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wuy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应用题教学的发展过程看,低年级应用题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简单应用题教学。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即使“朗朗上口”也不一定能掌握它的解法。有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学过的就不加思索地做出来,如果稍加改动就不知如何下手。根据两年来低年级数学教学体验,这里初步探讨了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
  【关键词】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
  一、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现状的调查情况
  1. 低年级简单“应用题”的表现方式
  (1)图表示的应用题;(2)图文应用题;(3)表格应用题;(4)文字叙述的应用题。
  2. 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常见错例及分析
  学生不喜欢应用题的主要原因是难理解、错误多。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错误呢?分析如下:
  (1)独立阅读能力差影响解题。一方面学生经常没看完题便开始列式,凭借个别词语确定算法。如“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25页,还剩10页。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由于学生不认真分析题意及数量关系,见到“还剩”这个字眼,就用减法计算,故错解为25-20=15(页)。诸如此类情况的还有见到“一共”用加法和“还剩”用减法等错误。另一方面学生识字少,如“小云要写14个字,写好了8个,还要写几个?”由于学生不理解“还要写”的含义,认为“还要写”就是“再写”的意思。
  (2)理解能力差影响解题。如对数量关系表面相似的题目混淆不清。常见的有把“求和”与“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混起来。“一个厂房里有2排机器,左边有4台,右边有5台,一共有多少台机器?”学生解此类题往往不加分析,用加法乱猜解法而致错。
  (3)题目叙述形式的改变增加解题难度。逆向结构题导致解题失误。如“河里有26只鸭,比鹅多12只。河里有鹅多少只?”这是道逆向性叙述的应用题,学生解答困难。由于课本中大多数题是顺向叙述的题目,学生解题时由于受到思维定式影响,对逆向结构题仍用顺向结构题的思维习惯进行列式计算为26 12=38(只)而失误。
  二、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要改变上述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 教会学生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前提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对题意的理解离不开读题,读题是了解题目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尤其是对题目的默读。教学中一年级的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实践证明学生做错或不会做,往往缘于学生对题意理解上出现偏差或是由于对题中情节没有弄清楚而造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指导他们去反复地读题,弄懂题中的情节。例如:“学校图书馆里有故事书45本,比连环画少38本,连环画有多少本?”这里的情节就是“学校图书馆里”“故事书”“连环画”“故事书比连环画少”。总之,应用题情节需要在反复地读才能抓住、弄懂、消化理解,在朗读中体会数据间存在的数量关系,达到对题意深层次的理解。
  2. 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环节
  数量关系式是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应用题的一大法宝,把数量关系教给学生后,很多题目套用数量关系式就可以解决。可如今这一法宝在新教材中找不到踪影。基本数量关系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数学模型之一。因此,基本的数量关系不是“教”与“不教”的问题,而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运用数量关系的问题。“相差关系”是最基本的数量关系之一,既是生活中常用的,又是具有奠基意义的。传统教学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抽象出“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等名词,抓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背,让学生反复操练,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是联想问题与类型的匹配性,思考的空间大大缩小了,我们必须摒弃这种僵化的分析数量关系的做法。大量的实践表明,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下,学生解决问题时不是把问题和类型相联系,而是思考情境中的问题与运算意义的联系。因此我们并不在语言上强化,而是提供相对真实的现实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动态探索、理解感悟数量关系。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大数=小数 相差数”“小数=大数-相差数”这两个关系式后进行对比练习:
  (1)小刚有28本书,小刚比小丽多6本,小丽有多少本?
  (2)小刚有28本书,小刚比小丽少6本,小丽有多少本?
  (3)小刚有28本书,小丽比小刚多6本,小丽有多少本?
  (4)小刚有28本书,小丽比小刚少6本,小丽有多少本?
  (5)小丽有28本书,小丽比小刚少6本,小刚有多少本?
  (6)小丽有28本书,小丽比小刚多6本,小刚有多少本?
  (7)小丽有28本书,小刚比小丽多6本,小刚有多少本?
  (8)小丽有28本书,小刚比小丽少6本,小刚有多少本?
  先是通过操作,联系加减法意义,生成与问题相联系的运算;在动态学习中突出“谁与谁比”“谁多谁少”,再次联系运算意义抽象出数学模型: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强化数量关系的理解。
  3. 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画图表示题意
  “画”就是用直观图形把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形象地表示出来,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教师给予抽象概括,学生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从而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培养。如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时,分步出示线段图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教“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先出示“白兔11只,黑兔比白兔少了3只,黑兔有多少只?”分步画出线段图,通过线段分析题意,讲清谁与谁比,哪个比哪个少?让学生指出相差的那一部分,学生通过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很快理解题意,能够正确地列式解答,就很自然地把“画”出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应用题。   4. 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问答式练习
  “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抓住关键句子,进行判断推理训练:①苹果比梨多5个,谁多?(苹果多)苹果可分为哪两部分?(一部分和梨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梨多的部分)②冬瓜比南瓜少3个,谁多?(南瓜多)南瓜可分为哪两部分?(一部分和冬瓜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冬瓜多的部分)上述两例,第一问是引导学生依据“比多”“比少”应用题知识直接作出判断。第二问是依据作出的判断,推论出多的数中可以分为哪两部分,这种练习方式,既强化了低年级应用题的重点与难点,又发展了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5. 进行口述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说”就是说题意、说思路、说策略。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要会正确列式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将题意、思路、策略充分“说”出,培养其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如: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彩图,展示情节和思路,巧妙地引导学生读题、说题意、说数量关系、说算理等,训练学生从分析数量关系入手看懂图,根据图意列数学算式的能力。比如:小学《数学》第一册P71其中有一幅图是这样的,飞走了3只白鸽“家”里还有2只白鸽,但在这些白鸽的头上有一个问号,在图的下面一个大括号把这两部分连起来,并标有一共是10只白鸽。这其实是一道已知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应用题,先要让学生看懂图意并说一说,再理解图中知道什么,要我们求什么?然后想一想要用什么方法算。但在平时的练习时,学生会错列成2 3=5,这时老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算式中的2、3、5各表示什么意思?这道题问我们什么?也就是让我们求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正确的算式10-3=7然后,归纳说:“等号后面的数是问话中要求的这个数,做完题后一定要检查一下算式中每一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6.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写错自己名字的人很少,因为经常写。学过的应用题类型也要经常学习,做到天天见,只有经常学习,才能掌握应用题的类型特点及解法。例如:我们班每天利用课上十分钟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容易错的应用题进行训练,数小一些,学生能够口算,这样既起到训练的作用,又不拖延时间。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得很好,做到了掌握题型,理解题意,解答迅速,答案正确。
  应用题教学应该重视过程,探求解法,而不单纯是记忆步骤;探索模式,而不单纯是记忆类型;形成猜测,而不单纯是做些习题。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比较、去评价,并使大家掌握策略,以便举一反三、闻一知百,否则就失去了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陶世高.立志为扬名乡扬名[J].小学数学教师》,1988(04).
  [3]戴再平.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教学,它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探究中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本文以《品德与生活》课的课堂活动为例,分析了探究性活动的基本过程,并对探究活动进行了反思,思考选择适合品德学科探究性的活动,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探究性活动;案例分析;课堂实效性  新课程下的品德课堂教学,倡导探究教学,它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探究中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小学品德课程是将各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形成,对学生的主体发展乃至对学生的身心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介绍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做法和反思。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习惯;英语教学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教育部“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广州510000)  【摘 要】阅读素养是小学生重要的能力素养。家庭、学校、社会要充分营造阅读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创设各种平台让学生展现自己,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民族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阅读素养;创设平台;阅读氛围;阅读能力;阅读习惯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语言文化的多元融合,各式自媒体平台相应而出,借助自媒体平台发展教育成为教师共同探讨的课题。自媒体平台涵盖各类书籍篇目,范围广泛、种类繁多,为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提供了可能。就中学教育而言,借助自媒体进行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受限于学校集中时间的课堂教学的学习行为,能有效利用时间展开阅读与思考。文章主要分析了自媒体背景下进行自媒体阅读的必要性,提出了创设“自媒体 教育”的阅
摘 要:在新课改环境下,只有掌握好促进课内外阅读有机衔接与融合的有效策略,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机衔接与融合,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举一反三”。文章分析课内外阅读有机衔接与融合的有效策略:促进课内外阅读目标的融合;积极寻找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培养
教書育人是教师的首要工作、根本职责,教师理应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工作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教学质量的钻研中。有趣的是,在中小学,不少教师的大多数时间不是在给学生上课,而是在处理许多非教学工作——给学生上课的时间甚至还不到每天在校工作时间的二分之一。  检查多。教师除了要应付教学业务水平的考核,还要应付名目繁多的各种检查——为应付上级主管部门到校检查,教师需要提前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做准备,且往往是
摘 要: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養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管学生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是非常重要的。“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文章分析了小学生在课堂中不愿倾听、不善于倾听的现象及原因,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学生;倾听能力  要了解事物除用眼睛观察外,更需要用我们的耳朵细心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倾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下课改的一个核心概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其中思维品质是指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思维导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识记英语词汇、强化课文记忆、进行系统复习,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思维导图;思维品质  英语学
摘 要: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直接或间接涉及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正确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素材并充分利用拓展,有利于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小学数学教材以及教材中相关素材,在数学学科教学之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内容,发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材;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多样,教会学生知识的同
摘 要: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工作,让学生更好地完成高中物理学习任务,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在教学中以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为原则,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要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中物理;衔接;学习方法  一、初、高中物理的联系  (一)要打好基础  初中物理从八年级开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