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谋士,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人阶层,长期接受儒学的熏陶,他们从其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出发,把从政看作是自己一生最大的抱负,这使得他们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寻找机遇,选择最佳的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时机。本文从《三国演义》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三人——诸葛亮、荀彧和陈宫分析其“择君”过程及结果,从中了解到“臣亦择君”对于谋士的重要性。
关键词:诸葛亮;荀彧;陈宫;择君
历史上,统治者选择谋士为之辅佐,乃天经地义的行为,不足为奇,但谋士选择统治者,追求一定的自由,就难能可贵了。三国时代,天下众分,各路豪杰割据一方,谋士们对各个豪杰的性格、地位、才能等进行分析比较,选择自己心目中的明君。周瑜在游说鲁肃投孙权时就引用了东汉初年马援对刘秀说过的一段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臣亦择君”的思想贯穿《三国演义》始终,三国谋士在归附某一势力集团前大都作了一定的权衡选择,因为安身立命往往在此一举。下面笔者将详细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三人:诸葛亮、荀彧和陈宫的“择君”过程,从中了解到“臣亦择君”对于谋士的重要性。
在諸葛亮未出山之前,小说中就通过司马徽、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黄承彦、诸葛均等侧面衬托诸葛亮的奇才和高洁。大败曹仁“八门金锁阵”的徐庶将自己与他相比是“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风耳”,同时荐他是“管、乐殆不及此人”,并亲往劝说亮入世,而孔明却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去,似乎孔明根本不愿出山。事实并非如此,“风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这表明孔明不是执意老死泉林,而是十分注重“择君”。在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下,诸葛亮决定出山助备。诸葛亮纵观天下形势,深谋远虑,权衡利弊,一席“隆中对”使得刘备拨云雾而睹青天,随后诸葛亮又向刘备展示西川五十四州图。这一切决不是闭门造车可得的。诸葛亮少年丧父,跟从其叔父诸葛玄。玄与荆州刘表有旧,遂避乱至裹阳,隐居隆中。诸葛亮在耕作之余,博览群书,精研兵法,静观时势,深思政治。一方面,诸葛亮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士元、司马徽、石广元、崔州平、徐元直等名士;另一方面,诸葛亮通过其叔父与刘表的交往,直接或间接地获取了全国各地的大量政治、军事等信息。只有这样,诸葛亮一出山便能向刘备提出他的第一条建议:“曹操于冀州作玄武池以练水军,必有侵江南之意。可密令人过江探听虚实。”诸葛亮在隆中所学所知为其出山后出谋划策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诸葛亮竭忠尽诚地为刘备打江山,保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虽然在有生之年未能恢复汉室,但他也达到了三分天下的目的,自己也身居丞相要位,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荀彧与孔明、鲁肃并列为三国时代的三大战略家,他们对魏、蜀、吴的兴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董卓擅权乱政,激起民愤,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纷纷以讨伐董卓为由公开举兵,其中袁绍声威德望,势力强大,被其他诸侯公推为讨伐董卓的盟主。“豪杰皆附绍,皆思为之报,州郡蜂起,莫不假其名。”荀彧的兄弟荀谌,同乡辛评、郭图等名土纷纷投靠袁绍。荀彧也归属了袁绍,甚至绍“待彧以上宾之礼”。照这样荀彧应该誓死报效袁绍了,但他通过与袁绍的相处,对绍的为人、才能有了很深的了解,认定绍“终不能成大事”,毅然弃袁归曹,而在当时众多的割据势力中,曹操固不失为英雄蒙杰,但“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荀彧突破表象,冷静地抓住曹、袁二人的本质特征进行权衡比较,最终放弃袁绍而选择曹操为自己的投靠对象。荀彧在乱世的主动选择,突破了消极依附权势的世俗观念,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荀彧的正确选择,使他得以在群雄逐鹿的拼杀中,“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为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为社会的前进立下了卓著的功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自身价值。
陈宫任中牟县令时,抓获借献刀之名谋诛董卓失手潜逃至中牟的曹操,一听曹操说“吾将归多里,发矫诏,召天下诸候兴兵共诛董卓”,陈宫立即亲释其缚,扶之上坐,并且“感公(曹操)忠义,愿弃官,从公而逃”。陈宫后因见操残杀吕伯奢一家,认定曹操是个狼心之徒,欲下手杀曹操,忽转念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在短短的时间内,陈宫捉曹又放操,随曹又弃操,如此巨大的转变皆乃义之所趋。“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陈宫算是个贤臣,但却是个不善择主的贤臣,他弃了曹操却又错投了见小利忘大义的吕布。毛宗岗评他:“不随曹操,可谓知人,然后却去随吕布,则犹未知人也。”(第5回夹评)陈宫跟随吕布先后与曹操、刘备等多次交战,确实出了不少良计妙策,凡听陈宫计谋就胜,不听则败。下邳一战,布不纳宫计,操决沂、泗之水以淹城,吕布全军覆没,
陈宫也在被执之列。虽说曹操对宫“有留恋之意”,无奈陈宫死意已决,“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于是伸颈就刑,真可谓“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陈宫的悲剧在于事不得其主,纵然正气浩然,智谋出众,也无所作为,到头来只是人头白白落地。
谋士,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人阶层,长期接受儒学的熏陶,他们从其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出发,把从政看作是自己一生最大的抱负,这使得他们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寻找机遇,选择最佳的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时机。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已然胸怀全局,不肯轻易事平庸之主,在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下,オ决定辅佐刘备,并助刘备三分天下得其一,自己也成为一代名相;荀彧先为袁绍部下,但对袁、曹进行分析比较后,经过“跳槽”,追寻曹操,为曹操势力的发展壮大,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立下了首功,成为曹操最倚重的谋士之一;陈宫不随曹操,只知曹操之奸,不明曹操之雄,后又投吕布,而布乃有勇无谋之辈,纵使满腹经纶,结果也只有付之东流,甚至陪上自家性命。上述三人的“择君”过程及结果充分说明:选择得好,功成名就;选择不好,身败名裂。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罗贯中.三国演义(补正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关键词:诸葛亮;荀彧;陈宫;择君
历史上,统治者选择谋士为之辅佐,乃天经地义的行为,不足为奇,但谋士选择统治者,追求一定的自由,就难能可贵了。三国时代,天下众分,各路豪杰割据一方,谋士们对各个豪杰的性格、地位、才能等进行分析比较,选择自己心目中的明君。周瑜在游说鲁肃投孙权时就引用了东汉初年马援对刘秀说过的一段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臣亦择君”的思想贯穿《三国演义》始终,三国谋士在归附某一势力集团前大都作了一定的权衡选择,因为安身立命往往在此一举。下面笔者将详细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三人:诸葛亮、荀彧和陈宫的“择君”过程,从中了解到“臣亦择君”对于谋士的重要性。
在諸葛亮未出山之前,小说中就通过司马徽、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黄承彦、诸葛均等侧面衬托诸葛亮的奇才和高洁。大败曹仁“八门金锁阵”的徐庶将自己与他相比是“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风耳”,同时荐他是“管、乐殆不及此人”,并亲往劝说亮入世,而孔明却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去,似乎孔明根本不愿出山。事实并非如此,“风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这表明孔明不是执意老死泉林,而是十分注重“择君”。在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下,诸葛亮决定出山助备。诸葛亮纵观天下形势,深谋远虑,权衡利弊,一席“隆中对”使得刘备拨云雾而睹青天,随后诸葛亮又向刘备展示西川五十四州图。这一切决不是闭门造车可得的。诸葛亮少年丧父,跟从其叔父诸葛玄。玄与荆州刘表有旧,遂避乱至裹阳,隐居隆中。诸葛亮在耕作之余,博览群书,精研兵法,静观时势,深思政治。一方面,诸葛亮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士元、司马徽、石广元、崔州平、徐元直等名士;另一方面,诸葛亮通过其叔父与刘表的交往,直接或间接地获取了全国各地的大量政治、军事等信息。只有这样,诸葛亮一出山便能向刘备提出他的第一条建议:“曹操于冀州作玄武池以练水军,必有侵江南之意。可密令人过江探听虚实。”诸葛亮在隆中所学所知为其出山后出谋划策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诸葛亮竭忠尽诚地为刘备打江山,保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虽然在有生之年未能恢复汉室,但他也达到了三分天下的目的,自己也身居丞相要位,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荀彧与孔明、鲁肃并列为三国时代的三大战略家,他们对魏、蜀、吴的兴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董卓擅权乱政,激起民愤,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纷纷以讨伐董卓为由公开举兵,其中袁绍声威德望,势力强大,被其他诸侯公推为讨伐董卓的盟主。“豪杰皆附绍,皆思为之报,州郡蜂起,莫不假其名。”荀彧的兄弟荀谌,同乡辛评、郭图等名土纷纷投靠袁绍。荀彧也归属了袁绍,甚至绍“待彧以上宾之礼”。照这样荀彧应该誓死报效袁绍了,但他通过与袁绍的相处,对绍的为人、才能有了很深的了解,认定绍“终不能成大事”,毅然弃袁归曹,而在当时众多的割据势力中,曹操固不失为英雄蒙杰,但“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荀彧突破表象,冷静地抓住曹、袁二人的本质特征进行权衡比较,最终放弃袁绍而选择曹操为自己的投靠对象。荀彧在乱世的主动选择,突破了消极依附权势的世俗观念,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荀彧的正确选择,使他得以在群雄逐鹿的拼杀中,“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为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为社会的前进立下了卓著的功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自身价值。
陈宫任中牟县令时,抓获借献刀之名谋诛董卓失手潜逃至中牟的曹操,一听曹操说“吾将归多里,发矫诏,召天下诸候兴兵共诛董卓”,陈宫立即亲释其缚,扶之上坐,并且“感公(曹操)忠义,愿弃官,从公而逃”。陈宫后因见操残杀吕伯奢一家,认定曹操是个狼心之徒,欲下手杀曹操,忽转念曰:“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在短短的时间内,陈宫捉曹又放操,随曹又弃操,如此巨大的转变皆乃义之所趋。“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陈宫算是个贤臣,但却是个不善择主的贤臣,他弃了曹操却又错投了见小利忘大义的吕布。毛宗岗评他:“不随曹操,可谓知人,然后却去随吕布,则犹未知人也。”(第5回夹评)陈宫跟随吕布先后与曹操、刘备等多次交战,确实出了不少良计妙策,凡听陈宫计谋就胜,不听则败。下邳一战,布不纳宫计,操决沂、泗之水以淹城,吕布全军覆没,
陈宫也在被执之列。虽说曹操对宫“有留恋之意”,无奈陈宫死意已决,“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于是伸颈就刑,真可谓“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陈宫的悲剧在于事不得其主,纵然正气浩然,智谋出众,也无所作为,到头来只是人头白白落地。
谋士,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人阶层,长期接受儒学的熏陶,他们从其政治地位和经济状况出发,把从政看作是自己一生最大的抱负,这使得他们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寻找机遇,选择最佳的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时机。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已然胸怀全局,不肯轻易事平庸之主,在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下,オ决定辅佐刘备,并助刘备三分天下得其一,自己也成为一代名相;荀彧先为袁绍部下,但对袁、曹进行分析比较后,经过“跳槽”,追寻曹操,为曹操势力的发展壮大,打败袁绍,统一北方立下了首功,成为曹操最倚重的谋士之一;陈宫不随曹操,只知曹操之奸,不明曹操之雄,后又投吕布,而布乃有勇无谋之辈,纵使满腹经纶,结果也只有付之东流,甚至陪上自家性命。上述三人的“择君”过程及结果充分说明:选择得好,功成名就;选择不好,身败名裂。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罗贯中.三国演义(补正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