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根植的文化,是学校精神的高度浓缩,是学校发展最为重要的因子。“植根兴贤热土,花开传统文化。”“兴贤”既是社区居委会的名字,村如其名,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兴贤”更是学校的名字。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兴贤小学的招生社区是兴贤和高边,这两个社区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
基于此,兴贤小学找准了打造“賢文化”特色学校品牌的突破口,扎实有序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丰富“贤文化”的内涵。自国家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兴贤小学就一直以科研课题驱动课程改革的实施,每个课题都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线,历经多年的沉淀,学校的特色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贤小学坚定不移地走“综合实践炼能力,乡土文化育贤人”之路,构建“贤文化”特色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成为“厚德、修身、达智、济世”的贤达之人,这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三大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相互融合。
一、构建“贤文化”理念体系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读书读人读社会,尚德尚智尚健康”,这是兴贤小学办学发展的需要,是兴贤小学文化教育底蕴的积淀。通过深入挖掘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资源,进一步提炼成为“贤文化”的理念体系,使之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基石。
二、形成立体推进思路
1. 研究思路。深挖“贤文化”资源,开展调查活动,研讨贤教育的理念体系;组织理论学习,提出“贤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初步构想,主要采用文献法和经验筛选法;确定校园文化的建设方案并实施;逐步组建家长义工进社团的活动。
2. 研究过程与方法。根据校本课程活动方案组织实施特色校本课程,包括综合课、社团课、实践课、技能课等,并记录活动效果,及时反思改进,修改调整课程内容,逐步形成主题轴,形成“贤文化”的学校发展定位,并完善所有的校园文化建设。
3. 验证、总结。验证活动方案,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编辑出版“贤文化”校本课程,整理集结学生活动感悟和研究报告等,邀请专家进行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三、建设“贤文化”校园
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包括办学理念、价值取向、育人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并形成理念标识和目标体系。
1. 构建“贤文化”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贤文化”课程体系,开发以“贤文化”为顶层的金字塔式的一系列校本课程,如“贤德”“贤智”“贤美”“贤韵”“贤体”等。课程品质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必须着眼课程改革,突破学校发展瓶颈,创新学校课程,提升“贤文化”价值所在。围绕“贤文化”,从“追贤史、敬贤物、颂贤人、践贤事”四方面进行课程开发,探索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和基本途径(在课程形态上,主要是探索通过综合实践课、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和技能训练、少先队活动和学科融合等实施方法;在课程组织上,主要是探索常规班课、大班课和级部课等实施形式)以及“贤文化”课程实施的师生质量评价策略研究(研究多元评价的方式方法)。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关键,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贤文化”的内涵发展,以培养厚德、修身、明理、济世的兴贤学子为最终目标。
课程是特色建设的强有力支撑,学校根据特色建设目标,借力以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从课程形态上构建学科校本课程、社团课程、超市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在组织制度、人员和经费方面给予保障。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在《基于核心素养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提出:“核心素养要课程化、过程化和指标化。课程要面向生活,要完整地回应学生的‘生活世界’;要确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与阐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要建设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他的观点鲜明而具有前瞻性,这为兴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后续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 建设“贤文化”校园。根据办学理念,整体设计校园文化,包括建设贤基石、孔子像、贤八景(包括贤人廊、贤史廊、爱心廊、思贤亭等)、贤乐园(包括美味小厨房、开心农场、欢乐鱼池、分享墙等),建设综合实践梦工场和成果展示吧,使校园文化成为“贤文化”的整体。
四、整合文化资源
整合当地优质文化资源,抓准以“贤文化”为核心的办学定位,形成综合、整体、有效的育人体系。研究指向“文化”和“素养”,以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形式挖掘文化资源,形成“贤文化”校本课程。“贤文化”成为学校的特色,德能融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1. 擦亮“贤文化”的学校品牌。围绕“贤文化”建设,开发出符合“贤文化”特色发展要求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的各年级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实践中成长,知乡爱国,全面发展,成为“尚德尚智尚健康”的“贤达之人”。
2. 推贤扬善,创志愿服务育人品牌。联合兴贤和高边社区、家长、学校三股合力,推动“贤文化”的善心教育,以活动促进学生爱善、乐于行善。联合大学生义工团队参加“益动狮城*狮山镇公益创投活动”的任务,共同为学生及其家长打造一个爱志愿、爱奉献、爱公益的平台,提高参与者的志愿服务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忘掉所学的每一样东西”是指在学校所学到的具体内容、知识等,而“留下来的就是教育”则是指学生的核心素养。“留下来的”越多,则核心素养越鲜明、越稳定、越丰厚。可以这样理解,“贤文化”就是兴贤小学的学生留下来的东西。
基于此,兴贤小学找准了打造“賢文化”特色学校品牌的突破口,扎实有序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丰富“贤文化”的内涵。自国家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兴贤小学就一直以科研课题驱动课程改革的实施,每个课题都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线,历经多年的沉淀,学校的特色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贤小学坚定不移地走“综合实践炼能力,乡土文化育贤人”之路,构建“贤文化”特色体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成为“厚德、修身、达智、济世”的贤达之人,这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三大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相互融合。
一、构建“贤文化”理念体系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读书读人读社会,尚德尚智尚健康”,这是兴贤小学办学发展的需要,是兴贤小学文化教育底蕴的积淀。通过深入挖掘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资源,进一步提炼成为“贤文化”的理念体系,使之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基石。
二、形成立体推进思路
1. 研究思路。深挖“贤文化”资源,开展调查活动,研讨贤教育的理念体系;组织理论学习,提出“贤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初步构想,主要采用文献法和经验筛选法;确定校园文化的建设方案并实施;逐步组建家长义工进社团的活动。
2. 研究过程与方法。根据校本课程活动方案组织实施特色校本课程,包括综合课、社团课、实践课、技能课等,并记录活动效果,及时反思改进,修改调整课程内容,逐步形成主题轴,形成“贤文化”的学校发展定位,并完善所有的校园文化建设。
3. 验证、总结。验证活动方案,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编辑出版“贤文化”校本课程,整理集结学生活动感悟和研究报告等,邀请专家进行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三、建设“贤文化”校园
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包括办学理念、价值取向、育人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并形成理念标识和目标体系。
1. 构建“贤文化”校本课程体系。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贤文化”课程体系,开发以“贤文化”为顶层的金字塔式的一系列校本课程,如“贤德”“贤智”“贤美”“贤韵”“贤体”等。课程品质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必须着眼课程改革,突破学校发展瓶颈,创新学校课程,提升“贤文化”价值所在。围绕“贤文化”,从“追贤史、敬贤物、颂贤人、践贤事”四方面进行课程开发,探索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和基本途径(在课程形态上,主要是探索通过综合实践课、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和技能训练、少先队活动和学科融合等实施方法;在课程组织上,主要是探索常规班课、大班课和级部课等实施形式)以及“贤文化”课程实施的师生质量评价策略研究(研究多元评价的方式方法)。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关键,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贤文化”的内涵发展,以培养厚德、修身、明理、济世的兴贤学子为最终目标。
课程是特色建设的强有力支撑,学校根据特色建设目标,借力以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从课程形态上构建学科校本课程、社团课程、超市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在组织制度、人员和经费方面给予保障。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在《基于核心素养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提出:“核心素养要课程化、过程化和指标化。课程要面向生活,要完整地回应学生的‘生活世界’;要确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与阐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要建设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他的观点鲜明而具有前瞻性,这为兴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后续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2. 建设“贤文化”校园。根据办学理念,整体设计校园文化,包括建设贤基石、孔子像、贤八景(包括贤人廊、贤史廊、爱心廊、思贤亭等)、贤乐园(包括美味小厨房、开心农场、欢乐鱼池、分享墙等),建设综合实践梦工场和成果展示吧,使校园文化成为“贤文化”的整体。
四、整合文化资源
整合当地优质文化资源,抓准以“贤文化”为核心的办学定位,形成综合、整体、有效的育人体系。研究指向“文化”和“素养”,以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形式挖掘文化资源,形成“贤文化”校本课程。“贤文化”成为学校的特色,德能融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1. 擦亮“贤文化”的学校品牌。围绕“贤文化”建设,开发出符合“贤文化”特色发展要求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的各年级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实践中成长,知乡爱国,全面发展,成为“尚德尚智尚健康”的“贤达之人”。
2. 推贤扬善,创志愿服务育人品牌。联合兴贤和高边社区、家长、学校三股合力,推动“贤文化”的善心教育,以活动促进学生爱善、乐于行善。联合大学生义工团队参加“益动狮城*狮山镇公益创投活动”的任务,共同为学生及其家长打造一个爱志愿、爱奉献、爱公益的平台,提高参与者的志愿服务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忘掉所学的每一样东西”是指在学校所学到的具体内容、知识等,而“留下来的就是教育”则是指学生的核心素养。“留下来的”越多,则核心素养越鲜明、越稳定、越丰厚。可以这样理解,“贤文化”就是兴贤小学的学生留下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