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上隆是那种被刻意培养出来的穷孩子,生于1962年的他,严格来说,属于战后婴儿潮的一代。他没有良好的出身,父亲是出租车司机,母亲是普通的家庭主妇,上学即使不意味着改变命运,至少也是重新选择一个阶层。从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带着他去看画展,那是当时日本家庭主妇培养孩子的“潮流”,母亲的性格认真,规定他回来要写展览评论,不写完不准吃晚饭,他曾对记者坦言,“这很可怕,是我的创伤。”出身于这样的家庭,唯有苦苦努力,才有出头的机会。
我要金钱的力量,也要世界级的影响力
1981年,村上隆考入东京艺术大学攻读日本画专业,这是日本仅有的国立艺术大学,学费不算昂贵,但对村上隆的家庭而言,学习绘画的持续投入意味着巨大的经济负担,画笔、颜料和画纸都是无法缩减的开支,年轻的他,买完画材兜里经常一分钱都不剩。在父亲看来,学画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将来可以去画广告牌”,可画广告牌,绝非村上隆全部的抱负。
1991年,还在念博士的村上隆举办了人生中第一个画展,遗憾的是,这个展览并没有让他一鸣惊人,卖不掉画,他依然是个穷学生,需要想法设法打工筹措生活费。从那时起,他习惯了连轴工作,一天只睡4个小时。
有关年少时的艰辛,村上隆从不回避,但这不是他重视金钱的原因。在多年老友看来,村上隆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要求,常年和自己的小狗Pom为伴,生活中只有艺术。金钱对村上隆来说只是成就艺术的必经之路,“经济若无法独立,就会变成一颗棋子。”这是他始终坚持的信条。“我要金钱的力量,也要世界级的影响力。”
从异端到一流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如此评价村上隆的作品,“他模糊了东西方的界限。”不仅如此,村上隆还模糊了高雅与通俗之间的界限。若把村上隆的代表作品按序排列,你会看出他思考的脉络,日本漫画和流行的亚文化对他影响至深。他的早期代表作《Mr.DOB》是一个有着米老鼠耳朵的卡通小怪物,圆圆的大眼睛,笑容时而天真时而狰狞。“多比”一词是村上隆编造出来的,糅合了日本漫画人物的口头禅和方言,大意是“为什么”。艺术家正是借此质疑这个不断变化的多元世界。作品诞生后有人嘲笑他,“为什么要学外国人,用英语命名?还是拼错的英语”。
1993年,村上隆申请到一个奖学金,来到纽约创作一年,他把多比系列带到了美国,但这个作品并没有获得期待中的反响。带着多比参加了不少博览会之后,村上隆彻底想通,想要成名,必须先让作品“生存下来”。电影《星球大战》带给他灵感,这部在当时的成年人看来幼稚的电影风靡了全球,甚至改变了电影史的走向,村上隆预感到,同样的事也会发生在艺术界。“颠覆既有的价值观”是唯一的办法。
下一步会怎样呢?他在酝酿着。
1997年,《Hiropon》横空出世,这是村上隆最著名的雕塑。在凡尔赛宫的展览中,正是这个手握巨乳、挤出乳汁的少女惹来了争议,她的形象显然和日本畸形的御宅亚文化有关。在日本国内,这件作品饱受非议,但在纽约的拍卖会上,它很早就拍出了4800万日元的高价,第二年,村上隆又创作了《My Lonely Cowboy》,这是《Hiropon》的延续,类似《龙珠》主角造型的男孩手握阳具,喷出精液,脸部毫无淫亵之态,孩童的纯真和性的隐秘集于一身。这两件作品以难以明言的方式满足了西方人对日本的想象。直白的表达方式,彻底挑战了公众的底线,让村上隆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同。
扁平世界里的标准花朵
2001年,村上隆在美国举办了个人最重要的展览之一《Super Flat》,深谙日本画技法的他,认为平面化是日本文化最大的特色。从十六世纪开始的浮世绘,到如今的动漫文化,“扁平”始终是日本人最重视的绘画技巧,和西方绘画的基础透视截然不同。这也是村上隆所有作品的核心:剖析浮世绘的技法,孕育出全新的视觉语言,并且能够代表我们身处的时代。
从2003年开始,村上隆热衷于长着笑脸的太阳花图案,比起之前的作品,《Kawaii》显得温和可爱,图案简单,容易复制,这也许正是这系列作品的内核。Kawaii(可爱)是日文中最为人熟知的词语,画面上明快的色彩,单调而无目的的欢欣,辨识度极高。微笑的太阳花,成了村上隆最成功的logo。他又挑选了一条捷径,以达到“为人所知”的终极目的。
在村上隆的工作室,标准的花朵们是以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出来,艺术家本人先构思手稿,设计团队转化成电脑绘图,专业制作团队制作绢版、镭射印制画布,工人再按照色票填涂颜色、喷漆修边。在厂房一样巨大的工作室里,到处都悬挂着工作进度表,村上隆的个性一丝不苟,打乱流程会让他抓狂,任何细小的缺陷也一样,作品生产的每一步,都必须得到他的认可。对于自己品牌运作的每一个流程,他都严格控制,有不合心意的地方,“立刻发火”。所有看似轻松、娱乐的作品,都出自一丝不苟的工作。
在别人来看,如今的村上隆已攀上了名利的巅峰,但在他的内心,真正的梦想还未实现,“我真正想做的是一个动漫导演。从我上学的时候就如此。”而且,他没有放弃这个梦想,“我做动画电影,已经做了十几年了,现在还是看不到一点儿光亮,但我还是投入了很多钱、很多时间。我这个人是不死心的性格。”
我要金钱的力量,也要世界级的影响力
1981年,村上隆考入东京艺术大学攻读日本画专业,这是日本仅有的国立艺术大学,学费不算昂贵,但对村上隆的家庭而言,学习绘画的持续投入意味着巨大的经济负担,画笔、颜料和画纸都是无法缩减的开支,年轻的他,买完画材兜里经常一分钱都不剩。在父亲看来,学画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将来可以去画广告牌”,可画广告牌,绝非村上隆全部的抱负。
1991年,还在念博士的村上隆举办了人生中第一个画展,遗憾的是,这个展览并没有让他一鸣惊人,卖不掉画,他依然是个穷学生,需要想法设法打工筹措生活费。从那时起,他习惯了连轴工作,一天只睡4个小时。
有关年少时的艰辛,村上隆从不回避,但这不是他重视金钱的原因。在多年老友看来,村上隆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要求,常年和自己的小狗Pom为伴,生活中只有艺术。金钱对村上隆来说只是成就艺术的必经之路,“经济若无法独立,就会变成一颗棋子。”这是他始终坚持的信条。“我要金钱的力量,也要世界级的影响力。”
从异端到一流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如此评价村上隆的作品,“他模糊了东西方的界限。”不仅如此,村上隆还模糊了高雅与通俗之间的界限。若把村上隆的代表作品按序排列,你会看出他思考的脉络,日本漫画和流行的亚文化对他影响至深。他的早期代表作《Mr.DOB》是一个有着米老鼠耳朵的卡通小怪物,圆圆的大眼睛,笑容时而天真时而狰狞。“多比”一词是村上隆编造出来的,糅合了日本漫画人物的口头禅和方言,大意是“为什么”。艺术家正是借此质疑这个不断变化的多元世界。作品诞生后有人嘲笑他,“为什么要学外国人,用英语命名?还是拼错的英语”。
1993年,村上隆申请到一个奖学金,来到纽约创作一年,他把多比系列带到了美国,但这个作品并没有获得期待中的反响。带着多比参加了不少博览会之后,村上隆彻底想通,想要成名,必须先让作品“生存下来”。电影《星球大战》带给他灵感,这部在当时的成年人看来幼稚的电影风靡了全球,甚至改变了电影史的走向,村上隆预感到,同样的事也会发生在艺术界。“颠覆既有的价值观”是唯一的办法。
下一步会怎样呢?他在酝酿着。
1997年,《Hiropon》横空出世,这是村上隆最著名的雕塑。在凡尔赛宫的展览中,正是这个手握巨乳、挤出乳汁的少女惹来了争议,她的形象显然和日本畸形的御宅亚文化有关。在日本国内,这件作品饱受非议,但在纽约的拍卖会上,它很早就拍出了4800万日元的高价,第二年,村上隆又创作了《My Lonely Cowboy》,这是《Hiropon》的延续,类似《龙珠》主角造型的男孩手握阳具,喷出精液,脸部毫无淫亵之态,孩童的纯真和性的隐秘集于一身。这两件作品以难以明言的方式满足了西方人对日本的想象。直白的表达方式,彻底挑战了公众的底线,让村上隆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同。
扁平世界里的标准花朵
2001年,村上隆在美国举办了个人最重要的展览之一《Super Flat》,深谙日本画技法的他,认为平面化是日本文化最大的特色。从十六世纪开始的浮世绘,到如今的动漫文化,“扁平”始终是日本人最重视的绘画技巧,和西方绘画的基础透视截然不同。这也是村上隆所有作品的核心:剖析浮世绘的技法,孕育出全新的视觉语言,并且能够代表我们身处的时代。
从2003年开始,村上隆热衷于长着笑脸的太阳花图案,比起之前的作品,《Kawaii》显得温和可爱,图案简单,容易复制,这也许正是这系列作品的内核。Kawaii(可爱)是日文中最为人熟知的词语,画面上明快的色彩,单调而无目的的欢欣,辨识度极高。微笑的太阳花,成了村上隆最成功的logo。他又挑选了一条捷径,以达到“为人所知”的终极目的。
在村上隆的工作室,标准的花朵们是以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出来,艺术家本人先构思手稿,设计团队转化成电脑绘图,专业制作团队制作绢版、镭射印制画布,工人再按照色票填涂颜色、喷漆修边。在厂房一样巨大的工作室里,到处都悬挂着工作进度表,村上隆的个性一丝不苟,打乱流程会让他抓狂,任何细小的缺陷也一样,作品生产的每一步,都必须得到他的认可。对于自己品牌运作的每一个流程,他都严格控制,有不合心意的地方,“立刻发火”。所有看似轻松、娱乐的作品,都出自一丝不苟的工作。
在别人来看,如今的村上隆已攀上了名利的巅峰,但在他的内心,真正的梦想还未实现,“我真正想做的是一个动漫导演。从我上学的时候就如此。”而且,他没有放弃这个梦想,“我做动画电影,已经做了十几年了,现在还是看不到一点儿光亮,但我还是投入了很多钱、很多时间。我这个人是不死心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