试论我国课程管理手段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3).
[6] 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8.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