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英国种族移民主题电影一直延续着现实主义的表现传统,对英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种族移民问题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艺术反映。进入21世纪,英国移民问题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如何去表现这一主题,成为电影人面临的新的课题。
关键词 种族 移民 现实主义 种族歧视 移民体验
在英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以种族移民为主体的影片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其数量少,影响面小决定的。这种现象在以白人文化占绝对主流的社会中是很正常的。不用说在英国这样的电影生产小国,即使是在当今世界最大的电影生产国之一的美国,有关种族题材的影片也相当有限。而由来自占人口少数的种族的导演所执导的影片更是凤毛麟角。尽管如此,在近一个世纪的电影发展历史中,也确有少量影片对种族移民问题进行了探讨。那么,英国电影人是如何表现种族移民主题的?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并对英国此类影片的未来发展进行尝试性展望(由于白人移民相对容易融入英国社会,因此他们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
英国种族题材影片和其它主流影片一样,一直延续着现实主义的传统,其发展和英国独特的历史、政治密切相关。历史阶段不同,移民政策的取向等都对此类影片的内容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种族移民题材电影是反映英国殖民史、种族移民史的一面镜子。鉴于此类影片受不同时代影响的特点,本文在对不同时期种族移民影片分析的过程中,将对该时期特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进行简略回顾。
根据种族移民电影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的不同特点,本文拟将此类影片的发展粗略分为三个阶段加以探讨二战前的大英帝国阶段,1960-1970年代,1980年至今。下面就从这3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加以论述。
二战以前的英国统治着非洲的大部分、印度次大陆以及东亚的部分地区,其实力位于当时世界前列,这种世界霸主的强国地位使得当时的英国国民普遍具有一种很强的民族优越感。在当时的英国人眼里,殖民地国家都是落后的蛮族而英国才是文明的使者,世界进步的领导者,因此英国管理领导这些落后蛮夷天经地义。这种意识在当时有关种族的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拍摄于1935年的影片Sanders of the River便是此类影片的典型代表。在片中,非洲土著人被描绘成蒙昧的幼稚的落后的民族,而英国人则以给这些野蛮人带来文明的形象出现。片中的主人公之一Sanders是来自英国的殖民者,他以文明者的姿态统治着当地的土著人。在土著人的眼里,Sanders是神明,是法律秩序的化身:而Sanders则把当地土著人视为蒙昧幼稚的孩童。这点在Sanders卸任前向土著人介绍来接任其职位的LordFerguson时所讲的话中得到了充分体现“Lord Ferguson将要替代我来给领导你们。我希望你们能服从他的领导,就像孩子要听父母的话一样。”寥寥数语,把英国殖民者高高在上,视殖民地人民为未开化的蒙昧民族的优越感表现的入木三分。而当土著人不满Lord Ferguson的统治,欲与其对抗时,LordFerguson便露出家长式的威严,象对待不听话的孩子那样严厉惩罚那些幼稚的蛮人。影片Song of Freedom(1936)讲述的也是一个英国人来到非洲,被推举为当地国君的故事,同样表达了英国人是优等民族,是文明象征的主题。
如果说英国有关种族移民的影片在二战前大都将故事的发生地定位于殖民地的话,从60年代开始,电影人开始把镜头对准国内的有色移民,探讨国内复杂而紧张的种族关系及种族歧视问题。这种视角的转换和国内种族移民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由于在二战中伤亡人数过多,劳动力短缺状况非常严重。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英政府于1942年通过了《贝佛力支报告》(Beveridge Report)。根据这一文件,英国决定从殖民地大量移民以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殖民地国家的人员应招来到英国,其中大都是有色移民。移民的大量到来,逐步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突出表现为英国民众对移民的排斥。这种对抗情绪的发展最终导致了1958年诺丁山种族暴力冲突的发生。在这种种族关系异常紧张的背景下,英国政府分别于1962年和1971年制定了限制有色移民入境的法案。与此同时,对于已经加入英国国籍的有色人群体,英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使他们逐步融入英国社会,1965年通过的《种族关系法案》(Race Relations Act)明确规定,禁止在电影院和舞厅等公共场合实行种族歧视。这一法案在1968年和1971年曾两次修定,每次修定都强化了打击种族歧视的力度。因此,在英国,很难找到一个带有明显种族歧视的酒吧,1960以后的种族歧视在英国主要是表现在个人行为上,而非社会公然的行为。然而,尽管英国政府在反对种族歧视方面做了种种努力,种族歧视问题依然严重存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这种在宏观层面即政府层面反对种族歧视,而在微层面即个人层面种族歧视却广泛存在的现象这一时期的银幕上都有所表现。
这一时期的种族影片大都既有反对种族歧视的场面,也有展现种族歧视的情节,充分表现了在1959年种族冲突事件后英国国内种族关系的紧张局面。例如,在影片《街上的火焰》(Flame in the Streets(1961))一片中。主人公——一位来自工人阶级的白人工会主义者——Jacko Palmer号召工友反对种族歧视,反对在提拔问题上对黑人的歧视。然而当Jacko Palmet得知女儿想嫁给一个来自牙买加的黑人老师时,却严厉警告女儿,要她“为后代想想”,而Palmer的妻子的反应则更加过激,她大骂女儿,“我真为你感到羞耻!我一想到你和那个黑人同睡一张床,就觉得又肮脏又恶心!我的胃都要反了!简直恶心死了!”
而60、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影片当属《吾爱吾师》(To Sir With Love)影片讲述的是一个黑人在英国生活的故事。Mark Thackeary是个聪明能干的黑人工程师,曾先后在南美洲和美国等地做过多种工作,后来来到英国谋生。想当教师的他,看到一家招聘老师的广告后便前去应聘。不料学校主管说职位已经有人了。然而,Thackeary的白人朋友却告诉他说,Thackeary去应聘时确实还空着,可是当学校方得知他是黑人就说职位满了。Thackeary经过一番周折,总算在一所中学找到了工作,然而,当他安排好工作去租房时,又遭遇了种族歧视。房东太太的房门口明明挂着出租的招牌,可是一看到Thackeary是黑人,就说房子已经租出去了。幸运的是,碰巧房东太太的女儿是Thaekeary的学生,出于对老师的喜爱与尊敬,女儿最终说服母亲答应把房子租给了老师。如果说在某些方面的种族歧视是容 易改变的的话,在黑人和白人通婚问题上,这种歧视似乎一时很难改变。在本片中,当Thackearv和其白人同事Gillian Blanchard确立了恋爱关系后,这种关系便遭遇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当两人一同出现在公共场合时,遭到了一些白人的讥讽:Gillian Blanchard的父母也强烈反对他们的关系。其父警告女儿说,为了以后两人生育的孩子着想,他们也不该建立这种关系,这和《街上的火焰》里Palmet警告其女儿的话几乎如出一辙。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种族影片还有拍摄于1961年的《蜂蜜的味道》(A Tasteof Honey(1961))和1973年的《爱你的邻居》(Love Thy Neighbour),两片都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对种族问题进行了探讨。
70年代末,排斥有色移民的种族主义恶浪开始退潮,英国白人社会对于有色移民从六七十年代的排斥情绪转向沉默。这种社会环境的转换为有色移民反省自己的移民生活提供了一定的自由空间,从而引起了移民电影风格的又一次重大变化:拍摄视角从白人对有色移民的反应转为从移民自身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移民生活。而此类影片的执导也多为来自移民的电影人。从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种族电影的拍摄焦点多为亚洲和非洲裔移民。就以亚洲移民——特别是巴基斯坦裔移民,因其在有色移民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为对象的电影而言,影片的主题大都围绕移民对生活在两种完全的不同文化中的体验展开。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以移民生活为主题,探讨移民内部的关系,移民对自身身份问题的反省,以及第二代移民在融入英国社会过程中的体验,有的影片也对白人种族主义进行了鞭挞,但在这一时期的此类影片中,不是表现的重点。
这一时期的银幕作品中,《我美丽的洗衣店》(My Beautiful Laundrette(1985)堪称杰作。影片反映了移民英国对一些巴基斯坦家庭所造成的影响。巴基斯坦裔移民内部的关系问题在片中占了很大比重。主人公Omar和其父亲因为政治问题移民英国来投奔其叔叔Nasser,故事便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展开。片中的移民对自己的身份认识有所不同,比如Omar堂兄的妻子Cherry就认为自己是巴基斯坦人而不是英国人,虽然她生活在英国。但是Omar却对巴基斯坦的生活一无所知,他决定和白人青年乔尼发展恋爱关系的事实表明他更倾向于把自己看做英国人而不是巴基斯坦人。而Nasser则认为自己只是个商人,具体属于那国人对他来说没有意义,用他的话说,商人是不分国界的。除了身份问题的探讨外,影片还反映了大多数巴裔移民对生活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中的困惑他们既对生活在巴基斯坦移民小社区的生活感到不舒服,同时也对生活在由白人主宰的文化中感到不适应,一种生活在文化夹缝的尴尬跃然于银幕之上。而影片《海滩上的女人们》(Bhaji on the Beach)则展现了巴裔第二代移民在融入英国社会过程中的经历以及南亚移民对建设独特的移民文化的自信。影片讲述不同年龄的几个巴裔妇女到黑湖旅游的故事,里面既有欲摆脱传统的南亚家庭中男人主宰一切的妇女,也有和来自非洲的黑人青年恋爱的年轻女子,还有对传统的南亚式生活方式极其虔诚的老年巴裔妇女。他们似乎在努力寻求一个平衡的支点,一个生活在两种不同文化问的平衡支点。另外拍摄于1997年的《我儿子是个狂热分子》(My Son the Fanatic)以及拍摄于1999年的《东方人就是东方人》(East is East)也都从巴裔移民的视角探讨了他们的英国移民生活。
和上述亚裔移民电影相比,70年代黑人电影产量很少。但是90年代出现了一些有关黑人的电影,其中Young Soul Rebels (1991)and Babymother(1996)这两部影片还被制作成了录像。和亚裔移民电影相类似,这些影片也是从黑人的视角来反映黑人之间的关系,展现黑人的移民生活。
从以上英国种族移民电影的历史发展来看,电影人在表现种族移民主题方面始终遵循着现实主义的表现原则,艺术地再现了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一主题的鲜明特点:大英帝国时期故事的发生地大都在殖民地,英国人的狂妄自大和殖民地人民的屈从是影片的主旋律:而随着移民大量进入英国,镜头便从国外移回国内,聚焦于复杂紧张的白人种族主义;形象展示了生性保守的英国人对有色移民的排斥心理;80年代以来,随着种族关,系紧张状态的逐渐缓解,镜头便从白人对移民的反应角度转移到移民对自身移民生活的体验。进入21世纪,随着恐怖主义的猖獗,有色移民特别是南亚移民一度又成为英国社会关注的焦点,原因是英国内的几次恐怖事件大都为南亚穆斯林移民所为。因此,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反映在新的历史时期移民问题所呈现的新特点,是值得英国电影人严肃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种族 移民 现实主义 种族歧视 移民体验
在英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以种族移民为主体的影片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其数量少,影响面小决定的。这种现象在以白人文化占绝对主流的社会中是很正常的。不用说在英国这样的电影生产小国,即使是在当今世界最大的电影生产国之一的美国,有关种族题材的影片也相当有限。而由来自占人口少数的种族的导演所执导的影片更是凤毛麟角。尽管如此,在近一个世纪的电影发展历史中,也确有少量影片对种族移民问题进行了探讨。那么,英国电影人是如何表现种族移民主题的?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并对英国此类影片的未来发展进行尝试性展望(由于白人移民相对容易融入英国社会,因此他们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
英国种族题材影片和其它主流影片一样,一直延续着现实主义的传统,其发展和英国独特的历史、政治密切相关。历史阶段不同,移民政策的取向等都对此类影片的内容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种族移民题材电影是反映英国殖民史、种族移民史的一面镜子。鉴于此类影片受不同时代影响的特点,本文在对不同时期种族移民影片分析的过程中,将对该时期特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进行简略回顾。
根据种族移民电影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的不同特点,本文拟将此类影片的发展粗略分为三个阶段加以探讨二战前的大英帝国阶段,1960-1970年代,1980年至今。下面就从这3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加以论述。
二战以前的英国统治着非洲的大部分、印度次大陆以及东亚的部分地区,其实力位于当时世界前列,这种世界霸主的强国地位使得当时的英国国民普遍具有一种很强的民族优越感。在当时的英国人眼里,殖民地国家都是落后的蛮族而英国才是文明的使者,世界进步的领导者,因此英国管理领导这些落后蛮夷天经地义。这种意识在当时有关种族的影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拍摄于1935年的影片Sanders of the River便是此类影片的典型代表。在片中,非洲土著人被描绘成蒙昧的幼稚的落后的民族,而英国人则以给这些野蛮人带来文明的形象出现。片中的主人公之一Sanders是来自英国的殖民者,他以文明者的姿态统治着当地的土著人。在土著人的眼里,Sanders是神明,是法律秩序的化身:而Sanders则把当地土著人视为蒙昧幼稚的孩童。这点在Sanders卸任前向土著人介绍来接任其职位的LordFerguson时所讲的话中得到了充分体现“Lord Ferguson将要替代我来给领导你们。我希望你们能服从他的领导,就像孩子要听父母的话一样。”寥寥数语,把英国殖民者高高在上,视殖民地人民为未开化的蒙昧民族的优越感表现的入木三分。而当土著人不满Lord Ferguson的统治,欲与其对抗时,LordFerguson便露出家长式的威严,象对待不听话的孩子那样严厉惩罚那些幼稚的蛮人。影片Song of Freedom(1936)讲述的也是一个英国人来到非洲,被推举为当地国君的故事,同样表达了英国人是优等民族,是文明象征的主题。
如果说英国有关种族移民的影片在二战前大都将故事的发生地定位于殖民地的话,从60年代开始,电影人开始把镜头对准国内的有色移民,探讨国内复杂而紧张的种族关系及种族歧视问题。这种视角的转换和国内种族移民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由于在二战中伤亡人数过多,劳动力短缺状况非常严重。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英政府于1942年通过了《贝佛力支报告》(Beveridge Report)。根据这一文件,英国决定从殖民地大量移民以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殖民地国家的人员应招来到英国,其中大都是有色移民。移民的大量到来,逐步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突出表现为英国民众对移民的排斥。这种对抗情绪的发展最终导致了1958年诺丁山种族暴力冲突的发生。在这种种族关系异常紧张的背景下,英国政府分别于1962年和1971年制定了限制有色移民入境的法案。与此同时,对于已经加入英国国籍的有色人群体,英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使他们逐步融入英国社会,1965年通过的《种族关系法案》(Race Relations Act)明确规定,禁止在电影院和舞厅等公共场合实行种族歧视。这一法案在1968年和1971年曾两次修定,每次修定都强化了打击种族歧视的力度。因此,在英国,很难找到一个带有明显种族歧视的酒吧,1960以后的种族歧视在英国主要是表现在个人行为上,而非社会公然的行为。然而,尽管英国政府在反对种族歧视方面做了种种努力,种族歧视问题依然严重存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这种在宏观层面即政府层面反对种族歧视,而在微层面即个人层面种族歧视却广泛存在的现象这一时期的银幕上都有所表现。
这一时期的种族影片大都既有反对种族歧视的场面,也有展现种族歧视的情节,充分表现了在1959年种族冲突事件后英国国内种族关系的紧张局面。例如,在影片《街上的火焰》(Flame in the Streets(1961))一片中。主人公——一位来自工人阶级的白人工会主义者——Jacko Palmer号召工友反对种族歧视,反对在提拔问题上对黑人的歧视。然而当Jacko Palmet得知女儿想嫁给一个来自牙买加的黑人老师时,却严厉警告女儿,要她“为后代想想”,而Palmer的妻子的反应则更加过激,她大骂女儿,“我真为你感到羞耻!我一想到你和那个黑人同睡一张床,就觉得又肮脏又恶心!我的胃都要反了!简直恶心死了!”
而60、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影片当属《吾爱吾师》(To Sir With Love)影片讲述的是一个黑人在英国生活的故事。Mark Thackeary是个聪明能干的黑人工程师,曾先后在南美洲和美国等地做过多种工作,后来来到英国谋生。想当教师的他,看到一家招聘老师的广告后便前去应聘。不料学校主管说职位已经有人了。然而,Thackeary的白人朋友却告诉他说,Thackeary去应聘时确实还空着,可是当学校方得知他是黑人就说职位满了。Thackeary经过一番周折,总算在一所中学找到了工作,然而,当他安排好工作去租房时,又遭遇了种族歧视。房东太太的房门口明明挂着出租的招牌,可是一看到Thackeary是黑人,就说房子已经租出去了。幸运的是,碰巧房东太太的女儿是Thaekeary的学生,出于对老师的喜爱与尊敬,女儿最终说服母亲答应把房子租给了老师。如果说在某些方面的种族歧视是容 易改变的的话,在黑人和白人通婚问题上,这种歧视似乎一时很难改变。在本片中,当Thackearv和其白人同事Gillian Blanchard确立了恋爱关系后,这种关系便遭遇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当两人一同出现在公共场合时,遭到了一些白人的讥讽:Gillian Blanchard的父母也强烈反对他们的关系。其父警告女儿说,为了以后两人生育的孩子着想,他们也不该建立这种关系,这和《街上的火焰》里Palmet警告其女儿的话几乎如出一辙。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种族影片还有拍摄于1961年的《蜂蜜的味道》(A Tasteof Honey(1961))和1973年的《爱你的邻居》(Love Thy Neighbour),两片都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对种族问题进行了探讨。
70年代末,排斥有色移民的种族主义恶浪开始退潮,英国白人社会对于有色移民从六七十年代的排斥情绪转向沉默。这种社会环境的转换为有色移民反省自己的移民生活提供了一定的自由空间,从而引起了移民电影风格的又一次重大变化:拍摄视角从白人对有色移民的反应转为从移民自身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移民生活。而此类影片的执导也多为来自移民的电影人。从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种族电影的拍摄焦点多为亚洲和非洲裔移民。就以亚洲移民——特别是巴基斯坦裔移民,因其在有色移民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为对象的电影而言,影片的主题大都围绕移民对生活在两种完全的不同文化中的体验展开。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以移民生活为主题,探讨移民内部的关系,移民对自身身份问题的反省,以及第二代移民在融入英国社会过程中的体验,有的影片也对白人种族主义进行了鞭挞,但在这一时期的此类影片中,不是表现的重点。
这一时期的银幕作品中,《我美丽的洗衣店》(My Beautiful Laundrette(1985)堪称杰作。影片反映了移民英国对一些巴基斯坦家庭所造成的影响。巴基斯坦裔移民内部的关系问题在片中占了很大比重。主人公Omar和其父亲因为政治问题移民英国来投奔其叔叔Nasser,故事便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展开。片中的移民对自己的身份认识有所不同,比如Omar堂兄的妻子Cherry就认为自己是巴基斯坦人而不是英国人,虽然她生活在英国。但是Omar却对巴基斯坦的生活一无所知,他决定和白人青年乔尼发展恋爱关系的事实表明他更倾向于把自己看做英国人而不是巴基斯坦人。而Nasser则认为自己只是个商人,具体属于那国人对他来说没有意义,用他的话说,商人是不分国界的。除了身份问题的探讨外,影片还反映了大多数巴裔移民对生活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中的困惑他们既对生活在巴基斯坦移民小社区的生活感到不舒服,同时也对生活在由白人主宰的文化中感到不适应,一种生活在文化夹缝的尴尬跃然于银幕之上。而影片《海滩上的女人们》(Bhaji on the Beach)则展现了巴裔第二代移民在融入英国社会过程中的经历以及南亚移民对建设独特的移民文化的自信。影片讲述不同年龄的几个巴裔妇女到黑湖旅游的故事,里面既有欲摆脱传统的南亚家庭中男人主宰一切的妇女,也有和来自非洲的黑人青年恋爱的年轻女子,还有对传统的南亚式生活方式极其虔诚的老年巴裔妇女。他们似乎在努力寻求一个平衡的支点,一个生活在两种不同文化问的平衡支点。另外拍摄于1997年的《我儿子是个狂热分子》(My Son the Fanatic)以及拍摄于1999年的《东方人就是东方人》(East is East)也都从巴裔移民的视角探讨了他们的英国移民生活。
和上述亚裔移民电影相比,70年代黑人电影产量很少。但是90年代出现了一些有关黑人的电影,其中Young Soul Rebels (1991)and Babymother(1996)这两部影片还被制作成了录像。和亚裔移民电影相类似,这些影片也是从黑人的视角来反映黑人之间的关系,展现黑人的移民生活。
从以上英国种族移民电影的历史发展来看,电影人在表现种族移民主题方面始终遵循着现实主义的表现原则,艺术地再现了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一主题的鲜明特点:大英帝国时期故事的发生地大都在殖民地,英国人的狂妄自大和殖民地人民的屈从是影片的主旋律:而随着移民大量进入英国,镜头便从国外移回国内,聚焦于复杂紧张的白人种族主义;形象展示了生性保守的英国人对有色移民的排斥心理;80年代以来,随着种族关,系紧张状态的逐渐缓解,镜头便从白人对移民的反应角度转移到移民对自身移民生活的体验。进入21世纪,随着恐怖主义的猖獗,有色移民特别是南亚移民一度又成为英国社会关注的焦点,原因是英国内的几次恐怖事件大都为南亚穆斯林移民所为。因此,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反映在新的历史时期移民问题所呈现的新特点,是值得英国电影人严肃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