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写作或战斗的方式

来源 :江南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_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读第二遍的时候,我猛然发觉,那个待评的女诗人,她即不是作为女诗人在写情爱,也不是作为理性的女诗人在写哲学,那么,她在写什么?
  耳机里随机播放那首《心花为你开》,我想,这样妩媚妖娆的情歌,和柆柆的诗是绝对不匹配的。起初,我决不肯相信这样冷峻理性的诗句出自一个美丽的女人之思。当读到“那活泼的地鼠在阴冷的铁锁中行走/边走边把手中的玄铁扔向铁质的房门”,这长长的两句,我已然放下她单纯的女性身份,而是看到在黑暗中,一个擎着箭头粘着火的女战士、审判者(而非宣判者),或是带着撩开控诉的诗人,正在朝着无尽的夜空射出光明的一箭。而具备这些身份的,定是一个智者、思想者,而不单是一个女诗人。萨福有“你来,我为你癡狂/我的心为欲望燃烧/你的呼吸使它清凉”,阿赫马托娃有“蜡烛在我的窗台上燃烧/因为悲痛,没有其他理由”,诸如此类的诗句出自女诗人之口,似乎更理所应当。而柆柆的诗中却是,“一条狗的戳伤处腐烂成泥”、“ 绿的毒素渗进骨头”、“ 水蛭饱腹鲜血”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诗人诗中频繁出现的铁器或金属这一意象,有“卡车是沉重的金属混合物”、“钝刀”、“风中一块烧红的铁”、“锅炉熔铁的沸腾”等,这些冷森森或炽热无比,却又沉重的意象更能代表诗人战士的形象,是她向世界宣战时的冷兵器。然而,在《萤火》一诗中,诗人在为乡村的凋零而悲伤时,再次出现了铁器,“锋利的铁器与崖石碰撞”,诗人疼痛的高擎守夜的灯准备战斗时,却在最后一句,将铁器扔进“罪恶”熔炉,“在一座机械化城市修筑现代性”,这样的结局难免让人遗憾,却又是当今时代每个人的窘境。
  因此,柆柆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她的诗句中,也是她选择的与这个世界抗争的方式。她不抒情,更不赞美,而是沉重的敲击着这个疼痛的世界的命脉。
其他文献
初见寒友的这一组诗,想着要为这组诗写评语就像是叫我给一个素未蒙面的陌生人写第一印象,不知从何提笔。带着半知半解的感觉写下这段诗评,多读几遍诗后,作者的愁和思都在我眼前变得清晰起来,发现作者和我其实是存在很多相似之处的,瞬间有了亲切感。为什么我说相似呢?因为我们都会纪念一些过世的人(或者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不在世上了,我们或许是替某个人或者某种意念活着),也写某个瞬间奇异的灵感,写故乡,远方,这世界并没
期刊
秋日的树林  有些事物我能看清楚  有些事物我看不清楚  一只乌鸦与一只喜鹊  一同使用上帝的声音  有些树叶听到乌鸦声音  有些树叶听到喜鹊声音  在落日透明的光里  黄金树叶,比光纯净  微风以剃须刀轻刮秋林  树木摇晃,树叶兴奋  喜鹊在树林,乌鸦也在  秋日树林,今日比昨日疏朗母亲的眼睛  一浪高过一浪是一种爱法  一浪低过一浪是另一种爱法  我眼前,除了门还是门,门外有时光  无穷无尽,
期刊
一  大海上有一条船。船上有一个人。  他从未原谅过大海。  剧烈摇晃的海浪,一视同仁。  海岸上的炊烟,一视同仁。  在茫茫的大海上  他精疲力尽,对所有的事物一视同仁!  二  有人组织了文学社  他们准备扎扎实实地空洞地写大海。  直至阅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还有人沿海岸线走了很长时间。  他们仍然是一个可怜虫。  村庄里有咳嗽声。止痛药。  乡村诊所透明的输液药  沿着病倒村民的血管迅速
期刊
成为一名哲学家  无需离开小镇  这给很多人带来安慰  但他们无法建构  你钟摆似的精确步法  与狭窄的胸腔之间的二律背反  当小镇上的其他男人  绕过哲学的推论  和心爱的姑娘直接成婚  你的肉身变成一只沙漏  无声无息  抵达了夜晚的星空历 史  一首诗,太轻了  除非它跟随时间回溯  回到过去  浓缩成一颗棋  沉吟的手,如雕塑  “必须忍耐这条道路的辽远”  必须在每个环节逗留  从每一个
期刊
一  你用大片叶子,遮住你的果  你把我安在飞鸟腋下,为男子  肋骨之筋腱,为女子水里丝绸  住在“不能”的井里  盖上个井盖叫做——安  安,好听的发音  房屋下的女子,安  最便捷的检索,安  需嘴唇微张,似轻轻点头  像是承认命运对角色的模糊  安,正让我如此不安  二  微雨,黄昏,你换上浆洗的衣裳  鞍马现行,我怀揣诗歌  发髻高高,眉眼低低  盛宴即将开始,主人不是我们  我们创造的好
期刊
对诗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最好?把诗当成某种递质,让诗说出只能经由诗才能说出的东西,而非小说、散文所能触及。诗也是唯一能让人魂牵梦萦的东西。  故地是春马的诗歌萌芽和扎根的地方,不管是风吹草动还是枯枝白雪,都时刻牵绊着一位东北青年诗人粗犷而又细腻的内心。在诗人的记忆中,童年的故地洋溢着微笑和幸福。而如今回到故地,却只看见枯柳、失去原色的云朵和掩藏在白雪中的冷和孤独。  “我离它越远,越难以心安/回到故地
期刊
主持人语:  这期【江南风度】里的诗人们都是很好的观察者,拉开距离以获得更好看待事物的位置,并提供新鲜的视角。余怒是当下最有写作观念与立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就像是在冲刺,但在他以“蜗牛”为名的新的写作之下,似乎多了一种柔和的力量,用以托举他的生命体悟和宇宙意识。大海是马叙写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大海记》这首诗中,马叙用复调结构书写了人世与大海之间那种浮沉、那种隐秘力量存在着的同构的关系。莫卧儿的诗
期刊
主持人语:  现居加拿大的阿九,精通多国语言,他对翻译精益求精,对诗歌的写作,更是讲究语言的字斟句酌,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还是一位热物理学的科学家,通过这一组精心挑选的诗歌,我们可以了解他丰富内心。胡茗茗是一位成名很久的女诗人,对于诗歌写作,她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一组诗歌便可以管窥一斑。倪志娟本来是一位认真严肃的专门研究外国女诗人的翻译家,多年的翻译,使得她对于詩歌的写作也别有体悟与心得。这里便
期刊
魔术师之死  魔术师神通广大,能“无中生有”,比如,  从一块手帕里变出一只白鸽子;在你的  空口袋里,不知哪一刻变出了一块奶糖。  也能“有中化无”:衣柜里明明站着一个人,  打开时却空空如也——当他摘下黑礼帽,  向观众鞠躬行礼,那人已站在台下。  他甚至能玩“视死犹生”:让人躺进  一只木箱子,然后用锯子把身体锯成两截——  魔术师一招一式,虚虚实实,  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最后一
期刊
主持人语:  霍俊明称胡弦是一个深情的讽喻者、现实世相的寓言讲述者,同时是一个慢跑者和“低音区”的诗人,声调不高却具有持续穿透的阵痛感与精神膂力,十分准确到位。他从“经验贫乏”谈起,讲到诗人如何将差异性的内心体验方式和观察角度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经验,深度经验如何在多个层面和路径上展开,窘迫中的诗人如何能够继续发现和自我更新,最后收笔于“综合能力”和“诗人自救”。一篇好的诗评,既指认具体的诗人,同时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