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札记(四)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157967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泡茶之水怎么煮


  陆羽毕竟是茶圣,不仅讲了山水、江水、井水的区别,也对煮水做了详细的论述。《茶经·五之煮》中写道:“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其实茶圣的训诫,用大白话说就是水一定要烧开,但不要开过了头。
  为什么煮水过“嫩”和过“老”都不行呢?这与煮水过程中矿物质离子的变化有关。没有经历《茶经》中所讲的“一沸”“二沸”“三沸”的过程,煮出来的水就过“嫩”。水中的钙、镁等离子,还没有沉淀下来,留在水中会影响茶汤的滋味。同时,煮沸也是杀菌消毒的过程,必不可少。
  但如果过了“三沸”还继续煮下去,那会使水中的二氧化碳散失殆尽,从而影响茶汤的鲜爽程度。另外,水中所含微量的“硝酸盐”在高温下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水分蒸发,亚硝酸盐浓度不断增高,不利于身体健康。
  当然,茶圣陆羽不懂得钙、镁离子,也不知道亚硝酸盐。但是,《茶经》中记录的是古人朴素的经验科学,仍然可贵,也值得后世爱茶之人重视。
  要是家里客人较多或遇大型茶会,可先将水煮到未完全沸腾的状态,然后灌入保温瓶中。用时,稍微加热至沸腾即可。
  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记》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
  有时候,“矫情”一下也是必要的!

酒蠲忧忿,茶荡昏寐


  茶与酒,可谓有着不解之缘。作为饮品,两者也经常被相提并论。就连茶圣陆羽,也曾专门论述过二者的关系。《茶经·六之饮》中写道:“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在陆羽看来,茶酒的功能显然不同。
  浆是一种口感微酸的饮料,如今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陆羽首先指出,解渴不是茶酒的任务,而要交给“浆”来完成。这并不是说茶酒不能解渴,而是有更高级的任务等着它们呢。
  酒,在古人眼中用来消除烦闷忧愁。茶,则用来提神醒脑。
  茶与酒,在《茶经》中看似平等,其实茶圣陆羽却也埋有伏笔。所谓酒能“蠲忧忿”,靠的就是酒精的力量。喝多了酒以后晕晕乎乎,自然什么烦心事都记不得了。一醉解千愁,就算是饮酒“蠲忧忿”的通俗说法了。醉酒后烦心事确实忘了,可正事往往也耽误了。
  饮酒误事的例子,历史上屡见不鲜。有些昏君饮酒,甚至连江山都丢了。但因为喝茶误事的,倒是几乎没有听说过。正如茶圣陆羽所说,饮茶能够“荡昏寐”。越喝脑子越清醒,自然是思路清晰反应敏捷了。正因为这样,世界上禁酒的宗教很多,但却少有不让喝茶的教义。
  中国古人,常有茶酒之争。敦煌遗书中,也有一篇《茶酒论》。古人认为茶能解酒,所以茶的地位理应在酒之上。茶能解酒,也确实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想法。开怀畅饮之后,一杯浓茶似乎起到了救赎的作用。其实,酒后口干舌燥,茶确实能解燃眉之急。但若说起化解酒力,浓茶其实不是最佳的选择。
  茶本身具有药效,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唐本草·木部》中,就说茶能“利小便,去痰渴热”。中医认为,茶是走肾的饮品。平时饮茶,也确实可以起到促进排尿的作用。但如果饮茶过浓,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泄肾气,也就是中医常说的“湿热下注”。
  从现代医学来讲,酒精進入人体后需要代谢。从乙醇代谢变成乙醛,再从乙醛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通过泌尿系统和汗腺排出体外。这些知识算不上高深,在高中有机化学中都有涉及。乙醇代谢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体在自我化解酒对身体的损害。但若是打破或终止乙醇的体内代谢,则会引起很多问题。
  酒后饮浓茶,问题就出在这里。由于茶有“利小便”的作用,导致人体酒后排尿增多。短时间内,体内乙醇确实降低了。人们也觉得,没有最初酒醉时那么难受了。但是要注意,乙醇还没来得及变成乙醛,或是乙醛还没有变为水和二氧化碳。由于茶的利尿作用,在大部分有害物质都未化解的时候,就从肾里排泄了。这样,无形中加大了对肾脏的损害。
  因此,酒后一定勿饮浓茶。

以茶代酒有典故


  茶虽不能解酒,但有时却可以解围。《茶经·七之事》中,记载了《三国志·吴书·韦曜传》里的一则故事。三国时期,东吴皇帝孙晧十分残暴多疑。他总是怀疑大臣对其心怀不满,但又找不到证据。于是乎,他想起了“酒后吐真言”这句话。
  据记载,他每次大宴群臣时都要灌酒,每人以“七升为限”,凡是喝不完的人,一律要“浇灌取尽”。今天饭桌上劝酒的场景,就已经够荒诞了。东吴的宫廷中,比现在还要离谱数倍。一时间,人人自危。
  只有大臣韦曜,颇受孙晧的敬重。每到这种灌酒的场合,孙晧都要给韦曜“密赐茶荈以代酒”。也就是说,偷偷赐给韦曜茶,用来代替酒。虽说连喝七升茶也够受罪的,但总比酗酒要强多了。韦曜,也算是靠茶躲过了一劫。
  自此,就有了“以茶代酒”的典故。当然,适当饮酒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不管是加强微循环,还是促进睡眠,都是茶所不具备的功效。因此,严格说,茶并不能代替酒。但在饭桌之上,为了避免受到东吴宫廷般的“特殊礼遇”,以茶代酒,不失为一种文明的就餐习惯。
  如今聚会时,以茶代酒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很少有人知道,最早关注到“以茶代酒”的还是茶圣陆羽。

饮茶品茶大不同


  人喝茶时的状态,可以细分成两种。一种是小口喝,我们称为细品;另一种是大口喝,我们叫做牛饮。那么茶到底是该用来品,还是用来饮呢?
  聊到这个话题,我们不妨先来说一说古人到底是饮茶的呢,还是品茶的呢?或者换句话说,中国的茶,最早是用来饮,还是用来品的呢?
  这个问题,好像有点难回答。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高科技的手段,可以留下各式各样的影像资料。但对古人来讲,其行为方式并不太容易被记录。只能通过只言片语的文献记载,再与传世文物相结合,从而尽量还原出当时饮茶的场景了。
  《茶经》中,记载的饮茶器具是“碗”。光听这个名字,就要比后来的“盏”“杯”“盅”等茶器大得多。我们不妨按照这样的逻辑去推理一下,饮茶器越大,越是牛饮;饮茶器越小,相对来说喝的就细一些。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最早的饮食器是不分家的,碗可以盛饭,也可以盛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饮食器具慢慢开始出现了分化,但是喝东西的器具毕竟是从食器里演化出来的,想必不会太小。
  但这时的饮用器具,到底是用来饮酒的,还是用来饮茶的?依旧分不清。比如一个隋唐时期的碗,它到底是用来喝酒的酒盏,还是用来饮茶的茶盏?这并不好判断。我想,当时古人可能也没有分得那么清楚。不像今天,总不会有人拿着红酒杯子喝茶。古人,茶酒器之间的界限还很模糊。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相关的概念,叫做“茶酒共器”。
  传世的唐代茶碗、宋代茶盏都不是很小,如果不说还真以为是绿林好汉大碗喝酒时的用具。这时候的茶,显然不是用来品的,而是用来饮的。
  按理说,古人讲究的是一个“雅”字,怎么还会大口喝茶呢?其实在唐宋时期,大家喝的主要是蒸青绿茶,相对来讲,那时的茶不会很香,品起来并不见得好喝。这就导致当时没有一个迫切的需求,要把饮茶器变小。
  虽是“饮”而非“品”,但也绝不是牛饮的程度。《茶经》第六章,专门讨论了茶应当如何喝的问题。《茶经·六之饮》记载:“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
  我们看到,陆羽还是严格规定了一茶则的分配方法。
  按《茶经》原文来看,一茶则的茶末最理想应当煎煮出三碗茶汤。稍微差一点的话,也只能煮五碗茶汤。再多的话,味道恐怕就达不到“珍鲜馥烈”的程度了。这和煮粥差不多,米定量的前提下,水要严格控制。是煮三碗还是煮五碗,味道自然会有
  不同。
  换句话说,虽然饮茶器是碗,但陆羽控制了茶汤的浓度,从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口味的良好。这种对于“茶水比例”的重视,即使在今天的泡茶技巧中也仍然适用。
其他文献
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奇特现象:在历代作品中,骤然会有雄文横空出世,卓然独立,傲视群英。中国公文史亦是如此,东汉末年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唐代骆宾王的《代李敬业讨武氏檄》、唐代陆贽的《奉天改元大赦制》都是“雄文一篇惊海内”的公文名作。这些文章不但对今人的公文写作具有借鉴意义,更让我们对当时的历史有所反思。  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奇特现象:在历代作品中,骤然会有雄文横空出世,卓然独立,傲视群
期刊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旧唐书》卷一六〇、《新唐书》卷一六八有专传。柳宗元心系国家和百姓,主张改革弊政。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等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至永州;虽然环境恶劣,但他仍坚定意志,为施展抱负而做出努力。又被贬至柳州,他则以“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为己任,兴利除弊。此外,他还主张破除迷信,并提倡散文革新。柳宗元
期刊
王叔文(753—806),浙江绍兴人,自称是前秦苻坚的丞相王猛的后裔,但其父祖在唐朝却没有任何仕宦经历。王叔文因为善于弈棋,做了翰林待诏,侍奉太子李诵(761—806),即后来的唐顺宗。平民出身的王叔文,因此机缘得以接触到唐朝的权力核心,并且成为李诵的智囊。在顺宗朝的几个月里,他成为了叱咤风云的改革派。一、智囊与“太子党”  唐顺宗李诵是德宗的长子,做了二十五六年的太子,看着父亲晚年的不作为,他有
期刊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二十五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圣”。《明史》卷二九九有传。李时珍自幼立志学医,在父亲的帮助下,他博览医学典籍,并从实践中总结行医经验,还亲自到湖广、安徽、江西等地研究、采集药物标本,搜集医疗处方,最终编成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书被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赞誉为“本草系列的最高著
期刊
魏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叫做嵇康,他的《游仙诗》里写道,“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读图、识字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图及义,传授自然之道,学习做人立身之本。何谓“道”?它由走之底和“首”字组成,也就是走一条经过头脑判断选择的道路。《论语·学而》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也就是说,人生须务本,本正了,道路便展现在眼前。就像种树一般,根正了,树才会长好,后面生长出来的是树干上的枝叶。人生初始的家教,就是在
期刊
君奭(节选)  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  “呜呼!君已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惟人。  “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  “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  又曰:“天不可信,我道
期刊
李宗闵言李德裕制命已行a,不宜自便。乙亥,复以德裕为镇海节度使,不复兼平章事。时德裕、宗闵各有朋党,互相挤援。上患之,每叹曰:“去河北贼易b,去朝廷朋党难!”  臣光曰:“夫君子小人之不相容,犹冰炭之不可同器而处也。故君子得位则斥小人,小人得势则排君子,此自然之理也。然君子进贤退不肖,其处心也公,其指事也实;小人誉其所好,毁其所恶,其处心也私,其指事也诬。公且实者谓之正直,私且诬者谓之朋党,在人主
期刊
清朝时的紫禁城,每逢春节,原本肃穆的氛围逐渐变得轻松欢快起来,各种娱乐活动也被张罗起来:守岁、明窗开笔、茶宴雅集……而最受欢迎的,应该是看戏了。上至皇帝、太后,下至宫女、太监,都十分喜爱。从宫中的戏台分布我们就能看出,主要宫殿区几乎都有戏台,除了室外恢弘的大戏台,还有室内精致的小戏台;如果算上因各种原因现已不存的,清宫里共有过大大小小十多个戏台。  那么,为什么要建这么多不同的戏台呢?这些戏台上曾
期刊
东汉文坛点将录  作者:徐公持 著  定价:38元  中华书局2017年出版  本书是东汉文坛主要人物的评传,这些文学家包括:桓谭,冯衍,班门群英(班彪、班固、班昭),崔氏世家(崔篆、崔骃、崔瑗、崔琦、崔寔),杜笃,贾逵,王充,傅毅,黄香,梁鸿,张衡,王逸,朱穆,马融,王符,秦嘉、徐淑,酈炎,高彪,延笃,赵壹,蔡邕,应劭,郑玄,荀爽,孔融,弥衡,以及古诗十九首。其中的许多作家除了专门的文学史有简略
期刊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漱玉词》)【品读】  读李清照,最好先读读她的“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点绛唇》)”,读读她的“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减字木兰花》)”,再读读她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剪梅》),“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