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会结成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中包括地位、作用、态度等多个方面。微观角度,师生关系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交往和师生之间的联系性。包括为了完成教育任务产生的关系、为了满足人际交往需求产生的关系等等。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该掌握师生关系特点,并明确其与学生因素的关系,其可以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小学生;师生关系;学生因素
在小学生师生关系特点与学生因素的关系研究过程中,采用评定量表的研究方式,对3年级以上的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进行研究和评价,其中包含14名班主任教师和498名学生。在师生关系中,主要对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交往表现、心理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利用生态系统理论,所谓师生关系,即是教师和学生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其受到交往情境、主体特点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际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特征和学生自身特征都会影响师生关系。
一、 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一)方法
首先明确被试群体,包括14名班主任教师,由这些教师评价自己与各班级学生的关系,进而获得498名有效样本。测试工具可以采用师生关系量表,对本测试中样本之间的师生关系量表进行编制。其中,包括28个项目,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在5点量表上进行作答,答案程度从“完全否定”到“完全肯定”划分成1~5分。在研究的过程中,关系量表的同性质信度为0.8222,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冲突性(0.8769)、亲密性(0.8639)、反应性(0.6437)。不同维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分,如果在各个温度上获得高分,代表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反应性积极。在学生方面,则从性别、学习表现、年级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会给出4种不同的评定结果,分别是优、良、中、差。
(二)结果
由于学生的年级、性别各不相同,所以和教师的关系也游学不同。通过年级差异的时候平均数多重组间比较可知,不同年级学生的师生关系不同。其中,五年级在师生关系的冲突性方面分数最高,且与各个年级有明显的差异。此外,4~6年级的冲突性分数比较低。在亲密性方面,4~5年级的分数较高,与3和6年级有明显的差距,可见4~5年级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亲密。6年级学生与教师的亲密性分数最低,可见6年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总体来看,师生关系反应性方面3~5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6年级的反应性分数明显较低,说明其反应积极性较低;5年级学生总体分数都比较高,说明5年级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比较亲密,且反应比较积极,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冲突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分别从性别、学业表现两个方面分析。性别方面,男生和女生与教师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亲密性和反应性方面。在这两方面,女生的分数明显较高。从学业表现的角度来看,学业表现不同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也各不相同。其中,学业表现差的学生冲突性较低,学业表现好的学生在亲密性、反应性两方面的分数比较高。
二、 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与学生因素的关系讨论
(一)年级变化
研究表型,在学生年级变化的过程中,其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5~6年级的变化最为明显。5年级学生在亲密性、反应性方面都相对较高,但同时冲突性也并没有减弱。6年级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明显变弱,各维度分数有所下降,不仅冲突性变低,亲密性和反应性也随之下降。由此可见5年级和6年级是师生关系转变的重要节点。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交往能力等会随着成长发生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到了青春前期,会迅速产生较强的自我意识能力,与低年级学生相比,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尊重和认可等情感的需求较高。一方面,学生想要与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会对教师的语言、行为、情感等做出积极地反应,但因为自我意識较高,也会产生一些叛逆、反抗的心理,进而出现冲突表现。6年级学生则面对升学压力,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学生和教师逐渐进入彼此独立的状态,教师会增加学生的压力,所以师生之间会逐渐产生矛盾。所以,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会逐渐变弱,同时高年级学生已经逐渐具备判断能力、应对能力,所以即使产生矛盾,冲突行为也会变少,其会转化为心理冲突。
(二)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女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亲密。在人际交往中,一些人善于表达,一些人不擅表达,而前者则可以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由于女生问题行为相对少于男生,所以与教师的矛盾较少,容易和教师产生亲密关系。男生则与女生相反,会出现许多叛逆行为,进而和教师产生冲突。由于女生普遍比较乖巧、温顺,所以小学女生担任班级干部的比例较高。且小学女性教师较多,所以女生和教师的关系比较亲密。
(三)学业表现
在学业方面,学生的学业表现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教育、交往等行为有关,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传统和落后,所以对学业表现不良的学生缺少积极教育态度。反之,教师会积极与学业表现好的学生进行交流,所以此类学生与教师亲密度较高。如果长期如此,会造成师生关系两极分化,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平等对待不同的学生。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发展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师生关系特点与学生因素的关系,并根据研究结果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秋莲.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措施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16):147.
[2]李常香,李晓真.浅议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华少年,2018(17).
[3]刘红梅.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J].新课程,2018(10).
关键词:小学生;师生关系;学生因素
在小学生师生关系特点与学生因素的关系研究过程中,采用评定量表的研究方式,对3年级以上的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进行研究和评价,其中包含14名班主任教师和498名学生。在师生关系中,主要对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交往表现、心理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利用生态系统理论,所谓师生关系,即是教师和学生在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其受到交往情境、主体特点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际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特征和学生自身特征都会影响师生关系。
一、 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一)方法
首先明确被试群体,包括14名班主任教师,由这些教师评价自己与各班级学生的关系,进而获得498名有效样本。测试工具可以采用师生关系量表,对本测试中样本之间的师生关系量表进行编制。其中,包括28个项目,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在5点量表上进行作答,答案程度从“完全否定”到“完全肯定”划分成1~5分。在研究的过程中,关系量表的同性质信度为0.8222,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冲突性(0.8769)、亲密性(0.8639)、反应性(0.6437)。不同维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分,如果在各个温度上获得高分,代表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反应性积极。在学生方面,则从性别、学习表现、年级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会给出4种不同的评定结果,分别是优、良、中、差。
(二)结果
由于学生的年级、性别各不相同,所以和教师的关系也游学不同。通过年级差异的时候平均数多重组间比较可知,不同年级学生的师生关系不同。其中,五年级在师生关系的冲突性方面分数最高,且与各个年级有明显的差异。此外,4~6年级的冲突性分数比较低。在亲密性方面,4~5年级的分数较高,与3和6年级有明显的差距,可见4~5年级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亲密。6年级学生与教师的亲密性分数最低,可见6年级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总体来看,师生关系反应性方面3~5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6年级的反应性分数明显较低,说明其反应积极性较低;5年级学生总体分数都比较高,说明5年级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比较亲密,且反应比较积极,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冲突性。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分别从性别、学业表现两个方面分析。性别方面,男生和女生与教师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亲密性和反应性方面。在这两方面,女生的分数明显较高。从学业表现的角度来看,学业表现不同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也各不相同。其中,学业表现差的学生冲突性较低,学业表现好的学生在亲密性、反应性两方面的分数比较高。
二、 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与学生因素的关系讨论
(一)年级变化
研究表型,在学生年级变化的过程中,其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5~6年级的变化最为明显。5年级学生在亲密性、反应性方面都相对较高,但同时冲突性也并没有减弱。6年级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明显变弱,各维度分数有所下降,不仅冲突性变低,亲密性和反应性也随之下降。由此可见5年级和6年级是师生关系转变的重要节点。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交往能力等会随着成长发生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到了青春前期,会迅速产生较强的自我意识能力,与低年级学生相比,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尊重和认可等情感的需求较高。一方面,学生想要与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会对教师的语言、行为、情感等做出积极地反应,但因为自我意識较高,也会产生一些叛逆、反抗的心理,进而出现冲突表现。6年级学生则面对升学压力,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学生和教师逐渐进入彼此独立的状态,教师会增加学生的压力,所以师生之间会逐渐产生矛盾。所以,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会逐渐变弱,同时高年级学生已经逐渐具备判断能力、应对能力,所以即使产生矛盾,冲突行为也会变少,其会转化为心理冲突。
(二)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女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亲密。在人际交往中,一些人善于表达,一些人不擅表达,而前者则可以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由于女生问题行为相对少于男生,所以与教师的矛盾较少,容易和教师产生亲密关系。男生则与女生相反,会出现许多叛逆行为,进而和教师产生冲突。由于女生普遍比较乖巧、温顺,所以小学女生担任班级干部的比例较高。且小学女性教师较多,所以女生和教师的关系比较亲密。
(三)学业表现
在学业方面,学生的学业表现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教育、交往等行为有关,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传统和落后,所以对学业表现不良的学生缺少积极教育态度。反之,教师会积极与学业表现好的学生进行交流,所以此类学生与教师亲密度较高。如果长期如此,会造成师生关系两极分化,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平等对待不同的学生。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发展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师生关系特点与学生因素的关系,并根据研究结果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秋莲.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措施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16):147.
[2]李常香,李晓真.浅议小学班主任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华少年,2018(17).
[3]刘红梅.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研究[J].新课程,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