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背后的复杂情感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dx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庵梦忆序》是古代诗歌散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被安排于第六单元,作为推荐篇目,我安排了一课时的教学时间,打算让学生自主完成文本梳理工作然后结合单元知识做一些分析即可。然而在梳理课文至第三段时,其中的一句话却引发了一场深入的探究,以至于未能如课前所料,一课时完成教学。
   引起学生热烈探究的是第三段最末的那句“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翻译此句话其实并不难,其意思为:真的是痴人面前不能够说梦啊。但是放于语境中,这句话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作者借这句话到底要表达什么情感,却一下子体会不清,说不明白。在学生提出疑惑后,老师与学生一起开始了深入地思考与分析。分析文章的句子肯定是离不开文章这个整体的,因为关于文章的任何疑难问题,答案都在文章中。于是我带领学生回到文本、深入文本。
   文章一开头便点出了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国破家亡”,而后描绘了自己披发入山,几欲求死,为了著作还未完成而暂且生存于世,而目前的生存环境也是非常恶劣的,经常揭不开锅。最末那句“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也需要很好地去理解。作者借首阳二老的典故,说的是什么道理呢?结合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首阳二老其实是真的没粮食吃而饿死的,说他们是守住气节不吃周朝的粮食,那是后人美化他们的说法。这里作者用这个典故的意图并非是要反驳世人对首阳二老精神的肯定,而是在说人没粮食吃的滋味是很难忍受的,以至于不敢相信首阳二老为了守住气节能耐得住饥饿的痛苦而不吃粮食,意在强调挨饿的痛苦难以忍受,至于首阳二老究竟是真的没粮食吃饿死的还是守节不肯吃周朝的粮食才饿死的,此处无需深究。
   紧承第一段,第二段开始回忆作者曾经极度奢华的生活,采用对比的手法,把今日的困苦艰难归于往昔奢华生活的果报,深深的忏悔之情跃然纸上。在这基础上,作者于第三段总结,“五十年来,总成一梦”,曾经的岁月于今日的自己来说恍然如梦,于是“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但“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虽是在为往昔的奢华生活忏悔,但是每每回忆起那段岁月,却又是那么熟悉,作者借这个典故说的又是什么呢?结合课文注释对这个典故的解说,再结合时代背景“国破家亡”,不难发现作者对往昔的奢华生活确实有着深深的忏悔,但是往昔那段生活是建立在“有国有家”的基础上的,那种“有国有家”的感觉又是多么地令人怀念和沉醉啊,作者那矛盾复杂的心情若没有深入文本,及时地结合作者的生平际遇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情感酝酿至此,作者忍不住发出一句慨叹“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要了解此句中包含的情感首先要明白“痴人”是什么意思,此处的“痴人”指的又是谁。“痴人”一指愚笨或平庸之人,“痴人”也指天真而与世无争的人,“痴人说梦”成语原谓不要对蠢人说荒唐的话,恐他信以为真,后比喻愚人凭荒唐的想象说根本办不到的荒诞话。文章第四段列举了两个痴人,一个打碎了酒瓮而痴想那不是真的,另一个中举之后不敢相信事实而啮噬自己臂膀,这两类人的相似之处是都不能面对现实,而“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中的“痴人”说的也是不能面对现实的人,而这个人显然指的就是作者自己。作者痴在哪里?当然痴在不能面对现实,那什么现实是作者不能面对的呢?是“国破家亡”!这样的痴人回忆往昔,回想那段“有国有家”的生活,只会使自己更加痴迷而不能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这句话显然是作者的自嘲之语,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复杂而又深沉的悲痛之情。
   文章最末借卢生“名心难化”来进一步说明人痴起来之后的顽固难化,借此进一步强调作者故国之思的难以忘怀。
   在这一番由文字到情感的深入阅读之后,学生纷纷有所体悟。不仅对作者那份深切的悲痛、复杂的情感有了较深入的体会,学到了解读文章重点难点句子的方法,也明白了古代散文是如何做到“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在文章中,这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就是中贯之气脉,是使得文章散而不乱的灵魂。
   最后我用一个半课时才完成了这篇文章的教学,虽然多花了半节课来深入探究,但给学生和教师都带来了颇大的收获,所谓教学相长恰体现于此吧。
  
其他文献
当我们的教学不是那么“急功近利”的时候,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当教师“心态平和”的时候,他既不会因为取悦他人而故意花哨,又不会为了一点风吹草动的理论而盲目追随。尤其是时下的教材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姿态,“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在哪里呢?在教学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是什么?  一、触摸语言,强化文本价值,发挥其例子作用  为了使课堂多姿多彩,音乐、幻灯图片、辩论、表
期刊
一、何为语文教学中的“诵读涵泳”   诵读涵泳就是指反复诵读,熟读精思,潜心涵泳。语文教学时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涵泳则侧重于“诵读”时“有所思”的心态,强调读者主体意识的参与,强调联想想象和情感体验。诵读就是眼观其文、口念其声。诵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声声入耳、字字入心的悟道的过程。在诵读过程中,文字的顿挫,情节的变化,图景的展现,理趣的跳跃,作
期刊
中国古代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我们从古代文献典籍对人的称谓即可管窥一二。但随着社会发展,这些称谓有相当一部分消亡了,成为历史语言的成员;也有一部分,仍然作为十分活跃的词语,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贡献着力量。作为高中生,了解这些称谓,既可以使我们轻松自如地应对高考,也能提高我们阅读古代典籍的能力。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敷衍成文,以期有益于中学生朋友。  一、直称姓名类  其大致有三种情况:  (1)自称姓
期刊
讲完病句后,我觉得这种教法效果不错,值得总结。修改病句是近几年高考必考考点之一,非常重要,可是学生做病句题往往是跟着感觉走,心里没底,得分不高。教学生修改病句,首先应结合一定的题目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病句练习,我们高二语文组把2011年各省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病句汇编在一起,印发给学生当练习做。一开始效果并不
期刊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翻来覆去感叹的是同一种荒凉的情绪。细诉着一个个似曾熟悉的苍凉的人生故事。   一、凄凉的成长之路   苍凉是张爱玲小说的背景色,或者说是故事的基调。她的美学因而被称为“苍凉美学”。张爱玲说:“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它的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他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
期刊
一、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抒发一个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让学生对作文保持兴趣,教师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想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该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从生活中总结出经验与感悟,这样才能写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与个性特征。艺术源于现实,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的积累,而是写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对于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纷纷走进了教室,进入广大师生的生活。有了它们的加入,学生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求知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课堂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和提升。特别是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来说,更是获益良多,它们让原本沉闷乏味的语文课堂变成一段段优美的音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个个感人
期刊
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这部重头戏在具体教学上上演的大多是一个模式,老师带领学生解释字词,翻译句子,翻译课文,背诵讲解课文。即使有所谓的“创新”的老师也不过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疑问大家共同解决。第一步的操作基本如此,接下来是针对课文设计若干问题,然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再来看看对文言文的巩固练习吧,也不过是通假字的寻找和解释,一词多义的理解,虚词的辨析,句式的辨别等。在现代文阅读教学已经
期刊
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挂图利用的问题。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 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在一些学校的常规课教学中多媒体还不能完全被采用。因而,教学挂图还有着一定的利用空间。如何利用好挂图,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案例:某教师在进行《白鹅》一课第一课时教学时,首先出示自己制作的画着鹅的挂图,让学生观察后说出有关图中事物
期刊
静夜里,静静地倾听那首《胡笳十八拍》,一任泪水滑落……   那幽怨的、绵长的声音,带给人的是一种痛彻心髓后的沉寂,是一种对人生无奈的无语的抗争,一首哀曲,囊括了蔡文姬一生的痛……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学士蔡邕深受董卓青睐,据传曾经一日内三升其职,董卓死后,蔡邕感其知遇之恩,忍不住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送了蔡邕的性命,从此寡居在家的蔡琰失去了依靠。不久匈奴人也趁机烧杀抢掠,二十三岁的蔡文姬在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