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礼乐文化,始于周朝,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以及丰富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家学者的礼乐文化进行分别阐述,旨在为孔子孟子荀子的人才思想的研究作理论参考。
关键词:思想渊源;礼乐文化;继承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12-0148-01
西周时期,周公制定了礼乐,“礼”是社会生活的原则和规范,在社会活动和生活中,“礼”要求奴隶主贵族们按爵位的尊卑次序来使用礼器,行使礼节、礼义。由此,便形成“礼制”。“乐”则是实践“礼”的方式,是对“礼”的重要补充。礼乐并重,缺一不可,其目的在于调和奴隶主贵族的内部矛盾,延长西周王朝的寿命。春秋时代,奴隶制度动摇,地主阶级兴起和中下层奴隶主贵族的越级行为,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对周公十分向往,对“礼崩乐坏”抱着惋惜态度的儒家学者们认为破坏礼是不可容忍的。对于此,他们纷纷继承发展礼乐思想,希望借助礼乐文化建立和谐社会,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主张恢复周王朝的礼制,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并且结合实际发挥礼乐教化的思想,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孟子和荀子也在此基础上对社会政治和人格修养都做了阐释和论述。因此,礼乐是先秦儒家学者思想的起点和本原,也是人才思想产生的渊源。
孔子从对礼和乐的解释引申到阐释礼乐的功能性作用,从而对选贤标准以及贤才培养的思想内容有着重要的贡献力价值。孔子强调的“礼”不是形式上的礼貌之仪,礼的实质是强调良性化的社会秩序,从理念和行动相统一的意义上谈是指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家庭中长辈、平辈、下辈的关系,在国家内与君王的关系等等。礼对于人格的塑造起关键作用,是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乐,本来与儒家的“乐教”有关,指的是诗教、乐教、礼教和开门授徒。孔子认为,人之学,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乐为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所以以乐为其学习的最终完结。但是,孔子决不限于论乐问题,而是由此深入论及人的情感体验、内心之乐等问题。于是,孔子把“仁”的思想注入到礼乐之中,是礼乐以“仁”为基础。首先,孔子认为,仁和礼相互结合要求克服自己不合礼的因素,遵循仁德规定,规范自己的外在行为。孔子的礼不仅是对人生命的限制,更是成就生命活动的秩序和条理,是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达仁就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和谐境界,是实现认识规律和掌握规律的飞跃。其次,乐也是仁的物态化,虽然乐是抒情的,但是此情乃是因为经过理性的过滤,溶解了理性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艺术审美和道德教育方面。从社会意义上说,孔子认为,礼乐的功能就是进行社会教化,指导人们社会生活、人际关系和人生的原则与标准。在这之后,儒家学者孟子与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孟子和荀子则以人性善和人性恶为起点,从而论述了礼乐对维护和改造人性为善的重要作用,这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对于他们论述对人才的选拔、培养以及管理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礼乐思想,有着浓郁的政治意识形态性。在孟子看来,“礼”的实质内容是仁义,对于其含义,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人禽区分的规范性标志。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由于人“循礼”,摆脱了自然性、动物性和自在性的拘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第二乃是一种道德的自觉意识。人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即人的恻隐、羞耻、辞让与是非之心,这四种是人内在的道德品质,若常存于心,并发自内心去实行,就会真正把人解放出来。对于“乐”,孟子认为乐也有两层意思,一是与“今之乐”、“古之乐”相对应的音乐,二是与“乐以天下”相对应的快乐和愉悦。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乐”是“王天下”的手段。孟子同样重视礼乐的社会教化和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塑造。他认为,礼乐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亲者、人与身心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荀子着重从客观社会效应的角度论述了礼乐。他认为,人的本性属“恶”,人人都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向外界无厌的索求,如果不对人性恶的一面加以控制,那么社会的动乱就在所难免,而改恶迁善的方法就是教化。通过对人“恶”的部分进行改造,将人的欲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就需要限制方法“礼”。荀子在《礼论》篇中所提倡的“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这就表达了礼之功能。礼除了有“养”的特性,可以改造人性的功能,还具有“别”的特性,就是说礼规定了每个人在社会中的等级地位。如果每个人都自觉遵循礼,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自觉获取与其地位相符合的社会财富,那么社会就会井然有序了。坚持礼对社会秩序的维系,使每个人按礼的规范行事,天下也就长治久安。“礼”是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带有强制性,“乐”则更注重人内在性情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自觉遵从社会行为规范。荀子也很重视乐的功用,乐不仅有助于礼的遵行,还使人的性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冶,人心会逐渐由“恶”迁“善”。通过礼与乐的有机配合,使外在的礼和内在的乐形成完整和谐的整体,通过人的内在精神的培养而促成外在社会秩序的建立,进而和谐有序的理想境界。
孔孟荀把对西周礼乐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贯穿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并由此创建了对人才方面认识的学说。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泰伯.中华书局,1980.
关键词:思想渊源;礼乐文化;继承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12-0148-01
西周时期,周公制定了礼乐,“礼”是社会生活的原则和规范,在社会活动和生活中,“礼”要求奴隶主贵族们按爵位的尊卑次序来使用礼器,行使礼节、礼义。由此,便形成“礼制”。“乐”则是实践“礼”的方式,是对“礼”的重要补充。礼乐并重,缺一不可,其目的在于调和奴隶主贵族的内部矛盾,延长西周王朝的寿命。春秋时代,奴隶制度动摇,地主阶级兴起和中下层奴隶主贵族的越级行为,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对周公十分向往,对“礼崩乐坏”抱着惋惜态度的儒家学者们认为破坏礼是不可容忍的。对于此,他们纷纷继承发展礼乐思想,希望借助礼乐文化建立和谐社会,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主张恢复周王朝的礼制,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并且结合实际发挥礼乐教化的思想,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孟子和荀子也在此基础上对社会政治和人格修养都做了阐释和论述。因此,礼乐是先秦儒家学者思想的起点和本原,也是人才思想产生的渊源。
孔子从对礼和乐的解释引申到阐释礼乐的功能性作用,从而对选贤标准以及贤才培养的思想内容有着重要的贡献力价值。孔子强调的“礼”不是形式上的礼貌之仪,礼的实质是强调良性化的社会秩序,从理念和行动相统一的意义上谈是指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家庭中长辈、平辈、下辈的关系,在国家内与君王的关系等等。礼对于人格的塑造起关键作用,是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乐,本来与儒家的“乐教”有关,指的是诗教、乐教、礼教和开门授徒。孔子认为,人之学,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乐为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所以以乐为其学习的最终完结。但是,孔子决不限于论乐问题,而是由此深入论及人的情感体验、内心之乐等问题。于是,孔子把“仁”的思想注入到礼乐之中,是礼乐以“仁”为基础。首先,孔子认为,仁和礼相互结合要求克服自己不合礼的因素,遵循仁德规定,规范自己的外在行为。孔子的礼不仅是对人生命的限制,更是成就生命活动的秩序和条理,是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达仁就是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和谐境界,是实现认识规律和掌握规律的飞跃。其次,乐也是仁的物态化,虽然乐是抒情的,但是此情乃是因为经过理性的过滤,溶解了理性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艺术审美和道德教育方面。从社会意义上说,孔子认为,礼乐的功能就是进行社会教化,指导人们社会生活、人际关系和人生的原则与标准。在这之后,儒家学者孟子与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孟子和荀子则以人性善和人性恶为起点,从而论述了礼乐对维护和改造人性为善的重要作用,这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对于他们论述对人才的选拔、培养以及管理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礼乐思想,有着浓郁的政治意识形态性。在孟子看来,“礼”的实质内容是仁义,对于其含义,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人禽区分的规范性标志。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由于人“循礼”,摆脱了自然性、动物性和自在性的拘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第二乃是一种道德的自觉意识。人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即人的恻隐、羞耻、辞让与是非之心,这四种是人内在的道德品质,若常存于心,并发自内心去实行,就会真正把人解放出来。对于“乐”,孟子认为乐也有两层意思,一是与“今之乐”、“古之乐”相对应的音乐,二是与“乐以天下”相对应的快乐和愉悦。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乐”是“王天下”的手段。孟子同样重视礼乐的社会教化和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塑造。他认为,礼乐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亲者、人与身心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荀子着重从客观社会效应的角度论述了礼乐。他认为,人的本性属“恶”,人人都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向外界无厌的索求,如果不对人性恶的一面加以控制,那么社会的动乱就在所难免,而改恶迁善的方法就是教化。通过对人“恶”的部分进行改造,将人的欲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就需要限制方法“礼”。荀子在《礼论》篇中所提倡的“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这就表达了礼之功能。礼除了有“养”的特性,可以改造人性的功能,还具有“别”的特性,就是说礼规定了每个人在社会中的等级地位。如果每个人都自觉遵循礼,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自觉获取与其地位相符合的社会财富,那么社会就会井然有序了。坚持礼对社会秩序的维系,使每个人按礼的规范行事,天下也就长治久安。“礼”是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带有强制性,“乐”则更注重人内在性情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自觉遵从社会行为规范。荀子也很重视乐的功用,乐不仅有助于礼的遵行,还使人的性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冶,人心会逐渐由“恶”迁“善”。通过礼与乐的有机配合,使外在的礼和内在的乐形成完整和谐的整体,通过人的内在精神的培养而促成外在社会秩序的建立,进而和谐有序的理想境界。
孔孟荀把对西周礼乐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贯穿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并由此创建了对人才方面认识的学说。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泰伯.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