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提高?这是让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为了让这些十几岁的学生写出既具有思辨性又有文采的文章,笔者探索出一种作文训练方法,就是把优秀作文作为范文,在全文感知、学生自由点评的基础上,从中抽取一个比较精彩的段落,让学生模仿着去写作,当堂训练、交流。几次的试验之后,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明显提高。现仅以高二学生的一次作文指导实践作为交流,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
这次作文的材料是这样的:
在一位画家的屋里,我见到墙上挂着一张非常特别的画。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中间偏左的位置,有一块黑渍。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算什么生花的妙笔,被画家挂在墙壁正当中最为显要的位置上,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头脑里仍是一片空白。我向画家请教,画家说:“我的这幅画叫‘快乐’。”“‘快乐’?我不明白。”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哪个画家能画出快乐来。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这幅画时,都是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双眼。”我说:“那就把画中的‘痛苦’去掉吧!”画家说:“没有痛苦,我们更见不到快乐。”我明白了,我们的眼里,总是盯着痛苦,而快乐常常是被我们忽视了的那一部分。
读了上述材料,你一定有所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复活》里的涅赫柳朵夫,曾经一度因内心的愧疚而痛苦着,但他最后因这份痛苦而快乐,因为他还清了痛苦的债。没有内心的痛苦所驱动的灵魂复活的动力,他是不会体验到释然的快乐的。如果他像看画人一样,一辈子都禁锢在曾经的过错中,那么他一辈子都不会体验到这份快乐的。
这一段文字写出了痛苦与快乐的辩证关系,证明了文章的观点:痛苦并不可怕,要用坚强的内心赢得快乐。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寥寥几行字就表现出了主人公由痛苦而变快乐的心路历程,写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并不像有些学生那样只注重写出结果,这是非常难得的,也是值得学习的。
分析这段文字会发现,这位同学非常善于运用关联词语,“曾经…,但因…而…,因为…”“没有…,是不会…”“如果…,都…,那么…”。这样的运用使得文章极具思辨性,表现出作者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使文章充满了理性的光辉。这样,就可以据此指导学生做仿写练习了。
我让学生模仿上面那段文字的逻辑关系,在林冲、陶渊明、庄周、李密当中任选一个作为叙议对象,写一段文字,中心自拟。
下面是学生的仿写一例:
陶渊明曾经怀揣“猛志固常在”的理想而走入仕途,但他最后还是因为不愿“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辞官归隐,因为他看清了官场的黑暗。没有官场的纷乱对自由的压制,他是不会产生对清明世界的渴望的。如果他选择同流合污,一辈子都禁锢在名利场,那么他一辈子也都不会呼吸到自由畅快的空气。
(中心: 自由价更高)
这种仿写练习看起来是低层次的,就像小孩子的牙牙学语一样,不过是套用范文的形式而已。实际上,想写出完整的一段话,还是需要了解叙述对象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内涵的,要抓住人物经历的“中心事件”进行分析论证;而为了便于操作,就要尽量选取课内所学到的历史人物供学生选择,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由于人物事例都很熟悉,学生在考试时就可以运用得游刃有余了。这个练习模仿起来容易,而能够转变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就有一定难度了,易学的是形式,难学的是思想。如何把原作者逻辑思维能力学到手,这还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的。
还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咖啡店的玻璃门被轻轻地推开,拐杖敲击地面发出的“笃”“笃”声不和谐地打破了店里的宁静。她站在柜台前,吐着舌头冲每一个人抱歉地微笑。她像一个闯进糖果店的小孩子,挑选着最美味的那一颗。工作顺心的精英,发愁升学的学生,都自然地和她一起笑起来。我们甚至会忽视她残疾的双腿,仿佛不快乐的,只是她的那副拐杖。
这段话是其文章的开篇,人物形象一跃入读者面前,便充满了个性。首先是咖啡店里突然传来的敲击地面的拐杖声,然后是淘气鬼般的笑容,接下来是调皮鬼的可爱和周围人的被感染,最后却把焦点落脚到那副拐杖。这样的写法极大地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入得特别新颖。
分析这一段会发现,作者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写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这种方法被称为“场景描写”。这种方法的好处,可以首先通过两段话的表达效果来对比体会——
(1)以前中国有位皇帝,顺利登基后他把大臣都召集起来,问大臣想让自己的国家变成什么样,很民主的皇帝。有个大臣说,他想天天过年。大家都觉得这个提议好,于是日日歌舞升平,夜夜烟花美酒。于是,一个月后,这个国家被敌人所灭。
(2)东晋之初,过江的诸公常萃集于新亭,多设美酒佳肴而怫怫不乐,座中一人悲叹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于是群情惨然,犹如楚囚对泣,齐齐流下失国者忧伤的泪水。可他们只会哭,不能战,哭着哭着,金陵王气黯然收,东晋很快就宣告散学。石头城的石头不怕风吹雨打,怕只怕这蚀骨的男儿泪,滴沥得多了,磐固的城池也会软若一盘蛋糕,任人分食。
第一段文字没有使用场景描写的方法,是在叙述一件事;第二段文字使用了场景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有动作,有想象,最重要的是把人物放在某个场景中去表现,加进了很多“表现”的手法,而不是像第一段那样,直接告诉读者“是这样”或者“不是那样”,这样一来,表达效果明显好于第一段,所以,场景描写的方法还是应该学着去使用的。
分析范文中的那一段会发现,作者写人时,也是把人物放到一个场景中去表现的,作者首先为人物出场做了铺垫;人物登场后,采用动作和细节等描写手段表现人物;接着,再用场景去表现人物,即衬托的手法;最后把人们的视线再一次聚焦在起初的细节上,就是那副拐杖。这里的写法是非常巧妙的,既凸显出人物的身份,又与文章的主旨很好地协调起来。
咖啡店的玻璃门被轻轻地推开(动作),拐杖敲击地面发出的“笃”“笃”声不和谐地打破了店里的宁静(听觉)。她站在柜台前,吐着舌头冲每一个人抱歉地微笑。她像一个闯进糖果店的小孩子(想象),挑选着最美味的那一颗。工作顺心的精英,发愁升学的学生,都自然地和她一起笑起来(衬托)。我们甚至会忽视她残疾的双腿,仿佛不快乐的,只是她的那副拐杖(细节)。
“表现”,是学生非常欠缺的手法,他们在写作时通常习惯于直接,不注重通过描写等手段去表现他们笔下的事件。我设计了一个很有趣的练习,就是让他们通过描写去表现一个形容词。练习的要求是这样的:
扩写下面这段文字,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一幅场景,重点表现材料中的“警惕”二字:
“池塘边,一只失了队的羚羊想喝水,它非常警惕。”
范例:
烈日下,干枯的池塘边,一只失了队的羚羊从远处慢慢踱了过来,它不停地向左右张望(动作),乌鸦突如其来(衬托),“嘎…”的一声惊到了羚羊(听觉),它撒腿飞速往回跑,干燥的尘土在它的蹄下飞扬了起来(视觉)。不久,这只饥渴难耐的羚羊又回到池塘边,低下头喝那仅有的一滩浑水(视觉),竖起的耳朵还不停地朝两边转动(动作)。
这个练习巩固了之前的训练,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明白写作注重的是去“表现”,作者不要直接告诉读者“这是什么”“那是怎样”,要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文字的意味。这个练习非常受欢迎,学生感觉好像在做游戏,可就是在这游戏中提高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具有可操作性,以上这两个仿关联词语和仿场景描写的仿写作文练习,使学生发现了自身写作的潜能,不再害怕写作了, “范文引路”这一作文指导步骤也就不会让学生觉得可望而不可及了。
(责任编辑:符 洁)
这次作文的材料是这样的:
在一位画家的屋里,我见到墙上挂着一张非常特别的画。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中间偏左的位置,有一块黑渍。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算什么生花的妙笔,被画家挂在墙壁正当中最为显要的位置上,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头脑里仍是一片空白。我向画家请教,画家说:“我的这幅画叫‘快乐’。”“‘快乐’?我不明白。”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哪个画家能画出快乐来。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这幅画时,都是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双眼。”我说:“那就把画中的‘痛苦’去掉吧!”画家说:“没有痛苦,我们更见不到快乐。”我明白了,我们的眼里,总是盯着痛苦,而快乐常常是被我们忽视了的那一部分。
读了上述材料,你一定有所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复活》里的涅赫柳朵夫,曾经一度因内心的愧疚而痛苦着,但他最后因这份痛苦而快乐,因为他还清了痛苦的债。没有内心的痛苦所驱动的灵魂复活的动力,他是不会体验到释然的快乐的。如果他像看画人一样,一辈子都禁锢在曾经的过错中,那么他一辈子都不会体验到这份快乐的。
这一段文字写出了痛苦与快乐的辩证关系,证明了文章的观点:痛苦并不可怕,要用坚强的内心赢得快乐。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寥寥几行字就表现出了主人公由痛苦而变快乐的心路历程,写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并不像有些学生那样只注重写出结果,这是非常难得的,也是值得学习的。
分析这段文字会发现,这位同学非常善于运用关联词语,“曾经…,但因…而…,因为…”“没有…,是不会…”“如果…,都…,那么…”。这样的运用使得文章极具思辨性,表现出作者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使文章充满了理性的光辉。这样,就可以据此指导学生做仿写练习了。
我让学生模仿上面那段文字的逻辑关系,在林冲、陶渊明、庄周、李密当中任选一个作为叙议对象,写一段文字,中心自拟。
下面是学生的仿写一例:
陶渊明曾经怀揣“猛志固常在”的理想而走入仕途,但他最后还是因为不愿“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辞官归隐,因为他看清了官场的黑暗。没有官场的纷乱对自由的压制,他是不会产生对清明世界的渴望的。如果他选择同流合污,一辈子都禁锢在名利场,那么他一辈子也都不会呼吸到自由畅快的空气。
(中心: 自由价更高)
这种仿写练习看起来是低层次的,就像小孩子的牙牙学语一样,不过是套用范文的形式而已。实际上,想写出完整的一段话,还是需要了解叙述对象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内涵的,要抓住人物经历的“中心事件”进行分析论证;而为了便于操作,就要尽量选取课内所学到的历史人物供学生选择,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由于人物事例都很熟悉,学生在考试时就可以运用得游刃有余了。这个练习模仿起来容易,而能够转变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就有一定难度了,易学的是形式,难学的是思想。如何把原作者逻辑思维能力学到手,这还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的。
还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
咖啡店的玻璃门被轻轻地推开,拐杖敲击地面发出的“笃”“笃”声不和谐地打破了店里的宁静。她站在柜台前,吐着舌头冲每一个人抱歉地微笑。她像一个闯进糖果店的小孩子,挑选着最美味的那一颗。工作顺心的精英,发愁升学的学生,都自然地和她一起笑起来。我们甚至会忽视她残疾的双腿,仿佛不快乐的,只是她的那副拐杖。
这段话是其文章的开篇,人物形象一跃入读者面前,便充满了个性。首先是咖啡店里突然传来的敲击地面的拐杖声,然后是淘气鬼般的笑容,接下来是调皮鬼的可爱和周围人的被感染,最后却把焦点落脚到那副拐杖。这样的写法极大地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入得特别新颖。
分析这一段会发现,作者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写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这种方法被称为“场景描写”。这种方法的好处,可以首先通过两段话的表达效果来对比体会——
(1)以前中国有位皇帝,顺利登基后他把大臣都召集起来,问大臣想让自己的国家变成什么样,很民主的皇帝。有个大臣说,他想天天过年。大家都觉得这个提议好,于是日日歌舞升平,夜夜烟花美酒。于是,一个月后,这个国家被敌人所灭。
(2)东晋之初,过江的诸公常萃集于新亭,多设美酒佳肴而怫怫不乐,座中一人悲叹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于是群情惨然,犹如楚囚对泣,齐齐流下失国者忧伤的泪水。可他们只会哭,不能战,哭着哭着,金陵王气黯然收,东晋很快就宣告散学。石头城的石头不怕风吹雨打,怕只怕这蚀骨的男儿泪,滴沥得多了,磐固的城池也会软若一盘蛋糕,任人分食。
第一段文字没有使用场景描写的方法,是在叙述一件事;第二段文字使用了场景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有动作,有想象,最重要的是把人物放在某个场景中去表现,加进了很多“表现”的手法,而不是像第一段那样,直接告诉读者“是这样”或者“不是那样”,这样一来,表达效果明显好于第一段,所以,场景描写的方法还是应该学着去使用的。
分析范文中的那一段会发现,作者写人时,也是把人物放到一个场景中去表现的,作者首先为人物出场做了铺垫;人物登场后,采用动作和细节等描写手段表现人物;接着,再用场景去表现人物,即衬托的手法;最后把人们的视线再一次聚焦在起初的细节上,就是那副拐杖。这里的写法是非常巧妙的,既凸显出人物的身份,又与文章的主旨很好地协调起来。
咖啡店的玻璃门被轻轻地推开(动作),拐杖敲击地面发出的“笃”“笃”声不和谐地打破了店里的宁静(听觉)。她站在柜台前,吐着舌头冲每一个人抱歉地微笑。她像一个闯进糖果店的小孩子(想象),挑选着最美味的那一颗。工作顺心的精英,发愁升学的学生,都自然地和她一起笑起来(衬托)。我们甚至会忽视她残疾的双腿,仿佛不快乐的,只是她的那副拐杖(细节)。
“表现”,是学生非常欠缺的手法,他们在写作时通常习惯于直接,不注重通过描写等手段去表现他们笔下的事件。我设计了一个很有趣的练习,就是让他们通过描写去表现一个形容词。练习的要求是这样的:
扩写下面这段文字,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一幅场景,重点表现材料中的“警惕”二字:
“池塘边,一只失了队的羚羊想喝水,它非常警惕。”
范例:
烈日下,干枯的池塘边,一只失了队的羚羊从远处慢慢踱了过来,它不停地向左右张望(动作),乌鸦突如其来(衬托),“嘎…”的一声惊到了羚羊(听觉),它撒腿飞速往回跑,干燥的尘土在它的蹄下飞扬了起来(视觉)。不久,这只饥渴难耐的羚羊又回到池塘边,低下头喝那仅有的一滩浑水(视觉),竖起的耳朵还不停地朝两边转动(动作)。
这个练习巩固了之前的训练,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明白写作注重的是去“表现”,作者不要直接告诉读者“这是什么”“那是怎样”,要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文字的意味。这个练习非常受欢迎,学生感觉好像在做游戏,可就是在这游戏中提高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具有可操作性,以上这两个仿关联词语和仿场景描写的仿写作文练习,使学生发现了自身写作的潜能,不再害怕写作了, “范文引路”这一作文指导步骤也就不会让学生觉得可望而不可及了。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