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设问观察法和学科实践力培养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a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动设问观察法适用于培养学生主动观察世界、发现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非常强调学科实践力培养,我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学科实践力强调的是活学活用地理学科知识,在真实场景里实践所学所思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真实场景中的实践能力来自对理论知识的深刻把握,以及发现问题的眼睛,而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主动设问观察法进行培养。它是一种学习策略,需要特别的教学方式,以及特别的学科领域课程来承载。我校自2004年起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地理夏令营,后来又开设了自然力课程的选修课,在找到承载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创新落地自然力课程是必然的。
  2005年,在一次培训活动中,我接触到了香港大学理学院陈龙生教授的观察法。按照他当时的思路,培训学生可以在室内,创设错综复杂的文本案例给学生,让他们用已学的观察法甄别事实和观点,达成提出问题的关键能力。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主动设问观察法。其特点如下表:
  学生讨论学习的过程,我把它归纳为“131”和“152”学习步骤。
  “1”是第一天需要了解整个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介绍事实和观点的甄别意义,两者的区别,以及每天学习PK的流程,发言的注意事项。
  “3”或者“5”是用三天或者五天时间不断演练事实和提炼观点,并按照流程做对抗性小组间分数的记录,表扬、鼓励获胜者。
  “1”或者“2”是用一个或者两个事先準备好的综合性问题来检验学生几天的训练是否合格。
  两种不同的学习步骤的差别,在于此次思维学习过程的时间长短。在中级自然力课程7天项目里,使用“131”比较合适;在高级自然能力课程10天项目里,使用“152”比较合适。假如是营地课程3天以内的课程,可以取消中间的“3”或者“5”,直接进行前后两个环节即可。后续活动演练中,我们还增加了“磨砺棒”“鼓励圈”“感恩卡”“打徽章”等不同的游戏环节,加强整个项目的黏合度和效果。
  学会区别事实和观点是主动设问观察法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通过区别这两种概念,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调整观察世界的角度和侧重点,提升在户外各类场景活动中的专注度,培养他们科学严谨地表达后续发现的问题的行为习惯。经过训练后,很多学生最大的变化是不再一味地接受他人毫无逻辑乃至负面的观点,形成了批判性思维。当然,这类训练也可以作为自我修为的一个延伸,例如在日常交往中,只描述他人的行为不予以道德的评判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要区别于这两种概念,首先需要观察周围的世界,并记录下今天观察到的事实。
  案例一:适用于区别事实和观点的演练
  区别事实和观点,是我们准确表达自我观点的第一步。下面句子里哪些描述的是事实?请挑选出来:
  1. 这里的人非常穷。
  2. 我不喜欢这次行程的安排。
  3. 这里的人喜欢吃辣的。
  4. 河南博物院是我参观过的最高端的博物院。
  5. 今天我看见了红色沉积岩。
  6. 草方格内的草类大多是枯死的。
  7. 今天我经过的三个加油站油价都不一样。
  我的意见是:
  1. 你的意见是事实的话,我们的意见不统一。你可以用以下的字眼表达:“这里的人告诉我,他们每个月人均收入低于500元,相比我周围的朋友,他们太穷了。”
  2. 你的意见是事实的话,我们的意见不统一。这是你的感受,所以其他人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
  3. 你的意见是事实的话,我们的意见不统一。你可以用以下的字眼表达:“这里的人每天吃饭的时候都必须有一个用辣椒炒的菜,看来他们非常喜欢吃辣的。”
  4. 你的意见是事实的话,我们的意见不统一。“最高端”是你对河南博物院的一个评判,而且评判的标准比较模糊。可以这样说:“河南博物院有国家级一级保护文物XXX件,是我参观过的博物院里收藏规模最大、文物级别最高的。”
  5. 你的意见是事实的话,我们的意见一致。前提是白天老师带领学生去实地观察了红色沉积岩。
  6. 你的意见是事实的话,我们的意见不统一。你可以用更准确的数据表达你的观察:“草方格内一共有X种草类,大概有2/3株的草枯黄了,我猜它们已经死了。”
  7. 你的意见是事实的话,我们的意见一致。
  其中最容易引起学生争论的概念是“观点到底是什么”。经过多次的辩论,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观点”的理解不一样。一般而言,低年龄段的学生倾向于把自己的感受当成“观点”,高年龄段的学生偶尔也会发出感叹,例如“好烦”“好开心”“最喜欢”,还有大部分都是不加事实佐证的评论,例如“最高贵”“最气派”等等。教师需要让他们注意到这类评判有可能会给观察到的事物增加不必要的标签。另一类“观点”似曾相识,也就是“似是而非”的一些观察。这类观点正好是我们展开质疑及提问的关键,假如可以加以论证就是事实,假如无法通过论证并且找不到依据,恰恰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可探究问题”。(如图1)
  上表中,第5类的(1)和(2)都是较理想的观点呈现方式,这些观点反映了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有针对性地收集了素材。培养学生主动设问观察能力的第一要素就是引导其甄别所观察或者访谈对象告知的内容是否属实,或者是否是一个推理。当然,更要知道自己是否形成了评判类结论。这些对后续问题的发现及研究都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了思维培养的第二阶段的需求。例如,第5类的(2)是多个事实推导的结论,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开展后续研究,看当地工业污染是否严重。这一阶段通常需要另一种呈现工具“设问脑图”。限于篇幅,不在此展开了。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实习编辑 陈术娃
其他文献
新时代,中小学校园法治教育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教师风尚,让校园法治教育回归科学理性、回归人本。本文选取东南沿海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园为研究对象,探讨崇神活动对中小学校园法治教育的影响。  民间神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发展过程中,神文化在凝聚宗族力量、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近些年,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民间崇神活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傳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经典,其义深,其意丰,其辞美,让它走进语文课堂,意义重大。对此,笔者采用的策略是“六出”“三和”。  一、以“六出”走近经典  1. 挑出  让学生挑选授课内容,是对学生、对课堂的尊重,体现了“生本”思想和“三不教”原则(学生懂的不教,学生不需懂的不教,学生学了也不懂的也
期刊
散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以部编版教材为例,简要阐述主问题设计在散文教学中的一般规律及注意事项,并提出从散文的行文线索、语言赏析、表现手法、“形散神聚”等角度入手进行主问题设计的策略,旨在提高散文教学效率。  一、散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的一般规律  散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指的是在散文阅读教学中从教师“教什么”与学生“学什么”的角度出发,设计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
期刊
当前对于小学数学的教研方式丰富多彩,形式不只局限于听课、评课等,还有课题研究、校本研究等。教师通过数学教研活动的开展,能不断地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丰富课堂形式。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化与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切合学生实际,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还要对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探索。  一、立足课堂教学,丰富教研形式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就目前的教研活动的
期刊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提出,是强调立德树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学习方法,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发展。学科的学习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按照能力好、中、差进行编组,每人各有分工,设
期刊
变革思想观念、加强政府合作、打开边界释放潜能……在本届峰会基础教育分论坛上,13名嘉宾围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各抒己见。基础教育不均衡、如何融合发展等成为现场互动的热点话题。  发力:打破边界实现跨课跨校融合  “湾区的教育发展要经历合作、协调、融合三个发展阶段,才能实现真正意義上的融合,形成新的区域教育发展生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叶文梓认为,推进湾区
期刊
机遇、协同、创新、共享、跨界、多元化、国际化……仲夏时节,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议题热火朝天。本届峰会综合论坛上,大家一致认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必须携手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世界区域性教育发展示范区。  突破:推动教育协同创新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现有高等学校180多所,在全球排名前50名、70名的高校分别有4所、5所,而广东高等教育体量庞大,拥有比较完整的学科
期刊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惠州市惠阳区实验小学着力构建内容充实、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促进德育工作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  一、学习新方案,提高新認识  惠州市教育局提出实施“三全”育人,并制定了“三全”育人示范校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和示范校指标体系。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示范校创建工作,我们认真做好三方面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