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当下我国的德育现状却让人堪忧,许多高校注重学术,对德育重视程度不高,仍停留在理论学习、知识教化上。教育模式古板、枯燥,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关键词】德育;德育目标
当下学生在多元的文化,发达的科技的冲击下,出现了有别于以往任何一个年代学生的显著特点。他们个性强、接受新事物快,同时个人主义强、对集体漠视、对网络痴迷、对人生迷茫、心理问题严重。如何培养好当代学生是我们需要直面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教育之重在于德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已成为许多高校教育的理念,然而很多高校对德育重视程度不高,依然停留在理论学习、知识教化上。教育模式古板、枯燥,为学生所反感,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对此,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德育,琢磨出更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德育方式。
一、我国德育的现状
(一)德育目标过于政治化、理想化,阶段目标不明确
我国的德育主要以满足政治需求为主,而忽视道德对个人的影响。我们的德育目标“空、大、远”,没有针对性,过于强调个人要对国家付出。这样的德育目标脱离实际生活,只是高高在上的条条。学生的成长阶段不同,接触社会程度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用统一的目标要求学生是不现实的,起不到德育真正的效果。
(二)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我国的德育主要通过“两课”,给学生灌输“三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三德”教育。这些德育内容早被学生所熟悉,到了高校,这些理论老生重谈,引发学生的抵抗心理。再者,在教学上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学生为了达到良好的考试成绩,只能死记硬背。而一些实践活动由于教师的不重视、场地的限制、经费的限制流于形式,学生自身的思想困惑得不到解决,当学生离开学校踏入社会时,面对社会种种复杂的矛盾,茫然失措,高校德育达不到效果。
(三)良好的德育环境还未成熟
放眼当下高校,教师的道德素养参差不齐,新形势下,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部分教师育人观念淡漠、奉献精神淡化、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缺乏。甚至有部分教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师的身份,近年来,殴打学生,甚至奸淫学生等现象屡有发生,这一些无不冲击着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此外,部分教师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或者缺少自己的主见,无法结合德育的理论分析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对问题的分析中观点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自己也不能说服自己,更无从解学生之惑。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说明了我国的德育环境还未形成良好的氛围,仍存于一个不成熟的时期。
(四)专职辅导员配备不足,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
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主要涵括工作在学生第一线的学工队伍,以及担任德育课程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其中学生的主要管理者(即辅导员、班主任),自身工作繁杂琐碎,多头管理,事务上杂多,对德育只能做到口头上、宣传上的重视,真正实施起来比较难。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规定:高校每200名学生至少要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然而真正能实施的高校寥寥无几,过多的事务以及任务导致了高校中常常出现一名辅导员管理五六百名学生,甚至七八百学生的现象,辅导员想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是往往有心无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相关心明显不足,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
二、针对我国德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多,同时面对社会问题,实际问题也更多。高校的德育更应从生活小事,学生经常面对的事件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这些自身的、社会的问题,分析冲突,体会事件当事人不同的感受,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二)根据学生的内心需要设置教学内容
我国高校德育低效,其中的原因之一在于德育内容的设计过于政治化、教条化、空洞、枯燥,对学生进行灌输,收效甚微。在学生的心理、情感、行为动机等方面未能重视。如果高校能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根据他们的内心需求对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让德育生活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讨论生活问题,主动探讨,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我们的德育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唤起他们的共鸣,才能真正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提供更加生动,更加吸引学生的有效地教学方式
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没有互动的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抵抗,不被学生所接受。如能在教学中采用情景假设、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课外实践等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那么学生被动学习、抵触学习的情况必将会减少,教学也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全体教师要有德育的责任感,做到全员做德育
据学生反映,大学的教师一下课基本都不见到人影,课堂互动少,课下对学生的不关注,只关注自己的科研课题等。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单靠学工线上的工作者做德育工作效果是不明显的,德育教育是一项艰苦的、细致的、复杂的工作,如果各课程的教师在授课之时能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中,那么我们的德育将更具有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宋子祥,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研究,《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3月
[2]胡云霞,体谅德育模式之借鉴,《成功(教育)》,2008年3月
[3]唐爱民,体谅关心模式的德育思想及时代意蕴,《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2月,第6卷第4期
[4]黄向阳,《德育原理》,242页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德育;德育目标
当下学生在多元的文化,发达的科技的冲击下,出现了有别于以往任何一个年代学生的显著特点。他们个性强、接受新事物快,同时个人主义强、对集体漠视、对网络痴迷、对人生迷茫、心理问题严重。如何培养好当代学生是我们需要直面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教育之重在于德育。“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已成为许多高校教育的理念,然而很多高校对德育重视程度不高,依然停留在理论学习、知识教化上。教育模式古板、枯燥,为学生所反感,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对此,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德育,琢磨出更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德育方式。
一、我国德育的现状
(一)德育目标过于政治化、理想化,阶段目标不明确
我国的德育主要以满足政治需求为主,而忽视道德对个人的影响。我们的德育目标“空、大、远”,没有针对性,过于强调个人要对国家付出。这样的德育目标脱离实际生活,只是高高在上的条条。学生的成长阶段不同,接触社会程度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用统一的目标要求学生是不现实的,起不到德育真正的效果。
(二)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我国的德育主要通过“两课”,给学生灌输“三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三德”教育。这些德育内容早被学生所熟悉,到了高校,这些理论老生重谈,引发学生的抵抗心理。再者,在教学上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学生为了达到良好的考试成绩,只能死记硬背。而一些实践活动由于教师的不重视、场地的限制、经费的限制流于形式,学生自身的思想困惑得不到解决,当学生离开学校踏入社会时,面对社会种种复杂的矛盾,茫然失措,高校德育达不到效果。
(三)良好的德育环境还未成熟
放眼当下高校,教师的道德素养参差不齐,新形势下,受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部分教师育人观念淡漠、奉献精神淡化、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缺乏。甚至有部分教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师的身份,近年来,殴打学生,甚至奸淫学生等现象屡有发生,这一些无不冲击着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此外,部分教师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或者缺少自己的主见,无法结合德育的理论分析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对问题的分析中观点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自己也不能说服自己,更无从解学生之惑。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说明了我国的德育环境还未形成良好的氛围,仍存于一个不成熟的时期。
(四)专职辅导员配备不足,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
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主要涵括工作在学生第一线的学工队伍,以及担任德育课程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其中学生的主要管理者(即辅导员、班主任),自身工作繁杂琐碎,多头管理,事务上杂多,对德育只能做到口头上、宣传上的重视,真正实施起来比较难。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规定:高校每200名学生至少要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然而真正能实施的高校寥寥无几,过多的事务以及任务导致了高校中常常出现一名辅导员管理五六百名学生,甚至七八百学生的现象,辅导员想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是往往有心无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相关心明显不足,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
二、针对我国德育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大学是社会的缩影,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多,同时面对社会问题,实际问题也更多。高校的德育更应从生活小事,学生经常面对的事件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这些自身的、社会的问题,分析冲突,体会事件当事人不同的感受,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二)根据学生的内心需要设置教学内容
我国高校德育低效,其中的原因之一在于德育内容的设计过于政治化、教条化、空洞、枯燥,对学生进行灌输,收效甚微。在学生的心理、情感、行为动机等方面未能重视。如果高校能了解学生真正的需求,根据他们的内心需求对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让德育生活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讨论生活问题,主动探讨,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我们的德育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内心,唤起他们的共鸣,才能真正地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提供更加生动,更加吸引学生的有效地教学方式
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没有互动的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抵抗,不被学生所接受。如能在教学中采用情景假设、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课外实践等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那么学生被动学习、抵触学习的情况必将会减少,教学也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全体教师要有德育的责任感,做到全员做德育
据学生反映,大学的教师一下课基本都不见到人影,课堂互动少,课下对学生的不关注,只关注自己的科研课题等。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单靠学工线上的工作者做德育工作效果是不明显的,德育教育是一项艰苦的、细致的、复杂的工作,如果各课程的教师在授课之时能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中,那么我们的德育将更具有时效性。
【参考文献】
[1]宋子祥,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研究,《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3月
[2]胡云霞,体谅德育模式之借鉴,《成功(教育)》,2008年3月
[3]唐爱民,体谅关心模式的德育思想及时代意蕴,《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2月,第6卷第4期
[4]黄向阳,《德育原理》,242页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