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串糖葫芦”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就忘记”,这是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三部曲。有的学生经常疑惑地问我:“为什么原来背得很熟练,可是一到考试或者一考完试很快就混淆甚至忘记了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原来学生只是机械记忆、死记硬背,而没有学会理解记忆、联系记忆,没有学会构建历史知识网络。所谓知识网络,就是知识的相互联系。构建历史知识网络,就是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使之成为主干分明、脉络清晰、逻辑合理的知识网络,“这是将零散的山楂用一根棒串起来的过程”。
  一、抓住历史线索。构建历史知识网络的“经线”
  历史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串糖葫芦一样。例如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线索是:形成(夏)→发展(商)→鼎盛(西周)→瓦解(春秋)。又例如: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分成形成发展、民族融合、经济繁荣、继续发展、衰落五条线索,把中国近现代史分成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三条线索。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教材内容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纲举目张,便于记忆。
  二、把握时代特征。构建历史知识网络的“纬线”
  人类社会总体的发展规律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发展特征。引导学生学会横向联系历史,通过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宏观把握历史的时代特征。比如世界近代史就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一个形态,三条线索。”一个形态:世界近代史(1640年-1918年)270余年期间,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取代封建制度,形成了一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世界近代史主要讲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历史:三条基本线索: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产生、确立、发展和演进为帝国主义的历史,这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流;世界近代史主要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经”,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纬”,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再现了资本主义的来龙去脉。思想领域的变革:14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8世纪兴起于法国的启蒙运动,为美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政治领域的变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改革;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改革主要有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经济领域的变革: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生产的大工业的飞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这就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充分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比之封建制度的优越性。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化时代,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垄断组织应运而生,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思想、政治、经济三大领域的变革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次是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和掠夺,引起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最后是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引起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三、归纳历史专题。联系时政热点,切准中考脉搏
  历史专题是指在历史中有内在联系并能反映出某种历史现象、历史线索或历史规律的集中内容,把“同类”、“同性”的历史现象集中起来就是专题。比如中考历史常见的热点专题有: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一战后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再到当今世界的一超多强、多极化发展趋势;改革专题:包括奴隶社会的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封建制度改革(中国商鞅变法、日本大化改新、西欧查理·马特改革)、资产阶级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社会主义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中国邓小平改革开放);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台湾问题;大国崛起(英国、美国、日本);三农问题;等等。这些既是教材重点,又往往与时政热点密切相关,所以是中考的重中之重。热点专题的复习,一是注意对教材中与热点问题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有针对性的应考专题材料;二是注重跨学科和联系现实的思维训练,并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认识;三是让学生浏览一些相关的材料或问答题,以增长其见识,启发其思维。
其他文献
色味诱人的昌平草莓、蜜色透亮的京纯蜂蜜、红润端正的“茅山后佛见喜”梨、“一分钟”熟的“京一根”粉条……11月6日-8日,在福建厦门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资源纷繁复杂,一般包括: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交流过程中随机产生的问题,其中有的问题对该节课的开展有利,有的对该节课的开展不能产生正面影响。因此,利用生成资源来开展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把握生成信息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实现历史课堂的动态生成呢?我个人认为,合理设计和解决问题是生成历史动态课堂的基础。 
传统教学模式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经验,从培养高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和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是课堂教
一、问题提出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持续了好多年.刚开始时,每位教师都令身心地投入到了课改的大潮中去。然而现实情况却让人很费解:不少教师对教改渐渐失去了热情,又开始了“满堂灌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提高医院会计核算、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医院信息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已
“故事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特别适合初中历史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已认识到运用故事进行教学的重要性,但还不够全面、深刻,并且缺乏一定的理论思考,以至于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讲述历史故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因为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听历史故事,也能够对历史事件有更好的感知,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的意义、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重点阐述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的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那么,在初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的高中教育必须走减负增效的道路。针对高中历史课时少、任务重的现状,亟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注重学科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  高中历史的知识是成体系的,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材更具有逻辑性、启发性和条理性。高中历史教材是按照历史时间、人物和事件等进行有序构建的
对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地理学科知识较为抽象,此时要想学好地理学科专业知识,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是前提。而传统教学过于教条,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囫囵吞枣,死记硬背。面对这样的教学,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尽如人意。近年来,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师生情感的培养日益关注,力争使学生能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