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逐渐向纵深发展,作为高中教学的一杆标尺,高考的改革也逐渐拉开了帷幕。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各学科教师都在积极探究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涯规划密切联系的策略,以更好的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历史是一门极为重要的人文性学科,在对历史学科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应该注意渗透生涯规划的内容,引导学生更好的去了解自己,也了解当下社会所需要的工作岗位,从而对学生的未来进行积极地规划,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高考;历史教学;生涯规划
所谓生涯规划从狭义上来看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渗透对学生的生涯阶段任务的引导和指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这个阶段所要完成的生涯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对未来的定位也能有一个大致的方向。而历史学科本身也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去积极反思自身,形成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的生涯能力的提高。随着新高考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涯教育也逐渐走入了公众的视野,成为一线教师密切关注的重要教育领域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主要就新高考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里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在高中阶段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一)满足新高考背景下学生选择科目的需要
从2019年开始,全国多个省市开始进行新高考试点,在这些省市的高考中实行“3+1+2”的模式,让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必修课程以外可以对自己想要学习的学科进行自主的选择,这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学生可以自由根据高校专业对高考的科目需求来选择对应的科目进行学习,在这个时候,学生选择的科目组合将直接与未来的就业和大学阶段的专业选择密切相关。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对自身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对于大学阶段的各个专业和未来的就业方向等也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也就导致许多学生在进行科目选择的时候会充满着盲目性,对自身的未来生涯规划也毫无头绪。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在高中阶段就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良好的规划,为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满足高中阶段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需要
生涯教育在学生的一生成长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在人生中的不同阶段也应该有着不同的生涯任务,而高中则是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准备时期,学生在高中接受的生涯教育将会给学生未来的生涯规划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认知尚未建立,还没有开始思考未来的去向以及大学阶段将会选择的专业等问题,但是高考本身就是学生一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也与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密切相关,学生的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学生未来所要走的道路。所以,在高考這个重要的节点上,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涯规划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能够提早对自己的未来方向进行筹划,从而满足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生涯规划的需求。
(三)满足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涯教育发展现状的需要
生涯教育的模式第一次是在美国的教育界被提出和实践,随后被西欧各国学习和采纳,甚至成为西欧许多国家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在西方国家中,生涯教育的内容已经十分完善,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教师已经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涯意识。但是,我国的生涯教育起步较晚,就目前我国的生涯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和教师依然处于探索阶段,生涯教育在我国并没有完全普及开,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普遍存在着生涯意识淡薄的情况,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生涯教育发展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进行生涯教育的渗透本身就是发展生涯教育的一次尝试,也是对我国生涯教育短板的一种补足,这就需要高中教师要积极地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并且结合自身的教育实际来实现生涯教育的本土化发展,丰富生涯教育实践经验的同时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涯教育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策略
(一)开展合作教学,激发学生生涯意识
无论是在学校或者步入社会,学生都免不了要与人相处,人际交往更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一个密切的关系往,这也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与其他人相处的方法,并且在这种人际交往中寻找都自身的定位,这也是学生生涯规划的启蒙阶段。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将每一个个体的学生置于小组这个整体之中,并且让学生在小组中寻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这有利于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涯规划的实践中去准确的定位自己的角色,为学生的生涯意识进行启蒙。
比如:教师在进行《“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就可以选择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并且以舞台剧等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些历史场景的探讨,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认清自己。在学习“百家争鸣”的中关于孔子和老子的知识的时候,由于包含的知识相对较多,学生需要对小组中的角色进行分工,那些口才较好的学生可以担任小组中的发言人的角色,方便对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表述,而那些文笔较好、思路清晰的学生则适合担任书记员的角色,对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的看法进行统计,方便后期进行总结。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去准备一些思考问题,方便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探讨,比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与墨家所讲的‘兼爱’有什么样的区别?”这个问题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可能相对较难,就需要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调动起来,一个人去查儒家的“仁爱”思想,另一个人去查找墨家的“兼爱”思想,并且由那些逻辑较清晰的同学对已知的内容进行比对,分工合作以更好的完成小组探究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在沉浸到历史学习的基础上找到了自己在小组中的定位,教师也应该有意的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住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能够为学生的生涯思考打开大门。 (二)构建学习情境,拉近与生活的距离
情境教学法是许多教师都会在教学中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思考来说也能起到良好的启发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意识的提高,也能够很好的拉近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积极地从所学习的课堂知识入手来进行生活中的职业规划考虑,为学生的生活化学习提供一个可行路径。在教育领域中的建构主义主张进行抛锚式教学,学生需要自主的去构建知识框架,而这就需要学生对所接触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给学生构建一个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生活情境中更好的思考知识对现实的作用。
比如:教师在进行《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这一课时的讲解时,由于整个课时涉及许多学生耳熟能详的著名人物,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时候以此为纽带来拉近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这一课时中,教材介绍了“两弹元勋”钱学森等老科学家以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还有我国正处于领先地位的人类基因工程等领域,在学习这些人物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去积极地搜集资料,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去总结每一个人物一天的工作内容,并且让学生来说出自己对这些伟大科学家的一些感悟。在了解完这些人物知识以后,教师应该准备一些有关科学家这个职业的知识,自然的从科学家的个体过渡到整个职业,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爱国科学家的工作状态。在这以后,教师可以去提问学生:“今后想要从事什么样的行业?”学生的回答必然五花八门,但是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一个基调的奠定,那就是应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立足生本课堂,促进学生实际发展
生本课堂是近年来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即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回归到课堂主体的位置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探究,这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符合生涯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历史学科本身就有着浓厚的人文性,这种人文性主要表现在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上,学生主体之间有着自身的差异性,那么历史学科的存在正是要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总结那些普遍性的经验,以更好的引导每一个差异性的个体,规范学生的生涯规划,让学生能够走上正确的道路。
比如:教师在进行《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这一章节的教学时,由于整个课时的内容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教师就应该更加积极地展现出“育人本位”的要求,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涯规划密切结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利用时间去感受“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积极意义,同时在内心中根植“读书改变人生”的信念,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和读书对于自身的塑造作用,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来。在学习《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这一课时的时候,除了要让学生去感受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塑造作用以外,教师也应该在学生的内心中树立报效祖国、成人成才的理想,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未来生涯进行主动的规划,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涯意识。
(四)优化教育理念,贯彻生涯教育举措
生涯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之间有着明显的區别,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都对生涯教育持一种忽视的态度,认为生涯教育浪费了原有的教学时间,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事实上,生涯教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内容,并不指向学生的理论知识,而是直指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密切相关,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清楚自己的未来方向,自然也就对当下的学习更有动力。
比如:教师在进行《音乐与影视艺术》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就应该改变传统的那种只重视对理论知识进行教学的态度,而是让学生去更好的沉浸到课堂学习之中,在音乐与影视艺术的学习中感受到文化的多彩和艺术的丰富性,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让学生带着这种审美能力去进行未来的生涯规划实践。在开展教学实践的时候,教师应该用一部分课堂时间来让学生去欣赏那些多彩的艺术,并且将这种艺术欣赏与艺术家的职业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时都能够渗透一些生涯教育的内容,将教学内容与未来的职业选择密切联系起来,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生涯意识,促进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地优化与调整,并且将生涯规划的内容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能够在历史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受到生涯教育的熏陶,从而更好的完善国家的基础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伟新.高中历史教学与生涯融合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2019(04).
[2]闻娟,陈国鹏.新高考背景下上海高中生生涯发展状况调研[J].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18,15(01).
关键词:新高考;历史教学;生涯规划
所谓生涯规划从狭义上来看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渗透对学生的生涯阶段任务的引导和指引,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这个阶段所要完成的生涯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对未来的定位也能有一个大致的方向。而历史学科本身也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去积极反思自身,形成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的生涯能力的提高。随着新高考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涯教育也逐渐走入了公众的视野,成为一线教师密切关注的重要教育领域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主要就新高考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里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在高中阶段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一)满足新高考背景下学生选择科目的需要
从2019年开始,全国多个省市开始进行新高考试点,在这些省市的高考中实行“3+1+2”的模式,让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必修课程以外可以对自己想要学习的学科进行自主的选择,这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学生可以自由根据高校专业对高考的科目需求来选择对应的科目进行学习,在这个时候,学生选择的科目组合将直接与未来的就业和大学阶段的专业选择密切相关。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对自身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对于大学阶段的各个专业和未来的就业方向等也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也就导致许多学生在进行科目选择的时候会充满着盲目性,对自身的未来生涯规划也毫无头绪。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在高中阶段就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良好的规划,为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满足高中阶段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需要
生涯教育在学生的一生成长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在人生中的不同阶段也应该有着不同的生涯任务,而高中则是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准备时期,学生在高中接受的生涯教育将会给学生未来的生涯规划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认知尚未建立,还没有开始思考未来的去向以及大学阶段将会选择的专业等问题,但是高考本身就是学生一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也与学生未来的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密切相关,学生的院校和专业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学生未来所要走的道路。所以,在高考這个重要的节点上,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涯规划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能够提早对自己的未来方向进行筹划,从而满足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生涯规划的需求。
(三)满足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涯教育发展现状的需要
生涯教育的模式第一次是在美国的教育界被提出和实践,随后被西欧各国学习和采纳,甚至成为西欧许多国家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在西方国家中,生涯教育的内容已经十分完善,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教师已经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涯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涯意识。但是,我国的生涯教育起步较晚,就目前我国的生涯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和教师依然处于探索阶段,生涯教育在我国并没有完全普及开,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普遍存在着生涯意识淡薄的情况,这就意味着我国的生涯教育发展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进行生涯教育的渗透本身就是发展生涯教育的一次尝试,也是对我国生涯教育短板的一种补足,这就需要高中教师要积极地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并且结合自身的教育实际来实现生涯教育的本土化发展,丰富生涯教育实践经验的同时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生涯教育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策略
(一)开展合作教学,激发学生生涯意识
无论是在学校或者步入社会,学生都免不了要与人相处,人际交往更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一个密切的关系往,这也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与其他人相处的方法,并且在这种人际交往中寻找都自身的定位,这也是学生生涯规划的启蒙阶段。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将每一个个体的学生置于小组这个整体之中,并且让学生在小组中寻找到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这有利于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涯规划的实践中去准确的定位自己的角色,为学生的生涯意识进行启蒙。
比如:教师在进行《“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就可以选择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并且以舞台剧等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些历史场景的探讨,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认清自己。在学习“百家争鸣”的中关于孔子和老子的知识的时候,由于包含的知识相对较多,学生需要对小组中的角色进行分工,那些口才较好的学生可以担任小组中的发言人的角色,方便对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表述,而那些文笔较好、思路清晰的学生则适合担任书记员的角色,对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的看法进行统计,方便后期进行总结。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去准备一些思考问题,方便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探讨,比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与墨家所讲的‘兼爱’有什么样的区别?”这个问题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可能相对较难,就需要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调动起来,一个人去查儒家的“仁爱”思想,另一个人去查找墨家的“兼爱”思想,并且由那些逻辑较清晰的同学对已知的内容进行比对,分工合作以更好的完成小组探究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在沉浸到历史学习的基础上找到了自己在小组中的定位,教师也应该有意的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之中,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住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能够为学生的生涯思考打开大门。 (二)构建学习情境,拉近与生活的距离
情境教学法是许多教师都会在教学中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思考来说也能起到良好的启发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意识的提高,也能够很好的拉近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积极地从所学习的课堂知识入手来进行生活中的职业规划考虑,为学生的生活化学习提供一个可行路径。在教育领域中的建构主义主张进行抛锚式教学,学生需要自主的去构建知识框架,而这就需要学生对所接触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给学生构建一个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生活情境中更好的思考知识对现实的作用。
比如:教师在进行《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这一课时的讲解时,由于整个课时涉及许多学生耳熟能详的著名人物,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时候以此为纽带来拉近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这一课时中,教材介绍了“两弹元勋”钱学森等老科学家以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还有我国正处于领先地位的人类基因工程等领域,在学习这些人物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去积极地搜集资料,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去总结每一个人物一天的工作内容,并且让学生来说出自己对这些伟大科学家的一些感悟。在了解完这些人物知识以后,教师应该准备一些有关科学家这个职业的知识,自然的从科学家的个体过渡到整个职业,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爱国科学家的工作状态。在这以后,教师可以去提问学生:“今后想要从事什么样的行业?”学生的回答必然五花八门,但是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进行一个基调的奠定,那就是应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立足生本课堂,促进学生实际发展
生本课堂是近年来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即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回归到课堂主体的位置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探究,这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符合生涯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历史学科本身就有着浓厚的人文性,这种人文性主要表现在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上,学生主体之间有着自身的差异性,那么历史学科的存在正是要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总结那些普遍性的经验,以更好的引导每一个差异性的个体,规范学生的生涯规划,让学生能够走上正确的道路。
比如:教师在进行《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这一章节的教学时,由于整个课时的内容都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教师就应该更加积极地展现出“育人本位”的要求,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涯规划密切结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利用时间去感受“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积极意义,同时在内心中根植“读书改变人生”的信念,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和读书对于自身的塑造作用,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来。在学习《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这一课时的时候,除了要让学生去感受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塑造作用以外,教师也应该在学生的内心中树立报效祖国、成人成才的理想,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未来生涯进行主动的规划,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涯意识。
(四)优化教育理念,贯彻生涯教育举措
生涯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之间有着明显的區别,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都对生涯教育持一种忽视的态度,认为生涯教育浪费了原有的教学时间,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事实上,生涯教育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内容,并不指向学生的理论知识,而是直指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密切相关,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清楚自己的未来方向,自然也就对当下的学习更有动力。
比如:教师在进行《音乐与影视艺术》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就应该改变传统的那种只重视对理论知识进行教学的态度,而是让学生去更好的沉浸到课堂学习之中,在音乐与影视艺术的学习中感受到文化的多彩和艺术的丰富性,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让学生带着这种审美能力去进行未来的生涯规划实践。在开展教学实践的时候,教师应该用一部分课堂时间来让学生去欣赏那些多彩的艺术,并且将这种艺术欣赏与艺术家的职业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时都能够渗透一些生涯教育的内容,将教学内容与未来的职业选择密切联系起来,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生涯意识,促进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地优化与调整,并且将生涯规划的内容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能够在历史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受到生涯教育的熏陶,从而更好的完善国家的基础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伟新.高中历史教学与生涯融合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2019(04).
[2]闻娟,陈国鹏.新高考背景下上海高中生生涯发展状况调研[J].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18,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