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末的某个黄昏,英果·舒尔策与中国作家李洱在北京单向街书店,
通过两位翻译,聊了一些大而美的问题,比如生活在媒体时代作家的任务。
英果·舒尔策,1962年生于德累斯顿,那儿曾是东德城市。在耶拿学习古典文学后,他来到阿尔滕堡,从事戏剧编剧和杂志编辑工作。1993年起,他移居柏林,成为一名自由作家。英果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逃到了西德,但英果的成长一直在东边。他迄今发表了7篇长篇小说,有两篇都是写两德统一下百姓如何适应新生活的。他的作品为他赢得了包括巴赫曼文学奖在内的多个奖项,并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
刚推出中文版的《简单的故事》,是一部“由29个海明威式的短篇组成的长篇小说”(李洱语),背景全都设在英果熟悉的阿尔滕堡里。这本书在1998年出版后,盛誉如潮,有德国评论称“德国等了10年才等到一本那么贴切反思统一的小说”。“他完全是靠乡下人的自信在写作,仿佛在说:这儿就是世界的重心!没错,著名出版人库尔特·沃尔夫也曾对我说过,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来自小地方。”君特·格拉斯这一评语,几乎奠定了英果在中生代德国作家中的领军地位。
但英果自己认为这不算“转折文学”,因为故事都发生20世纪90年代初到中期,不过新意也许在于里面的人物都在应对全新局面:“德国用了一年时间建立起新制度——人们用的货币、吃的东西、看的电视,甚至于爱情、度假,全都是新的”,这是习惯了连续性的生活的人们所不可想像的。
《简单的故事》小说共29章,没有连贯情节,每章讲一个故事,故事都发生在阿尔滕堡。主人公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店员、女秘书、出租车司机,有夫妻、有仇人、有情人的关系,笔触下都是简单的日常琐事。每个故事看似独立,叙述随意,有意识流的痕迹,但看完后你发现,其实人物之间交织着各种联系,拼图一样合成一个戏剧性的崩塌与破裂的世界。英果的写作充满感情但不带感伤,甚至幽默,去书写着历史面前的惊慌失措。两德统一后的社会,同时出现的是“去政治化”和“商业化”,英果认为,文学应该制造距离,自己对自己的认识需要通过他者才更清晰。
李洱读《简单的故事》,认为其了不起之处在于,“每篇故事英果都是写了个开头就马上结束,所有的命运都未知,都有无穷发展的可能性”。他提到英果的描写,场景无比明晰,所有人的动作非常逼真,与德国托马斯·曼时期的德国文学大段的心理活动不同,这里的心理活动转瞬即逝,“短暂有如文字叮到屁股后屁股的颤动”。李洱甚至拿卡尔维诺做对比:“看卡尔维诺一篇长篇里的四五篇短篇小说,给人感觉他是在编造故事,但这部小说不是这样。”
英果说,常自问怎样才能写出一个故事来,他认为个人风格并不重要,而更注重在素材中获取个人风格,因而不同的小说写出来,有人会觉得出自不同作家之手。他认为,今天的作家不该为民族所局限,而是应该将自己放在世界文学的范围去看待。
英果·舒尔策
1962年出生在前东德的德累斯顿,7岁时父亲逃往西德,他跟随母亲和外祖母长大,曾在耶拿大学学习英美文学,在阿尔滕堡当过戏剧导演,1990年创办了《阿尔滕堡周报》,1993年赴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创办了一份广告报。1995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33个幸福的瞬间》。
译者潘璐评价:
这29个故事因为没有连贯情节,在翻译时几乎像是在翻29部小说。而且翻译中我时常因书中文字感到压抑,不得不翻一段又停下来消遣。20多个角色中有店员、女秘书、的士司机、记者、教师等,他们的关系交织在一起,有夫妻,有情人,还有仇人,英果巧妙的构思在于,叙述随意,每个故事看似独立,但同时又与其他故事相互关联,这些众多像拼图般地合成一个整体画面,它的大背景是一个处于过渡阶段的社会。在新的消费社会里,阿尔滕堡的居民不断遇到他们不理解的事情,他们一直生活的地方陷入了混乱。
书展存在的意义
编辑:欧阳婷 撰文:顾文豪 美编:周鑫瑶
上海书展,忽忽已届十载,本届的活动多达600多场,嘉宾900余人,是为历年书展之最,邀请到的众作家分别就旅行文学、诗歌创作、多媒体时代下的书评状况、当代小说主题等文学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分享其独到的理解与看法。
这促使我们思考,在一个购买图书渠道相当发达,同时电子阅读亦将兴起的时代,书展的功能定位与价值意义到底在哪里?
就我个人而言,今日的书展,将不能止步于做一个图书大卖场,如此迟早为电子网购所取代。相反它该转型为一个文化大展场,释放充足的创意能量,在书展的大平台上激起跨国界、跨文化的文化对话。而文化的“呈现”,一方面应该尽力合乎文化的本义,力弃虚张声势与恶俗低俗;另一方面,书展也不能流于专业圈子的窃窃私语,而是笼纳更多的接受者,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将观念表达出来。
在我眼里,书向来自成一世界,一个字词的世界,一个由word组成的world。既然就字面来看,world比word多了个l,那我就做做“l”的文章吧。我想,书展该是luminous,充满睿智的、有见识的。在这个购书渠道愈加丰富的时代,如果书展仅仅是一个大卖场,显然难餍人心意。上海書展的十年火热,读者的支持始终,我想正是因为在这里,能听到、看到、感受到极富洞见的观点表达、提振人心的思想呈现,乃至令人钦服的丰仪气度。每年吸引读者顶着烈日奔赴书展的,除了火热推出的年度新著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作者们。虽然我们早知道吃了蛋,就不必去看生蛋的鸡,但不论是人性中天生的好奇心,还是多少夹带着的追星情结,我们总想去看看发出那么迷人的声音的人究竟是怎样的?如果书展果然是个大世界的话,那真正为这世界定义的就是他们。而如果说展台上的一本本书是睿智的静态呈现,那每一场讲座就是思想的动态展示,用luminous的本义来说,思想的声音让书展“有了光”。
然而,读者并非只是这份思想之光的单向接受者。事实上,一个一流的书展必定也是listenable,愿意倾听悦耳之声的。今年的上海书展将给予读者以更大的舞台,让每一位读者找到自己的位置。我想,这不仅是主事者对读者的体贴,更在于他们明白,阅读的本义之一就在于倾听。我们正身处一个充满“意见”与“异见”的时代,有太多太多的声音试图萦绕在我们的耳际,书展也不例外。所以我将上海书展今年对读者的重视,视为一种对倾听的重视。在每个人都想表达、表现、表演的时代,真正有价值的阅读,将提醒我们一个更深刻严峻的问题:倾听的意愿还有吗?倾听的能力还有吗?
而如果一个书展能激发luminous的创意能量,又能归返内心、保持listenable的文雅姿态,我们当然不必怀疑这是一个live、生机勃勃的书展。这种生机,更多地表现在书展已经成为上海每年夏季的一桩叫人期待的开心事。不论阅读带来的是惊喜的刺激、悲伤的感动、玄妙的思索还是各种不足以名之的生理心理感受,都是开心的各种表现形式。而只有当每位读者欣快地步出书展大门时,我以为,书展所有的文化意涵,才真正得到了实现。
新书推荐
《印度记》
作者:于坚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这是于坚的一本关于印度、尼泊尔、不丹之行的随笔集,他的文字感性,字里行间洋溢着于坚对印度的精神世界的独到感知,如电影场景般历历在目,令人身临其境。全书配以摄影图片互为表里,于坚把他的镜头和心置于平凡之中,从这些一闪而过的日常瞬间和平凡物事,提取出诗意,觉知感悟印度点滴。
《1980年代的爱情》
作者:野夫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这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爱情故事。主人翁小关毕业后被分配到鄂西利川县一个土家族山寨,偶遇自己的中学初恋丽雯,两人再续了一回纠葛虐心的爱恋,最终以小关回城作结。时隔多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两人再次邂逅,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两人终于无法抑制内心的暗涌。野夫回望自己的前世,将共和国历史上那段清纯时代的爱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娓娓道来。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
作者:白石一文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是日本新晋人气作家白石一文的代表性小说,是一部敏锐探讨爱与欲、生与死等问题,既声色犬马而又充满哲思的异色小说。白石一文被称为村上春树之后日本中生代最重要的作家,他的小说主角像某种深海鱼类,在冰冷孤独、黑暗不见光的无重力世界用自己脑壳上那自体长出的触须微弱发光。
通过两位翻译,聊了一些大而美的问题,比如生活在媒体时代作家的任务。
英果·舒尔策,1962年生于德累斯顿,那儿曾是东德城市。在耶拿学习古典文学后,他来到阿尔滕堡,从事戏剧编剧和杂志编辑工作。1993年起,他移居柏林,成为一名自由作家。英果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逃到了西德,但英果的成长一直在东边。他迄今发表了7篇长篇小说,有两篇都是写两德统一下百姓如何适应新生活的。他的作品为他赢得了包括巴赫曼文学奖在内的多个奖项,并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
刚推出中文版的《简单的故事》,是一部“由29个海明威式的短篇组成的长篇小说”(李洱语),背景全都设在英果熟悉的阿尔滕堡里。这本书在1998年出版后,盛誉如潮,有德国评论称“德国等了10年才等到一本那么贴切反思统一的小说”。“他完全是靠乡下人的自信在写作,仿佛在说:这儿就是世界的重心!没错,著名出版人库尔特·沃尔夫也曾对我说过,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来自小地方。”君特·格拉斯这一评语,几乎奠定了英果在中生代德国作家中的领军地位。
但英果自己认为这不算“转折文学”,因为故事都发生20世纪90年代初到中期,不过新意也许在于里面的人物都在应对全新局面:“德国用了一年时间建立起新制度——人们用的货币、吃的东西、看的电视,甚至于爱情、度假,全都是新的”,这是习惯了连续性的生活的人们所不可想像的。
《简单的故事》小说共29章,没有连贯情节,每章讲一个故事,故事都发生在阿尔滕堡。主人公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店员、女秘书、出租车司机,有夫妻、有仇人、有情人的关系,笔触下都是简单的日常琐事。每个故事看似独立,叙述随意,有意识流的痕迹,但看完后你发现,其实人物之间交织着各种联系,拼图一样合成一个戏剧性的崩塌与破裂的世界。英果的写作充满感情但不带感伤,甚至幽默,去书写着历史面前的惊慌失措。两德统一后的社会,同时出现的是“去政治化”和“商业化”,英果认为,文学应该制造距离,自己对自己的认识需要通过他者才更清晰。
李洱读《简单的故事》,认为其了不起之处在于,“每篇故事英果都是写了个开头就马上结束,所有的命运都未知,都有无穷发展的可能性”。他提到英果的描写,场景无比明晰,所有人的动作非常逼真,与德国托马斯·曼时期的德国文学大段的心理活动不同,这里的心理活动转瞬即逝,“短暂有如文字叮到屁股后屁股的颤动”。李洱甚至拿卡尔维诺做对比:“看卡尔维诺一篇长篇里的四五篇短篇小说,给人感觉他是在编造故事,但这部小说不是这样。”
英果说,常自问怎样才能写出一个故事来,他认为个人风格并不重要,而更注重在素材中获取个人风格,因而不同的小说写出来,有人会觉得出自不同作家之手。他认为,今天的作家不该为民族所局限,而是应该将自己放在世界文学的范围去看待。
英果·舒尔策
1962年出生在前东德的德累斯顿,7岁时父亲逃往西德,他跟随母亲和外祖母长大,曾在耶拿大学学习英美文学,在阿尔滕堡当过戏剧导演,1990年创办了《阿尔滕堡周报》,1993年赴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创办了一份广告报。1995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33个幸福的瞬间》。
译者潘璐评价:
这29个故事因为没有连贯情节,在翻译时几乎像是在翻29部小说。而且翻译中我时常因书中文字感到压抑,不得不翻一段又停下来消遣。20多个角色中有店员、女秘书、的士司机、记者、教师等,他们的关系交织在一起,有夫妻,有情人,还有仇人,英果巧妙的构思在于,叙述随意,每个故事看似独立,但同时又与其他故事相互关联,这些众多像拼图般地合成一个整体画面,它的大背景是一个处于过渡阶段的社会。在新的消费社会里,阿尔滕堡的居民不断遇到他们不理解的事情,他们一直生活的地方陷入了混乱。
书展存在的意义
编辑:欧阳婷 撰文:顾文豪 美编:周鑫瑶
上海书展,忽忽已届十载,本届的活动多达600多场,嘉宾900余人,是为历年书展之最,邀请到的众作家分别就旅行文学、诗歌创作、多媒体时代下的书评状况、当代小说主题等文学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分享其独到的理解与看法。
这促使我们思考,在一个购买图书渠道相当发达,同时电子阅读亦将兴起的时代,书展的功能定位与价值意义到底在哪里?
就我个人而言,今日的书展,将不能止步于做一个图书大卖场,如此迟早为电子网购所取代。相反它该转型为一个文化大展场,释放充足的创意能量,在书展的大平台上激起跨国界、跨文化的文化对话。而文化的“呈现”,一方面应该尽力合乎文化的本义,力弃虚张声势与恶俗低俗;另一方面,书展也不能流于专业圈子的窃窃私语,而是笼纳更多的接受者,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将观念表达出来。
在我眼里,书向来自成一世界,一个字词的世界,一个由word组成的world。既然就字面来看,world比word多了个l,那我就做做“l”的文章吧。我想,书展该是luminous,充满睿智的、有见识的。在这个购书渠道愈加丰富的时代,如果书展仅仅是一个大卖场,显然难餍人心意。上海書展的十年火热,读者的支持始终,我想正是因为在这里,能听到、看到、感受到极富洞见的观点表达、提振人心的思想呈现,乃至令人钦服的丰仪气度。每年吸引读者顶着烈日奔赴书展的,除了火热推出的年度新著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作者们。虽然我们早知道吃了蛋,就不必去看生蛋的鸡,但不论是人性中天生的好奇心,还是多少夹带着的追星情结,我们总想去看看发出那么迷人的声音的人究竟是怎样的?如果书展果然是个大世界的话,那真正为这世界定义的就是他们。而如果说展台上的一本本书是睿智的静态呈现,那每一场讲座就是思想的动态展示,用luminous的本义来说,思想的声音让书展“有了光”。
然而,读者并非只是这份思想之光的单向接受者。事实上,一个一流的书展必定也是listenable,愿意倾听悦耳之声的。今年的上海书展将给予读者以更大的舞台,让每一位读者找到自己的位置。我想,这不仅是主事者对读者的体贴,更在于他们明白,阅读的本义之一就在于倾听。我们正身处一个充满“意见”与“异见”的时代,有太多太多的声音试图萦绕在我们的耳际,书展也不例外。所以我将上海书展今年对读者的重视,视为一种对倾听的重视。在每个人都想表达、表现、表演的时代,真正有价值的阅读,将提醒我们一个更深刻严峻的问题:倾听的意愿还有吗?倾听的能力还有吗?
而如果一个书展能激发luminous的创意能量,又能归返内心、保持listenable的文雅姿态,我们当然不必怀疑这是一个live、生机勃勃的书展。这种生机,更多地表现在书展已经成为上海每年夏季的一桩叫人期待的开心事。不论阅读带来的是惊喜的刺激、悲伤的感动、玄妙的思索还是各种不足以名之的生理心理感受,都是开心的各种表现形式。而只有当每位读者欣快地步出书展大门时,我以为,书展所有的文化意涵,才真正得到了实现。
新书推荐
《印度记》
作者:于坚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这是于坚的一本关于印度、尼泊尔、不丹之行的随笔集,他的文字感性,字里行间洋溢着于坚对印度的精神世界的独到感知,如电影场景般历历在目,令人身临其境。全书配以摄影图片互为表里,于坚把他的镜头和心置于平凡之中,从这些一闪而过的日常瞬间和平凡物事,提取出诗意,觉知感悟印度点滴。
《1980年代的爱情》
作者:野夫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这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爱情故事。主人翁小关毕业后被分配到鄂西利川县一个土家族山寨,偶遇自己的中学初恋丽雯,两人再续了一回纠葛虐心的爱恋,最终以小关回城作结。时隔多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中,两人再次邂逅,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两人终于无法抑制内心的暗涌。野夫回望自己的前世,将共和国历史上那段清纯时代的爱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娓娓道来。
《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
作者:白石一文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是日本新晋人气作家白石一文的代表性小说,是一部敏锐探讨爱与欲、生与死等问题,既声色犬马而又充满哲思的异色小说。白石一文被称为村上春树之后日本中生代最重要的作家,他的小说主角像某种深海鱼类,在冰冷孤独、黑暗不见光的无重力世界用自己脑壳上那自体长出的触须微弱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