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学民进体育资源的应用,从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和学校运动会等方面,对民间体育资源与学校体育教育的整合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 民间体育资源 学校体育 整合策略
将民间体育资源应用到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既是落实新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1]。本文对民间体育资源与中小学体育教育整合策略进行研究,围绕“素质教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根据民间体育资源的特点和新课标要求,从健康化、娱乐化、简单化、实用化出发,改造民间体育项目,建立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以及学校运动会等课内外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以期能为民间体育的应用,促进中小学体育改革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参考与借鉴。
1 民间体育资源与体育课堂教学整合运用策略
1.1 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安排教学内容
民间体育资源合理应用到体育课堂,还须考虑季节气候变化等问题[2]。为防止教学效果就会出现“过”或“不及”和“中断”等典型的现象。可采用以下两种整合策略:(1)每年6-10月气温高、天气热,所以在安排民间体育教学内容时应安排运动量小点,比如:扳手腕、打石子等都是比较好的课程资源。每年11月、4月、5月,天气比较温暖,应安排运动量适中的民间体育项目,比如:扭秧歌、滚铁环等。每年12月、2月、3月,天气寒冷。这种模式安排运动量要大些,比如:花样跳绳、集体跳绳等二十多种。(2)为了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持续性,在安排民间体育教学内容时还应根据晴、雨天气特征区别对待,晴天安排室外民间体育项目为主,比如:踢毽子、滚铁环、等三十几种。雨天就安排室内民间体育项目为主,比如:打石子、翻绳、等十几种。通过这样合理安排就可以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持续性和有序性。
1.2 根据不同课堂教学时段设计教学内容
一节完整的体育课分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三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根据三个课堂教学时段具体要求来设计。以下是根据不同课堂教学时段的教学内容的整合策略:
(1)民间体育与课堂教学的开始部分、结束部分的整合策略。课堂教学的开始部分主要是做好热身运动,结束部分性质是学生由激烈的课堂教学转到下课的过渡环节。在这两个部分都可以安排一些趣味性强运动量适中的民间体育游戏,如:斗鸡、丢沙包、抓子儿等。
(2)民间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部分的整合策略。要想将民间体育合理有机的与教学基本部分结合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可接受性、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 还要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环境条件、学生情况等进行选择和应用。比如,在小学一年级的体育课课安排跳房子、滚铁环等教学内容。高中的体育课就课设置登山、武术等一些难度大点的作为教学内容。
2 民间体育资源与大课间体育活动整合策略
民间体育资源开发与大课间活动的整合既体现了大课间活动特色所在,又是当前研究大课间活动的热点。可通过构建以“青春律动”、“挑战极限校园吉尼斯”等为主题的板块分别将民间体育资源与大课间整合。
2.1“青春律动”活动策略
这项活动主要体现学生的青春风采,“青春律动”为喜欢“舞与武”的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比如:舞龙、武术等十几个项目。每次大课间活动只安排一次“青春律动”,并选出周冠军、月冠军、季冠军。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2.2“挑战极限校园吉尼斯” 活动策略
该活动提出以“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我也想创下吉尼斯记录”为口号,活动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规定项目,例如:2人3足、集体跳长绳、等二十多项。二是学生个人推荐民间体育项目,该项目只要符合安全性要求即可开展。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同时也可推进民间体育项目的教材化。使学生平时养成锻炼的习惯,为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奠定基础。
3. 民间体育资源与学校运动会整合策略
目前许多学校的运动会上大多是少数人参赛,多数人围观,这与阳光体育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民间体育资源与学校运动会进行整合,这样不仅给民间体育提供一个宣传载体,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民间体育,同时丰富了学校运会的内容,为校运会增添乐趣。
3.1 民间体育资源与学校运会的开幕式的整合策略
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是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学校运动会中可以把舞龙舞狮、扭秧歌等一些具有表演性的项目运用到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比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太极拳比赛,比赛的成绩记录到运动会后的总成绩里面。舞龙舞狮表演则邀请学校的舞龙舞狮俱乐部的成员参加表演。这些以个人名誉参加表演学生的则给予相应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校运会增添一份阳光。
3.2民间体育资源与学校运动会比赛项目的整合策略
传统校运会比赛项目设置单一,导致大多数学生对运动会没有兴趣,参赛欲望不高。民间体育项目比如集体跳绳、两人三足、武术套路比赛、踢毽子等都是非常好的比赛项目。通过这样改革创新,校运会就不会出现以往参加的人少看的人多的局面。从而可以营造出人人都可以参,人人都能享受其比赛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的一种浓浓的校运氛围,让民间体育的阳光倾洒在学生身上,使学生乐意投入到运动会中来。
能否将民间体育与中小学体育教育有机整合,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根据民间体育的特点和学校的特点,从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及学校运动会等方面将其有效结合,从而达到民间体育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服务于当代学校体育教育、服务于当代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玲、周美芳.对民间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学的思考[J].体育学院学报,2008.(5)
[2] 王桂忠.将民族传体育列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
[3]董明华 民间体育游戏如何进入体育课堂[J]. 体育师友2008.
[4]付宏山.民间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6)
[5] 林琪.中小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J].体育科学研究.2009.(01)
[6]吴美玉.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及对策[J].青海大学学报,2001.(08)
关键词 民间体育资源 学校体育 整合策略
将民间体育资源应用到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既是落实新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1]。本文对民间体育资源与中小学体育教育整合策略进行研究,围绕“素质教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根据民间体育资源的特点和新课标要求,从健康化、娱乐化、简单化、实用化出发,改造民间体育项目,建立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以及学校运动会等课内外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以期能为民间体育的应用,促进中小学体育改革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参考与借鉴。
1 民间体育资源与体育课堂教学整合运用策略
1.1 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安排教学内容
民间体育资源合理应用到体育课堂,还须考虑季节气候变化等问题[2]。为防止教学效果就会出现“过”或“不及”和“中断”等典型的现象。可采用以下两种整合策略:(1)每年6-10月气温高、天气热,所以在安排民间体育教学内容时应安排运动量小点,比如:扳手腕、打石子等都是比较好的课程资源。每年11月、4月、5月,天气比较温暖,应安排运动量适中的民间体育项目,比如:扭秧歌、滚铁环等。每年12月、2月、3月,天气寒冷。这种模式安排运动量要大些,比如:花样跳绳、集体跳绳等二十多种。(2)为了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持续性,在安排民间体育教学内容时还应根据晴、雨天气特征区别对待,晴天安排室外民间体育项目为主,比如:踢毽子、滚铁环、等三十几种。雨天就安排室内民间体育项目为主,比如:打石子、翻绳、等十几种。通过这样合理安排就可以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持续性和有序性。
1.2 根据不同课堂教学时段设计教学内容
一节完整的体育课分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三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根据三个课堂教学时段具体要求来设计。以下是根据不同课堂教学时段的教学内容的整合策略:
(1)民间体育与课堂教学的开始部分、结束部分的整合策略。课堂教学的开始部分主要是做好热身运动,结束部分性质是学生由激烈的课堂教学转到下课的过渡环节。在这两个部分都可以安排一些趣味性强运动量适中的民间体育游戏,如:斗鸡、丢沙包、抓子儿等。
(2)民间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部分的整合策略。要想将民间体育合理有机的与教学基本部分结合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可接受性、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 还要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环境条件、学生情况等进行选择和应用。比如,在小学一年级的体育课课安排跳房子、滚铁环等教学内容。高中的体育课就课设置登山、武术等一些难度大点的作为教学内容。
2 民间体育资源与大课间体育活动整合策略
民间体育资源开发与大课间活动的整合既体现了大课间活动特色所在,又是当前研究大课间活动的热点。可通过构建以“青春律动”、“挑战极限校园吉尼斯”等为主题的板块分别将民间体育资源与大课间整合。
2.1“青春律动”活动策略
这项活动主要体现学生的青春风采,“青春律动”为喜欢“舞与武”的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比如:舞龙、武术等十几个项目。每次大课间活动只安排一次“青春律动”,并选出周冠军、月冠军、季冠军。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2.2“挑战极限校园吉尼斯” 活动策略
该活动提出以“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我也想创下吉尼斯记录”为口号,活动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规定项目,例如:2人3足、集体跳长绳、等二十多项。二是学生个人推荐民间体育项目,该项目只要符合安全性要求即可开展。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同时也可推进民间体育项目的教材化。使学生平时养成锻炼的习惯,为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奠定基础。
3. 民间体育资源与学校运动会整合策略
目前许多学校的运动会上大多是少数人参赛,多数人围观,这与阳光体育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民间体育资源与学校运动会进行整合,这样不仅给民间体育提供一个宣传载体,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民间体育,同时丰富了学校运会的内容,为校运会增添乐趣。
3.1 民间体育资源与学校运会的开幕式的整合策略
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是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学校运动会中可以把舞龙舞狮、扭秧歌等一些具有表演性的项目运用到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比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太极拳比赛,比赛的成绩记录到运动会后的总成绩里面。舞龙舞狮表演则邀请学校的舞龙舞狮俱乐部的成员参加表演。这些以个人名誉参加表演学生的则给予相应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校运会增添一份阳光。
3.2民间体育资源与学校运动会比赛项目的整合策略
传统校运会比赛项目设置单一,导致大多数学生对运动会没有兴趣,参赛欲望不高。民间体育项目比如集体跳绳、两人三足、武术套路比赛、踢毽子等都是非常好的比赛项目。通过这样改革创新,校运会就不会出现以往参加的人少看的人多的局面。从而可以营造出人人都可以参,人人都能享受其比赛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的一种浓浓的校运氛围,让民间体育的阳光倾洒在学生身上,使学生乐意投入到运动会中来。
能否将民间体育与中小学体育教育有机整合,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根据民间体育的特点和学校的特点,从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及学校运动会等方面将其有效结合,从而达到民间体育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服务于当代学校体育教育、服务于当代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玲、周美芳.对民间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教学的思考[J].体育学院学报,2008.(5)
[2] 王桂忠.将民族传体育列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
[3]董明华 民间体育游戏如何进入体育课堂[J]. 体育师友2008.
[4]付宏山.民间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6)
[5] 林琪.中小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J].体育科学研究.2009.(01)
[6]吴美玉.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及对策[J].青海大学学报,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