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天树 摄影 马悦 黄天树是当今中国古文字领域影响重大的著名学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时,他采用甲骨断代新说,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甲骨文字体精密分类,并进一步确定每类字体的大致时代即“断代”,逐渐为甲骨学界普遍接受。 2011年,他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开始编纂《甲骨文摹本大系》。全书收录8万余片甲骨摹本,均由编纂者精心摹写,这超过了大型著作《甲骨文合集》收录4万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天树是当今中国古文字领域影响重大的著名学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时,他采用甲骨断代新说,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甲骨文字体精密分类,并进一步确定每类字体的大致时代即“断代”,逐渐为甲骨学界普遍接受。
2011年,他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开始编纂《甲骨文摹本大系》。全书收录8万余片甲骨摹本,均由编纂者精心摹写,这超过了大型著作《甲骨文合集》收录4万余片甲骨数量的纪录,成为收录甲骨资料数量最多、字形最清晰、形态最完整的甲骨著录书。
文字间密切联系
中国是世界上古代文字材料保存最多的国家,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古文字包括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以前的文字。目前古文字学研究对象涵盖甲骨文﹑铜器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简牍帛书(写在竹简、木牍、丝绸上的文字)等分支。
黄天树说,和古埃及圣书字不同,甲骨文历经几千年时间没有消亡,而是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汉字。“有些甲骨文与现在的汉字非常相似,比如‘人’字都是一撇一捺。所以,甲骨文出土初期,学者们直接将甲骨文和秦代统一使用的文字小篆进行对照,很快就识读出了部分甲骨文。后来还有偏旁分析法,分析一个字可以拆成哪几个偏旁后,放回原文中检验是否通顺。”此外,还可以通过古书印证的方法进行辨认,比如通过其他字可以确定一段话是《诗经》中的某句诗,将这句诗与甲骨上的字一一对照,也能辨识出这个字来。
20世纪80年代末,黄天树遵循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提出的思路,首先按照字体进行分类,然后再依据其他证据判断每类甲骨的时代。对一片甲骨文的“断代”工作是辨识、理解甲骨文,以及研究文字背后历史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据统计,甲骨文不重复的字有4500多个,其中公认已识读的字大约占三分之一,剩下3000余字没有被识别出来的字大部分是人名、地名等。黄天树说,目前,辨识甲骨文已经成为一门学科,涉及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等众多学科知识。但最难的部分还在于辨识结果能否得到学界的公认,这需要长时间的验证。除了甲骨文本身的内证,还需要得到地下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的验证。一些公认的已释字,随着新材料的发现,也可能被推翻。
声易变 形则比较稳定
甲骨文的语法与现在差别不大,变化较大的是语音和词汇。相比于欧洲语言中的阴性、阳性等,汉语语法特点是语素相对孤立,语序不能随意颠倒,这点甲骨文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
自晚清以来,学界有人认为汉字比英文难学,教育跟不上才导致国家落后,由此提出废掉汉字。此外,有些语言学家还持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世界上先有表意文字,后有意音文字,而后是拼音文字,汉字体系最终要发展演变成为拼音文字。
“这是不对的,世界上没有一种只有‘意符’的文字体系,同属于古文字的埃及圣书字和两河流域楔形文字,都是既使用意符又使用音符的文字体系。”黄天树说,汉字和拼音文字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字,就像建筑学里的中西风格,各有千秋。拼音文字学起来确实相对容易一些,但从文字角度来说,声易变,时间、空间的变化都容易影响声音的变化;形则比较稳定,因此几千年前的甲骨文也基本能够解读。现在记录汉语其实有汉字和汉语拼音两套体系,后者实际上就是拼音文字。
“目前中国很少有人再提用拼音文字取代汉字,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与几千年前的甲骨文存在传承关系,这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漢字必将与拼音文字并存于世,繁衍昌盛。”黄天树说。
其他文献
1950年7月1日,国际书店北京分店正式开业。 世界上,有哪些人在阅读中国出版的书刊?海外读者是通过什么渠道得到这些书刊的?是哪些人在海外经营中国书刊?这些问题与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个时代使命息息相关。而要回答这些问题,还要从新中国书刊发行事业的源头说起。 1949年5月,全国解放在即。为迎接全国人民学习马列主义的高潮,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向苏联订购大批中外文出
孔德铭 摄影 陈建/人民画报 甲骨文中有“商邑”“大邑商”的记载。但“大邑商”的范畴具体为何,直到近几年才为大众所知。 2016年5月,河南省安阳市柏庄镇辛店集,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下称“研究所”)进行灰坑(垃圾坑)和墓葬的考古挖掘。坐下喝口水的功夫,研究所所长孔德铭发现地面“有一块灰色的东西,我捡起来看了会儿。”孔德铭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那是陶范的碎片。基于此,孔德铭坚信辛店遗址有铸铜作坊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南开大学东北研究会在黑龙江考察时的合影。 大学的发展史,是国家与社会变迁的缩影。从1919年创立至今,南开大学已走过整整一个世纪不平凡的历程。从初建时期的筚路蓝缕、抗战烽火中惨遭轰炸,到西南边陲的弦歌不辍,尽显刚毅坚卓;从北归复校的艰难重建,到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作育英才;从改革开放新时期践行“科教兴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建“双一流”高校……回眸百年,这
宋镇豪 摄影 马悦 作为当代中国甲骨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宋镇豪从20世纪60年代接触甲骨文。半个世纪的光阴中,他亲身经历并推动了甲骨文研究从手段到领域的更新迭代,以及構筑于于甲骨学之上的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对话。甲骨文促进国际交流 在宋镇豪看来,甲骨文不仅仅是汉字的鼻祖,也传承着中国精神的基因,是中国信仰的由来、中国文化形成的缘起。“比如,甲骨文体现出中华民族对祖先的
为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2019年10月22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科学技术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证古泽今的文明符号 “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性,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可
2019年10月18日,河南安阳,甲骨文的故乡,由当代甲骨学领军人物、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指导,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的“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从“半体力劳动”到“人工智能” 登录“殷契文渊”网站,在字形库中选择甲骨字“人”字形,所有包含该字形的402个甲骨片信息就全部显示出来。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介绍,“殷契文渊
黄德宽 摄影 马悦 甲骨文的发现对于中国汉字史的价值何在?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清华大学教授黄德宽看来,甲骨文一方面展示了3000多年前汉字的原始面貌,让现代人甚至比东汉文字学名家许慎更清楚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形态,并纠正了2000多年来汉字字形结构分析的一些错误;而同时,甲骨文能够更好地帮助研究者寻找汉字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演变规律。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甲骨文发现的5年后,孙诒让撰成《契文举例》—
歼-20依次滑出准备起飞。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组成的12个空中梯队,以前所未有的磅礴阵容接受检阅。 此次空中梯队受阅新型装备多,明星机型悉数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列装后首次参加国庆阅兵的新机型占正式受阅飞机总数的31.6%,且均为中国自主研发,代表了新时代空中整体作战力量,也标志着中国空中力量体系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其中,空军歼击机梯队“三剑客”—歼-20、歼
2019年11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主持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出席并合影。摄影 谢环驰/新华社11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雅典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会谈前,帕夫洛普洛斯为习近平举行隆重欢迎仪式。 摄影 谢环驰/新华社 相知不以万里远。 习近平主席对希腊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
安徽合肥莲花小学的常规书法课堂上,学生正在临摹“汉”字。 摄影 程兆作为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安徽合肥莲花小学将书法作为校本教材,始终把学生书法当作一门重要的课程。自全球中文学习平台上线以来,平台里有关书法名家名作鉴赏的内容,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 摄影 程兆 “今天降温,要多穿一点儿。”在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级一班的一堂对外汉语课上,汉语老师周华玲正在给10位来自德国、意大利、乌克兰、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