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管理是高校发展的支撑,同时也是高校经营满足市场经济的必要协调方式。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不断对高校管理进行改革调整,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但就现阶段的效果来看,我国高校管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则结合现阶段高校管理的现状,全面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校管理 绩效考核 管理权力 高校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得高校发展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压力。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高校必须对内部管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摒弃以前僵硬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自主权。结合西方高校发展的经验和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高校能否在市场中生存,一方面取决于高校自身制度与市场发展的契合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高校能不能利用科学合理的体制充分调动内外部办学资源。因此,高校管理的完善对于高校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一、我国高校管理的发展及现状
在最早的时候,我国高校管理是与计划经济相匹配的国家统筹统一管理。而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市场经济在我国推行以后,高校管理也开始一步步的改革。市场经济下的高校改革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高校改革在近多年的发展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滞后性,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整体状况来看,我国高校管理仍然不能脱离以往的官僚科层管理体系,不能充分的利用高校办学资源。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使得高校的决策基本上都集中在学校方面,很多管理权力都由学校直接决定,各大院系只能按照学校的相关指令来进行各项工作。这种管理模式使得院系和学校的权力与责任都不清晰,校级管理层不能深入了解院系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本无法有效解决学校的发展障碍。综合来说,我国高校当前的管理模式偏向于集权化管理,院系的管理人员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往往没有足够的权力来解决则这问题,只能将问题上报。而校级管理者没有亲临现场,不了解问题的严重性和紧急性,使得高校管理决策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管理效率不高,同时决策结果也很难真正的解决问题。
第二,经费管理不当。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高校经费不足一直是阻碍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各大高校在经费管理方面有所缺失。很多高校虽然重视经费的来源与获取,但对于经费的使用管理还有一定不足,实际管理比较随意。对于各个项目,高校在项目开始以前并没有进行必要的调研和分析,往往是不计成本的投入,产生了一定的经费浪费。另一方面,高校针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折旧的意识,公共性的经费管理模式很难形成经费节约的观念,使得大部分固定资产的保值性都很低,最终共同造成了高校经费的缺失。
第三,教师创造能力不足。目前高校管理的规则过于详细,对高校教师产生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很多高校为了保证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制定了一套复杂的制度来约束教师行为,引用了很多量化指标来考核教师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完成这些任务和指标,那么其待遇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高校教师不同于其他行业,细化的管理制度会限制教师的创造能力,并且教师的工作性质也决定了不能单单使用量化指标来考核。特别是激励机制的欠缺,使得高校很难真正的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的优化策略
第一,下放管理权力。近多年来,我国高校管理改革之所以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高校没有准确的定位校级管理与院系管理的关系,仅仅做了人员编制上的调动和调整。所以,各大高校应该正视自身管理的不足,结合近几年来我国不断提及的“公共管理”理念,效仿政府的“掌舵式”管理。即将管理的重心放在宏观管理和调控方面,将实际的权力下放到下一级管理机构中。比如校级管理注重政策指导、监督检查等,院系管理注重教学任务、落实政策等。这就需要高校给予院系领导更多的自主权,淡化高校管理中的命令式管理,强化各大院系的自我约束意识。最后,权力的下放还需要高校做好监督工作,避免各大院系滥用权力。在管理方面要实施目标性管理,不过多干涉院系工作,但要针对深入监督院系工作细节,维持好权力的平衡。
第二,实行绩效经费管理模式。为了改善目前高校管理在经费管理方面的不足,应该实行绩效经费管理模式。具体来讲,就是重视投入与产出的经费使用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各大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现状和内外部环境,根据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一个合理的经费预算计划和经费管理体系,并解决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促进高校经费最大化利用。另一方面,还需要做好投资效益分析。即在各个教学项目实施以前,先对项目本身进行调研和分析,寻找项目实施的最优方案。最后,还要建立必要的绩效问责机制。即通过对使用经费的个人进行绩效考核,如果经费得到了有效化利用,那么就可以调高其资源。相反,如果绩效考核结果很差,那么就要限制其经费使用限度,从而保证经费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
第三,合理利用激励机制。高校管理应该重视发挥教师的创造能力,不应该过度使用强硬机制来约束教师行为。在管理方面,首先应该满足相应规范的前提性,尽可能的让教师实现自我管理,营造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其次,高校可以实行绩效激励机制,根据教师业绩的不同来制定差异化的薪酬,打破教育行业资历排辈的现状。在这之中,还要根据岗位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薪酬标准,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国高校管理经过多年的改革虽然有了相应的发展,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充分重视这些问题,并不断的调整高校管理内部机制,以教师为主体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得高校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高校管理彻底脱离官僚科层管理,有效的利用办学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晓龙.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42-44.
[2]范灵.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15(2):57-59.
【关键词】高校管理 绩效考核 管理权力 高校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得高校发展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压力。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高校必须对内部管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摒弃以前僵硬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自主权。结合西方高校发展的经验和我国高校的现状来看,高校能否在市场中生存,一方面取决于高校自身制度与市场发展的契合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高校能不能利用科学合理的体制充分调动内外部办学资源。因此,高校管理的完善对于高校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一、我国高校管理的发展及现状
在最早的时候,我国高校管理是与计划经济相匹配的国家统筹统一管理。而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市场经济在我国推行以后,高校管理也开始一步步的改革。市场经济下的高校改革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高校改革在近多年的发展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滞后性,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就整体状况来看,我国高校管理仍然不能脱离以往的官僚科层管理体系,不能充分的利用高校办学资源。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使得高校的决策基本上都集中在学校方面,很多管理权力都由学校直接决定,各大院系只能按照学校的相关指令来进行各项工作。这种管理模式使得院系和学校的权力与责任都不清晰,校级管理层不能深入了解院系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本无法有效解决学校的发展障碍。综合来说,我国高校当前的管理模式偏向于集权化管理,院系的管理人员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往往没有足够的权力来解决则这问题,只能将问题上报。而校级管理者没有亲临现场,不了解问题的严重性和紧急性,使得高校管理决策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管理效率不高,同时决策结果也很难真正的解决问题。
第二,经费管理不当。在现阶段的发展中,高校经费不足一直是阻碍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各大高校在经费管理方面有所缺失。很多高校虽然重视经费的来源与获取,但对于经费的使用管理还有一定不足,实际管理比较随意。对于各个项目,高校在项目开始以前并没有进行必要的调研和分析,往往是不计成本的投入,产生了一定的经费浪费。另一方面,高校针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折旧的意识,公共性的经费管理模式很难形成经费节约的观念,使得大部分固定资产的保值性都很低,最终共同造成了高校经费的缺失。
第三,教师创造能力不足。目前高校管理的规则过于详细,对高校教师产生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很多高校为了保证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制定了一套复杂的制度来约束教师行为,引用了很多量化指标来考核教师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完成这些任务和指标,那么其待遇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高校教师不同于其他行业,细化的管理制度会限制教师的创造能力,并且教师的工作性质也决定了不能单单使用量化指标来考核。特别是激励机制的欠缺,使得高校很难真正的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现阶段我国高校管理的优化策略
第一,下放管理权力。近多年来,我国高校管理改革之所以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高校没有准确的定位校级管理与院系管理的关系,仅仅做了人员编制上的调动和调整。所以,各大高校应该正视自身管理的不足,结合近几年来我国不断提及的“公共管理”理念,效仿政府的“掌舵式”管理。即将管理的重心放在宏观管理和调控方面,将实际的权力下放到下一级管理机构中。比如校级管理注重政策指导、监督检查等,院系管理注重教学任务、落实政策等。这就需要高校给予院系领导更多的自主权,淡化高校管理中的命令式管理,强化各大院系的自我约束意识。最后,权力的下放还需要高校做好监督工作,避免各大院系滥用权力。在管理方面要实施目标性管理,不过多干涉院系工作,但要针对深入监督院系工作细节,维持好权力的平衡。
第二,实行绩效经费管理模式。为了改善目前高校管理在经费管理方面的不足,应该实行绩效经费管理模式。具体来讲,就是重视投入与产出的经费使用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各大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现状和内外部环境,根据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一个合理的经费预算计划和经费管理体系,并解决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促进高校经费最大化利用。另一方面,还需要做好投资效益分析。即在各个教学项目实施以前,先对项目本身进行调研和分析,寻找项目实施的最优方案。最后,还要建立必要的绩效问责机制。即通过对使用经费的个人进行绩效考核,如果经费得到了有效化利用,那么就可以调高其资源。相反,如果绩效考核结果很差,那么就要限制其经费使用限度,从而保证经费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
第三,合理利用激励机制。高校管理应该重视发挥教师的创造能力,不应该过度使用强硬机制来约束教师行为。在管理方面,首先应该满足相应规范的前提性,尽可能的让教师实现自我管理,营造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其次,高校可以实行绩效激励机制,根据教师业绩的不同来制定差异化的薪酬,打破教育行业资历排辈的现状。在这之中,还要根据岗位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薪酬标准,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国高校管理经过多年的改革虽然有了相应的发展,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充分重视这些问题,并不断的调整高校管理内部机制,以教师为主体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得高校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高校管理彻底脱离官僚科层管理,有效的利用办学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晓龙.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42-44.
[2]范灵.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15(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