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意变质?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echengsh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在美国加州的工程师新唐人、北京学者王文峰,都提笔写出了对布什和对这次大选的看法,但两人的观点截然相反。让我们把两篇文章对照来读吧。
  
  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
  
  与国内的朋友谈起这次美国大选,常常被问及:为什么大选的结果会是这样?
  在布什第一任期的四年间,美国在财政和经济方面一团糟,目前的赤字竟达天文数字般的4500亿美元,可以说史无前例。要知道,四年前布什上台之日,克林顿政府为他留下了2600亿美元的不菲家底。四年任期还未结束,布什就计划要花费或已花掉了7100亿美元,而其中用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上的数额却少得可怜,绝大部分用在了外交、军队以及战争开支等方面。但无论是战争还是外交,布什都处理得毫无章法:陷于两场战争的泥潭,毫无计划、策略和技巧可言。有目共睹,世界明显变得更不安全。既然如此,为何美国民众仍然相信布什并选他连任?为何对手克里不进行强有力的反击?在美国生活多年,融入主流社会后,我深切感到,其实,这样的大选结果并不是偶然的。在这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原因、含义以及反映出一系列的问题。
  美国民众以前可不是这样。当年老布什虽然打赢了海湾战争,但经济上做得不好,美国民众仍让他走人;小布什的伊拉克战争还远未结束,局势仍是一片混乱,经济状况同样恶劣,财政赤字也远高于乃父,却能连任成功,实在耐人寻味。
  抽丝剥茧,我认为,美国在最近十多年里集经济、军事和政治于一体的“惟一”的超级大国地位,使美国的国民性有了巨大的变化,造就出两类民众。
  
  一类民众傲慢自大
  
  一类民众傲慢、自大且霸道。他们总认为美国最强大,可以为所欲为。美国的利益永远至高无上。为了美国的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尽可以违背美国建国确定的乃至国际公认的准则与价值观。崇尚独断专行,不愿与世界合作,也毫不关心外国对美国的看法。他们讨厌任何对美国负面的东西,不愿听或看到失败,或更确切地说,害怕失败。这是由膨胀的国民意识所造成的。同时,这种大国的心态也造就了美国政府中一大批所谓强硬的鹰派人物。他们所倡导的“先发制人”和新保守主义政策,在当今的美国大有市场。这一类民众绝对赞同布什所谓的“你不是朋友,就是敌人;你不站在我一边,就在敌人一边”的理论。不喜欢谁,就可以除掉他。罪名呢?莫须有,噢,对了,那个人心里在想……那个人可能想干……可能会……或者根本没想,总之都是罪名。萨达姆为一例。
  
  另一类民众盲目无知
  
  另一类美国民众更有趣了,他们是美国经济高度发达、生活太安逸的产物,从小养成不动脑筋的习惯。他们对国内事务不甚了了,对美国以外的世界则更是完全地无知,对国际问题和世界的发展没兴趣,根本不清楚美国之外发生的任何事情,自然也不清楚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看法和意见。他们不知道美国人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遭到憎恨、至少是不受欢迎。在雅典奥运会上,美国队出场时都遭嘘声,他们也并不知道为什么。电视台播新闻,几乎看不到国际新闻,都是美国和当地的新闻。为什么?很简单,观众对国际新闻没兴趣。这一类民众实在没有足够的洞察力来辨别政治的真伪是非。布什在伊拉克战争上毫无章法、计划和目标,但这类民众看不懂,当然也不会深入而细致地分析。布什、切尼那些偷换概念、混淆视听又耸人听闻的言论和散布恐怖威胁的手段,潜移默化地把他们欺骗和利用了。他们倒向布什,盲目跟从,甚至狂热地追随布什。
  
  他们应该问一问政府
  
  在我看来,这类民众在选前实在应该问一问政府:为什么恐怖分子要袭击美国?为什么布什说他不认为美国会赢得反恐战争?为什么布什常常错误评估战争形势,造成今天这样的混乱局面,两场战争都是烂摊子又陷入泥潭?为什么布什鲜有谈及他四年来的具体政绩,而是张口9.11、闭口9.11,一切都要与9.11事件挂钩,非要引起民众的9.11情结?这是不是他内心因为没有政绩而极度心虚的表现?为什么他总是讲些空洞的大话,譬如,他坚定又有决心……决心不等于有能力和有计划。
   布什政府在伊战上师出无名,招致更多人和国家的憎恨以及更多的恐怖威胁和袭击,是不安全的始作俑者。无论美国还是全球,将更不安全,不是吗?为什么布什阵营却说,有布什会更安全?伊战的杂乱无章,本是布什阵营的软肋,为什么现在混乱的局面却变成了布什的强项?《华氏9.11》的制片人迈克·摩尔就拍到这样的镜头:当得知9.11事件发生时,布什竟呆若木鸡,整整七分钟毫无反应。这样一个人,离领袖人物应该具有的素质相去太远,然而竟被捧上了天,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布什对伊开战给出的理由一变再变:从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基地”有关联,到只有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而现在又变成萨达姆脑中可能想做……到最后变成反正萨达姆已被除去,没有萨达姆,世界总会更好些吧?为什么布什政府会“无端”地转移战争重心,一场战争(阿富汗)未打完,又急着开打另一场(伊拉克)?这里,很清楚有两种可能性:要么是因为草率行事、毫无谋略;要么就是假借反恐来达到某种目的:实现美国新的全球霸权战略,或者为了石油、军火商们的利益。其中的任何一种可能,作为总统,如此开战都是非常可怕的,不是吗?难道布什阵营不是在颠倒黑白、并常常自相矛盾吗?如此这般,为什么民众还能相信他?为什么?为什么?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所有这些背后的玄机。关于这“十万”个为什么,美国民众并没有从布什本人或他的阵营得到任何答案,却得出了布什可信、坚定、有决心,好像更能处理国家安全、好像更能处理伊拉克战争、好像更能处理美国经济的荒谬结论。尽管美国资讯发达,但这一大类美国民众却孤陋寡闻,实在没能力过滤并处理信息,无法做仔细和准确的分析判断,再加上布什阵营天天的强劲宣传攻势,他们自然而然就稀里糊涂地上当了。不花时间、不看政绩、不做分析,就盲目地,仅凭感觉投了票。要知道,这可不是在“跟着感觉走”,是在选“总统”。感觉可能往往是错的。
  布什阵营正是掌握了这类民众的心理,并加上第一类傲慢民众的支持,才把总统宝座以及国会参众两院全部拿下。
  
  克里实在无奈
  
  大家可能会诧异,在这次大选中,为何克里不对布什进行强有力的反击?克里的口才是一流的,这从与布什的三次电视辩论即可看出。可是,大家又都看到,克里在这次竞选中显得相当被动,常常处于守势,并时时被逼到墙角,处于招架不住的境地。他的反击太轻,又不具攻击性。是因为软弱而辩不过对方?我认为克里有不得已的苦衷。在许多关键问题上,克里受到上述傲慢与无知、“变了质”的民意的压力,所以他自始至终显得缩手缩脚。举些例子,受到民意对伊开战的高支持率的影响,克里最初投票支持对伊开战,后来即被布什阵营牢牢抓住把柄。克里曾经指责伊拉克战争是wrong place,wrong time, wrong war(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因而是错误的战争)。此言一出,民众就不愿听,于是又被布什阵营死死抓住大肆渲染,克里被扣上消极悲观、反恐不坚定的高帽子,承受不了这样的指责,只好再也不提此言了。其实,这句话千真万确,高度概括了伊战的本质。克里又提及美国的出兵不能单边,要经过国际支持。美国民众一听又不乐意了:什么?美国出不出兵居然还要由别人来决定?这绝对不能接受。于是,在这点上,克里又被布什牢牢咬住,此后也不敢再讲了。民主党在这些他们起初认为的强项上便宜没占着反而惹了一身骚。因此,克里真的是有难言之隐:那就是,美国的民意已变质,大国主义心态在作祟,他们不愿听任何悲观的东西,也听不进这类话,不想听到失败,更不能经受失败。
   我还特别观察到,由于民众的理念与布什阵营相一致,所以,尽管伊战局势混乱,但是,克里在谈到伊拉克问题时,从来都是小心翼翼,既避免直接批评、又不敢正面攻击布什政府的错误,只能旁敲侧击,批评布什错误评估、错误判断、没计划、没目标。克里还不时需要特别陈述他与布什立场的相同点:会永远以美国利益为优先,绝不会把美国的对外开战国际化,并且他是支持对伊开战的……只是强调没有盟国分担军费,等等。
   克里阅历丰富,是个柔中带刚相当稳重的人。可是,由于美国的民意已经“变质”了,变得傲慢与无知,所以克里也是出于无奈,“被迫”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躲躲闪闪、半遮半掩、缩手缩脚,所以就显得不坚定了,从而正好被布什阵营标签为flip flop(出尔反尔、朝令夕改)。美国民众的傲慢与自大、缺乏常识和判断力,直接导致了这次大选的结果。可怕,可怕,还是可怕两个字。但美国民众自己又蒙在鼓里。这是美国民主的一大新趋势,也是悲哀之处。(写于美国加州)
其他文献
以色列最早承认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人的合法代表是在1993年  危难中阿拉法特第一次宣布接受以色列是在1982年9月  1977年,阿巴斯就已有目的地接触犹太人    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李绍先 80年代阿拉法特观念转变之后,以色列对阿拉法特的态度并没有改变,还把他当成恐怖主义头子。以色列态度的转变有一个过程,是一种无奈,是不得不接受现实的结果———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谁都无法消灭谁。1988年
期刊
11月14日,在华盛顿的英国驻美大使家中,举办了一次着装正式的晚会。参加晚会的自然都是政界名流,美国总统布什也穿着晚礼服盛装出席。那是一次生日晚会。而晚会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布什最信任的助手,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  在50岁生日晚会上,赖斯从布什总统那里获得了一份最特别的生日礼物———她将被提名为下届布什政府的国务卿。站在一边的赖斯,眼中有泪光闪烁。一旦这一提名获得参议院批准,赖斯将成为美
期刊
真正为巴勒斯坦民族利益考虑的国家很少  巴勒斯坦问题是一张重要的牌,时常被一些阿拉伯政客利用  巴以问题一旦得以解决,阿拉伯各国政权是否会面临空前大的压力  能真正为巴民族利益考虑吗   李绍先 巴勒斯坦建国事业非常悲壮。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每个阿拉伯国家都要举巴勒斯坦这面大旗,但实际上,在阿拉伯国家中,真正为巴勒斯坦民族利益考虑的国家很少。  1947年联合国通过分治决议时,是要在巴
期刊
韩叙(1924~1994):杰出外交家,对新中国礼宾事业及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突出贡献。曾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中国驻美联络处副主任、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大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世界知识》的编辑约稿,希望我谈谈写《韩叙传》的感受,因为觉得的确有话可说,就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可谈的东西确实很多,但我最想谈的是韩叙的品格。    一个内心纯净的人    在为写这本传记搜集素
期刊
台湾当局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日本在台海问题上也越玩越冒险。日本已成为阻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二大外部因素。  2004年10月底,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对台湾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访问”。石原称此行的目的是“促进台湾与日本观光交流”,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掺杂在其中的政治味道。石原不仅受到了台方高规格的接待,还与一批台湾政要举行了会谈,台“行政院长”游锡堃和“交通部长”林陵三始终陪同。实际上
期刊
他是否始终不愿意放权,他没能解决接班人问题  他更多考虑的是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  他不想去控制内部的激进势力  他从骨子里是不是不愿意放弃武装斗争    三个局限性     李绍先 首先,传说他的政治遗嘱要交权给卡杜米,如果这一政治遗嘱属实的话,就带有个人发泄的性质。阿拉法特用传位给政治上更强硬的卡杜米的方式,报复以色列在最后几年中对他的有意忽视和排斥。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他死后顺
期刊
在人们眼中,非洲历来是个多事之地,部族矛盾、冲突,国家间摩擦似已成家常便饭。但这次法国与科特迪瓦的冲突多少出乎人们意料,而且似乎已走到了战争的边缘。人们闹不明白,一向是“好兄弟”加“亲密盟友”的法科关系为何一夜之间反目成仇?法科关系究竟怎么了?法国在非洲又意欲何为?    突如其来    11月6日下午(当地时间),科特迪瓦政府军出动两架战机对法国驻科特迪瓦维和部队的营地进行了轰炸,导致至少九名法
期刊
愛德华兹集豪华与廉价于一身  当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宣布,五十岁的参议员约翰·爱德华兹成为他的竞选伙伴和副总统候选人之时,美国股票市场正处在风声鹤唳中。爱德华兹是以代表小人物在法庭上挑战大公司而闻名。他的竞选,令华尔街感到一丝寒意来临。   爱德华兹浑身充满矛盾:他是代表美国劳工阶层的百万富翁;他头发梳理得考究花费昂贵,可手腕上却是廉价电子表,且足登旧皮鞋;他拥有四幢楼房,有佣人打理杂事,可每年
期刊
●进入新世纪,日本政府的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逐年减少,2001、2002、2003三年的降幅分别为24.7%、24.9%和20.2%。  ●11月14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暗示要停止对华经济援助。   ●既然利用日元贷款已无明显的好处,中国不再接受日元贷款还可争取外交上的主动。  日元贷款是日本政府开发援助(ODA,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中的一个部分,
期刊
55年前,新中国诞生仅四天,罗马尼亚即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罗马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谈起中罗友谊,有许多传颂的佳话。早在17世纪,一位名叫斯帕达鲁的罗马尼亚人来到中国,撰写了《中国漫记》一书,成为史料记载中与中国交往的罗马尼亚第一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名罗马尼亚医生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去年5月,在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的特殊时刻,罗马尼亚总理讷斯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