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电脑、手机、电视所构成的PC/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对当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职青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群体之一,新媒体对在职青年的影响表現在多重方面,其中有积极的因素也有负面的不良影响。本文结合新媒体对当代在职青年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新媒体对当代在职青年工作上所带来的工作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新媒体;在职青年;引导;影响
新媒体在宏观上的定义,是指依托计算机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传输技术等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新媒体已然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广大在职青年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看到新媒体给青年工作带来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正确处理新媒体信息发布与浏览的不受约束性对青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脉搏,合理的利用新媒体工具,才能提高在职青年的生活和工作上的"战斗力",为其注入更多的正能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积极向上的力量。
一、新媒体对当代在职青年发展的影响
新媒体对当代在职青年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总体可以归纳为正面积极作用和成长负面作用,新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只有提高在职青年的思想觉悟认知水平,才能正确地运用现代媒体工具,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
(一)新媒体对在职青年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满足了广大在职青年对信息的需求
广大在职青年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进取、敢于承担,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是现代舆论的制造者和参与者。他们主要使用的新媒体媒介为"微博、微信、QQ、MSN 、Skype、论坛"等易于交流和信息发布与共享的媒介形式。新媒体具有传播信息速度快、获取信息及时、信息资源分类丰富、覆盖面广等特点,这恰恰满足了当代在职青年偏好信息的选择性需求。
2.促进了广大青年的个性表达和相互交流
青年是富有朝气和个性的群体,他们的精力充沛,对各种事物有着交流和探讨的内在渴望,自身的被认同感也需求强烈,其内心深入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交流欲。现在国内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等充斥的舆论信息大多来自于青年群体,或是积极的褒扬社会问题,或是情绪高涨的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介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信息的即时交流,它不仅能实现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功能,还能为人们提供可以在线交流的互动平台。广大青年在阅读媒体信息的同时,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实时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能与别人进行观点上的辩论和交流,这极大地满足了青年的个性表达和自我表现欲望。相比对于传统媒体信息的一枝独秀,他们更愿参与到新媒体所提供的百花齐放的互动交流之中。
3.增强了广大青年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现代社会工作竞争压力的加大,给广大在职青年带来一种强烈的被动、受压迫和发展限制感。在工作中在职青年大多扮演的是工薪阶层,来自家庭和公司上级的压力使广大青年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他们渴望得找到内心理想的述说渠道和压力的释放口。而新媒体所提供的用户无限制注册方式和自由发言的信息发布方式,满足了广大青年内心宣泄上的需求。新媒体所提供的文体、视频、图片等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极大地丰富了青年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在新媒体所提供的交流方式中获得压力的释放。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死板性、枯燥和单一,在参与媒体交流的过程中,广大青年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舆论参与者,这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主体性和能动性的行为体验。也实现了广大青年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与进取的思想转变,增强了青年的思想表达,实现了工作交流的主动性。
(二)新媒体对青年成长的负面影响
1.新媒体媒介形式的信息易取性导致青年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性
微博、微信、QQ、论坛几乎成为每个在职青年必不可少的日常交流媒介。同时,随着现代手机移动终端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手机系统所提供的各种开放APP也与日俱增,信息量巨大和内容丰富的媒体资源给广大在职青年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娱乐方式。表现为,他们只需要简单的打开软件,移动拇指便能通过新媒体随心所欲的获取各种信息,再进行简单的复制转发,就能表达当下的心理状态。在当下的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场景,我们看到最多的画面便是青年低头"刷手机",这几乎成为当下青年日常生活难以割舍的组成部分。这种对于新媒体过度依赖的现象,无形了占据了在职青年的工作和学习时间,同时也降低了青年的自我思考和判断能力,容易形成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误区。
2.不良信息充斥可能对青年人的思想造成负面影响
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的自由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家对于此方面的限制能力往往力不从心。信息传播的自由和不受限制,同时也给色情、暴力、谣言等负面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散播途径,这些不良的信息往往对青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带来深刻的变化,这种负面影响往往导致青年的道德弱化而产生错误的行为规范。
3.新媒体的虚拟性可能导致青年人际关系的脆弱
新媒体所提供的虚拟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电子空间,不必承担责任的普遍心理认知导致青年在虚拟交流中夸张个性,美化自我,同时弥补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冷落和排挤的自卑情感。网络爱情、网络交友、网络组织活动、网络部落等各种各样的新名词充斥着广大青年的"新世界"。这就可能造成他们深深沉溺于以个人为中心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时常混淆了现实和虚拟的区别,自我认知的扭曲,最终导致对现实生活的冷漠和现实交流能力的匮乏,造成交际范围的缩小和人际关系的疏远,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
二、新媒体给当前青年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时代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它对青年的影响是双重的。要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必须首先正确认识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为青年工作的开展提供机遇
1.新媒体拓宽了青年工作的新平台
新媒体整合了传统媒介的较多优势,在信息的传播、交流和获取上,较之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技术,都有根本性的跨越。新媒体蕴含了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青年工作者可以借助和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拓宽青年工作视野;打破了传统青年工作的诸多限制,为当代青年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2.新媒体提高了青年工作的实效性
传统的青年工作主要是以课堂、座谈、讨论、社会实践等面对面的开展方式为主,这种现场的工作方式,往往会给青年人一种明显的不对等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心理防卫。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会场"式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这有利于缩小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削弱青年人在交流过程中的心理防卫,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当代青年的心理动态。同时,新媒体的便捷性和实时性有利于对广大青年进行长期的教育和引导,青年组织可以迅速了解青年想法,达到信息对称,减少沟通成本,使青年工作更加长效和深入。
(二)新媒体对青年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新挑战
1.新媒体给青年思想的稳定带来难度
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形象化,容易使部分青年习惯于以"看"和"听"的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放弃思考和探究问题背后的本质和动机。青年时期,"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和个体需要的多层多向发展, 其行为选择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当各种社会思潮通过新媒体迅即传播时,其中不乏有一些会带有极端的倾向,这较容易被涉世未深的青年所接受。这些思潮虽然是在虚拟空间中发生和传播,但它都是来自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往往可能会起到"以虚带实"的影响效果。更重要的是,当这些不良思潮和极端心理在新媒體上延伸、扩展时,其对广大青年产生的负面影响比现实中的社会思潮更加难以把握和控制。
2.新媒体对青年工作的传统模式提出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青年工作的模式也面临着从主动转向被动的尴尬局面, 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面对多媒体带来的急速挑战,许多青年工作的改革速度远远跟不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步伐,许多青年工作从业者还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工作模式,保留着落后的工作理念,依赖原有的工作方式,这使得当前青年工作的制度建设也已滞后,工作机制也过于机械和单调,在青年工作中缺乏前瞻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认知。这给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年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了诸多阻碍,也为新媒体形势下提高青年工作的实效性带来不利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在职青年;引导;影响
新媒体在宏观上的定义,是指依托计算机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数字传输技术等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新媒体已然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广大在职青年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看到新媒体给青年工作带来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正确处理新媒体信息发布与浏览的不受约束性对青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脉搏,合理的利用新媒体工具,才能提高在职青年的生活和工作上的"战斗力",为其注入更多的正能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积极向上的力量。
一、新媒体对当代在职青年发展的影响
新媒体对当代在职青年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总体可以归纳为正面积极作用和成长负面作用,新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只有提高在职青年的思想觉悟认知水平,才能正确地运用现代媒体工具,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
(一)新媒体对在职青年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满足了广大在职青年对信息的需求
广大在职青年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进取、敢于承担,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是现代舆论的制造者和参与者。他们主要使用的新媒体媒介为"微博、微信、QQ、MSN 、Skype、论坛"等易于交流和信息发布与共享的媒介形式。新媒体具有传播信息速度快、获取信息及时、信息资源分类丰富、覆盖面广等特点,这恰恰满足了当代在职青年偏好信息的选择性需求。
2.促进了广大青年的个性表达和相互交流
青年是富有朝气和个性的群体,他们的精力充沛,对各种事物有着交流和探讨的内在渴望,自身的被认同感也需求强烈,其内心深入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交流欲。现在国内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等充斥的舆论信息大多来自于青年群体,或是积极的褒扬社会问题,或是情绪高涨的宣泄对社会的不满。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介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信息的即时交流,它不仅能实现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功能,还能为人们提供可以在线交流的互动平台。广大青年在阅读媒体信息的同时,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实时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能与别人进行观点上的辩论和交流,这极大地满足了青年的个性表达和自我表现欲望。相比对于传统媒体信息的一枝独秀,他们更愿参与到新媒体所提供的百花齐放的互动交流之中。
3.增强了广大青年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现代社会工作竞争压力的加大,给广大在职青年带来一种强烈的被动、受压迫和发展限制感。在工作中在职青年大多扮演的是工薪阶层,来自家庭和公司上级的压力使广大青年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他们渴望得找到内心理想的述说渠道和压力的释放口。而新媒体所提供的用户无限制注册方式和自由发言的信息发布方式,满足了广大青年内心宣泄上的需求。新媒体所提供的文体、视频、图片等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极大地丰富了青年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在新媒体所提供的交流方式中获得压力的释放。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死板性、枯燥和单一,在参与媒体交流的过程中,广大青年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舆论参与者,这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主体性和能动性的行为体验。也实现了广大青年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与进取的思想转变,增强了青年的思想表达,实现了工作交流的主动性。
(二)新媒体对青年成长的负面影响
1.新媒体媒介形式的信息易取性导致青年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性
微博、微信、QQ、论坛几乎成为每个在职青年必不可少的日常交流媒介。同时,随着现代手机移动终端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手机系统所提供的各种开放APP也与日俱增,信息量巨大和内容丰富的媒体资源给广大在职青年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娱乐方式。表现为,他们只需要简单的打开软件,移动拇指便能通过新媒体随心所欲的获取各种信息,再进行简单的复制转发,就能表达当下的心理状态。在当下的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场景,我们看到最多的画面便是青年低头"刷手机",这几乎成为当下青年日常生活难以割舍的组成部分。这种对于新媒体过度依赖的现象,无形了占据了在职青年的工作和学习时间,同时也降低了青年的自我思考和判断能力,容易形成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误区。
2.不良信息充斥可能对青年人的思想造成负面影响
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的自由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家对于此方面的限制能力往往力不从心。信息传播的自由和不受限制,同时也给色情、暴力、谣言等负面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散播途径,这些不良的信息往往对青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带来深刻的变化,这种负面影响往往导致青年的道德弱化而产生错误的行为规范。
3.新媒体的虚拟性可能导致青年人际关系的脆弱
新媒体所提供的虚拟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电子空间,不必承担责任的普遍心理认知导致青年在虚拟交流中夸张个性,美化自我,同时弥补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冷落和排挤的自卑情感。网络爱情、网络交友、网络组织活动、网络部落等各种各样的新名词充斥着广大青年的"新世界"。这就可能造成他们深深沉溺于以个人为中心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时常混淆了现实和虚拟的区别,自我认知的扭曲,最终导致对现实生活的冷漠和现实交流能力的匮乏,造成交际范围的缩小和人际关系的疏远,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
二、新媒体给当前青年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时代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它对青年的影响是双重的。要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工作,必须首先正确认识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为青年工作的开展提供机遇
1.新媒体拓宽了青年工作的新平台
新媒体整合了传统媒介的较多优势,在信息的传播、交流和获取上,较之以往任何一种传播技术,都有根本性的跨越。新媒体蕴含了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青年工作者可以借助和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拓宽青年工作视野;打破了传统青年工作的诸多限制,为当代青年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2.新媒体提高了青年工作的实效性
传统的青年工作主要是以课堂、座谈、讨论、社会实践等面对面的开展方式为主,这种现场的工作方式,往往会给青年人一种明显的不对等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心理防卫。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会场"式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这有利于缩小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削弱青年人在交流过程中的心理防卫,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当代青年的心理动态。同时,新媒体的便捷性和实时性有利于对广大青年进行长期的教育和引导,青年组织可以迅速了解青年想法,达到信息对称,减少沟通成本,使青年工作更加长效和深入。
(二)新媒体对青年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了新挑战
1.新媒体给青年思想的稳定带来难度
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形象化,容易使部分青年习惯于以"看"和"听"的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放弃思考和探究问题背后的本质和动机。青年时期,"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和个体需要的多层多向发展, 其行为选择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当各种社会思潮通过新媒体迅即传播时,其中不乏有一些会带有极端的倾向,这较容易被涉世未深的青年所接受。这些思潮虽然是在虚拟空间中发生和传播,但它都是来自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具体事件,往往可能会起到"以虚带实"的影响效果。更重要的是,当这些不良思潮和极端心理在新媒體上延伸、扩展时,其对广大青年产生的负面影响比现实中的社会思潮更加难以把握和控制。
2.新媒体对青年工作的传统模式提出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青年工作的模式也面临着从主动转向被动的尴尬局面, 大大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面对多媒体带来的急速挑战,许多青年工作的改革速度远远跟不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步伐,许多青年工作从业者还不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工作模式,保留着落后的工作理念,依赖原有的工作方式,这使得当前青年工作的制度建设也已滞后,工作机制也过于机械和单调,在青年工作中缺乏前瞻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认知。这给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年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了诸多阻碍,也为新媒体形势下提高青年工作的实效性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