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女性文学创作领域里,毕淑敏以其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生命关怀视角塑造了众多意蕴丰富的女性形象,通过客观再现真实的生活面貌将目光凝聚在女性的生命意义和生活的困惑,这些形象代表了女性话语世界的多样性,深度表现了作者对女性生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关键词:女性话语 生命关怀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女性文学创作的逐渐繁荣把女性话语的感触和魅力尽情展示在了文学天地里,其中,毕淑敏带着传奇式的个性生命体验,以其特有的笔触书写着对生命、人生、人性的超乎一般的理解和感悟,女性话语在她的小说文本中用厚重的积淀和震撼的气势尽情演绎着,她以其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生命关怀视角塑造了众多意蕴丰富的女性形象。
一生命的礼赞者和搏击者
在男性话语占统治地位的生存环境中,女性要受到更多生理和精神苦难的考验,她们却把承受的痛楚在对生命的礼赞和搏击中逐渐化为平和、宁静、美丽等话语。在“昆仑系列”小说中,那些散发着美丽、圣洁光芒的女兵们把生命的状态同发展和超越结合起来,虽然生理条件上的脆弱有时让她们难以呵护自然生命,但是她们却最终获得了精神生命的永恒。
《昆仑殇》中的卫生员肖玉莲有着军旅赋予的无畏精神,怀着女性对于生命极限挑战的积极的态度,走在艰苦异常的穿越“无人区”的拉练中,虽然最后生命的脆弱的体征让她“像片枯叶再也爬不起来了”,但她把圣灵般的精神境界注入了生命的个体永恒,将女性的美丽在对生命的礼赞中升华了。
《补天石》中女兵朱端阳融婀娜和英武于一身,“穿军装的女人,是世上最美的女人。”在军营这个生存环境带给女性的诸多冲突和选择中,朱端阳用隐忍的性格和博大的胸怀成为昆仑山上最美的“补天石”,像朱端阳一样的女兵们代表着自古以来一脉相承的生命活力和意义。
和女兵形象的中性话语不同,《生生不已》中的女主人公乔先竹却是在用孕育生命的原始方式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在经历了丧女之痛的打击后,她消耗着自己行将枯竭的身体孕育一个新的生命。“女人觉得自己像一座老房子,骨头松了,头发一缕缕脱落……她非常高兴——这是一个多么健壮的孩子啊!”女性在生命的循环中牺牲自己,迎接新生命的气息,延续生命就是对生命最大的礼赞。
二悲天悯人的救赎者
女性在不断的自我救赎和救赎中消融着社会的从属地位,建构着自身的社会身份,毕淑敏小说中的女性不是采用强烈的反叛或者自恋方式来藐视男性的审美和拯救主权,而是通过作家怀着悲天悯人的对生命的关怀客观再现真实的生活面貌表达女性生活的困惑和无奈,实现对自身、对他人心灵的救赎。《红处方》中美丽知性的戒毒医院院长简方宁,用生命和鲜血做祭品向罪恶做最奋力的抗争,她致力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医术寻找良方拯救那些吸毒者,但当被病人庄羽陷害染上毒瘾后,她选择了以自然生命的终结换取精神生命的完美,认为“不能以我热爱的方式生存时,我只好远行。”在致力于拯救罪恶的短短一生的结束时完成了对自我最完美的救赎。
在《女心理师》中,毕淑敏充分认识到苦难在女性实现自我救赎中的重要作用,让女主人公贺顿在不断的苦难中磨砺自我,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她勇于面对和追问,实现了社会最底层女性对人生和精神的超越,她用一种韧性、博大的救赎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属性,最终实现了自我精神的救赎。
相比之下,《硕士今天答辩》中的救赎则温和宁静许多,林逸蓝在解决了博士生男友应涤凡担心的“麻烦”后,穿一套黑色西服走上硕士论文答辩台时,也是自我救赎的完成之时,在身体的痛苦和精神的迷茫中,女性的救赎代表的不再是脆弱,而是圣洁的美丽。
三善良美丽的母性榜样
毕淑敏笔下的母亲形象永远是孩子善良美丽的榜样,为了孩子在面对大苦大难时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勇气和力量,体现着自我价值的追求。《血玲珑》中的女主人公卜绣文的母性,在女儿早早得了不治之症后遇到的诸多困难面前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发挥。为了给女儿提供合适的骨髓,年过四十的她再次怀孕;当面对同样是自己骨肉的晚晚时,作为母亲的她痛苦地难以选择。在毕淑敏的小说中还有一些母亲的形象,同样是善良美丽,但没有波澜壮阔的冲突和选择,她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把自己母性的光辉折射到孩子的身上。
《不会变形的金刚》中的母亲省吃俭用给儿子买变形金刚,当儿子的变形金刚被玩伴小胖弄坏时,她教育儿子宽容、善良,“小胖弄坏了威震天,你原谅了他,他很轻松,这是一件好事。”作为家庭妇女的母亲为了生活不倦拼搏却要让孩子从小种下善良的种子。
《一厘米》中的女主人公陶影为了不让大人的粗心错误影响孩子心灵的纯洁,因为公园门票“免票线”被拔高了一厘米的事写信给报社,当公园负责人上门道歉并要给予经济赔偿时,她所要求的仅仅是告诉儿子真相。在母亲的眼中,没有什么比孩子珍贵的情感和心灵更重要的事。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是孕育生命的母亲,与命运对抗的母亲,还是经营着日常生活的母亲,都有一样伟大的心灵的精神。
毕淑敏这位阅历、知识、情感、生活角色丰富的女作家在其作品中对女性生存和生命的追问更趋向于内心的冲突和力量,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积淀着作家对于生命的关爱和对女性生命意义的思索,深度表现了女性真实的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1] 毕淑敏:《毕淑敏文集——不宜重逢》,群众出版社,1996年。
[2] 毕淑敏:《红处方》,十月文艺出版社,1997年。
[3] 毕淑敏:《女心理师》,重庆出版社,2007年。
[4] 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5] 盛英:《毕淑敏小说与生命文化》,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吴倩楠,女,1980—,河北保定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词汇学,工作单位:保定学院宣传统战部。
关键词:女性话语 生命关怀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女性文学创作的逐渐繁荣把女性话语的感触和魅力尽情展示在了文学天地里,其中,毕淑敏带着传奇式的个性生命体验,以其特有的笔触书写着对生命、人生、人性的超乎一般的理解和感悟,女性话语在她的小说文本中用厚重的积淀和震撼的气势尽情演绎着,她以其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生命关怀视角塑造了众多意蕴丰富的女性形象。
一生命的礼赞者和搏击者
在男性话语占统治地位的生存环境中,女性要受到更多生理和精神苦难的考验,她们却把承受的痛楚在对生命的礼赞和搏击中逐渐化为平和、宁静、美丽等话语。在“昆仑系列”小说中,那些散发着美丽、圣洁光芒的女兵们把生命的状态同发展和超越结合起来,虽然生理条件上的脆弱有时让她们难以呵护自然生命,但是她们却最终获得了精神生命的永恒。
《昆仑殇》中的卫生员肖玉莲有着军旅赋予的无畏精神,怀着女性对于生命极限挑战的积极的态度,走在艰苦异常的穿越“无人区”的拉练中,虽然最后生命的脆弱的体征让她“像片枯叶再也爬不起来了”,但她把圣灵般的精神境界注入了生命的个体永恒,将女性的美丽在对生命的礼赞中升华了。
《补天石》中女兵朱端阳融婀娜和英武于一身,“穿军装的女人,是世上最美的女人。”在军营这个生存环境带给女性的诸多冲突和选择中,朱端阳用隐忍的性格和博大的胸怀成为昆仑山上最美的“补天石”,像朱端阳一样的女兵们代表着自古以来一脉相承的生命活力和意义。
和女兵形象的中性话语不同,《生生不已》中的女主人公乔先竹却是在用孕育生命的原始方式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在经历了丧女之痛的打击后,她消耗着自己行将枯竭的身体孕育一个新的生命。“女人觉得自己像一座老房子,骨头松了,头发一缕缕脱落……她非常高兴——这是一个多么健壮的孩子啊!”女性在生命的循环中牺牲自己,迎接新生命的气息,延续生命就是对生命最大的礼赞。
二悲天悯人的救赎者
女性在不断的自我救赎和救赎中消融着社会的从属地位,建构着自身的社会身份,毕淑敏小说中的女性不是采用强烈的反叛或者自恋方式来藐视男性的审美和拯救主权,而是通过作家怀着悲天悯人的对生命的关怀客观再现真实的生活面貌表达女性生活的困惑和无奈,实现对自身、对他人心灵的救赎。《红处方》中美丽知性的戒毒医院院长简方宁,用生命和鲜血做祭品向罪恶做最奋力的抗争,她致力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医术寻找良方拯救那些吸毒者,但当被病人庄羽陷害染上毒瘾后,她选择了以自然生命的终结换取精神生命的完美,认为“不能以我热爱的方式生存时,我只好远行。”在致力于拯救罪恶的短短一生的结束时完成了对自我最完美的救赎。
在《女心理师》中,毕淑敏充分认识到苦难在女性实现自我救赎中的重要作用,让女主人公贺顿在不断的苦难中磨砺自我,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她勇于面对和追问,实现了社会最底层女性对人生和精神的超越,她用一种韧性、博大的救赎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属性,最终实现了自我精神的救赎。
相比之下,《硕士今天答辩》中的救赎则温和宁静许多,林逸蓝在解决了博士生男友应涤凡担心的“麻烦”后,穿一套黑色西服走上硕士论文答辩台时,也是自我救赎的完成之时,在身体的痛苦和精神的迷茫中,女性的救赎代表的不再是脆弱,而是圣洁的美丽。
三善良美丽的母性榜样
毕淑敏笔下的母亲形象永远是孩子善良美丽的榜样,为了孩子在面对大苦大难时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勇气和力量,体现着自我价值的追求。《血玲珑》中的女主人公卜绣文的母性,在女儿早早得了不治之症后遇到的诸多困难面前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发挥。为了给女儿提供合适的骨髓,年过四十的她再次怀孕;当面对同样是自己骨肉的晚晚时,作为母亲的她痛苦地难以选择。在毕淑敏的小说中还有一些母亲的形象,同样是善良美丽,但没有波澜壮阔的冲突和选择,她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把自己母性的光辉折射到孩子的身上。
《不会变形的金刚》中的母亲省吃俭用给儿子买变形金刚,当儿子的变形金刚被玩伴小胖弄坏时,她教育儿子宽容、善良,“小胖弄坏了威震天,你原谅了他,他很轻松,这是一件好事。”作为家庭妇女的母亲为了生活不倦拼搏却要让孩子从小种下善良的种子。
《一厘米》中的女主人公陶影为了不让大人的粗心错误影响孩子心灵的纯洁,因为公园门票“免票线”被拔高了一厘米的事写信给报社,当公园负责人上门道歉并要给予经济赔偿时,她所要求的仅仅是告诉儿子真相。在母亲的眼中,没有什么比孩子珍贵的情感和心灵更重要的事。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是孕育生命的母亲,与命运对抗的母亲,还是经营着日常生活的母亲,都有一样伟大的心灵的精神。
毕淑敏这位阅历、知识、情感、生活角色丰富的女作家在其作品中对女性生存和生命的追问更趋向于内心的冲突和力量,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积淀着作家对于生命的关爱和对女性生命意义的思索,深度表现了女性真实的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1] 毕淑敏:《毕淑敏文集——不宜重逢》,群众出版社,1996年。
[2] 毕淑敏:《红处方》,十月文艺出版社,1997年。
[3] 毕淑敏:《女心理师》,重庆出版社,2007年。
[4] 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5] 盛英:《毕淑敏小说与生命文化》,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吴倩楠,女,1980—,河北保定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词汇学,工作单位:保定学院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