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生+高学历=好老师?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s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招聘名单在网络上屡屡刷屏,“名校”“研究生”已然成为中小学招聘的标配。名校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校园,会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万灵药”吗?
  教师行业门槛不断提高
  16人来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其中6名是博士,这是广州某知名中学招聘的教师。不久前,“深圳一高中20位新老师19位来自清北”的新闻也登上热搜。
  如今,高学历名校生成为中小学招聘的首选,非师范类院校、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也在不断涌入教师行业。记者调研发现,不仅是一线城市重点中学教师中的名校毕业生比例在不断攀升,一些二三线城市重点中学的招聘门槛也在不断提高。
  深圳某区属初中的英语教师谢林(化名)硕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他表示,教师行业的门槛虽在提高,但一批高学历优秀人才选择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可喜的趋势。“大多数高学历毕业生有着较为宽阔的视野,而且有多种技能傍身,能够带给学生许多课堂之外的体验。”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宗晓华认为,非师范生,尤其是较好的综合性大学毕业生,选择从事教师职业,反映了教师职业吸引力正在快速提升,是新时代教育职业地位提高的必然结果,也印证了近年来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的效果。
  “选择在优质高中当教师,无论是出于教育情怀,还是经济待遇,抑或社会地位,目前对于名校毕业生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路径,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更是如此。”宗晓华说。
  学得好是否等于教得好?
  成都某初中班主任黄璜(化名)向记者表示,2017年应聘这所学校时,一本院校本科生就可以被聘用,仅仅过了4年,老师的门槛便提高到“双一流学校硕士研究生”。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师范)专业毕业生小曾说,2019年毕业求职的时候,一线城市教师招聘对名校的偏好已经比较明显,深圳一些顶尖高中几乎只招清北,“我们物理师范专业一年一百个毕业生,最后进入到深圳顶尖中学的屈指可数” 。
  不可否认,名校毕业生的大量涌入为教育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但高学历和优学历是否是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万灵药”仍存疑问。
  ——学得好是否教得好?谢林表示,其所在班级学生的家长经常会质疑他们的教学能力,并认为他们这些年轻教师应该向隔壁班级从业20多年的老教师学习,“在我们学校,学历一般但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更受家长欢迎”。
  广东某重点高中班主任王老师表示,有些非师范专业毕业的名校老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难将自己所学转化为贴合学生认知的知识,他们课堂上所举的案例往往太难,学生达不到这样的理解水平。
  ——名校毕业生是否能真正放下身段,一心投入基础教育?谢林说,相比师范生,综合性院校毕业生可能会在心理学、教育学、模拟教学等方面有所欠缺。现在大部分学校都会给新进老师开设各类培训,弥补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短板,但并不是所有老师都严格参加每一项培训。
  王老师认为,现在一些学校招聘追求名校头衔,除了名校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想打响招牌的意思。一些学校为了吸引学生就读,首先想到在“门面”上下功夫。
  宗晓华认为,如果优质高中能够招聘到清北等名校优秀的毕业生并加以培养、造就一批名师的话,这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目前一些学校看重名校的初衷比较功利和狭隘。
  要招“名师”,更要培养“名师”
  受访专家表示,在明确高学历优学历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助推作用的同时,教师队伍建设也不能只盯着招名校生,要招“名师”,更要培养“名师”。
  黄璜告诉記者,现在不少学校都关注如何从顶尖高校招老师,可很少考虑如何将这些“名师”打造成在家长和学生之间颇受欢迎的老师。从家长角度看,老师的名校头衔虽光鲜亮丽,但他们最终的关注点还是自己的孩子学了多少知识,是否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培养好的人格。“如果学校只把招了多少名校毕业生作为招生噱头,而不下功夫培养老师,名校光环最终可能也会暗淡下去。”黄璜说。
  “非师范生名校毕业生大量进入教育行业,让师范教育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卿素兰认为,面对新形势,教师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力度应加大,教师的培养体系也应更加灵活。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范兆雄建议,师范类院校要进行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可以多与综合性大学合作,拓宽中小学教师的生源渠道,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和师范生的竞争力。
  宗晓华说,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事业,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教师面对的个体千差万别。因此,教师除了要有教育热情和学科知识,还要具备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人师”和“名师”。
  (来源:《半月谈》 陆 浩 杨淑馨/文)
其他文献
云南国水希望小学的前身是双柏县妥甸镇丫口完小。丫口完小校园狭小,校舍拥挤破旧,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加之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不少学生不愿在该校就读。面对家长不放心、学生不专心、教师不安心的办学困境,搬迁、新建丫口完小成为全校师生和丫口村委会广大村民的强烈心声,也是当地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但是,由于双柏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国家重点扶持县,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实在难以满足广大村民的要求
期刊
面对升学考试的硬压力,部分学校随意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校外培训成风,中小学生睡眠成为可以牺牲的软问题,多年难以有效解决,以至于受到中央重视,国家出台文件进行专项治理。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强重视、保时间、防干扰、提质量、重监测督导”等方面提出七项措施,体现了综合施策的精神。中小学生睡眠看似是一个简单问题,其实是一个教育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学校、家庭、学生及社
期刊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调查并编写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其中提到中国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继续恶化,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睡眠时长未达标。  睡眠时间严重不达标,将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身心健康。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
期刊
张文亮先生写了一篇文章《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从开篇“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不情愿、抱怨、无奈,到最后发现原来“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的豁然开朗。其中种种,包含着教育一个孩子的艰辛、焦虑、欢喜等等。  而我因此想到了那群扎根在鄉村教育的教师们,他们何尝不是牵着千千万万的蜗牛行走在窄窄的路上!  他们用自己身体力行的举动践行着教师的担当。他们是乡村的守望者,给了不能陪在孩子们
期刊
“湾塘这所小学不一样!”提起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小学,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郑淑英总是这样说。  “我从没见过一所学校里的孩子如此快乐……” 作为省级教研员,郑淑英到过云南的很多学校,既有家长挤破头都想把孩子送进去的城区优质学校, 也有相对薄弱的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可是,唯有这所偏远的乡村小学,给她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  这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记者带着好奇, 踏上了前
期刊
当下,部分地方已陆续开展中考体育考试。去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方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已有不少地方出台了有关2021年中考体育的通知,从中可以看出,一大显著变化是中考体育分值逐步提高了。中考体育提分,究竟“提”出
期刊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曾尝试邀请国内某顶尖名校博士毕业生到自己学校工作,得到的回答是“刘老师,我们选择工作岗位时,西安以西是不考虑的”。听到这话,刘仲奎“半天说不出话来”。  西部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难、留人也难,近年来一直是全国两会聚焦的热点话题。前不久媒体曾经报道过国内高校人才流动新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内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全面推进,较之此前的“孔雀东南飞”现象,西北地区一些普通高
期刊
2016年秋天,驱车二百余里,来到下拖白村,一路除了秋风,就是松涛。秋风盈盈,满含期待;松涛阵阵,蓄满深意。迢迢行程都是风景,如诗如画如歌,而这如诗如画如歌的风景,浸染了人的精神,就成了路。  愚公移山,需要的是路; 路,总会不断生长,向宽处,向远处,向深处。  诗  下托白村是个好地方:古木葱郁,苍劲遒异;泉眼清冽,晶莹剔透。一路问询着终于到了学校路口,一个头发花白的奶奶说:学校正在盖,学生都是
期刊
随着经济企稳向好,就业市场也明显回暖。机构数据显示,一季度招聘岗位和求职人数呈现“供需两旺”。不过,今年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复杂,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叠加国内外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就业压力怎么破?  “金三银四”,招聘岗位显著增加  记者从几家大型网络招聘机构了解到,今年以来,招聘岗位和求职人数同比大幅增长,3、4月就业市场旺季已基本恢复。  “从我们观察的情况看,今年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较
期刊
教育部近日颁布“睡眠令”,对中小学生就寝时间做出了明确要求,引发家长们极大关注。目前,新政进入落实阶段,学校会怎样安排作息时间?老师是否会给学生少留作业?家长要怎么督促孩子按时就寝?  问题1  孩子还需要早到校吗?  对于上学时间,很多家长十分纠结,一方面希望孩子早上能够多睡会儿,另一方面又担心老师提前上课耽误了学习。教育部“睡眠令”发布后,学校是否会统筹安排作息时间,孩子还需要早到学校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