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是高等师范专科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之一,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但由于具体操作方面的困难,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瓶颈。本文从目标、内容、具体实施等方面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模式,在实践层面为高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提供参考。
一、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长期以来,在“重学术性轻师范性”教学观念的影响下,高师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成效不显著。从师范院校出来走上讲台的师范生,教育教学方面的能力不强,所学的知识不能转化为能力,不能学以致用。具体表现为教学基本功不扎实,如教学语言干瘪、贫乏,缺少激情,条理不清。不善于表达,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也是寡于词汇,只有“好”“不错”“还行”,缺乏个性指导。在书写上,常见的弊端是书写不规范,字体不美观,笔顺错误。在艺术技艺、体能方面也有明显下降。笔者在所在校院及一些中小学调查后发现,近几年有近90%的毕业生普遍感到在校所学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用不上,一些中小学也反映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普遍不如以前。
由此可見,加强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迫在眉睫。在国外,美国及日本等国家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在我国,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对学生要大力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高师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专业技能及参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实践的基本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培养高师生的职业技能素质,既要有学科课程方面的综合个性要求,而且必须在教育教学职业技能的训练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而职业技能的形成又不是一门或几门课程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有配套的、系统的训练考核机制与体系作为必要的保证。因此,构建师范生教育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方案,加强方案的落实与管理,是有效促进学生获得技能,由“知识型”向“技能型”“创造型”人才转化的重要途径。
在国内外教育改革形势与背景下,我院各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应运而生。它是我院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的科研成果。从组织管理到训练考核、评价,整个方案是一套系统的、完整的体系。本方案依据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发的《关于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的通知》和《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并结合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
本方案本着“加强实践性”“注重实效性”“重视基础性”的原则,以高师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训练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课程教学、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知识讲座、技能竞赛等方式,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指导和考核评价。对于训练、考核达到要求的,将分别采用颁发合格证和单项、综合技能优秀证的方式给予认定。
二、《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的基本内容
(一)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总目标
制定本方案,旨在通过具有一定规定性、导向性的管理制度为学生搭建技能训练的平台。贯彻以课堂教学主导、学生自我训练为主体的原则,落实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措施,形成训练与考核相结合、教学与活动相合、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驱动机制,使学生不仅具有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专业技能,还具有适应并参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实践的基本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素质。
(二)《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内容与要求
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教师职业的技术性需求,为促进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提高小学教育中文专业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我们根据教师教学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将教学技能分为五个类项,共16项训练内容,见表1。
(三)《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的具体实施
1.组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领导队伍
为保证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学院成立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委员会组长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由各系主任、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抽派部分人员组成,委员会主要对训练与考核工作进行规划与决策,对各教学单位训练与考核工作展开指导与监督。同时,领导队伍还负责组织开展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的研究工作。近几年,学院先后派出一些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深入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开展多项课题研究。这些一线教师在指导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向小学挖掘实践教学的资源,更有效地引导并组织本院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职业技能学习任务。
2.建立严密、规范的制度保障体系
为使《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我们制订了一系列配套的文件及管理制度,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加以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它们包括《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测试大纲》《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实施细则》《职业技能训练手册》《职业技能训练实施计划》等,这些文件与管理制度是教师进行职业技能教学的直接依据和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学习和训练的纲领性文件,是衡量和评价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质量的重要标准。正是由于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使职业技能与考核有章可循,从而避免师生在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中盲目地求索和随意实践,增强了《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自觉性。为了确保教育实践训练的质量和有效性,各种职业技能训练项目都要依据各自的标准进行考核评估,凡考核通过者,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书的认定。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还会依据考核成绩,给予那些单项或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颁发单项技能优秀奖或综合技能优秀奖。为了增强训练活动的活力与吸引力,我们制定制度,要求结合学院的社团活动为各种教育实践训练活动安排相应的竞赛活动。如普通话口语大赛、英语口语竞赛、计算机技能大赛等。 3.教学运行机制和课外辅助机制的结合
为了确保职业技能训练的系统性、连贯性,我们从未来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出发,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的通知》将全部职业活动归结为16项,然后再依据各训练项目相关学科的开课时间,采取课内与课外、社团活动与技能训练、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方式,每年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训练内容,整个活动贯穿大学三年的学习时间。如在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上,要求各教学单位开设相应的教学技能课,如普通话、书法、音乐、美术、体育、英语口语等,以便让学生根据职业素质的相关要求和自身条件任意选修,及时作出训练的安排。课内对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小学教材研习、微格教学、课堂探讨、社团活动、艺体能力培养等。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职业技能训练指导的主阵地,科任教师抓好相关学科技能项目的指导和训练工作。课外的训练活动有:兴趣活动小组、社团、知识讲座、举办校园口语节、体育节和艺术节;举行各种学习知识和能力竞赛,广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等。
为进一步突出学院人才培养特色,我院加大了对普通话、计算机技术、英语口语等三项内容训练与考核的力度,并在每个学期以组织讲座、竞赛、课外活动等方式加大对这几个项目的训练。
4.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的建构
质量监督的目的是保证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计划的具体落实和检验训练、测试效果。我院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由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职业技能训练督导员等组成,从宏观训练活动的策划、组织、沟通、协调、评价到具体技能训练计划的制定落实,都由这几个部门来实施有效的监督控制。组织训练的基层单位是各教学单位,由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先由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质量的总体规范与决策,并对训练内容、过程、效果等各个具体环节展开整体监控、督导,其中由职业技能训练督导员进行具体的信息收集,交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进行信息的分析与归纳整理,再将信息反馈给组织训练的各教学单位,并由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与教学单位共同协商对职业技能训练的整体环节进行调整和完善。
学院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总结与研究工作,成立课题组不仅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进行专门研究,还对职业技能训练的质量与成效进行考核、评审,再以研究报告、论文、总结等形式向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反馈,再由委員会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论证、研讨。
参考文献:
[1]徐平.美国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3(8).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雪.国外成熟的合作教育模式对发展我国四年制高职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13).
责任编辑何丽华
一、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长期以来,在“重学术性轻师范性”教学观念的影响下,高师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成效不显著。从师范院校出来走上讲台的师范生,教育教学方面的能力不强,所学的知识不能转化为能力,不能学以致用。具体表现为教学基本功不扎实,如教学语言干瘪、贫乏,缺少激情,条理不清。不善于表达,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也是寡于词汇,只有“好”“不错”“还行”,缺乏个性指导。在书写上,常见的弊端是书写不规范,字体不美观,笔顺错误。在艺术技艺、体能方面也有明显下降。笔者在所在校院及一些中小学调查后发现,近几年有近90%的毕业生普遍感到在校所学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用不上,一些中小学也反映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普遍不如以前。
由此可見,加强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迫在眉睫。在国外,美国及日本等国家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在我国,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对学生要大力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高师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专业技能及参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实践的基本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培养高师生的职业技能素质,既要有学科课程方面的综合个性要求,而且必须在教育教学职业技能的训练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而职业技能的形成又不是一门或几门课程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有配套的、系统的训练考核机制与体系作为必要的保证。因此,构建师范生教育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方案,加强方案的落实与管理,是有效促进学生获得技能,由“知识型”向“技能型”“创造型”人才转化的重要途径。
在国内外教育改革形势与背景下,我院各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应运而生。它是我院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的科研成果。从组织管理到训练考核、评价,整个方案是一套系统的、完整的体系。本方案依据国家教委师范司颁发的《关于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的通知》和《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并结合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
本方案本着“加强实践性”“注重实效性”“重视基础性”的原则,以高师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训练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课程教学、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知识讲座、技能竞赛等方式,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指导和考核评价。对于训练、考核达到要求的,将分别采用颁发合格证和单项、综合技能优秀证的方式给予认定。
二、《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的基本内容
(一)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总目标
制定本方案,旨在通过具有一定规定性、导向性的管理制度为学生搭建技能训练的平台。贯彻以课堂教学主导、学生自我训练为主体的原则,落实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措施,形成训练与考核相结合、教学与活动相合、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驱动机制,使学生不仅具有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专业技能,还具有适应并参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实践的基本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素质。
(二)《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内容与要求
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教师职业的技术性需求,为促进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提高小学教育中文专业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我们根据教师教学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将教学技能分为五个类项,共16项训练内容,见表1。
(三)《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的具体实施
1.组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领导队伍
为保证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学院成立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委员会组长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由各系主任、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抽派部分人员组成,委员会主要对训练与考核工作进行规划与决策,对各教学单位训练与考核工作展开指导与监督。同时,领导队伍还负责组织开展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的研究工作。近几年,学院先后派出一些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深入小学课堂教学实践,开展多项课题研究。这些一线教师在指导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向小学挖掘实践教学的资源,更有效地引导并组织本院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职业技能学习任务。
2.建立严密、规范的制度保障体系
为使《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我们制订了一系列配套的文件及管理制度,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加以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它们包括《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测试大纲》《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实施细则》《职业技能训练手册》《职业技能训练实施计划》等,这些文件与管理制度是教师进行职业技能教学的直接依据和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学习和训练的纲领性文件,是衡量和评价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质量的重要标准。正是由于规范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使职业技能与考核有章可循,从而避免师生在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中盲目地求索和随意实践,增强了《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自觉性。为了确保教育实践训练的质量和有效性,各种职业技能训练项目都要依据各自的标准进行考核评估,凡考核通过者,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书的认定。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还会依据考核成绩,给予那些单项或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颁发单项技能优秀奖或综合技能优秀奖。为了增强训练活动的活力与吸引力,我们制定制度,要求结合学院的社团活动为各种教育实践训练活动安排相应的竞赛活动。如普通话口语大赛、英语口语竞赛、计算机技能大赛等。 3.教学运行机制和课外辅助机制的结合
为了确保职业技能训练的系统性、连贯性,我们从未来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出发,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的通知》将全部职业活动归结为16项,然后再依据各训练项目相关学科的开课时间,采取课内与课外、社团活动与技能训练、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方式,每年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训练内容,整个活动贯穿大学三年的学习时间。如在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上,要求各教学单位开设相应的教学技能课,如普通话、书法、音乐、美术、体育、英语口语等,以便让学生根据职业素质的相关要求和自身条件任意选修,及时作出训练的安排。课内对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小学教材研习、微格教学、课堂探讨、社团活动、艺体能力培养等。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职业技能训练指导的主阵地,科任教师抓好相关学科技能项目的指导和训练工作。课外的训练活动有:兴趣活动小组、社团、知识讲座、举办校园口语节、体育节和艺术节;举行各种学习知识和能力竞赛,广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等。
为进一步突出学院人才培养特色,我院加大了对普通话、计算机技术、英语口语等三项内容训练与考核的力度,并在每个学期以组织讲座、竞赛、课外活动等方式加大对这几个项目的训练。
4.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的建构
质量监督的目的是保证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计划的具体落实和检验训练、测试效果。我院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由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职业技能训练督导员等组成,从宏观训练活动的策划、组织、沟通、协调、评价到具体技能训练计划的制定落实,都由这几个部门来实施有效的监督控制。组织训练的基层单位是各教学单位,由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先由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质量的总体规范与决策,并对训练内容、过程、效果等各个具体环节展开整体监控、督导,其中由职业技能训练督导员进行具体的信息收集,交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进行信息的分析与归纳整理,再将信息反馈给组织训练的各教学单位,并由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与教学单位共同协商对职业技能训练的整体环节进行调整和完善。
学院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的总结与研究工作,成立课题组不仅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进行专门研究,还对职业技能训练的质量与成效进行考核、评审,再以研究报告、论文、总结等形式向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委员会反馈,再由委員会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论证、研讨。
参考文献:
[1]徐平.美国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3(8).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雪.国外成熟的合作教育模式对发展我国四年制高职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2(13).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