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由于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如何更好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指导 学生 爱读书 会读书 读好书
小学生正处于学文化、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不仅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书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阅读材料:有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就喜欢看足球、体育类杂志;有的学生喜爱小动物,就喜欢看科普读物;有的学生喜欢看童话故事。学生只要阅读一、两篇,我就给予鼓励,多读再多表彰。这种方式没有约束,没有惩罚,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阅读氛围,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1.名人效应 。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老师做表率。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 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注重方法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让学生“读”与“思”相结合。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那也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读书能边读边思考,不但会解决理解课中许多问题,而且会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他的聪明智慧。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把主动权交给他们,不但会发现解决许多问题,而且会逐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2.让学生“读”与“注”相结合。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在让学生阅读时做到哪个字不认识,画下来,查查字典,注上拼音,哪个词不理解,画下来,对照上下文,再查查字典,弄懂了做个注释,哪一句不明白,可以在书边打个问号,待后解决,全文读了几遍,划画分层次段落,写写段意,归纳中心思想等等。这样使学生学会读读想想,圈圈画画的读书方法。
3.让学生“读”与“写”相结合。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习惯。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的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1.以说促读。 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以赛促读。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读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3.以展促读。 定期举办各种展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剪贴展览”“摘抄展览”;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达到读好书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的封闭教学,必须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必须扩大学生阅读,这才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旧铺实验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指导 学生 爱读书 会读书 读好书
小学生正处于学文化、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不仅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书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阅读材料:有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就喜欢看足球、体育类杂志;有的学生喜爱小动物,就喜欢看科普读物;有的学生喜欢看童话故事。学生只要阅读一、两篇,我就给予鼓励,多读再多表彰。这种方式没有约束,没有惩罚,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阅读氛围,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1.名人效应 。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老师做表率。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 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注重方法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让学生“读”与“思”相结合。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那也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读书能边读边思考,不但会解决理解课中许多问题,而且会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他的聪明智慧。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如果把主动权交给他们,不但会发现解决许多问题,而且会逐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2.让学生“读”与“注”相结合。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在让学生阅读时做到哪个字不认识,画下来,查查字典,注上拼音,哪个词不理解,画下来,对照上下文,再查查字典,弄懂了做个注释,哪一句不明白,可以在书边打个问号,待后解决,全文读了几遍,划画分层次段落,写写段意,归纳中心思想等等。这样使学生学会读读想想,圈圈画画的读书方法。
3.让学生“读”与“写”相结合。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种习惯。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的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1.以说促读。 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以赛促读。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读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3.以展促读。 定期举办各种展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剪贴展览”“摘抄展览”;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达到读好书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的封闭教学,必须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必须扩大学生阅读,这才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旧铺实验小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