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高效的课堂教学更是以科学性为基调,以艺术性为旋律的美妙的交响乐章。老师要想方设法丰富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使课堂教学节奏有一种艺术的韵律。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节奏;调控
所谓“文武有道,一张一弛。”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整节课都是一个调子,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应改变传统教学节奏过慢、单调呆板的状况,通过老师的机智调控,使教学节奏张弛得法、疏密得当、错落有致、起伏和谐,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如悦耳的音符,有节奏地敲响学生心灵的“鼓点”,让课堂“舞动”起来。
“会调控”就是要求教师善于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节奏的本意就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急缓行止、强弱长短等现象。教学上的节奏,则主要指教学结构的张弛起伏、教学内容的虚实详略、教学速度的快慢行止等,是教学的“紧张度”与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在教学过程中富有美感的有规律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应该像乐队的指挥一样善于调控,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
不同的课堂教学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适宜的教学节奏,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认真听课、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不当的教学节奏则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不适感,进而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节奏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间存在着形式和内容上的辩证关系。适宜的节奏作为教学的适宜形式,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获得充分的表达;反之,则会使教学内容表达得不充分。所以,教师对于调控教学节奏的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一定要慎重。
那么,教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控制教学节奏,使之与学生的思维节奏更为合拍呢?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调控教学节奏
1.1 创设调动积极性的游戏情境,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要求分角色朗读。为了让学生上好这节课,我做了头饰,让朗读的孩子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孩子们又高兴,又激动,人人都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读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在这游戏的气氛中,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1.2 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化情境,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语文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语文。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的形式。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1.3 创设激发思考的探究式情境,如教《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教师没有按常规逐段讲读,而是根据教材的重点,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教师巧妙引导:“同学们在读了课文后,请你来当一回小老师,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几个问题,看谁最会动脑筋?待会儿来考考大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维也纳为什么被称为“音乐之都”?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学生在质疑,探究,品读,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维也纳这座城市浓厚的音乐氛围,领略了它“音乐之都”的独特艺术魅力。
1.4 创设开发创新能力的开放式情境,开放式情境是指突破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的情境。
2 通过教学语言的表达来调控教学节奏
教学节奏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语言修养,让课堂讲解既能保持教授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又能具体、形象鲜明地处理一些细节问题,使语言节奏能够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的节奏合拍,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集中精力学习,甚至在较长的时间内都能保持一种专注的听课状态。
可是,有些教师的课堂语言节奏却很难让学生保持专注的听课状态,因为不是一贯的低沉冗长,就是一贯的高昂短促,而这两种主演语言节奏都能加速学生的精神疲劳,影响他们听课的认真程度,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可以这样说,老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进而影响他们的脑力劳动效率。所以,教师应该多关注一下自身的语言修养问题,最好力求达到以下几点:语言准确、明晰;语调谦逊温和、抑扬顿挫;语速缓急有致、张弛有度;语言风格刚柔并济、或如唠家常,或一唱三叹。
3 通过神、情、行、态的变化来调控教学节奏
神、情、行、态分别指课堂上教师的精神状态、面部表情、行为举止和教仪教态。在课堂上,教师的神情是小学生注意力的焦点、课堂注意的中心。教师和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虽然在通常情况下,课堂上教师的神、情、行、态都是非语言因素,但是却像烹调时必不可少的调料一样。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形成自己独特的非语言教学表达方式,以达到调控语文课堂的目的。
4 通过设计教学程序来调控教学节奏
教学节奏不仅包括授课进程的快慢,还应该包括语文课堂结构的布局、教学内容的剪裁与设计等。具体地讲,语文课堂结构要构建得严谨,不宜“松”也不宜“散”;波澜设置不宜“平”也不宜“淡”;注意留下“空白”,不宜“直”也不宜“浅”,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时停时续,时而凝神静思,时而跃跃欲试,时而独自沉思,时而互相质辩,使得其思维在动与静、听与思中反复进行切换。
综上所述,教师要非常讲究对教学节奏的调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度的教学节奏自始至终牵动着学生的注意力,维持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带入到跌宕起伏,张弛有度的教学艺术情境中去,使他们深入语文课堂,去体会语言的美。
参考文献
[1] 《教师语言艺术》(主编:郭启明,北京语文出版社)
[2] 《教学过程设计》(主编:李龙,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 《提高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主编:王现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4] 《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主编:朱纯,上海外语出版社)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节奏;调控
所谓“文武有道,一张一弛。”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整节课都是一个调子,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应改变传统教学节奏过慢、单调呆板的状况,通过老师的机智调控,使教学节奏张弛得法、疏密得当、错落有致、起伏和谐,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如悦耳的音符,有节奏地敲响学生心灵的“鼓点”,让课堂“舞动”起来。
“会调控”就是要求教师善于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节奏的本意就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急缓行止、强弱长短等现象。教学上的节奏,则主要指教学结构的张弛起伏、教学内容的虚实详略、教学速度的快慢行止等,是教学的“紧张度”与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在教学过程中富有美感的有规律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应该像乐队的指挥一样善于调控,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
不同的课堂教学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适宜的教学节奏,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认真听课、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不当的教学节奏则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不适感,进而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节奏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间存在着形式和内容上的辩证关系。适宜的节奏作为教学的适宜形式,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获得充分的表达;反之,则会使教学内容表达得不充分。所以,教师对于调控教学节奏的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一定要慎重。
那么,教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控制教学节奏,使之与学生的思维节奏更为合拍呢?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调控教学节奏
1.1 创设调动积极性的游戏情境,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要求分角色朗读。为了让学生上好这节课,我做了头饰,让朗读的孩子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孩子们又高兴,又激动,人人都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读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在这游戏的气氛中,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1.2 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化情境,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语文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语文。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的形式。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1.3 创设激发思考的探究式情境,如教《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教师没有按常规逐段讲读,而是根据教材的重点,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教师巧妙引导:“同学们在读了课文后,请你来当一回小老师,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几个问题,看谁最会动脑筋?待会儿来考考大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维也纳为什么被称为“音乐之都”?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学生在质疑,探究,品读,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维也纳这座城市浓厚的音乐氛围,领略了它“音乐之都”的独特艺术魅力。
1.4 创设开发创新能力的开放式情境,开放式情境是指突破教材、教案,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教学时空的拓展变换,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的情境。
2 通过教学语言的表达来调控教学节奏
教学节奏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语言修养,让课堂讲解既能保持教授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又能具体、形象鲜明地处理一些细节问题,使语言节奏能够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的节奏合拍,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集中精力学习,甚至在较长的时间内都能保持一种专注的听课状态。
可是,有些教师的课堂语言节奏却很难让学生保持专注的听课状态,因为不是一贯的低沉冗长,就是一贯的高昂短促,而这两种主演语言节奏都能加速学生的精神疲劳,影响他们听课的认真程度,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可以这样说,老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进而影响他们的脑力劳动效率。所以,教师应该多关注一下自身的语言修养问题,最好力求达到以下几点:语言准确、明晰;语调谦逊温和、抑扬顿挫;语速缓急有致、张弛有度;语言风格刚柔并济、或如唠家常,或一唱三叹。
3 通过神、情、行、态的变化来调控教学节奏
神、情、行、态分别指课堂上教师的精神状态、面部表情、行为举止和教仪教态。在课堂上,教师的神情是小学生注意力的焦点、课堂注意的中心。教师和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虽然在通常情况下,课堂上教师的神、情、行、态都是非语言因素,但是却像烹调时必不可少的调料一样。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形成自己独特的非语言教学表达方式,以达到调控语文课堂的目的。
4 通过设计教学程序来调控教学节奏
教学节奏不仅包括授课进程的快慢,还应该包括语文课堂结构的布局、教学内容的剪裁与设计等。具体地讲,语文课堂结构要构建得严谨,不宜“松”也不宜“散”;波澜设置不宜“平”也不宜“淡”;注意留下“空白”,不宜“直”也不宜“浅”,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时停时续,时而凝神静思,时而跃跃欲试,时而独自沉思,时而互相质辩,使得其思维在动与静、听与思中反复进行切换。
综上所述,教师要非常讲究对教学节奏的调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度的教学节奏自始至终牵动着学生的注意力,维持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带入到跌宕起伏,张弛有度的教学艺术情境中去,使他们深入语文课堂,去体会语言的美。
参考文献
[1] 《教师语言艺术》(主编:郭启明,北京语文出版社)
[2] 《教学过程设计》(主编:李龙,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 《提高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主编:王现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4] 《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主编:朱纯,上海外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