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保守性的手术治疗,在手术后給予对照组服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服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临床疗效的情况对照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7.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21%,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4.78%,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334-01
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子宫内膜的组织出现于子宫腔被覆粘膜之外的其他身体部位,且子宫内膜的组织还具备生长的功能。这种病在临床表现方面较为明显,包括:腹部疼痛、周期性痛经和不孕不育等,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活的质量和身心的健康。本文主要就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了分组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年龄在24~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8±3.7)岁,III期的异位25例,IV期的异位21例;对照组年龄在25~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8±4.6)岁,III期的异位24例,IV期的异位23例。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保守性的手术治疗,在手术后给予对照组孕三烯酮,服用方法为每天2.5mg,每周2次;给予研究组米非司酮,服用方法为每次12.5mg,每天1次。两组患者都给予3~6个月的连续性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1.3疗效评定
经治疗后对两组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评定,其中,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盆腔包块和结块消失,且停药后病情无复发;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程度减轻,盆腔包块和结块减小,没有出现阳性体征,切停药后病情减轻[1];无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甚至有加重的迹象。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且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情况对照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情况对照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7.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21%,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情况对照
在治疗的期间,所有的患者都出现了停经的状况,在停药后即恢复正常。经治疗后,研究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仅发生1例胃肠道有不良反应,伴随着轻度腹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对照组的患者中有16例临场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甚至有加重的迹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4.78%,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患过轻度的病症,但是大多数女性都会在妊娠之后自然的萎缩,但是近年来,随着晚育妇女的增多,这种病的并发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多发于在晚育阶段的妇女中,导致发病率也越来越高[2]。当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治疗方面大多偏向于药物治疗,因为从手术治疗方面来看,腹腔镜的手术虽然是最佳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但是其不能有效的控制住疾病并确保其不复发,而且在病情反复的时候,严重的还会导致盆腔粘连和不孕症等,因此,药物治疗成为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异位症最主要一个方法,也得到了较多患者和家属的推崇。
米非司酮属于抗孕激素,其对子宫内膜正常的功能进行干扰,直接作用在子宫内膜中,进而达到治愈此类疾病的成效。具体来说,米非司酮的治疗目的是通过对卵巢功能的抑制,压制住异位子宫内膜的增生,并致使内膜萎缩,且米非司酮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对人身产生的大多数不良反应都低于孕三烯酮,治疗效果也比孕三烯酮显著,同时,米非司酮还能加快卵巢功能恢复的速度[3]。
本次研究表明,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治疗后在临床疗效的情况对照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7.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21%,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4.78%,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可以有效的抑制排卵、抑制子宫内膜的增生和导致黄体溶解,同时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腹痛、周期性痛经等临床表现,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副作用较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曾俐娟.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 2(33):257-258.
[2] 孙仕美.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研究,2013,33(11):172.
[3] 周艳红,邓少嫱.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4(20):75-76.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334-01
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子宫内膜的组织出现于子宫腔被覆粘膜之外的其他身体部位,且子宫内膜的组织还具备生长的功能。这种病在临床表现方面较为明显,包括:腹部疼痛、周期性痛经和不孕不育等,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活的质量和身心的健康。本文主要就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了分组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年龄在24~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8±3.7)岁,III期的异位25例,IV期的异位21例;对照组年龄在25~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8±4.6)岁,III期的异位24例,IV期的异位23例。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保守性的手术治疗,在手术后给予对照组孕三烯酮,服用方法为每天2.5mg,每周2次;给予研究组米非司酮,服用方法为每次12.5mg,每天1次。两组患者都给予3~6个月的连续性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1.3疗效评定
经治疗后对两组心律失常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评定,其中,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盆腔包块和结块消失,且停药后病情无复发;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程度减轻,盆腔包块和结块减小,没有出现阳性体征,切停药后病情减轻[1];无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甚至有加重的迹象。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且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情况对照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情况对照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7.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21%,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情况对照
在治疗的期间,所有的患者都出现了停经的状况,在停药后即恢复正常。经治疗后,研究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仅发生1例胃肠道有不良反应,伴随着轻度腹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对照组的患者中有16例临场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甚至有加重的迹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4.78%,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患过轻度的病症,但是大多数女性都会在妊娠之后自然的萎缩,但是近年来,随着晚育妇女的增多,这种病的并发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多发于在晚育阶段的妇女中,导致发病率也越来越高[2]。当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治疗方面大多偏向于药物治疗,因为从手术治疗方面来看,腹腔镜的手术虽然是最佳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但是其不能有效的控制住疾病并确保其不复发,而且在病情反复的时候,严重的还会导致盆腔粘连和不孕症等,因此,药物治疗成为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异位症最主要一个方法,也得到了较多患者和家属的推崇。
米非司酮属于抗孕激素,其对子宫内膜正常的功能进行干扰,直接作用在子宫内膜中,进而达到治愈此类疾病的成效。具体来说,米非司酮的治疗目的是通过对卵巢功能的抑制,压制住异位子宫内膜的增生,并致使内膜萎缩,且米非司酮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对人身产生的大多数不良反应都低于孕三烯酮,治疗效果也比孕三烯酮显著,同时,米非司酮还能加快卵巢功能恢复的速度[3]。
本次研究表明,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治疗后在临床疗效的情况对照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7.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21%,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4.78%,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可以有效的抑制排卵、抑制子宫内膜的增生和导致黄体溶解,同时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腹痛、周期性痛经等临床表现,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副作用较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曾俐娟.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 2(33):257-258.
[2] 孙仕美.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研究,2013,33(11):172.
[3] 周艳红,邓少嫱.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4(2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