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诗是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以儿童的视角去审视生活,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运用儿童接受的语言表现儿童的精神世界,适合儿童听赏、阅读、吟诵的符合儿童心理和审美特点的诗歌。关注教材中的儿童诗资源,对于滋润学生灵性、提升学生诗性、发展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诵读揣摩 体验感知 悦纳迁移
诗歌是世界上最精练、最和谐、最动听的语言,尤其是儿童诗,要能真正吸引儿童,其作用于儿童感官的元素首先在其音律。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朗读、录音呈现、组织诵读等不同的形式,先用悦耳而富有灵性的声音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基本内容和情韵。
一、诵读揣摩,体悟童诗的音韵之美
(一)品音韵
在课本中,王宜振的《秋天》是一篇音韵和谐动听的童诗,简短的文字、轻快的节奏,尤其是最后的押韵,使得整篇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每一句话就如同发自作者的内心。对这首童诗的教学之初,没必要从诗歌的内容和意蕴着手,这样反而会倒了学生阅读诗歌的胃口。笔者教学这首诗歌时,首先播放了视频,用诗歌优美的声音唤醒每个学生的思维,在音乐的渲染下,聆听视频中的示范读音。随后,针对这首诗歌中最难读、最好听的部分进行示范朗读,并分别邀请班级中几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一起为大家呈现出最美妙的诗歌声音。
在多种形式的诵读感知下,教师无须赘述,学生就能在自主朗读中通过品味感知童诗和谐的音韵之美。
(二)赏节奏
诗歌的音韵之美除了体现在声音上,还体现在文字的节奏上,即长短句的配合使用、语句的分列排行上,这不仅是一种外显层面的形式,更与诗歌表达的中心和散发出来的独特情韵有必然的联系。比如六年级《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童诗在诗歌语言的节奏上堪称代表之作。该诗分别从祖国的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历史悠久、高速发展等不同的维度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展现出浓烈的爱国情愫。那么这种浓郁的情怀究竟是怎样凸显出来的呢?很多人认为源于精准而炽热的语言,这当然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诗歌体现出来的节奏也是重要原因。比如“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奋发,我们开拓”,全是清一色的短句,强烈的重音和快速的停顿将诗人内心所涌动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展现了出来。
很多教师习惯将自己理解感知的重点放置在语言文字的内容上,而忽视了从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中去揣摩意蕴和体悟情感。只有真正懂得赏析童诗的节奏,才算真正读懂了童诗。
二、品味辨析,体悟童诗的语言之美
(一)细细品味
诗歌语言短小精悍,篇幅较短,但要表达丰富的意蕴,这就对诗人遣词造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解读欣赏童诗时,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独特而别样的语言,细细品味这些语言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感知童诗语言的形象特点。比如《走,我们去植树》这首童诗,语言生动形象,以号召性的语气呼吁少年儿童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诗歌中不少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难以捕捉诗歌丰富的内涵。就以“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一句为例,乍一看,这样的语言表达很普通,但细细揣摩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语言价值非常丰富。比如“绿色的希望”在这里指的是什么?与“参天的大树”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篇诗歌入手,并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手,以更广阔的视角、更立体的维度解读“绿色的希望”,从而对诗歌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解读。
由于学生受认知能力的限制,容易出现偏差或停留在肤浅表层,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点拨与引领,将学生的思维朝着诗歌的深处迈进。
(二)深入辨析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马克斯·范梅南说过:“儿童是成人之父,是上帝派往人间的天使。”儿童有着自己的认知与思维,有着自己的情感和视角。教师需要将这一特点视为解构童诗的抓手,从而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首童诗,开篇和结尾遥相呼应,都是运用这样的语句:“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在这一段文字中,诗人所选用的一组动词就显得尤为灵动:一个“踏”字写出了心情的轻盈,一个“撒”字写出了少先队员的欢声笑语,一个“进”字展现了孩子们无惧艰难险阻,一个“染”字写出了盎然勃发的生机。
三、体验感知,体悟童诗的修辞之美
(一)角色体验
因为受篇幅的限制,阅读对象的制约,儿童诗的创作必然要运用大量契合儿童的修辞手法,比如拟人、比喻、夸张等,这些修辞手法能让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更生动形象地表达主旨,关键的是这种表达方式更加贴近学生内在的认知,为学生语言能力生长提供极好的示范资源。还以《秋天》这首儿童诗为例,在整篇诗歌中,作者先后运用了众多的修辞手法,比如“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整段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在什么地方呢?笔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看成是“秋风”,想象在“打滚”时看到了什么?在“奔跑”时想到什么?在“涂掉脚印”時又会有哪些经历?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其实就是将学生的思维导入到具体可感的语境中,以诗人的视角进行全面深入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修辞手法在表达过程中的妙用。
(二)置换对比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感知童诗修辞手法时,我们还可以运用整合对比的方法,通过对原文的改写,形成可借鉴、可辨析的资源,在置换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长城和运河》的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很显然,在这一句中,诗人将京杭大运河比喻成“绸带”,并用一个“飘”将其优雅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尝试将语句修改如下:“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京杭大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如果删除了原文中比喻的修辞手法,整个语句的表达就黯然失色,这样的景象又何以称得上“奇异”?没有了“绸带的飘落”,“银光闪闪”与“伸向天边”的画面感也将流于虚无。 没有对比就不能真正感受诗歌修辞表达的独特魅力。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运用删除改写的方式,将学生的认知浸润在文本的修辞世界中,真正洞察了修辞手法的奥秘。
四、悦纳迁移,体悟童诗的形式之美
(一)紧扣特点
诗歌的语言是生动凝练的,童诗的语言更是形象灵动的。有人说,诗歌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语文教学就应注重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积累和悦纳,但这不是要让学生进行机械生硬的背诵,而是要紧扣童诗的内在特点,把握文本的内在规律,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提升效果。比如《長江之歌》这首诗歌,教师在引导学生背诵时,要紧扣这首诗以下几个方面:全诗两个语段的最后两句运用反复的手法,两次出现了“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其次,这首诗歌的两段之间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比如第一段从空间角度,展现了长江西至“雪山”东到“东海”的波澜壮阔;第二段则从时间角度,展现了长江从“远古”到“未来”的悠久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联系,着重指导积累第一段,紧扣两段之间的联系,自主性积累第二段。
童诗的语言特色鲜明,内在的认知结构也非常精巧。这就为我们在感知与积累诗歌语言时提供了有效的抓手,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资源。
(二)积极迁移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学以致用,要让学生在积极感知、深入悦纳的基础上加以实践运用,从而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童诗,在罗列我国各种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时,从语言形式上打破了原本“形容词+名词”的表达方式,采用了形容词置后的模式。比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学生在对比赏析中发现,这种形容词置后的方式不仅有效地凸显了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在朗读中巧妙地凸显了文本内在的意蕴。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先思考哪些事物是什么地方的代表?然后模仿诗歌中的语言进行表达。
著名诗人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因此,童诗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上,更需要理性思考:作者是如何将这种认知情感表达出来的?如何将学生的关注力从内容转向写作方法和语言形式上?
儿童诗具有鲜明的音韵之美、语言之美、修辞之美、形式之美,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感官,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在意识,从儿童诗歌中开掘良好的认知资源,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振华.有故事的儿童诗——读写联动下的《诗画三部曲》阅读导读[J].浙江教育科学,2018(06).
[2]曹丽芳.打开心灵,让诗意闪烁——浅谈童诗写作教学中的几点做法[J].小学教学研究,2018(32).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睢城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关键词:诵读揣摩 体验感知 悦纳迁移
诗歌是世界上最精练、最和谐、最动听的语言,尤其是儿童诗,要能真正吸引儿童,其作用于儿童感官的元素首先在其音律。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朗读、录音呈现、组织诵读等不同的形式,先用悦耳而富有灵性的声音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基本内容和情韵。
一、诵读揣摩,体悟童诗的音韵之美
(一)品音韵
在课本中,王宜振的《秋天》是一篇音韵和谐动听的童诗,简短的文字、轻快的节奏,尤其是最后的押韵,使得整篇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每一句话就如同发自作者的内心。对这首童诗的教学之初,没必要从诗歌的内容和意蕴着手,这样反而会倒了学生阅读诗歌的胃口。笔者教学这首诗歌时,首先播放了视频,用诗歌优美的声音唤醒每个学生的思维,在音乐的渲染下,聆听视频中的示范读音。随后,针对这首诗歌中最难读、最好听的部分进行示范朗读,并分别邀请班级中几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一起为大家呈现出最美妙的诗歌声音。
在多种形式的诵读感知下,教师无须赘述,学生就能在自主朗读中通过品味感知童诗和谐的音韵之美。
(二)赏节奏
诗歌的音韵之美除了体现在声音上,还体现在文字的节奏上,即长短句的配合使用、语句的分列排行上,这不仅是一种外显层面的形式,更与诗歌表达的中心和散发出来的独特情韵有必然的联系。比如六年级《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童诗在诗歌语言的节奏上堪称代表之作。该诗分别从祖国的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历史悠久、高速发展等不同的维度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展现出浓烈的爱国情愫。那么这种浓郁的情怀究竟是怎样凸显出来的呢?很多人认为源于精准而炽热的语言,这当然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但诗歌体现出来的节奏也是重要原因。比如“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奋发,我们开拓”,全是清一色的短句,强烈的重音和快速的停顿将诗人内心所涌动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展现了出来。
很多教师习惯将自己理解感知的重点放置在语言文字的内容上,而忽视了从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中去揣摩意蕴和体悟情感。只有真正懂得赏析童诗的节奏,才算真正读懂了童诗。
二、品味辨析,体悟童诗的语言之美
(一)细细品味
诗歌语言短小精悍,篇幅较短,但要表达丰富的意蕴,这就对诗人遣词造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解读欣赏童诗时,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独特而别样的语言,细细品味这些语言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感知童诗语言的形象特点。比如《走,我们去植树》这首童诗,语言生动形象,以号召性的语气呼吁少年儿童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诗歌中不少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难以捕捉诗歌丰富的内涵。就以“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一句为例,乍一看,这样的语言表达很普通,但细细揣摩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语言价值非常丰富。比如“绿色的希望”在这里指的是什么?与“参天的大树”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篇诗歌入手,并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手,以更广阔的视角、更立体的维度解读“绿色的希望”,从而对诗歌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解读。
由于学生受认知能力的限制,容易出现偏差或停留在肤浅表层,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点拨与引领,将学生的思维朝着诗歌的深处迈进。
(二)深入辨析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马克斯·范梅南说过:“儿童是成人之父,是上帝派往人间的天使。”儿童有着自己的认知与思维,有着自己的情感和视角。教师需要将这一特点视为解构童诗的抓手,从而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首童诗,开篇和结尾遥相呼应,都是运用这样的语句:“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在这一段文字中,诗人所选用的一组动词就显得尤为灵动:一个“踏”字写出了心情的轻盈,一个“撒”字写出了少先队员的欢声笑语,一个“进”字展现了孩子们无惧艰难险阻,一个“染”字写出了盎然勃发的生机。
三、体验感知,体悟童诗的修辞之美
(一)角色体验
因为受篇幅的限制,阅读对象的制约,儿童诗的创作必然要运用大量契合儿童的修辞手法,比如拟人、比喻、夸张等,这些修辞手法能让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更生动形象地表达主旨,关键的是这种表达方式更加贴近学生内在的认知,为学生语言能力生长提供极好的示范资源。还以《秋天》这首儿童诗为例,在整篇诗歌中,作者先后运用了众多的修辞手法,比如“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整段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在什么地方呢?笔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看成是“秋风”,想象在“打滚”时看到了什么?在“奔跑”时想到什么?在“涂掉脚印”時又会有哪些经历?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其实就是将学生的思维导入到具体可感的语境中,以诗人的视角进行全面深入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修辞手法在表达过程中的妙用。
(二)置换对比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感知童诗修辞手法时,我们还可以运用整合对比的方法,通过对原文的改写,形成可借鉴、可辨析的资源,在置换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长城和运河》的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很显然,在这一句中,诗人将京杭大运河比喻成“绸带”,并用一个“飘”将其优雅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尝试将语句修改如下:“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京杭大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如果删除了原文中比喻的修辞手法,整个语句的表达就黯然失色,这样的景象又何以称得上“奇异”?没有了“绸带的飘落”,“银光闪闪”与“伸向天边”的画面感也将流于虚无。 没有对比就不能真正感受诗歌修辞表达的独特魅力。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运用删除改写的方式,将学生的认知浸润在文本的修辞世界中,真正洞察了修辞手法的奥秘。
四、悦纳迁移,体悟童诗的形式之美
(一)紧扣特点
诗歌的语言是生动凝练的,童诗的语言更是形象灵动的。有人说,诗歌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语文教学就应注重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积累和悦纳,但这不是要让学生进行机械生硬的背诵,而是要紧扣童诗的内在特点,把握文本的内在规律,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提升效果。比如《長江之歌》这首诗歌,教师在引导学生背诵时,要紧扣这首诗以下几个方面:全诗两个语段的最后两句运用反复的手法,两次出现了“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其次,这首诗歌的两段之间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比如第一段从空间角度,展现了长江西至“雪山”东到“东海”的波澜壮阔;第二段则从时间角度,展现了长江从“远古”到“未来”的悠久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联系,着重指导积累第一段,紧扣两段之间的联系,自主性积累第二段。
童诗的语言特色鲜明,内在的认知结构也非常精巧。这就为我们在感知与积累诗歌语言时提供了有效的抓手,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资源。
(二)积极迁移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学以致用,要让学生在积极感知、深入悦纳的基础上加以实践运用,从而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童诗,在罗列我国各种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时,从语言形式上打破了原本“形容词+名词”的表达方式,采用了形容词置后的模式。比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学生在对比赏析中发现,这种形容词置后的方式不仅有效地凸显了想要表达的内容,更在朗读中巧妙地凸显了文本内在的意蕴。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先思考哪些事物是什么地方的代表?然后模仿诗歌中的语言进行表达。
著名诗人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因此,童诗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上,更需要理性思考:作者是如何将这种认知情感表达出来的?如何将学生的关注力从内容转向写作方法和语言形式上?
儿童诗具有鲜明的音韵之美、语言之美、修辞之美、形式之美,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感官,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在意识,从儿童诗歌中开掘良好的认知资源,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振华.有故事的儿童诗——读写联动下的《诗画三部曲》阅读导读[J].浙江教育科学,2018(06).
[2]曹丽芳.打开心灵,让诗意闪烁——浅谈童诗写作教学中的几点做法[J].小学教学研究,2018(32).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睢城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