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当今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阐述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剖析生命教育与中学体育教育的内在关系,提出中学体育教育改革应强化师生的生命价值意识,尊重生命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关注生命的整体性。
关键词:体育教育 生命教育 教育改革
目前,我国在中学体育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许多体育教师受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影响,片面强调身体锻炼,忽视了关于生命价值的宣传和教育。另外,由于体育课在很多学校被视为公共课程,故只关注学生体育成绩的量化考核,淡化生命价值意识的培养成为了常态。同时,体育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和单一,不能很好地尊重和发展学生的生命潜力。此外,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过于强调“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心理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一、生命教育
1.生命教育的内涵
总结提炼相关研究观点可知,生命教育本质上是根据每个个体生命的不同特征,遵循个体正常的生理规律,以个体的生命潜质为基础,通过良好的引导和教育促进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开启个体的精神世界,使个体的生命潜能得到激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注重个体生命发展的整体性,使个体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生命活力充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从生命教育的角度看,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和生理的训练来促进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每个个体生命的价值,进而理解生命乃至生活的真正意义。
2.国外生命教育的发展情况
国外的生命教育起源较早,对生命教育的特点和实践传播方式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研究。在1968年初的美国,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思想,并在学校广泛推行和实践这一理念。美国的中小学成为贯彻生命教育的主要场所,截止1976年,美国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中小学已达1 500余所,到了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在美国的中小学层面基本得到普及。
日本在20世纪后期,在其青少年中出现了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甚至出现大量的自杀、欺侮、杀人等极端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日本在1989年修订了新的中小学教学大纲,明确了“以敬畏生命、尊重人”的精神为德育目标。
3.国内生命教育的发展情况
1976年初,我国从日本引入了生命教育这一概念,并逐步推广。1998年,台湾地区开展了针对中学生群体的大型系列生命教育活动,并获得了各级中等学校以及教育界领域许多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也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同时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也积极开展了以促进中小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主题活动,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
二、生命教育与中学体育教育的关系
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和落脚点是人的生命。在我国,家长和社会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会高度关注其健康成长的状况,一旦进入学校教育,尤其是到了有升学压力的中学后,教师和家长的关注点大多落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至于学校的体育教育,往往只以取得体育成绩作为教学目标。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要实现素质教育就离不开学校的体育教育。
1.生命教育是中学体育教育的主要思想
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逐步形成,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此,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积极主动把握学生的成长关键期,以生命教育作为中学体育教育的主要思想,开展一系列融合生命意义、生命本源和生命价值的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
2.中学体育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实践
中学体育教育不仅要以锻炼学生强健的身体为教学任务,更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目标。为了推进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其必须以生命教育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各类体育训练并积极配合教学,从而更好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善待生命和享受生命,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实现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双重完善,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生命教育”视角下,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
当前,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也迫在眉睫。从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看,其主要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不合理等问题。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学体育教育改革应抓住机遇,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将生命教育融入中学体育教育的课程之中,强化师生的生命价值意识,尊重生命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关注生命的整体性。
1.在体育教育中,强化生命价值意识
中学体育教育融入“生命教育”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系列体育运动训练,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慢慢感受其自身的身体变化,增加心理体验,可以强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学生生命价值意识的觉醒,从而使学生在敬畏生命的基础上尊重和珍惜生命。同时,体育教师自身也必须怀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细心观察学生的发展,并根据学生情况,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将体育知识、体育精神、体育技能,融入日常的体育教学中。
2.在体育教育中,尊重生命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个体的生命是由多重生命层次构成的,同时,个体又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生态圈中,由此形成了个体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在个性、爱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每位学生都具备自身的特点。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尊重每位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理解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对生命价值认识程度的差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营造一个自由、民主与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愉悦体验,同時获得最大程度的成就感。
3.在体育教育中,关注生命的整体性
人的生命包含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层次,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系。中学教育的任务是要塑造学生的社会化生命,引导学生精神生命发展。因此,中学教育不仅要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要着力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此外,学校也要通过团队化体育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集体感,使学生学会团队合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心。
四、小结
中学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体育教育改革中更多融入生命教育的相关理念,培养和强化师生的生命价值意识,尊重生命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特征,立足于生命整体性的视角努力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树立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最终提高学生的生命品质。
参考文献:
[1] 阳彭庄.生命教育视角下中职体育教育[J].信息化建设2016(10).
[2] 王开银.“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思考[J].高职高教研究.2015 (31).
[3] 贾新建.生命教育回归与尊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4).
[4] 向钇锰,庞之东,王怀华.我国学校体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及构建[J].青少年教育.2016(4).
[5] 司红波.生命教育语境下体育教育的价值拓展与实现方式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9).
(作者单位:宁波经贸学校)
关键词:体育教育 生命教育 教育改革
目前,我国在中学体育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许多体育教师受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影响,片面强调身体锻炼,忽视了关于生命价值的宣传和教育。另外,由于体育课在很多学校被视为公共课程,故只关注学生体育成绩的量化考核,淡化生命价值意识的培养成为了常态。同时,体育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和单一,不能很好地尊重和发展学生的生命潜力。此外,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过于强调“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心理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一、生命教育
1.生命教育的内涵
总结提炼相关研究观点可知,生命教育本质上是根据每个个体生命的不同特征,遵循个体正常的生理规律,以个体的生命潜质为基础,通过良好的引导和教育促进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开启个体的精神世界,使个体的生命潜能得到激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注重个体生命发展的整体性,使个体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生命活力充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从生命教育的角度看,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和生理的训练来促进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每个个体生命的价值,进而理解生命乃至生活的真正意义。
2.国外生命教育的发展情况
国外的生命教育起源较早,对生命教育的特点和实践传播方式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研究。在1968年初的美国,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思想,并在学校广泛推行和实践这一理念。美国的中小学成为贯彻生命教育的主要场所,截止1976年,美国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中小学已达1 500余所,到了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在美国的中小学层面基本得到普及。
日本在20世纪后期,在其青少年中出现了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甚至出现大量的自杀、欺侮、杀人等极端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日本在1989年修订了新的中小学教学大纲,明确了“以敬畏生命、尊重人”的精神为德育目标。
3.国内生命教育的发展情况
1976年初,我国从日本引入了生命教育这一概念,并逐步推广。1998年,台湾地区开展了针对中学生群体的大型系列生命教育活动,并获得了各级中等学校以及教育界领域许多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也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同时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也积极开展了以促进中小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主题活动,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
二、生命教育与中学体育教育的关系
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和落脚点是人的生命。在我国,家长和社会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会高度关注其健康成长的状况,一旦进入学校教育,尤其是到了有升学压力的中学后,教师和家长的关注点大多落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至于学校的体育教育,往往只以取得体育成绩作为教学目标。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要实现素质教育就离不开学校的体育教育。
1.生命教育是中学体育教育的主要思想
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逐步形成,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此,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积极主动把握学生的成长关键期,以生命教育作为中学体育教育的主要思想,开展一系列融合生命意义、生命本源和生命价值的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
2.中学体育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实践
中学体育教育不仅要以锻炼学生强健的身体为教学任务,更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目标。为了推进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其必须以生命教育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各类体育训练并积极配合教学,从而更好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善待生命和享受生命,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实现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双重完善,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生命教育”视角下,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
当前,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也迫在眉睫。从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看,其主要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不合理等问题。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学体育教育改革应抓住机遇,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将生命教育融入中学体育教育的课程之中,强化师生的生命价值意识,尊重生命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关注生命的整体性。
1.在体育教育中,强化生命价值意识
中学体育教育融入“生命教育”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系列体育运动训练,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慢慢感受其自身的身体变化,增加心理体验,可以强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学生生命价值意识的觉醒,从而使学生在敬畏生命的基础上尊重和珍惜生命。同时,体育教师自身也必须怀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细心观察学生的发展,并根据学生情况,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将体育知识、体育精神、体育技能,融入日常的体育教学中。
2.在体育教育中,尊重生命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个体的生命是由多重生命层次构成的,同时,个体又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生态圈中,由此形成了个体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在个性、爱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每位学生都具备自身的特点。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尊重每位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理解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对生命价值认识程度的差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营造一个自由、民主与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愉悦体验,同時获得最大程度的成就感。
3.在体育教育中,关注生命的整体性
人的生命包含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层次,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系。中学教育的任务是要塑造学生的社会化生命,引导学生精神生命发展。因此,中学教育不仅要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要着力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此外,学校也要通过团队化体育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集体感,使学生学会团队合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心。
四、小结
中学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体育教育改革中更多融入生命教育的相关理念,培养和强化师生的生命价值意识,尊重生命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特征,立足于生命整体性的视角努力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树立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最终提高学生的生命品质。
参考文献:
[1] 阳彭庄.生命教育视角下中职体育教育[J].信息化建设2016(10).
[2] 王开银.“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思考[J].高职高教研究.2015 (31).
[3] 贾新建.生命教育回归与尊重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4).
[4] 向钇锰,庞之东,王怀华.我国学校体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及构建[J].青少年教育.2016(4).
[5] 司红波.生命教育语境下体育教育的价值拓展与实现方式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9).
(作者单位:宁波经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