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公开课中,教学平行线的画法时,经历了如下两次教学,起到了不同的效果。
第一次教学: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那你能不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
学生独立尝试。
全班反馈并交流不同的画法。
师:画平行线除了刚才你们想到的方法外,书上也介绍了一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
学生自学书上的画法。
师:请你试着用书上的画法任意画一组平行线。
学生尝试作图。
进行相关作图练习。
……
把以上教学平行线画法归纳一下,就是让学生自学,再模仿书上尝试画图。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质就是机械式的模仿。从实效来看,学生自学后尝试练习时,模仿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正确作图,但这部分学生只是少数,而全班大多数学生都遇到了困难,看起来似乎会了,但到了自己实际操作时,尺子总是摆不对。由于当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教师不得不重新演示一遍,边演示边讲解要领,之后再让学生模仿画图,这才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第二次教学: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那你能不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
学生独立尝试。
全班反馈并交流不同的画法。
教师演示学生“用1把尺子,凭感觉随意画平行线”的做法。
师边演示边说:有的同学用尺子随意画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明确:因为在移动尺子时,尺子容易歪,这样画出来的两条直线就容易造成不平行。
师追问:要想移动时尺子不歪,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学生思考。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书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一起来看。
屏幕出示作图方法的第二步。
师:书上用什么方法解决移动时尺子会歪的问题?
学生回答。
之后,屏幕出示作图方法的其余两步。
师:你能看图试着说说这种平行线的作图方法吗?
学生用语言描述。
师:请你用书上的画法任意画一组平行线。
学生尝试作图。
进行相关作图练习。
……
此次教学,笔者由学生自己画图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切入,即学生自己画平行线时,往往只用一个尺子,“大概”画出两条直线,这往往所画的两条直线不平行,原因是尺子从上面拿到下面,很难做到“不歪”。这也是为什么用两把尺子画平行线的原因所在,也是理解平行线画法的关键所在。于是,教师及时设问“要想移动时尺子不歪,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学生不难想到了类似于第二步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屏幕出示第二步画法,之后再出示其余两步画法,学生对平行线作图方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理解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这里的三个步骤,以达到把画平行线的方法内化为自己“东西”的目的。至此,教师才提出让学生用这个方法实际操作的要求。
通过两次不同方式教学“平行线的画法”,得到的效果截然不同。经过重新审视、再思考,笔者认为,数学作图方法的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让学生理解作图方法,即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那怎样做到“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呢?笔者认为,教学中可以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设计。
1.首次尝试以感受需要
在教学作图方法之前,可以让学生试着自己想办法画一画,这为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了空间,同时通过学生在尝试画图中遇到的困难,激发学生去寻求更科学的画图方法,从而为后面教学作图方法提供了学习的需要,也为作图方法的存在提供了依据。当然,这里教师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要把学生遇到的困难与作图的方法突显出来,为学生建立两者间的联系做好准备。
2.抓住关键以理解方法
有了学习的需要还不够,教学中我们还要把这种学习的要求与作图方法的实质即关键点,建立起联系来,让学生感受到“因为有了这种要求,所以要这样画图”。在突破时,我们要抓住关键步骤,并从中直接切入,一旦学生理解了关键步骤了,理解其余的步骤就水到渠成了。
3.语言表达以内化方法
理解只是“内心已认可了它”,但要形成画图的技能,则还需内化的过程。即把作图方法转化成自己结构化的知识,成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要把作图方法进行内化,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的表达,如果学生能够把作图方法说出来,说明他们真的理解了知识。
4.再次尝试以形成方法
在学生经历了感受、理解、内化的过程后,教师再次提出独立画图的要求,这时的画图学生是自信的、轻松的,因为是“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而不是“把别人的东西抄下来”。至此,学生的作图方法才真正形成。
总之,数学作图方法的教学应该经历一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过程,应该视为一种具有思维含量的活动,而不能看成简单机械式的操作活动。教学中,我们应该牢牢把握它的教学原则: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第一次教学: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那你能不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
学生独立尝试。
全班反馈并交流不同的画法。
师:画平行线除了刚才你们想到的方法外,书上也介绍了一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
学生自学书上的画法。
师:请你试着用书上的画法任意画一组平行线。
学生尝试作图。
进行相关作图练习。
……
把以上教学平行线画法归纳一下,就是让学生自学,再模仿书上尝试画图。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质就是机械式的模仿。从实效来看,学生自学后尝试练习时,模仿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正确作图,但这部分学生只是少数,而全班大多数学生都遇到了困难,看起来似乎会了,但到了自己实际操作时,尺子总是摆不对。由于当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教师不得不重新演示一遍,边演示边讲解要领,之后再让学生模仿画图,这才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第二次教学: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那你能不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
学生独立尝试。
全班反馈并交流不同的画法。
教师演示学生“用1把尺子,凭感觉随意画平行线”的做法。
师边演示边说:有的同学用尺子随意画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明确:因为在移动尺子时,尺子容易歪,这样画出来的两条直线就容易造成不平行。
师追问:要想移动时尺子不歪,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学生思考。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书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一起来看。
屏幕出示作图方法的第二步。
师:书上用什么方法解决移动时尺子会歪的问题?
学生回答。
之后,屏幕出示作图方法的其余两步。
师:你能看图试着说说这种平行线的作图方法吗?
学生用语言描述。
师:请你用书上的画法任意画一组平行线。
学生尝试作图。
进行相关作图练习。
……
此次教学,笔者由学生自己画图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切入,即学生自己画平行线时,往往只用一个尺子,“大概”画出两条直线,这往往所画的两条直线不平行,原因是尺子从上面拿到下面,很难做到“不歪”。这也是为什么用两把尺子画平行线的原因所在,也是理解平行线画法的关键所在。于是,教师及时设问“要想移动时尺子不歪,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学生不难想到了类似于第二步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屏幕出示第二步画法,之后再出示其余两步画法,学生对平行线作图方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理解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这里的三个步骤,以达到把画平行线的方法内化为自己“东西”的目的。至此,教师才提出让学生用这个方法实际操作的要求。
通过两次不同方式教学“平行线的画法”,得到的效果截然不同。经过重新审视、再思考,笔者认为,数学作图方法的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让学生理解作图方法,即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那怎样做到“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呢?笔者认为,教学中可以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设计。
1.首次尝试以感受需要
在教学作图方法之前,可以让学生试着自己想办法画一画,这为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了空间,同时通过学生在尝试画图中遇到的困难,激发学生去寻求更科学的画图方法,从而为后面教学作图方法提供了学习的需要,也为作图方法的存在提供了依据。当然,这里教师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要把学生遇到的困难与作图的方法突显出来,为学生建立两者间的联系做好准备。
2.抓住关键以理解方法
有了学习的需要还不够,教学中我们还要把这种学习的要求与作图方法的实质即关键点,建立起联系来,让学生感受到“因为有了这种要求,所以要这样画图”。在突破时,我们要抓住关键步骤,并从中直接切入,一旦学生理解了关键步骤了,理解其余的步骤就水到渠成了。
3.语言表达以内化方法
理解只是“内心已认可了它”,但要形成画图的技能,则还需内化的过程。即把作图方法转化成自己结构化的知识,成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要把作图方法进行内化,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的表达,如果学生能够把作图方法说出来,说明他们真的理解了知识。
4.再次尝试以形成方法
在学生经历了感受、理解、内化的过程后,教师再次提出独立画图的要求,这时的画图学生是自信的、轻松的,因为是“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而不是“把别人的东西抄下来”。至此,学生的作图方法才真正形成。
总之,数学作图方法的教学应该经历一个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过程,应该视为一种具有思维含量的活动,而不能看成简单机械式的操作活动。教学中,我们应该牢牢把握它的教学原则: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