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象牙,从古至今一直非常珍贵,不仅是因为其质地洁白细腻,更多的是象牙制品随着封建王朝的兴替,逐步成为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且由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为普贤菩萨坐骑的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因此象牙制品一直为达官贵人所钟爱。直至明清,由于海上贸易的繁荣以及雕刻技艺的发展,象牙制品作为艺术品于民间亦逐步兴盛。
我国以象牙制作器物的历史悠久,济南市博物馆就藏有一件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象牙琮,此物于1959年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26号墓出土,重97克,口径10.07厘米,底径14.4厘米,厚1.3厘米,存在多处修复痕迹,应为先民礼天或作图腾崇拜所用。自新石器时代经商周至唐宋,象牙制品一直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如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的兽面纹嵌松石象牙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鸟兽花卉纹镂牙尺,都显示象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中国境内的大象逐步减少,汉代以后象牙材料只有附属国进贡才可获得,因此,象牙制品一直为达官贵人所钟爱,直至明清,由于海上贸易的繁荣以及雕刻技艺的发展,象牙制品作为艺术品于民间亦逐步兴盛。
象牙雕刻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从先民的崇拜图腾到明清商贾富豪的收藏品,象牙雕刻经历了由“形似”至“形象”,再至“以形写神”“形神并重”的发展历程,尤以明清最为繁荣,出现了以北京、扬州、广州为中心的各具特色的牙雕工艺流派,成就了象牙雕刻的鼎盛时期。济南市博物馆所藏牙雕数量较多,上起大汶口时期下至民国,尤以明清时期的牙雕人物造像最具特色,明清两朝年代相近,因此在风格上有传承,也有所不同。
明圆雕立身象牙寿星,寿星笑容可掬,额头突出,头部比例明显偏大,慈眉善目,双耳垂肩,须髦及胸,一手执竹质拐杖,一手执芭蕉扇,身披长衫,背负饰物。刀法古朴简洁,对衣饰、胡须并未做过多处理,寥寥数刀,将寿星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了当时艺术家的艺术手法,颇具代表性。
明晚期象牙寿星,明代中晚期牙雕艺术逐步进入了繁荣期。牙雕直接继承了宋元时期的技法。这件象牙雕寿星作站相,身着宽袖长袍,衣着的线条简洁而流畅。并充分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着力刻画了寿星的头部,额头高耸,上有三道深深的皱纹,寿星的眼鼻嘴宽大,笑容可掬,作者对胡须、衣饰略加修饰,腰间丝绦无风自动。作品具有明代雕刻的典型风格。
清圆雕象牙观音,象牙材质,圆雕手法,观音面浮微笑,双目微垂,体现出清净端庄、慈悲的风范;头披长巾,颈戴璎珞,身着宽袖长衫,双手自然垂腹前,身体微向左曲,右手持佛珠,左手残缺;此牙雕通体色调淡黄,包浆润泽,透出柔和细腻之感,整体有较重裂痕,底部有修复痕迹,突出部位牙质表面显现出宝石光泽;整体刀法流畅且较注重衣饰的刻画,只是略显繁琐,清代技法较为明显。
清末圆雕立身女将像头戴武将头盔,盔插翎羽,身着盔甲,左手抚剑,剑配流苏,右手握长柄大刀。盔甲、内衬、剑鞘、云肩、刀身皆雕刻云纹装饰,精美细致。
明清两朝牙雕人物造像均有较高的重艺术性,只是随着时间变化,清代向细处发展,导致做工、神韵出现较大变化。细看以上四件文物,自明至清末,两朝牙雕人物造像发饰、衣着发生了较大变化,明代讲究雕刻以简练、古朴为主,大开大合,细处并未过多修饰,张扬并不媚俗,到清后期牙雕风格追求刻意的精雕细刻,发饰、衣着修饰过多,因此形成了一种华丽、纤繁的美。
除做工繁簡外,明清两朝牙雕造像的比例也有所不同,明代造像大都遵循“五短”的原则,即脖子短,上身短,胳膊短,下身短,腿短,唯独头大,跟现实人物相比,比例失调,将人物形体的比例关系主观化处理,这样就深化了人物的脸部,突出表现脸部表情,一切为脸部的刻画服务。与现代人推崇的“九头身”、古希腊人的黄金分割都有不同,中国古代因“五行”学说盛行,潜移默化中“5:1”成为美的基准,头大、身短的现象经常出现中国出现在古代绘画、 雕刻中,越至近代,因西方文化的影响,头所占比例逐渐被减少,因此清代造像就很少出现头大的感觉了。
最后是开脸不同,对于各类造像,最重要的莫过于开脸的环节,所谓开脸即对人物脸部的细致刻画,以主观创造为主,五官结构完全依靠工匠的想象,不像衣帽、配饰,整个中国都区别不大,因此造像的开脸最能体现那个时代主观流行的美。细看以上四件文物,明代的开脸,受中国古代绘画的影响较重,强调物象内在神韵的把握,对脸部主要特征加以强调、夸张,其他细微末节皆一笔带过,反观清代造像面部刻画,更加细致,五官构造日趋像近代人,更加写实。
整体来说,明代牙雕造像以简练、古朴为主,张扬并不媚俗,越至近代,雕刻技艺愈加成熟,细节刻画愈加繁琐。从审美上看,明代的牙雕造像整体比较“尚古”,神、形、气俱到,看似简练,却极重神韵。清代则是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新型美学并盛,已经比较偏近于现代人的审美了。
作者单位:济南市博物馆
我国以象牙制作器物的历史悠久,济南市博物馆就藏有一件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象牙琮,此物于1959年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26号墓出土,重97克,口径10.07厘米,底径14.4厘米,厚1.3厘米,存在多处修复痕迹,应为先民礼天或作图腾崇拜所用。自新石器时代经商周至唐宋,象牙制品一直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如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的兽面纹嵌松石象牙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鸟兽花卉纹镂牙尺,都显示象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中国境内的大象逐步减少,汉代以后象牙材料只有附属国进贡才可获得,因此,象牙制品一直为达官贵人所钟爱,直至明清,由于海上贸易的繁荣以及雕刻技艺的发展,象牙制品作为艺术品于民间亦逐步兴盛。
象牙雕刻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从先民的崇拜图腾到明清商贾富豪的收藏品,象牙雕刻经历了由“形似”至“形象”,再至“以形写神”“形神并重”的发展历程,尤以明清最为繁荣,出现了以北京、扬州、广州为中心的各具特色的牙雕工艺流派,成就了象牙雕刻的鼎盛时期。济南市博物馆所藏牙雕数量较多,上起大汶口时期下至民国,尤以明清时期的牙雕人物造像最具特色,明清两朝年代相近,因此在风格上有传承,也有所不同。
明圆雕立身象牙寿星,寿星笑容可掬,额头突出,头部比例明显偏大,慈眉善目,双耳垂肩,须髦及胸,一手执竹质拐杖,一手执芭蕉扇,身披长衫,背负饰物。刀法古朴简洁,对衣饰、胡须并未做过多处理,寥寥数刀,将寿星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了当时艺术家的艺术手法,颇具代表性。
明晚期象牙寿星,明代中晚期牙雕艺术逐步进入了繁荣期。牙雕直接继承了宋元时期的技法。这件象牙雕寿星作站相,身着宽袖长袍,衣着的线条简洁而流畅。并充分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着力刻画了寿星的头部,额头高耸,上有三道深深的皱纹,寿星的眼鼻嘴宽大,笑容可掬,作者对胡须、衣饰略加修饰,腰间丝绦无风自动。作品具有明代雕刻的典型风格。
清圆雕象牙观音,象牙材质,圆雕手法,观音面浮微笑,双目微垂,体现出清净端庄、慈悲的风范;头披长巾,颈戴璎珞,身着宽袖长衫,双手自然垂腹前,身体微向左曲,右手持佛珠,左手残缺;此牙雕通体色调淡黄,包浆润泽,透出柔和细腻之感,整体有较重裂痕,底部有修复痕迹,突出部位牙质表面显现出宝石光泽;整体刀法流畅且较注重衣饰的刻画,只是略显繁琐,清代技法较为明显。
清末圆雕立身女将像头戴武将头盔,盔插翎羽,身着盔甲,左手抚剑,剑配流苏,右手握长柄大刀。盔甲、内衬、剑鞘、云肩、刀身皆雕刻云纹装饰,精美细致。
明清两朝牙雕人物造像均有较高的重艺术性,只是随着时间变化,清代向细处发展,导致做工、神韵出现较大变化。细看以上四件文物,自明至清末,两朝牙雕人物造像发饰、衣着发生了较大变化,明代讲究雕刻以简练、古朴为主,大开大合,细处并未过多修饰,张扬并不媚俗,到清后期牙雕风格追求刻意的精雕细刻,发饰、衣着修饰过多,因此形成了一种华丽、纤繁的美。
除做工繁簡外,明清两朝牙雕造像的比例也有所不同,明代造像大都遵循“五短”的原则,即脖子短,上身短,胳膊短,下身短,腿短,唯独头大,跟现实人物相比,比例失调,将人物形体的比例关系主观化处理,这样就深化了人物的脸部,突出表现脸部表情,一切为脸部的刻画服务。与现代人推崇的“九头身”、古希腊人的黄金分割都有不同,中国古代因“五行”学说盛行,潜移默化中“5:1”成为美的基准,头大、身短的现象经常出现中国出现在古代绘画、 雕刻中,越至近代,因西方文化的影响,头所占比例逐渐被减少,因此清代造像就很少出现头大的感觉了。
最后是开脸不同,对于各类造像,最重要的莫过于开脸的环节,所谓开脸即对人物脸部的细致刻画,以主观创造为主,五官结构完全依靠工匠的想象,不像衣帽、配饰,整个中国都区别不大,因此造像的开脸最能体现那个时代主观流行的美。细看以上四件文物,明代的开脸,受中国古代绘画的影响较重,强调物象内在神韵的把握,对脸部主要特征加以强调、夸张,其他细微末节皆一笔带过,反观清代造像面部刻画,更加细致,五官构造日趋像近代人,更加写实。
整体来说,明代牙雕造像以简练、古朴为主,张扬并不媚俗,越至近代,雕刻技艺愈加成熟,细节刻画愈加繁琐。从审美上看,明代的牙雕造像整体比较“尚古”,神、形、气俱到,看似简练,却极重神韵。清代则是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新型美学并盛,已经比较偏近于现代人的审美了。
作者单位:济南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