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构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 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创设有效途径,不断优化创新有效课堂模式,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培养融入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积极性,让体育和健康教育成为生生共享的"快乐教育",培养起学生参与合作和交流学习的快乐,树立良好体育素质,这也是完善并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中体育;高效课堂
虽然大学的《体育理论》专门讲过,各专项课上也实践过。但实际教学中还是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体育课的质量,如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器具、教学的组织、教学管理、教学的情景设计、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的作业条件等等。那,如何构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呢?每个人有自己的目标和做法。按照平时的思考和做法,我把它称为“四——五——三”原则。
一、构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从大的方面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考虑
(一)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责任感和各项素质。作为课的组织者,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以上内容的改进,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利于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
(三)选择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将生硬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形式代替,利于学生在玩玩乐乐中轻轻松松完成教学任务。
(四)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利于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构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具体到单元设计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点考虑
(一)打破常规,注重实际。即打破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课的内容和特点而有所不同,使学生体味到上体育课的乐趣,从而树立积极锻炼身体的信念。
(二)因材施教,注重个性。按性别、基础和爱好等分组,针对个人的特长集中、系统、全面的训练培养,共同提高。
(三)科学锻炼,注意安全。伴随体育运动的是不可避免的意外伤害,将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贯穿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有利于“终身体育”地开展。
(四)有始有终,注重头尾。上好课,开始和结束都很重要。准备和放松活动做的充分,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愉快,减少伤害,而且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快乐体育”。
(五)合理评价,注意比较。这个比较既要横向的比相互之间,更关键的是学生的自我比较。
三、而衡量一节体育课是否成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汗、会、乐。”
(一)所谓“汗”,就是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出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汗”代表学生一节体育课的运动量或者运动强度。如果生理负荷的量或强度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那就达不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二)所谓“会”,不但是指要使学生学会某一项动作技能,还应使学生学会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形式锻炼身体的方法。比如说,如果是一节技能学习课,那么就应使学生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和练习方法;如果是一节游戏课或者体能发展课,就应使学生在达到锻炼身体目的的基础上,学会通过这些游戏等形式锻炼身体的方法。
(三)所谓“乐”,不单是指要使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快乐,还指学生要乐于学习,即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勉强的学。这也是上好一节体育课最重要的一点。
备课时注意的四个方面:好多人认为我们体育教师上课不用备课,其实他们大错特错了,体育教师不但要备课,而且备课内容更加细致、周密、全面。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备教材:这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作为体育教师,必须提前对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有非常细致的了解,我们得清楚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所学动作技术的动作方法;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这些动作时容易犯什么错误,应该如何纠正;还要知道这些动作是否容易使学生造成伤害事故,应如何保护与帮助等等。
(二)备学生: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包括这个班级有多少人,多少男生,多少女生,甚至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等等,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可能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兼顾所有的同学。
(三)备场地器材和天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数量等情况,教师要选择合理的场地,提前准备好教学器材,其中还要涉及到如果没有合适的器材或者器材数量不够,我们应该如何改变组织教法的问题。
(四)备组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以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准备组织教法,尽量减少在队伍组织调动上浪费的时间,合理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上课时注意的五个方面
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我们应注意:
(一)教学原则:就是《体育理论》中那些我们必须遵守的教学原则,包括: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综合创新原则等等。我们应该遵循这些教学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二)加强组织:就是根据学生人数、教材性质、场地器材条件采用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尽量减少用于整队、调动队伍、布置场地器材、分组集中等教学辅助活动时间,比如我们可以结合安排一定的练习来调动队伍,利用安装、收拾器材,训练学生搬运重物的能力。
(三)调动学生:学生愿意学了,才会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主动的去学习,也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和使学生锻炼身体的真正目的。
(四)善始善终:在课的开始,要安排好准备活动,以免学生在运动中出现伤害事故;在一节体育课的最后,要安排好放松内容,使体育锻炼不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体育课锻炼身体的目的。
(五)课后反思:一节成功的体育课,不仅局限在课上,还表现在课后。这节体育课是否真正成功,有没有达到教学目的,我们还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这就要靠教师课后调查,反馈信息,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这也是衡量一节体育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黄华庆.基于学生主体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尝试[J].科普通话,2015.
[2]张明.高中体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探究[J].考试周刊,2014.
【关键词】高中体育;高效课堂
虽然大学的《体育理论》专门讲过,各专项课上也实践过。但实际教学中还是有很多因素影响着体育课的质量,如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器具、教学的组织、教学管理、教学的情景设计、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的作业条件等等。那,如何构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呢?每个人有自己的目标和做法。按照平时的思考和做法,我把它称为“四——五——三”原则。
一、构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从大的方面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考虑
(一)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责任感和各项素质。作为课的组织者,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以上内容的改进,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利于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
(三)选择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将生硬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形式代替,利于学生在玩玩乐乐中轻轻松松完成教学任务。
(四)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利于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构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具体到单元设计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点考虑
(一)打破常规,注重实际。即打破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课的内容和特点而有所不同,使学生体味到上体育课的乐趣,从而树立积极锻炼身体的信念。
(二)因材施教,注重个性。按性别、基础和爱好等分组,针对个人的特长集中、系统、全面的训练培养,共同提高。
(三)科学锻炼,注意安全。伴随体育运动的是不可避免的意外伤害,将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贯穿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有利于“终身体育”地开展。
(四)有始有终,注重头尾。上好课,开始和结束都很重要。准备和放松活动做的充分,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愉快,减少伤害,而且可以使学生真正体会“快乐体育”。
(五)合理评价,注意比较。这个比较既要横向的比相互之间,更关键的是学生的自我比较。
三、而衡量一节体育课是否成功,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汗、会、乐。”
(一)所谓“汗”,就是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出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汗”代表学生一节体育课的运动量或者运动强度。如果生理负荷的量或强度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那就达不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二)所谓“会”,不但是指要使学生学会某一项动作技能,还应使学生学会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形式锻炼身体的方法。比如说,如果是一节技能学习课,那么就应使学生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和练习方法;如果是一节游戏课或者体能发展课,就应使学生在达到锻炼身体目的的基础上,学会通过这些游戏等形式锻炼身体的方法。
(三)所谓“乐”,不单是指要使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快乐,还指学生要乐于学习,即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勉强的学。这也是上好一节体育课最重要的一点。
备课时注意的四个方面:好多人认为我们体育教师上课不用备课,其实他们大错特错了,体育教师不但要备课,而且备课内容更加细致、周密、全面。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备教材:这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作为体育教师,必须提前对所要教授的教学内容有非常细致的了解,我们得清楚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所学动作技术的动作方法;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这些动作时容易犯什么错误,应该如何纠正;还要知道这些动作是否容易使学生造成伤害事故,应如何保护与帮助等等。
(二)备学生:要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包括这个班级有多少人,多少男生,多少女生,甚至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等等,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可能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兼顾所有的同学。
(三)备场地器材和天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数量等情况,教师要选择合理的场地,提前准备好教学器材,其中还要涉及到如果没有合适的器材或者器材数量不够,我们应该如何改变组织教法的问题。
(四)备组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以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准备组织教法,尽量减少在队伍组织调动上浪费的时间,合理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上课时注意的五个方面
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我们应注意:
(一)教学原则:就是《体育理论》中那些我们必须遵守的教学原则,包括:身心全面发展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综合创新原则等等。我们应该遵循这些教学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二)加强组织:就是根据学生人数、教材性质、场地器材条件采用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尽量减少用于整队、调动队伍、布置场地器材、分组集中等教学辅助活动时间,比如我们可以结合安排一定的练习来调动队伍,利用安装、收拾器材,训练学生搬运重物的能力。
(三)调动学生:学生愿意学了,才会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主动的去学习,也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和使学生锻炼身体的真正目的。
(四)善始善终:在课的开始,要安排好准备活动,以免学生在运动中出现伤害事故;在一节体育课的最后,要安排好放松内容,使体育锻炼不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体育课锻炼身体的目的。
(五)课后反思:一节成功的体育课,不仅局限在课上,还表现在课后。这节体育课是否真正成功,有没有达到教学目的,我们还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这就要靠教师课后调查,反馈信息,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这也是衡量一节体育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黄华庆.基于学生主体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尝试[J].科普通话,2015.
[2]张明.高中体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探究[J].考试周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