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电网公司党组在南方电网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这一总目标和总任务,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把握活动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五结合五促进”的工作思路,逐步深化活动内容和载体,扎实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认真开展“四群”教育,以四大“先锋工程”为着力点,深入开展“跨越发展先锋行动”,创先争优活动得到了有效深化,取得了良好成效。
把上级精神与公司实际相结合促进活动统筹领导上水平
加强对上级文件要求的学习,认真结合公司实际,加强活动的科学统筹和组织领导,确保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序开展。
科学统筹,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学习,突出思想先导作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公司党组对中央、云南省委、省国资委党委和南方电网公司党组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及时组织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掌握方法、明确目标,统一认识。深入开展“艰苦奋斗作风教育月”活动,认真组织公司系统各单位领导干部及员工参加专题讲座,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到条件艰苦的国有企业、抗旱一线、抗震一线及公司扶贫点开展体验式学习,扎实做好自我价值评估,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帮助广大党员发现问题,明确创先争优活动切入点和着力点,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作风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公司先后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党政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25个基层单位、90个县级供电企业相继成立机构、制订方案,明确工作机构、人员和工作职责,为公司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结合实际,制订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为民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了2012年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暨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要点,共安排了第一阶段工作26项,第二阶段工作21项,第三阶段工作35项。精心设计实践载体,做好“自选动作”,出台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实施公开承诺、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实施意见和开展领导点评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使创先争优活动做到了创有目标,争有方向。注重活动的经费保障,下发了《关于下达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专项经费的通知》,2011年,安排下拨为民服务活动经费245万元。
深入基层,注重领导示范。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活动中的示范作用,结合为民服务工作,公司建立了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基层联系点和走访点,并下发了《关于建立公司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基层联系点和走访点的通知》,公司张慧清书记、廖泽龙总经理等9位领导分别联系德宏供电局、普洱供电局9个基层单位,切实指导基层单位扎实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努力使联系点成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示范点。目前,云南电网公司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共建立联系点137个,在公司内形成了上下一盘棋、全力以赴抓创先争优的格局。活动开展以来,张慧清书记和廖泽龙总经理等公司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积极参与“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先后到昆明供电局细致抽查业务办理时间、办结情况和客户满意情况,带队到安宁、普洱、昭通、文山、曲靖等相关单位开展“六走进”活动,有力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开展。
加强宣传,注重舆论引导。进一步加强创先争优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设立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宣传组,负责组织协调公司层面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宣传工作,制订印发了公司《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宣传工作方案》,明确了5个阶段的宣传重点和6个重点宣传报道主题。内外联动,在《南方电网报》《云南新闻》和《云南电力报》开设专栏、专版、热点专题,在云电新闻网、云电视频和《云南电业》上开辟活动专栏,编印《创先争优工作简报》,较好地反映了公司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培育先进,注重典型引路。公司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培育、宣传,注重发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2011年,公司党组表彰先进基层党委5个、红旗支部10个、先进基层支部38个、优秀共产党员标兵10个、优秀共产党员108名,编印了《先锋—云南电网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图文集》。开展了“服务标兵”、“十大杰出青年”评比活动,广泛开展了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在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公司涌现出了“南网雄鹰”、“点亮独龙江”等一批先进典型,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广泛关注,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社会舆论效果,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
把创先争优与主营业务创先相结合促进公司科学发展上水平
把创先争优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经常性动力,着力打造“争先进位创发展先锋”工程,把创先争优与公司主营业务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以贯彻落实南网中长期发展战略为关键,以创建“国际先进电网企业”为载体,深入开展跨越发展先锋行动,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积极投身到公司的各项工作实践中去,有力促进了云南电网的科学发展,为建设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提供了强大支持。公司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提炼了612个具有普遍可操作性的流程模板,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了64个项目246条整改措施的整改工作,涉及11个方面、56个问题,公司科学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思路更加完善。2011年,公司完成售电量1 313.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6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45.11亿元,同比增长10.06%;实现利税49.36亿元,完成经济增加值(EVA)6.03亿元;截至2011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到769.4亿元。
把创先争优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促进公司为民服务上水平
把创先争优作为服务群众的经常性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打造“执政为民创服务先锋”工程,围绕四项目标,以“六走进”、“五到位”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共享电网发展成果。 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抓手,着力提高电力供应能力。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着力加强电网建设,加快农网升级和无电人口通电,公司新增变电容量683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 918千米。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基建投资61亿元,配网可转供率由54.1%上升至65.43%。完成户表改造21.17万户,无电户通电4.14万户,实现了全省15个州市行政村“村村通电”。开展“配网管理提升年”活动,加强配网运行管理,建立了配网生产管理过程指标体系,完善配网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初步完成配网生产信息化建设,配网设备及运行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均得到较大提升。进一步强化综合停电管理,创新带电作业方法,线路重复停电率由2010年的56.81%降低至2011年的26.12,停电计划执行率由78.66%提高至92.17%。全年实施作业2 956次(同比增加52.2%),减少停电15.1万时户,多供电量740.67万千瓦时。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全公司可靠性指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市供电可靠率达99.933%,同比提高0.018个百分点;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5.91小时/户,同比减少1.5小时;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次数为2.189次/户,同比减少0.091次/户。
以服务能力建设为根本,着力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把保障全社会用电作为公司的根本任务,举全网之力保障电力供应,省政府授予公司“2011年度电力保障突出贡献奖”。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严格兑现供电服务承诺,深入开展营销服务文化建设和转化试点工作,设立95598客户咨询专家坐席,建立县级及以上城市营业场所统一实行无午休、无周休日的工作制度,在营业窗口全面开展“四亮四创四评活动”,公司系统1 078个供电营业厅实现规范化达标,公司系统供电营业窗口形象标识和流程管理基本实现了一体化、标准化,服务达标率城市窗口达100%。优化业务流程,建立营业厅业务引导员制度,深入开展用户受电工程“三指定”专项治理,及时修编业扩报装管理制度,完善“一站妥”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报装时限考核,公开办事要件,优化办电手续,缩短用电报装时间。强化故障抢修管理,建立营销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故障抢修应对机制,公司系统故障抢修到达现场超时数同比减少22%,平均到达现场时间为50.3分钟。积极拓展交费渠道,推广POS机、“优付通”、电费充值卡、电话缴费等便捷的电费缴纳方式,统一购置自助服务机,移动营业厅等设备,不断丰富客户缴费方式。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公司连续3年名列云南省十大服务行业公众满意度测评第一。
以真情回报社会为导向,着力打造公司服务品牌。公司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和资金等优势,投入9 311万元资金,深入开展昆明市东川区、普洱市西盟县对口扶贫工作。积极开展寒窗助学、扶贫济困、抗洪、抗震等社会公益捐赠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活动日”等志愿服务。真情开展“六走进”活动,公司全系统共成立服务小分队865支,回答用户咨询4.87万次,收集客户意见和建议1 606条,服务小分队共走进农村、社区、校园、医院、企业和困难家庭开展志愿服务3 586次。面对云南3年连旱,公司积极行动,全力确保抗旱用电。截至2012年3月底,公司系统各单位成立党员先锋队265支,青年突击队261支,送水进乡(村)约3 516吨,送粮进乡(村)约21吨,送油进乡(村)约3 062升,受惠约10.8万人次,巡查客户及抽水台变4 434台,及时发现消除缺陷403个,投入应急车418辆次,投入发电机326台次,简化抗旱报装用电流程1 537起、约5万千伏安,新建抗旱用电线路125条,约40千米。
把创先争优与经常性党建工作相结合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
把创先争优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要求,着力打造“强基固本创云岭先锋”工程,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突出一个主题、明确三个重点、贯彻四项要求、实现五个目标”的期望,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强化组织功能,增强生机活力。
以队伍建设为根本,着力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注重理论教育,印发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坚持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基本学习形式,创办职工书屋,持续开展“荐书读书品书”活动,开设“网上课堂”等多种方式,强化党员思想教育。注重榜样教育。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杨善洲、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注重振奋精神,以“红色华诞党旗飘扬”为主题、组织纪念建党90周年“九个一”系列活动,开展诗歌朗诵、党史网络知识竞赛、征文活动、图片展、党组织党员先进事迹集中宣传组织、制作党组织党员先进事迹图文集等活动,坚定广大干部员工对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注重技能提升,组织领导干部、党员认真参加教育培训,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积极开展应知应会知识和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公司2011年分层、分类开展“双系统”教育培训,开展培训41.55万人次。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着力丰富党建工作新形式。丰富党员教育管理新载体。按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向上级党组织承诺,向群众承诺和承诺责任公开、事项公开、时限公开、结果公开的要求,在公司系统深入开展了党组、党委(总支)、支部、党员四级公开承诺。公司党组、38个党委(总支)、658个支部、13 787名在职党员做出了公开承诺。全面开展群众评议和领导点评工作,公司班子9位成员、各单位38名党委(总支)书记参加了点评,38个党委(总支)、658个支部、13 787名在职党员被点评。扎实开展党组织、党员先进性测评和“四亮四评”主题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开展自己评、组织评、党员评、群众评相关工作,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管理从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的突破。丰富党建工作激励新形式。按照“示范带动、规范提高、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思路,明确了创建目标和标准,深入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选树了创建思路明确、创建措施具体扎实的9个党委、28个党支部、34名共产党员作为“基层党建拟创建示范点”,公司党组被云南省委授予“省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荣誉称号。探索党内民主建设新途径。开展党支部公推直选工作,拓宽党的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渠道,切实把政治成熟、品行优良、工作有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党员选进支委班子,公选出25名支部书记,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着力打造党建工作新品牌。以各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发展和稳定中最需要解决及关注的难点、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创建工作的切入点,突出特色,创新形式,促学习、讲安全、提服务,深入开展了“特色党支部”活动,激发了基层支部创造活力,支部工作得到了有效提升,促进了公司中心工作的开展。深入组织开展“党(团员)身边无事故”活动,持续深化党员先锋岗建设工作,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以机制建设为保障,着力加强党建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党建制度化管理水平。结合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公司以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为目标,明确了7大工作过程,形成了1个质量手册,7个程序文件,59个工作文件及5大类记录,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结合公司实际,编制了《党支部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支部基础管理。修编完善公司党建责任制考核办法,使考核办法对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公司党建工作更具导向作用。着力提升党建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发建设党建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党建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初步实现了党务工作的分层管理和垂直监督,党建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把创先争优与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相结合促进公司和谐发展上水平
把创先争优作为促进和谐、创建平安的经常性保证,着力打造“凝心聚力创和谐先锋”工程,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帮助制订一个实施方案、到联系点调研一次、开展一次工作点评、解决一至两个实际问题、选树一至两个先进典型),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保平安、促和谐中创先争优。
联系群众,解决基层突出问题。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群”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结合公司实际,按照“情况到一线了解,问题到一线解决,感情到一线融合,课题到一线调研,干部到一线考核,人才到一线培养,工作到一线落实”的要求,以践行“一线工作法”为核心,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员联系群众“双联”机制,印发了“一线工作法”实施意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要求公司领导下基层每年不少于60天,中层干部每季度必须安排调研。将领导干部贯彻“一线工作法”列入“四好”领导班子考核内容,从4个纬度25个考评点进行考评。公司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转变思想作风、学风和领导作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班组,积极开展工作调研,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身边群众思想状况,实施走动管理,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基层、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公司各项管理工作更加到位,管理效率持续提高,也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干部员工的信任。2011年,公司处级以上干部到一线工作3 980次,解决了960个基层实际问题。
人文关怀,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及时修编公司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预案,对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摸排,分类梳理。预警预控,落实包保责任制和“零报告”制度,扎实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保持了员工队伍稳定,公司获得了云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以改善员工心理感受为关键,以提高员工主观幸福度为核心,开展了员工辅导计划工作。深入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培训,利用心理健康网页、自助手册、自助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相关知识,科学引导员工掌握压力管理、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定期普查员工心理生活质量状况,实时评估重点人群心理状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切实关注和维护员工身心健康,营造情理和谐的企业氛围。不断提高员工自我调适能力和合理改变员工自我认知,着力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建设“幸福南网”。探索过程中公司所形成的《员工心理自助手册》《员工心理在线评测系统》和《员工心理帮助预案》三大富有企业特色的重要成果,完整构建了员工心理健康预防、预警、干预三大子系统。建立健全员工关怀帮扶机制,开展家政援助计划、“24小时在外员工服务热线”、“志愿服务队”、“员工互助队”等形式多样的温馨服务活动,慰问活动跟着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走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深入推进“和谐温馨”变电站创建,在人本管理、后勤设施、文化娱乐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拓展员工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给予员工强有力的心理支持,营造和谐、温馨的人文氛围,促进变电站员工快乐健康工作。
(责任编辑:郝幸田)
把上级精神与公司实际相结合促进活动统筹领导上水平
加强对上级文件要求的学习,认真结合公司实际,加强活动的科学统筹和组织领导,确保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序开展。
科学统筹,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学习,突出思想先导作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公司党组对中央、云南省委、省国资委党委和南方电网公司党组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及时组织学习,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掌握方法、明确目标,统一认识。深入开展“艰苦奋斗作风教育月”活动,认真组织公司系统各单位领导干部及员工参加专题讲座,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到条件艰苦的国有企业、抗旱一线、抗震一线及公司扶贫点开展体验式学习,扎实做好自我价值评估,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帮助广大党员发现问题,明确创先争优活动切入点和着力点,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作风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公司先后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党政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25个基层单位、90个县级供电企业相继成立机构、制订方案,明确工作机构、人员和工作职责,为公司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结合实际,制订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为民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了2012年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暨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要点,共安排了第一阶段工作26项,第二阶段工作21项,第三阶段工作35项。精心设计实践载体,做好“自选动作”,出台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实施公开承诺、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实施意见和开展领导点评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使创先争优活动做到了创有目标,争有方向。注重活动的经费保障,下发了《关于下达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专项经费的通知》,2011年,安排下拨为民服务活动经费245万元。
深入基层,注重领导示范。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活动中的示范作用,结合为民服务工作,公司建立了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基层联系点和走访点,并下发了《关于建立公司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基层联系点和走访点的通知》,公司张慧清书记、廖泽龙总经理等9位领导分别联系德宏供电局、普洱供电局9个基层单位,切实指导基层单位扎实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努力使联系点成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示范点。目前,云南电网公司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共建立联系点137个,在公司内形成了上下一盘棋、全力以赴抓创先争优的格局。活动开展以来,张慧清书记和廖泽龙总经理等公司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积极参与“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先后到昆明供电局细致抽查业务办理时间、办结情况和客户满意情况,带队到安宁、普洱、昭通、文山、曲靖等相关单位开展“六走进”活动,有力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开展。
加强宣传,注重舆论引导。进一步加强创先争优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设立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宣传组,负责组织协调公司层面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宣传工作,制订印发了公司《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宣传工作方案》,明确了5个阶段的宣传重点和6个重点宣传报道主题。内外联动,在《南方电网报》《云南新闻》和《云南电力报》开设专栏、专版、热点专题,在云电新闻网、云电视频和《云南电业》上开辟活动专栏,编印《创先争优工作简报》,较好地反映了公司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培育先进,注重典型引路。公司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培育、宣传,注重发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2011年,公司党组表彰先进基层党委5个、红旗支部10个、先进基层支部38个、优秀共产党员标兵10个、优秀共产党员108名,编印了《先锋—云南电网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图文集》。开展了“服务标兵”、“十大杰出青年”评比活动,广泛开展了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在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公司涌现出了“南网雄鹰”、“点亮独龙江”等一批先进典型,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广泛关注,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社会舆论效果,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
把创先争优与主营业务创先相结合促进公司科学发展上水平
把创先争优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经常性动力,着力打造“争先进位创发展先锋”工程,把创先争优与公司主营业务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以贯彻落实南网中长期发展战略为关键,以创建“国际先进电网企业”为载体,深入开展跨越发展先锋行动,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积极投身到公司的各项工作实践中去,有力促进了云南电网的科学发展,为建设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提供了强大支持。公司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提炼了612个具有普遍可操作性的流程模板,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了64个项目246条整改措施的整改工作,涉及11个方面、56个问题,公司科学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思路更加完善。2011年,公司完成售电量1 313.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6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45.11亿元,同比增长10.06%;实现利税49.36亿元,完成经济增加值(EVA)6.03亿元;截至2011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到769.4亿元。
把创先争优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促进公司为民服务上水平
把创先争优作为服务群众的经常性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打造“执政为民创服务先锋”工程,围绕四项目标,以“六走进”、“五到位”为主要内容,扎实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共享电网发展成果。 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抓手,着力提高电力供应能力。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着力加强电网建设,加快农网升级和无电人口通电,公司新增变电容量683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 918千米。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基建投资61亿元,配网可转供率由54.1%上升至65.43%。完成户表改造21.17万户,无电户通电4.14万户,实现了全省15个州市行政村“村村通电”。开展“配网管理提升年”活动,加强配网运行管理,建立了配网生产管理过程指标体系,完善配网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初步完成配网生产信息化建设,配网设备及运行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均得到较大提升。进一步强化综合停电管理,创新带电作业方法,线路重复停电率由2010年的56.81%降低至2011年的26.12,停电计划执行率由78.66%提高至92.17%。全年实施作业2 956次(同比增加52.2%),减少停电15.1万时户,多供电量740.67万千瓦时。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全公司可靠性指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市供电可靠率达99.933%,同比提高0.018个百分点;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5.91小时/户,同比减少1.5小时;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次数为2.189次/户,同比减少0.091次/户。
以服务能力建设为根本,着力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把保障全社会用电作为公司的根本任务,举全网之力保障电力供应,省政府授予公司“2011年度电力保障突出贡献奖”。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严格兑现供电服务承诺,深入开展营销服务文化建设和转化试点工作,设立95598客户咨询专家坐席,建立县级及以上城市营业场所统一实行无午休、无周休日的工作制度,在营业窗口全面开展“四亮四创四评活动”,公司系统1 078个供电营业厅实现规范化达标,公司系统供电营业窗口形象标识和流程管理基本实现了一体化、标准化,服务达标率城市窗口达100%。优化业务流程,建立营业厅业务引导员制度,深入开展用户受电工程“三指定”专项治理,及时修编业扩报装管理制度,完善“一站妥”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报装时限考核,公开办事要件,优化办电手续,缩短用电报装时间。强化故障抢修管理,建立营销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故障抢修应对机制,公司系统故障抢修到达现场超时数同比减少22%,平均到达现场时间为50.3分钟。积极拓展交费渠道,推广POS机、“优付通”、电费充值卡、电话缴费等便捷的电费缴纳方式,统一购置自助服务机,移动营业厅等设备,不断丰富客户缴费方式。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公司连续3年名列云南省十大服务行业公众满意度测评第一。
以真情回报社会为导向,着力打造公司服务品牌。公司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和资金等优势,投入9 311万元资金,深入开展昆明市东川区、普洱市西盟县对口扶贫工作。积极开展寒窗助学、扶贫济困、抗洪、抗震等社会公益捐赠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活动日”等志愿服务。真情开展“六走进”活动,公司全系统共成立服务小分队865支,回答用户咨询4.87万次,收集客户意见和建议1 606条,服务小分队共走进农村、社区、校园、医院、企业和困难家庭开展志愿服务3 586次。面对云南3年连旱,公司积极行动,全力确保抗旱用电。截至2012年3月底,公司系统各单位成立党员先锋队265支,青年突击队261支,送水进乡(村)约3 516吨,送粮进乡(村)约21吨,送油进乡(村)约3 062升,受惠约10.8万人次,巡查客户及抽水台变4 434台,及时发现消除缺陷403个,投入应急车418辆次,投入发电机326台次,简化抗旱报装用电流程1 537起、约5万千伏安,新建抗旱用电线路125条,约40千米。
把创先争优与经常性党建工作相结合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
把创先争优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经常性要求,着力打造“强基固本创云岭先锋”工程,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突出一个主题、明确三个重点、贯彻四项要求、实现五个目标”的期望,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强化组织功能,增强生机活力。
以队伍建设为根本,着力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注重理论教育,印发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坚持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基本学习形式,创办职工书屋,持续开展“荐书读书品书”活动,开设“网上课堂”等多种方式,强化党员思想教育。注重榜样教育。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杨善洲、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注重振奋精神,以“红色华诞党旗飘扬”为主题、组织纪念建党90周年“九个一”系列活动,开展诗歌朗诵、党史网络知识竞赛、征文活动、图片展、党组织党员先进事迹集中宣传组织、制作党组织党员先进事迹图文集等活动,坚定广大干部员工对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注重技能提升,组织领导干部、党员认真参加教育培训,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积极开展应知应会知识和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公司2011年分层、分类开展“双系统”教育培训,开展培训41.55万人次。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着力丰富党建工作新形式。丰富党员教育管理新载体。按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向上级党组织承诺,向群众承诺和承诺责任公开、事项公开、时限公开、结果公开的要求,在公司系统深入开展了党组、党委(总支)、支部、党员四级公开承诺。公司党组、38个党委(总支)、658个支部、13 787名在职党员做出了公开承诺。全面开展群众评议和领导点评工作,公司班子9位成员、各单位38名党委(总支)书记参加了点评,38个党委(总支)、658个支部、13 787名在职党员被点评。扎实开展党组织、党员先进性测评和“四亮四评”主题实践活动,认真组织开展自己评、组织评、党员评、群众评相关工作,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管理从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的突破。丰富党建工作激励新形式。按照“示范带动、规范提高、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思路,明确了创建目标和标准,深入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选树了创建思路明确、创建措施具体扎实的9个党委、28个党支部、34名共产党员作为“基层党建拟创建示范点”,公司党组被云南省委授予“省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荣誉称号。探索党内民主建设新途径。开展党支部公推直选工作,拓宽党的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渠道,切实把政治成熟、品行优良、工作有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党员选进支委班子,公选出25名支部书记,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着力打造党建工作新品牌。以各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发展和稳定中最需要解决及关注的难点、重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创建工作的切入点,突出特色,创新形式,促学习、讲安全、提服务,深入开展了“特色党支部”活动,激发了基层支部创造活力,支部工作得到了有效提升,促进了公司中心工作的开展。深入组织开展“党(团员)身边无事故”活动,持续深化党员先锋岗建设工作,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以机制建设为保障,着力加强党建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党建制度化管理水平。结合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公司以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为目标,明确了7大工作过程,形成了1个质量手册,7个程序文件,59个工作文件及5大类记录,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结合公司实际,编制了《党支部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支部基础管理。修编完善公司党建责任制考核办法,使考核办法对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公司党建工作更具导向作用。着力提升党建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发建设党建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党建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初步实现了党务工作的分层管理和垂直监督,党建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把创先争优与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相结合促进公司和谐发展上水平
把创先争优作为促进和谐、创建平安的经常性保证,着力打造“凝心聚力创和谐先锋”工程,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帮助制订一个实施方案、到联系点调研一次、开展一次工作点评、解决一至两个实际问题、选树一至两个先进典型),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保平安、促和谐中创先争优。
联系群众,解决基层突出问题。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群”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结合公司实际,按照“情况到一线了解,问题到一线解决,感情到一线融合,课题到一线调研,干部到一线考核,人才到一线培养,工作到一线落实”的要求,以践行“一线工作法”为核心,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员联系群众“双联”机制,印发了“一线工作法”实施意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要求公司领导下基层每年不少于60天,中层干部每季度必须安排调研。将领导干部贯彻“一线工作法”列入“四好”领导班子考核内容,从4个纬度25个考评点进行考评。公司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转变思想作风、学风和领导作风,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班组,积极开展工作调研,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身边群众思想状况,实施走动管理,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基层、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公司各项管理工作更加到位,管理效率持续提高,也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干部员工的信任。2011年,公司处级以上干部到一线工作3 980次,解决了960个基层实际问题。
人文关怀,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及时修编公司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预案,对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摸排,分类梳理。预警预控,落实包保责任制和“零报告”制度,扎实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保持了员工队伍稳定,公司获得了云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以改善员工心理感受为关键,以提高员工主观幸福度为核心,开展了员工辅导计划工作。深入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培训,利用心理健康网页、自助手册、自助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相关知识,科学引导员工掌握压力管理、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定期普查员工心理生活质量状况,实时评估重点人群心理状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切实关注和维护员工身心健康,营造情理和谐的企业氛围。不断提高员工自我调适能力和合理改变员工自我认知,着力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建设“幸福南网”。探索过程中公司所形成的《员工心理自助手册》《员工心理在线评测系统》和《员工心理帮助预案》三大富有企业特色的重要成果,完整构建了员工心理健康预防、预警、干预三大子系统。建立健全员工关怀帮扶机制,开展家政援助计划、“24小时在外员工服务热线”、“志愿服务队”、“员工互助队”等形式多样的温馨服务活动,慰问活动跟着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走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深入推进“和谐温馨”变电站创建,在人本管理、后勤设施、文化娱乐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拓展员工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给予员工强有力的心理支持,营造和谐、温馨的人文氛围,促进变电站员工快乐健康工作。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