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缘于思,疑问是思维的火种,也是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形成阅读能力的过程。而学生就是这一过程中的主体。然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串讲串问,繁琐的分析、统一的答案模式不仅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改变旧的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在阅讀过程中充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教给学生提问思考的方法,同时展现学生由不会到懂的全过程。
关键词:阅读教学;提问;思考
一、教师示范引导,使学生会问、善问
学生刚开始学习提问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要做好提问的言传身教。课前要充分钻研教材,钻研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通过示范,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的培养。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更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题必问。从爱问到善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训练,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与点拨。在这里,教师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问”的示范
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如果教师倾向于问一些能提高思考能力的问题,学生同样会以教师为榜样。因此教师要做好问“问题”的示范,例如,《搭石》一课中,搭石本身不过就是一些平凡普通、随处可见的石头,可为什么文中却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再例如,《中彩那天》一课中,“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明明已经到手的大奖,父亲却将它归还给了库伯,对于原本生活就很拮据的我们来说,怎么称得上是“富有”呢?由于这两个问题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学生潜移默化,所提问题自然就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二)“问”的时机
1.对字词提出疑问。遇到一篇新文章,难免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在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不妨在课堂上提出来,尤其是一些表面意义看上去很简单的字词,由于在文中的准确运用,不仅能彰显出它的特殊作用,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争吵》中,“终于挨到了放学”中的“挨”;又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中,“一路迎着溪流”中的“迎”;再如《她是我的朋友》中的“迫在眉睫”等等。
2.对文章题目提出疑问。如看到《孔子拜师》这一题目,可以问一问,孔子拜谁为师?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又如《爬山虎的脚》这一题目,也可以问一问,爬山虎是植物,怎么会有脚呢?再如《飞船上的“特殊乘客”》题目中的“特殊乘客”为什么要加引号?对课题提问,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还能带领学生深入文章内容,直达中心。
3.对不明白的现象提出疑问。如《五彩池》中,为什么池中的石笋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像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不同的色彩?
4.对教材安排提出疑问。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明明是要写洞,为什么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去描绘路上的景色?又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为什么要以书信的形式来抒发孩子渴望和平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5.对人物的行为提出疑问。如《他是我的朋友》一文中,小男孩献血时是那么痛苦,可为什么又要掩盖自己的痛苦?又如《中彩那天》中,父亲明明中了大奖,可为什么却神情严肃?再如《一面五星红旗》中,老板之前连一块面包也不肯施舍,为什么后来却愿意为我支付医院的大笔费用?
提问的方法和切入点远不止以上几种,在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了提问的方法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不同的文章自然会产生不同的问题。虽然学生不是天生就会提问的,尤其是还要求学生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但当我们发现学生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不吝啬赞扬之声,这样逐步引导,学生必然会有进步。也许,一开始学生只会问一些很简单的或是很零碎的问题,但学习原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学生对于提问方法的逐步消化和掌握,学生们所提的问题就会越来越精彩,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需要教师耐心地去挖掘与开发。
(三)“问”的创新
1.向权威挑战。一般说来,教师的认识水平应该远在学生之上,但也难免“千虑一失”。同样,课文作者大多是已有定论的写作大家,但受历史的局限或其他原因,其作品也并非无可挑剔。如课文《太阳》中有个句子:“水蒸气遇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空中”应与“飘浮”搭配,而“漂浮”则与水有关联,但空中的云,又是由无数的小水滴凝成的,那么在此处究竟该用哪一个字更为恰当,有待商榷。又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句中的“得意扬扬”是否应是“得意洋洋”?或二者本就是可以通用的,同样值得探讨。
2.不追求标准答案。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标准化答案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导致死记硬背。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自然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如《去年的树》中,课文末尾处两次写到“小鸟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教学中要求学生充分想象“此时此刻,小鸟可能会对已经变成灯火的大树说点什么”。学生的答案就会因为自身水平层次的高低而层出不穷。有的学生会从信守承诺的角度去想象,而有的学生则会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去想象,更有甚者,直接就是一句“再见了,大树”。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能,因此教师要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应当明确,我们的教学所重视的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会问以及问什么的本领,同时还应当给学生提供提问的空间,为学生创设引趣激思的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最终形成善于提问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利用各种手段教给学生并训练学生思考和提问的能力,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自觉地活跃起来,让每个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从而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达到叶圣陶老师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才华.阅读教学的几点心得[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02).
关键词:阅读教学;提问;思考
一、教师示范引导,使学生会问、善问
学生刚开始学习提问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教师要做好提问的言传身教。课前要充分钻研教材,钻研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通过示范,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的培养。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更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题必问。从爱问到善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训练,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与点拨。在这里,教师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问”的示范
学生问“问题”是从模仿开始的。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如果教师倾向于问一些能提高思考能力的问题,学生同样会以教师为榜样。因此教师要做好问“问题”的示范,例如,《搭石》一课中,搭石本身不过就是一些平凡普通、随处可见的石头,可为什么文中却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再例如,《中彩那天》一课中,“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明明已经到手的大奖,父亲却将它归还给了库伯,对于原本生活就很拮据的我们来说,怎么称得上是“富有”呢?由于这两个问题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学生潜移默化,所提问题自然就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二)“问”的时机
1.对字词提出疑问。遇到一篇新文章,难免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在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不妨在课堂上提出来,尤其是一些表面意义看上去很简单的字词,由于在文中的准确运用,不仅能彰显出它的特殊作用,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争吵》中,“终于挨到了放学”中的“挨”;又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中,“一路迎着溪流”中的“迎”;再如《她是我的朋友》中的“迫在眉睫”等等。
2.对文章题目提出疑问。如看到《孔子拜师》这一题目,可以问一问,孔子拜谁为师?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又如《爬山虎的脚》这一题目,也可以问一问,爬山虎是植物,怎么会有脚呢?再如《飞船上的“特殊乘客”》题目中的“特殊乘客”为什么要加引号?对课题提问,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还能带领学生深入文章内容,直达中心。
3.对不明白的现象提出疑问。如《五彩池》中,为什么池中的石笋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像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不同的色彩?
4.对教材安排提出疑问。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明明是要写洞,为什么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去描绘路上的景色?又如《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为什么要以书信的形式来抒发孩子渴望和平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5.对人物的行为提出疑问。如《他是我的朋友》一文中,小男孩献血时是那么痛苦,可为什么又要掩盖自己的痛苦?又如《中彩那天》中,父亲明明中了大奖,可为什么却神情严肃?再如《一面五星红旗》中,老板之前连一块面包也不肯施舍,为什么后来却愿意为我支付医院的大笔费用?
提问的方法和切入点远不止以上几种,在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了提问的方法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遇到不同的文章自然会产生不同的问题。虽然学生不是天生就会提问的,尤其是还要求学生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但当我们发现学生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不吝啬赞扬之声,这样逐步引导,学生必然会有进步。也许,一开始学生只会问一些很简单的或是很零碎的问题,但学习原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学生对于提问方法的逐步消化和掌握,学生们所提的问题就会越来越精彩,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需要教师耐心地去挖掘与开发。
(三)“问”的创新
1.向权威挑战。一般说来,教师的认识水平应该远在学生之上,但也难免“千虑一失”。同样,课文作者大多是已有定论的写作大家,但受历史的局限或其他原因,其作品也并非无可挑剔。如课文《太阳》中有个句子:“水蒸气遇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空中”应与“飘浮”搭配,而“漂浮”则与水有关联,但空中的云,又是由无数的小水滴凝成的,那么在此处究竟该用哪一个字更为恰当,有待商榷。又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句中的“得意扬扬”是否应是“得意洋洋”?或二者本就是可以通用的,同样值得探讨。
2.不追求标准答案。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标准化答案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导致死记硬背。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自然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如《去年的树》中,课文末尾处两次写到“小鸟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教学中要求学生充分想象“此时此刻,小鸟可能会对已经变成灯火的大树说点什么”。学生的答案就会因为自身水平层次的高低而层出不穷。有的学生会从信守承诺的角度去想象,而有的学生则会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去想象,更有甚者,直接就是一句“再见了,大树”。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能,因此教师要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应当明确,我们的教学所重视的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会问以及问什么的本领,同时还应当给学生提供提问的空间,为学生创设引趣激思的情境,使学生乐于提问,最终形成善于提问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利用各种手段教给学生并训练学生思考和提问的能力,让全体学生的思维都自觉地活跃起来,让每个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从而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达到叶圣陶老师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才华.阅读教学的几点心得[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