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公众和心理疾病患者在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疾病的问题上存在忽视、延迟就医等问题。给患者自己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需要各个方面付出努力,才能改善心理疾病患者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疾病;精神卫生;治疗
人们罹患心理疾病是自然而常见的现象,如果不认真、科学对待,产生的后果可能不亚于严重的生理疾病。目前,国内公众由于受心理卫生素养限制,在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疾病的问题上存在不少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不重视心理问题,不能识别自己的心理问题,知道有了问题之后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获得有关的信息并求助,直到问题很严重了才会到医院就医,而且就医行为也往往不彻底。这些都使公众不能有效使用社会的心理卫生服务资源,不得不苦苦忍受各种病痛的折磨。很多心理疾病患者除了疾病带来的痛苦,还要遭受各种社会的不公、公众的冷眼和歧视、对亲人的内疚等等。他们作为社会群体里最为弱势者之一,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来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使他们早日康复,回归社会,享受到正常的生活。
一、政府及社会各个部门的政策支持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心理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严重心理障碍患者人数超过1600万。但是,与大量的心理疾病患者不匹配的是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精神科医生数量2万多名,平均每10万人口才1.49名精神科医生。精神卫生的床位和医务人员资源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很多精神科医生的专科技术培训不充分。所以,需要政府牵头,积极作为,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照顾到这一群体和这一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国家财政对精神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扩充精神医疗资源,为心理疾病的筛查、诊治、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在涉及曾经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的有关权益的法律规定和实际行政管理的时候要本着科学、人道的原则进行处理,保障他们的各种权利和机会。
二、社会媒体的密切配合
社会上网络、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对精神病患者的报道主要是一些打人伤人甚至杀人的负面报道,加深了公众对他们的恐惧和隔离,形成了公众歧视的一部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心理疾病患者都会实施破坏行为,而且往往也有规律可循,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比如以前有过冲动毁物、肇事肇祸等暴力行为者、有口头威胁他人者、酒精滥用者、一个月之内有明显的与被害有关的幻觉、妄想、猜疑、激越、兴奋等精神病性症状者。大部分的心理疾病患者对他人是没有危险性的。我们不能因为一小部分病情沒有得到控制的患者的非理性行为而视所有的心理疾病患者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社会媒体对涉及心理疾病患者的报道要秉着科学、客观、全面的原则,进行报道,比如不能只报道精神病患者打人伤人,也可以报道患者经过治疗回归社会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消息。
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目前,很多人在发现自身异常之后,宁愿自己采取各种措施应对也不愿到专业的机构寻求帮助。他们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相关的机构(比如心理医院、精神病院)有一种污名的态度,觉得自己接受了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种不光彩的经历,不敢让别人知道,否则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人际交往、婚姻恋爱等等方面不利,怕别人知道后会瞧不起自己,歧视自己,所以宁愿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去求助,他们不知道很多心理问题是自身不容易解决的,尤其是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疾病必需接受科学的药物治疗才能缓解。有些人由于对精神科的治疗不理解,道听途说精神科药物有副作用等等拒绝吃药,或者在病情有一定缓解之后就自行停药,结果导致病情反复,治疗难度加大。
针对这种现象,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应该:①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尽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使患者通过求助,一方面解决自己的疾患,另一方面也提升自己心理卫生素养。②科学合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特别是对患者冲动破坏行为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提前训练家属和主要照料者进行风险应对预案的演练,将心理疾病患者实施破坏行为的可能性以及行为实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③提升服务质量。比如,为了减少病人就医的顾虑,很多医院的精神科改名为“身心科”等;还比如在病人就医的过程中耐心给病人讲解药物可能的副作用以及应对办法,减少病人的恐慌担忧,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
四、家属亲友关爱
一个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往往需要家庭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然而,据统计,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家庭的经济情况都不是很好,患者的病是家庭的严重经济负担,很多家庭不堪重负,不得已和医院签订放弃治疗的协议,结果患者成为医院和社会的负担。还有一些家庭索性将患病的家人锁起来、关起来,以免他们出去闹事、惹祸。虽然这些可能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是亲友的支持、理解和关爱是心理疾病患者积极应对病痛、抵御外界污名和歧视、摆脱病魔、回归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人间真情、社会温暖的表现,扶助、照顾我们的亲人也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的法律义务和基本家庭道德底线的要求。家属的照顾、亲友的关爱是患者康复的主要依靠力量,所以,心理疾病患者的家人亲友要付出足够的爱心、耐心和决心,配合专业机构和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方案的执行和监督执行工作。
一个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体现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只有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推动心理疾病患者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80-184.
[2]李强,高文珺,许丹.心理疾病污名形成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582-589.
[3]位照国,刘铁榜,胡赤怡,段卫东,高欢,杨孔军等.深圳市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8):597-603.
[4]李强,高文珺,许丹.心理疾病污名形成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582-589.
[5]夏勉,江光荣.归因、自我效能和社会容认度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5):892-900.
关键词:心理疾病;精神卫生;治疗
人们罹患心理疾病是自然而常见的现象,如果不认真、科学对待,产生的后果可能不亚于严重的生理疾病。目前,国内公众由于受心理卫生素养限制,在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疾病的问题上存在不少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不重视心理问题,不能识别自己的心理问题,知道有了问题之后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获得有关的信息并求助,直到问题很严重了才会到医院就医,而且就医行为也往往不彻底。这些都使公众不能有效使用社会的心理卫生服务资源,不得不苦苦忍受各种病痛的折磨。很多心理疾病患者除了疾病带来的痛苦,还要遭受各种社会的不公、公众的冷眼和歧视、对亲人的内疚等等。他们作为社会群体里最为弱势者之一,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来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使他们早日康复,回归社会,享受到正常的生活。
一、政府及社会各个部门的政策支持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心理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严重心理障碍患者人数超过1600万。但是,与大量的心理疾病患者不匹配的是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精神科医生数量2万多名,平均每10万人口才1.49名精神科医生。精神卫生的床位和医务人员资源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很多精神科医生的专科技术培训不充分。所以,需要政府牵头,积极作为,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照顾到这一群体和这一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国家财政对精神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扩充精神医疗资源,为心理疾病的筛查、诊治、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在涉及曾经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的有关权益的法律规定和实际行政管理的时候要本着科学、人道的原则进行处理,保障他们的各种权利和机会。
二、社会媒体的密切配合
社会上网络、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对精神病患者的报道主要是一些打人伤人甚至杀人的负面报道,加深了公众对他们的恐惧和隔离,形成了公众歧视的一部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心理疾病患者都会实施破坏行为,而且往往也有规律可循,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比如以前有过冲动毁物、肇事肇祸等暴力行为者、有口头威胁他人者、酒精滥用者、一个月之内有明显的与被害有关的幻觉、妄想、猜疑、激越、兴奋等精神病性症状者。大部分的心理疾病患者对他人是没有危险性的。我们不能因为一小部分病情沒有得到控制的患者的非理性行为而视所有的心理疾病患者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社会媒体对涉及心理疾病患者的报道要秉着科学、客观、全面的原则,进行报道,比如不能只报道精神病患者打人伤人,也可以报道患者经过治疗回归社会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消息。
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目前,很多人在发现自身异常之后,宁愿自己采取各种措施应对也不愿到专业的机构寻求帮助。他们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相关的机构(比如心理医院、精神病院)有一种污名的态度,觉得自己接受了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种不光彩的经历,不敢让别人知道,否则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人际交往、婚姻恋爱等等方面不利,怕别人知道后会瞧不起自己,歧视自己,所以宁愿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去求助,他们不知道很多心理问题是自身不容易解决的,尤其是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疾病必需接受科学的药物治疗才能缓解。有些人由于对精神科的治疗不理解,道听途说精神科药物有副作用等等拒绝吃药,或者在病情有一定缓解之后就自行停药,结果导致病情反复,治疗难度加大。
针对这种现象,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应该:①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尽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使患者通过求助,一方面解决自己的疾患,另一方面也提升自己心理卫生素养。②科学合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特别是对患者冲动破坏行为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提前训练家属和主要照料者进行风险应对预案的演练,将心理疾病患者实施破坏行为的可能性以及行为实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③提升服务质量。比如,为了减少病人就医的顾虑,很多医院的精神科改名为“身心科”等;还比如在病人就医的过程中耐心给病人讲解药物可能的副作用以及应对办法,减少病人的恐慌担忧,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
四、家属亲友关爱
一个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往往需要家庭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然而,据统计,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家庭的经济情况都不是很好,患者的病是家庭的严重经济负担,很多家庭不堪重负,不得已和医院签订放弃治疗的协议,结果患者成为医院和社会的负担。还有一些家庭索性将患病的家人锁起来、关起来,以免他们出去闹事、惹祸。虽然这些可能都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是亲友的支持、理解和关爱是心理疾病患者积极应对病痛、抵御外界污名和歧视、摆脱病魔、回归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人间真情、社会温暖的表现,扶助、照顾我们的亲人也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的法律义务和基本家庭道德底线的要求。家属的照顾、亲友的关爱是患者康复的主要依靠力量,所以,心理疾病患者的家人亲友要付出足够的爱心、耐心和决心,配合专业机构和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方案的执行和监督执行工作。
一个社会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体现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只有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推动心理疾病患者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180-184.
[2]李强,高文珺,许丹.心理疾病污名形成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582-589.
[3]位照国,刘铁榜,胡赤怡,段卫东,高欢,杨孔军等.深圳市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8):597-603.
[4]李强,高文珺,许丹.心理疾病污名形成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582-589.
[5]夏勉,江光荣.归因、自我效能和社会容认度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5):8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