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厅”里的实验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Wang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平米美术馆”是独立策展人张冰应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邀请,为歌德开放空间2013/2014年度特别策划的项目。9平米美术馆的概念对应的是今天急速膨胀的美术馆建设。公立美术馆的社会角色不断发生变化,私立美术馆的数量与规模正在不断增长。中国正进入一个美术馆时代,美术馆成为一个现象。在这一现象中,政治、资本与美术馆联合起来,艺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意味深长。
  ARTTIME:9平米的空间,包括外墙等建筑部分也是艺术家可以根据作品需要隨意改变的吗?因为在不同的项目中,小空间的外墙和门的形态都不太一样。
  张冰:9平米并不只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方盒子。根据艺术家个人项目的需求,美术馆的建筑结构、墙体颜色,细节到门的形状和地板等都不一样。比如倪有鱼《泡影》展览的时候,墙面是青瓷的颜色,门是类似庙宇一样的拱门;但是在王思顺的《不确定的无限制者》的时候,根据艺术家作品呈现的要求,门的位置和形状改变,墙体颜色重新粉刷成为接近作品材料铅的一种灰色。
  ARTTIME:空间的位置有没有对项目的呈现带来什么影响?首先它是在德国驻华使馆区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里面的,其次是个图书阅览室和会客厅的位置,这样的选择会不会带来过多官方或是政治性的因素?
  张:德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的官员海墨思博士最初希望运用这个空间推动一些艺术项目,同时强调艺术的实验性,也是为了给更多新兴艺术家获得平等的艺术支持的机会。所以,艺术的实践性是我们关注的线索,是一个基于学术的考虑,和官方、和政治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个空间的位置对项目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领事馆文化处的阅览室空间对公共开放。为了达到更大的开放结合公共推动的目的,连阅览室的墙体都是透明玻璃的。这就让9平米美术馆的项目获得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好奇。9平米美术馆的空间因为这一原因,得到更多的延展。因为观众的反映和想象也成为这个空间的一部分。
  ARTTIME:在艺术家定位上为什么是青年艺术家?现在也有人对于青年艺术家的推广和扶持项目过多而担忧,您是怎么看的?在选择这四个(组)艺术家时您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张:我不认为现在对于青年艺术家的推广和扶持项目过多,我觉得是好的不多。我说好,不是做个好的展览,评选一个奖项,给点奖金,带到个博览会,而是对于年轻艺术家的教育发展项目非常少,知识储备需要加强。
  ARTTIME:这几个项目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张:很难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相互关联,因为每一个展览都是一个艺术家的独立项目。中国当代艺术现状是没有什么明晰的统一的一个方向,所以无法概括。但是这四个展览分别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现存的四个方向:
  1.尝试古代东方美学与当代艺术语境的连接;
  2.多学科的探索与社会实践;
  3.全球化背景下的审美趋同;
  4.多媒体艺术的现转与发展。
  ARTTIME:您希望9平米的项目能够给现行的越来越膨胀的展览体制和市场对艺术的裹挟提供另外一种新鲜活力的因素,在这其中有把公众作为主要的考虑对象吗?在几个项目的实施中,公众的反应和所处的位置是怎样的?
  张:公众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如倪有鱼的《泡影》,观众的参与是整个展览的一个环节。艺术家展出的80多件肥皂雕塑,艺术家希望观众可以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带回家,但是带回家后,你将把这件雕塑放置在什么地方呢?是将作品作为作品放置在墙面?还是将作品放在洗手间准备使用雕塑的材料——肥皂呢?这些细节只有观众的参与反映才能完成并完整。在其他的大部分的实践中,路过的行人、大楼的办公室员工、周末来酒吧消费的人群,对9平米美术馆都充满好奇与疑问。他们参与并组成这些项目的社会实践。


  ARTTIME :9平米美术馆的项目是会长期做下去的还是阶段性的?
  张:原计划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项目。但是现在我们正在计划下一阶段的展览了。
  ARTTIME:这四个/组艺术家是在整个项目的启动之前就已确定了吗?选择他们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张:这里面有个背景小故事。在筹备展览之前,德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希望这个项目可以体现中国当代艺术目前的状态,或者体现它在目前的一个方向。但是我觉得中国的当代艺术在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或状态。如果有,也只是反映在市场和商业上,需要大家警惕。我转换了一下思路,设想,假如自己是一个外星人,担负一个宇宙的使命来到上海,如果我只有一个途径——通过中国当代艺术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我该选择什么样的艺术家和作品呢?也许我应该呈现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几个方向(这在上个问题中已有详细回答)。而选择的艺术家应该是这几个方向的典型代表,年轻有才华,特点的正负两面都很明显。所以艺术家在项目启动之前已经确定好了。
  ARTTIME:这四个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并不大,更像是四个独立的艺术家个人项目,这样如何支撑9平米美术馆项目作为一项长期和整体的艺术实践项目的整一性和项目宗旨?
  张:通过某一个或某几个项目当然无法支撑整个项目长期和整体的计划。我喜欢缓慢一点,一个接着一个来实现这些项目。这样也留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消化和实践。
  ARTTIME:现在中国不仅美术馆丛生,艺术空间也越来越多,9平米美术馆的定位是艺术空间,它是“反美术馆”的?与日渐增多的其他艺术空间相比,它的独特性在哪?
  张:“反美术馆”这个字眼我不是很喜欢,过于文化运动的感觉。9平米美术馆只是提出在美术馆发展过程中被忽略的一些现象,但是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的美术馆。与其他空间比较而言,它因为体量小,所以结构系统非常单纯,也因为体量小,所以艺术家没有什么可以矫饰自己的作品,好或者坏,都在那里。
  ARTTIME:在为期半年的项目实践中,您觉得项目实施中最大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张:保持这个项目的活力、前沿和实验性,是需要时刻思考的问题,也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最需要面对的问题。
其他文献
1. 在上海,四月初的某天,昔日法租界内一处受到追捧的高档咖啡馆里,三位身着时装而各具风格的女士坐在一款方桌前,在阔声谈论着:当代艺术。  她们的话题游离在拍卖、收藏、投资、名气、博览会、国际大展等等萦绕在当代艺术周围,而又挥之不去的关键词。她们身后的钟表大概显示的是晚上九点半。  当时的情况有些许类似梵高画过的阿尔勒晚上的咖啡馆,只是地点和人物都更东方和当代。  2. 同样在上海,六年前,在一家
期刊
第12届里昂双年展的主题是“与此同时……突然,以及然后”。策展人贡纳B.卡瓦兰(Gunnar B. Kvaran)沿着第十届所确定的关键词“传承”,将其定位在“叙事”这一话语视角。  “叙事”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乔托(Giotto)那里。卡瓦兰所谓的“叙事”自然不是乔托式的古典叙事,也不是由形式主导、手法作为目的的现代主义叙事,换句话说,它既不是以视觉的方式讲述一个故事
期刊
手头拿到的这两本书都和策展有关。从英文翻译过来的《策展话题》(Curating Subjects)这本书,最近几年频繁出现在欧美各种策展课程的必备书单上,已经成为讨论策展问题时所必须参照的重要策展理论文集。通过我们本土的策展人在外的工作和游历,这本书被介绍到国内,开始在一些私下的和非正式的讨论与谈话中被提及,最终促成时代美术馆的策展人蔡影茜组织发起文集的翻译和出版。如今这本书也有了两本续集,分别就
期刊
期刊
李子侯的创作选择了“农桑”这个古老的题材,创作了大量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朴实纯真,浸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他在吸收传统精华的同时,更注重了西方现代构成,使他的作品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兼工带写”,而是工整与写意的妙合天然。他以“工笔意写”的理念,探索出一条工写结合的画风。这种创造,使浙派的工笔人物画与水墨人物画一样声名大振。    一味追求细节,耗工费时,尺幅巨大,这种倾向不应作为工笔画的发展方
期刊
与朱德群先生相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当时我尚在上海画院工作, 朱先生到大陆旅游得以初次相见。87年我赴法国访问,有幸第一次去朱先生家作客,以后若干年,我与朱先生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多次会面,最令人难忘的是93年与95年为吕霞光先生的文物捐献及中法文化交流,两次到巴黎,又得以到德群老师家中做客。此时朱先生已搬进新居,位于巴黎近郊塞纳河畔的维蒂市。画室是由著名建筑师多明尼克, 雕塑家费候为他们设
期刊
年廿九的下午三点,离该出发往机场的时间还有不到6个小时,但我要到达的目的地的申根签证却还没有拿到。从物理学意义上说,我仍然身处广州,却在心理上进入了出发和不出发的叠加状态,也就是说,我无法确定我从此处和彼处的临界点。这一联想也适用于朋友圈上大家不时就某国、某展、某fair的刷屏,那是一种心照不宣:我们是彼此在场的目击者,正因为有了考虑周全的社交媒体,我们才得以避免量子力学家的尴尬处境。  大年初一
期刊
李振华:“中国城”这个概念的来源,和你的工作有什么具体联系?  Ming Wong:我是在新加坡出生的第三代华侨,(祖父母1930年代从广东省移民到新加坡)成长的时候一直受英语教育,我青少年的时候对自己的文化根源很感兴趣, 在南洋美术学院选读传统中国画系,都是为了探讨自己的身份。“中国城”也可以称“唐人街”,都是华侨在外国的聚合场所,一直给华侨机会保留中国文化,跟所谓“母国”保持联络,与同样为了在
期刊
雄黃社是2007年何迟在北京发起成立的艺术小组,三位成员何迟、吴海、郭海强都毕业于西安  美术学院。  2009年11月,在北京京郊奶子房一堆荒弃的房子里,雄黄社策划了给成员自己参观的展览《骄  傲》。2009年12月,在同一个地方,雄黄社策划了共有27位(组)艺术家参加的、从开幕到永远的展览《风流》。荒野、破败、有限的条件激发了很多无法在传统的白盒子和黑盒子里面实现的项目,充满了激动人心的粗野、
期刊
十年的时间跨度不长也不短,它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的每个十年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都出现了巨大深刻且影响深远的变化,而在这些大的变化里,作为个体的每个人也都在发生着变化。每一个十年中都会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人才,正是他们以鲜明的个性特色谱写了时代的华章,掀起了无数的风云变幻。“艺术十年”以十年为限,推选出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出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大家们,汇聚成一部以突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