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自己的实践浅谈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个方面来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学生;阅读;阅读习惯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阅读习惯、高效的阅读方法,能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阅读能力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培养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课前、课堂、课后这三方面培养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
1.课前阅读,重在培养阅读习惯
课前阅读,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预习。对于预习,每个教师在开学时都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特别提到要预习和复习。然而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由于学习时间的仓促和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难以落实。因此我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课前阅读的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进行阅读,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1 在每一节课的课前,我们会把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学案的思路自己阅读教材来完成学案。有时也给学生发实验学案,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来给全班的学生演示实验,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要循序渐进,不断的提高阅读要求。阅读要求要十分明确具体,不仅要使学生明确阅读范围,更要使学生明确阅读要解决什么问题,要不然,学生就会在阅读时茫然不知所措,就达不到提高阅读能力的要求,失去了阅读的意义。事实上学案就是老师上课时的思路和讲解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学案也就真正达到了预习的目的。
1.3 同时要加强检查,使学生逐步形成阅读习惯,为了使学生在课前能认真阅读并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严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这一步,学生就会因教师要求不严而失去信心,造成学生的懒惰。开始时,先一个又一个的检查学生的学案完成的情况,过一段时间后就采用抽查,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查。这样经过一段时期的严格要求后,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2.课堂阅读,重在教会阅读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一环。古人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2.1 要重视文字叙述,但更要重视表格,插图。大部分学生在阅读化学课本时,往往对课本中的文字叙述十分重视能仔细阅读,但对课本中的表格,插图就不太重视,眼光一扫而过,而实际上,化学课本中的表格却十分重要,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材料,而这些数据材料往往是说明化学概念和原理的重要依据。化学课本中的插图则由于简单明了,突出重点,比起实物来往往更能使人一目了然,从而更能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中的各种表格,插图。
2.2 要重视普遍性,但更要重视特殊性。
2.2.1 在课堂阅读指导中,笔者十分重视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事物的规律。如元素的分类是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来决定的。金属元素,像Na,Mg,Al等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这里是指普遍规律,但也有特殊的,如氢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1个电子,它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要指明“一般”二字。
2.2.2 要重视结果,但更要重视过程。许多同学在阅读化学教材时,十分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化学原理能熟记,但对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引出过程,推断过程不清楚,如物质结构知识,已知化合价写化学式,很多同学能写,但是当化合价记忆不清时就很容易把化学式写错,如很多同学写氧化铝的化学式写成AlO,而不是Al2O3。只要理解清楚化合价数值的实质就可以迎仞而解。
3.课后阅读,重在提高阅读能力
课后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笔者在每一节课结束后就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后阅读的指导,并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3.1 作好归纳总结。学生课后阅读的第一关是对已学化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在一般情况下,学生上完一节新课后必须在课后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从而牢固掌握本节知识的重难点。在学完每一章后必须对全章知识进行总结,从而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这一关必须有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位,否则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很难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在每一节化学学案的后半部分都给学生留有空间,给学生总结、反思以及笔记的地方。
3.2 加强发散思维练习。学生课后阅读指导的第二关是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主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难点,发现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独立思考,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另外要指导学生多联想,多思考,如见到一个化学方程式就可联想到它的意义,化学反应的现象以及发生装置等相关知识内容。从而比较它们的异同,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3 学会分析运用。学生课后阅读的最重要部分就是分析运用,让学生从知识的掌握过程,逐渐过渡到知识的应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遵守由易到难的过程,利用有关阅读材料及信息题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信息题,如化学科技最新成果,化工生产原理,医药卫生知识以及近年来诺贝尔奖研究的内容等,结合教材的内容,让学生阅读,练习。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这些题的求解,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判断等心理活动从而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是化学教学中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抓住课前、课堂、课后这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由慢到快,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地训练,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收稿日期:2008-12-23
[关键词]学生;阅读;阅读习惯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阅读习惯、高效的阅读方法,能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阅读能力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培养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课前、课堂、课后这三方面培养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
1.课前阅读,重在培养阅读习惯
课前阅读,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预习。对于预习,每个教师在开学时都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特别提到要预习和复习。然而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由于学习时间的仓促和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难以落实。因此我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课前阅读的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进行阅读,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1 在每一节课的课前,我们会把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学案的思路自己阅读教材来完成学案。有时也给学生发实验学案,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来给全班的学生演示实验,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要循序渐进,不断的提高阅读要求。阅读要求要十分明确具体,不仅要使学生明确阅读范围,更要使学生明确阅读要解决什么问题,要不然,学生就会在阅读时茫然不知所措,就达不到提高阅读能力的要求,失去了阅读的意义。事实上学案就是老师上课时的思路和讲解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学案也就真正达到了预习的目的。
1.3 同时要加强检查,使学生逐步形成阅读习惯,为了使学生在课前能认真阅读并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严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这一步,学生就会因教师要求不严而失去信心,造成学生的懒惰。开始时,先一个又一个的检查学生的学案完成的情况,过一段时间后就采用抽查,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查。这样经过一段时期的严格要求后,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2.课堂阅读,重在教会阅读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一环。古人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2.1 要重视文字叙述,但更要重视表格,插图。大部分学生在阅读化学课本时,往往对课本中的文字叙述十分重视能仔细阅读,但对课本中的表格,插图就不太重视,眼光一扫而过,而实际上,化学课本中的表格却十分重要,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材料,而这些数据材料往往是说明化学概念和原理的重要依据。化学课本中的插图则由于简单明了,突出重点,比起实物来往往更能使人一目了然,从而更能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中的各种表格,插图。
2.2 要重视普遍性,但更要重视特殊性。
2.2.1 在课堂阅读指导中,笔者十分重视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事物的规律。如元素的分类是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来决定的。金属元素,像Na,Mg,Al等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这里是指普遍规律,但也有特殊的,如氢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1个电子,它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要指明“一般”二字。
2.2.2 要重视结果,但更要重视过程。许多同学在阅读化学教材时,十分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化学原理能熟记,但对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引出过程,推断过程不清楚,如物质结构知识,已知化合价写化学式,很多同学能写,但是当化合价记忆不清时就很容易把化学式写错,如很多同学写氧化铝的化学式写成AlO,而不是Al2O3。只要理解清楚化合价数值的实质就可以迎仞而解。
3.课后阅读,重在提高阅读能力
课后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笔者在每一节课结束后就十分重视对学生课后阅读的指导,并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3.1 作好归纳总结。学生课后阅读的第一关是对已学化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在一般情况下,学生上完一节新课后必须在课后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从而牢固掌握本节知识的重难点。在学完每一章后必须对全章知识进行总结,从而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这一关必须有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位,否则我们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很难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在每一节化学学案的后半部分都给学生留有空间,给学生总结、反思以及笔记的地方。
3.2 加强发散思维练习。学生课后阅读指导的第二关是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主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难点,发现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独立思考,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另外要指导学生多联想,多思考,如见到一个化学方程式就可联想到它的意义,化学反应的现象以及发生装置等相关知识内容。从而比较它们的异同,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3 学会分析运用。学生课后阅读的最重要部分就是分析运用,让学生从知识的掌握过程,逐渐过渡到知识的应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遵守由易到难的过程,利用有关阅读材料及信息题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信息题,如化学科技最新成果,化工生产原理,医药卫生知识以及近年来诺贝尔奖研究的内容等,结合教材的内容,让学生阅读,练习。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这些题的求解,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判断等心理活动从而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是化学教学中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抓住课前、课堂、课后这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由慢到快,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地训练,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收稿日期:200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