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系统性的学科,想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情境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依靠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而功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意志薄弱,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数学学科的成绩。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传授知识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兴趣的源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动机。例如,我在进行“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写出一个数“112”,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经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我让学生每人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谁说的数能被“2”整除,谁说的数不能被“2”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当教师对学生报的多位数都能准确说出能否被“2”整除时,同学们感到非常惊讶。接着,我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吗?”学生们都摇了摇头。此时,我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出击,说道:“你们想知道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我继续说道:“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在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下,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达到了极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
(二)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自学这些知识,这样的新课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只需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给予关键性的点拨。例如,小数的乘除法,它们的计算法则和整数的计算法则基本相同,只是小数点的位置是新问题。于是,我就请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在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上进行点拨,学生发现原来小数乘法仅仅是小数点在移动,于是,很容易地突破了这个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分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推导
有些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很难用旧知识来引导,就用一组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教学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数据这一内容,要求学生统计出一个路口过往不同类型车辆的数据,先列出一组设问:(1)车辆来往有规律吗?(2)用数数的方法行吗?学生在这组设问后想出统计各种类型车辆用画线段的方法,一条线代表一辆车,有的同学说用画正字的方法好数。这样一来,学生自己推导出了统计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很容易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调动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注重学法的指导,着眼于学生的学,其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兴趣。例如,我在进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时,以“1/2”为认识基础,先让学生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的1/2,然后再让学生折出不同形状图形的1/2,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从而抽象出“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这一分数的本质特征,这样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加深了理解,为后面的“认识几分之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尝试创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数学本来就是通过不断尝试,寻找规律的一门科学,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体会尝试,敢于尝试,通过尝试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体验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很容易地通过所列的2、5的倍数找出能够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也请学生罗列出3的倍数“3、6、9、12、15、18、21、24、27……”学生说,个位上的数从1~9都有,这怎么找规律呢?我让学生认真观察每个数各位上的数,细心的学生观察了一阵说:“我试着和个位加十位的和正好能被3整除。”一句话提醒了同学们,每个学生都动手算起来,一会儿,几乎每个学生都惊奇地喊着:“是的,是这样的!”学生们的脸上都绽放出喜悦的光芒。
二、数学趣味活动方面
(一)给学生讲关于数学方面的故事
一个好的故事能够鼓舞人,启发人,引导人。从故事中学习并且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对学生的学习有启迪作用。在课堂和课外,我都经常给孩子们讲这方面的故事,让孩子们对古人和科学肃然起敬并且暗下决心争取上进。我给学生讲如祖冲之、张衡等古代数学家的故事,还讲一些如“阿基米德智破疑案”“爱因斯坦表演数学游戏”“‘摸彩’的奥秘”等趣味数学故事,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切实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做一些数学趣味游戏
学生都还是孩子,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游戏中学会知识。这是做数学趣味游戏的目的,如我利用严子林先生研制的“数学魔牌二十四”进行计算游戏,把枯燥的基本数学计算变成趣味盎然的游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速度,训练其思维的敏捷和开阔,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数学的浓厚兴趣,在寓教于乐的智力游戏中,使孩子们变得聪明睿智,成绩提高。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增加数学词汇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游戏都是学生最喜欢的,他们从中不仅得到乐趣、知识,还有兴趣。
(三)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从哲学层面的生活理解“生活即数学,数学本身就是生活”。对小学生来说,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就是一种最好的数学学习,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个好办法。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每天作好记录,从学生的记录来看,他们不仅对课本上学的知识理解的更透彻,而且还将课本上没学的知识也掌握了。比如,像税收、药品的剂量、汽车载重量,加油量和排气量、卫星发射和回收等。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怎样做才使他们乐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学、爱学。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情境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依靠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而功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意志薄弱,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数学学科的成绩。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传授知识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兴趣的源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动机。例如,我在进行“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写出一个数“112”,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经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我让学生每人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谁说的数能被“2”整除,谁说的数不能被“2”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当教师对学生报的多位数都能准确说出能否被“2”整除时,同学们感到非常惊讶。接着,我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吗?”学生们都摇了摇头。此时,我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出击,说道:“你们想知道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我继续说道:“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点。”在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下,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达到了极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
(二)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自学这些知识,这样的新课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只需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给予关键性的点拨。例如,小数的乘除法,它们的计算法则和整数的计算法则基本相同,只是小数点的位置是新问题。于是,我就请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在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上进行点拨,学生发现原来小数乘法仅仅是小数点在移动,于是,很容易地突破了这个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分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推导
有些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很难用旧知识来引导,就用一组设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教学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数据这一内容,要求学生统计出一个路口过往不同类型车辆的数据,先列出一组设问:(1)车辆来往有规律吗?(2)用数数的方法行吗?学生在这组设问后想出统计各种类型车辆用画线段的方法,一条线代表一辆车,有的同学说用画正字的方法好数。这样一来,学生自己推导出了统计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很容易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调动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注重学法的指导,着眼于学生的学,其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兴趣。例如,我在进行“认识几分之一”教学时,以“1/2”为认识基础,先让学生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的1/2,然后再让学生折出不同形状图形的1/2,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从而抽象出“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这一分数的本质特征,这样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加深了理解,为后面的“认识几分之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尝试创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数学本来就是通过不断尝试,寻找规律的一门科学,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体会尝试,敢于尝试,通过尝试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体验了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例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很容易地通过所列的2、5的倍数找出能够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也请学生罗列出3的倍数“3、6、9、12、15、18、21、24、27……”学生说,个位上的数从1~9都有,这怎么找规律呢?我让学生认真观察每个数各位上的数,细心的学生观察了一阵说:“我试着和个位加十位的和正好能被3整除。”一句话提醒了同学们,每个学生都动手算起来,一会儿,几乎每个学生都惊奇地喊着:“是的,是这样的!”学生们的脸上都绽放出喜悦的光芒。
二、数学趣味活动方面
(一)给学生讲关于数学方面的故事
一个好的故事能够鼓舞人,启发人,引导人。从故事中学习并且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对学生的学习有启迪作用。在课堂和课外,我都经常给孩子们讲这方面的故事,让孩子们对古人和科学肃然起敬并且暗下决心争取上进。我给学生讲如祖冲之、张衡等古代数学家的故事,还讲一些如“阿基米德智破疑案”“爱因斯坦表演数学游戏”“‘摸彩’的奥秘”等趣味数学故事,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切实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做一些数学趣味游戏
学生都还是孩子,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游戏中学会知识。这是做数学趣味游戏的目的,如我利用严子林先生研制的“数学魔牌二十四”进行计算游戏,把枯燥的基本数学计算变成趣味盎然的游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速度,训练其思维的敏捷和开阔,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数学的浓厚兴趣,在寓教于乐的智力游戏中,使孩子们变得聪明睿智,成绩提高。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增加数学词汇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游戏都是学生最喜欢的,他们从中不仅得到乐趣、知识,还有兴趣。
(三)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从哲学层面的生活理解“生活即数学,数学本身就是生活”。对小学生来说,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就是一种最好的数学学习,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一个好办法。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每天作好记录,从学生的记录来看,他们不仅对课本上学的知识理解的更透彻,而且还将课本上没学的知识也掌握了。比如,像税收、药品的剂量、汽车载重量,加油量和排气量、卫星发射和回收等。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怎样做才使他们乐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学、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