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建筑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学习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建筑的制图原理及构造,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建筑施工识图能力,并在建筑专业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但是,就目前的《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教学工作来看,在其考核评价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不仅阻碍了最后的考评结果,也不利于考评工作对日常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发挥。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识图与构造》中的考评问题,并详细探讨了针对《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工作。
关键词:《建筑识图与构造》;考评问题;考核工作;评价体系;改革策略
一、《建筑识图与构造》中的考评问题分析
1.考评内容与实际的能力要求有所出入
目前的《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考评工作,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且其考虑也仅仅会涉及到一部分的实际工作过程。而在实训操作的考核方面,一來重视程度不足,二来由于考试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制约,往往无法完全模拟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考核,也因此无法真正的考核出学生的实操水平。此外,由于高职院校的现有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素养考察都有所忽视,也造成了学生实操工作与企业要求的不相匹配,出现了常见的“会考试”但不会“工作”的窘境。学生在这一评价体系下的学习,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企业需求,更不利于学生培养实际能力,造成了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的脱离。
2.考评工作中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目前的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考评工作,往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平时成绩,其二为期末考试成绩。虽然看似平时的成绩有所考虑,但在分值的分配上却往往偏重于考试成绩(一般考试成绩占到总分数的60%以上)。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过于松散的问题,很多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实训课程,而仅仅依靠期末考试前的“临门一脚”就能勉强达标。这样的考评自然无法激起学生在的实操训练热情,也不利于学生施工识图能力的培养。
3.考评工作中存在主观性的问题
目前的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考评,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有教师这一单一主体。学生则被仅仅作为评价的客体,基本上不参与考评工作。这样的考评体系,既不利于学生对自我认识的加深,也不利于与教师形成良性沟通,教师在这一考评体系之下,完全按照自身的主观意愿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评价,容易造成评价不客观、不准确的情况。
二、《建筑识图与构造》的考评改革方向
1.完善课程的考评内容,使学生考评工作符合学生专业发展
高职院校的考评工作,除了针对课堂学习进行考评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实操训练等进行合理评价。针对学生的《建筑识图与构造》实训过程,一看可以从两个方面对进行完善考评内容:其一是完善学生基本技能的考评,这一类主要针对学生在日常训练中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如手工绘制建筑的首层平面图纸等,将这些实用性的技能纳入到考察的范围,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从另外一方面检验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其二需要完善学生综合技能的考评,针对这一类的考评,主要针对由团队所完成的、较为复杂而全面的实训项目,例如综合楼层建筑的模拟图纸会审工作等。这一考评内容,不仅能考察学生对基础性技能的掌握,还能考察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对学生今后参加工作、参与企业分工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实训操作考核工作的完善,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
2.强化学生的过程性考评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实际的考核评价工作中,要改变以往的“以考为主”的评价模式,转而向过程性评价过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训练表现以及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在平时的学习中积极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学习潜力。为了将过程性评价落到实处,教师可针对性的制定量化评价表格,并通过日常的过程性评价与期末的考核评价形成有效互补,从而为实现客观的评价机制提供良好基础。
3.丰富考核评价中的评价主体,提高考评工作的有效性与客观性
在评价主体建设方面,应该积极综合各方意见,通过引入“教师—学生—企业”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有利于丰富评价的主体,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也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对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教师—学生—企业”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中,教师要及时公布考评标准及考评结果,通过公平公正的评价管理,强化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从而起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激发学生学习的目的。学生方面,要积极参与自评和互评工作,教师可通过对自评和互评工作的采纳和分析,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学生的学习。在企业方面,有条件的高校,可适当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建,通过要求企业参与学生技能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的测评。通过上述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通过“教师—学生—企业”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的分析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促进整个课程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针对《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必然以当考评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为基础,通过完善考评内容、重视过程性评价以及丰富评价主体等多个维度进行改革。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考评工作都会因为时间因素、考察条件、考核内容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的限制,而造成考评中的误差出现。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在考核工作中容许存在二次评价,以便于最大限度的排除非能力因素的干扰,获得更加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金梅珍,吕淑珍,张正平.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及“驾证式”考核探索——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77-80.
[2]王婷.“通用能力”培养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02):46-49.
[3]张威琪.高职“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4,(06):40-41.
[4]吕淑珍.基于“1∶1建筑模型”运用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5,(02):30-32+21.
作者简介:
王艳敏(1981.10—),女,汉族,山东武城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初级职称,硕士学位,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建筑识图与构造》;考评问题;考核工作;评价体系;改革策略
一、《建筑识图与构造》中的考评问题分析
1.考评内容与实际的能力要求有所出入
目前的《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考评工作,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且其考虑也仅仅会涉及到一部分的实际工作过程。而在实训操作的考核方面,一來重视程度不足,二来由于考试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制约,往往无法完全模拟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考核,也因此无法真正的考核出学生的实操水平。此外,由于高职院校的现有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职业规范和职业素养考察都有所忽视,也造成了学生实操工作与企业要求的不相匹配,出现了常见的“会考试”但不会“工作”的窘境。学生在这一评价体系下的学习,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企业需求,更不利于学生培养实际能力,造成了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的脱离。
2.考评工作中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目前的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考评工作,往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平时成绩,其二为期末考试成绩。虽然看似平时的成绩有所考虑,但在分值的分配上却往往偏重于考试成绩(一般考试成绩占到总分数的60%以上)。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过于松散的问题,很多学生不重视平时的实训课程,而仅仅依靠期末考试前的“临门一脚”就能勉强达标。这样的考评自然无法激起学生在的实操训练热情,也不利于学生施工识图能力的培养。
3.考评工作中存在主观性的问题
目前的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考评,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有教师这一单一主体。学生则被仅仅作为评价的客体,基本上不参与考评工作。这样的考评体系,既不利于学生对自我认识的加深,也不利于与教师形成良性沟通,教师在这一考评体系之下,完全按照自身的主观意愿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评价,容易造成评价不客观、不准确的情况。
二、《建筑识图与构造》的考评改革方向
1.完善课程的考评内容,使学生考评工作符合学生专业发展
高职院校的考评工作,除了针对课堂学习进行考评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实操训练等进行合理评价。针对学生的《建筑识图与构造》实训过程,一看可以从两个方面对进行完善考评内容:其一是完善学生基本技能的考评,这一类主要针对学生在日常训练中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如手工绘制建筑的首层平面图纸等,将这些实用性的技能纳入到考察的范围,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从另外一方面检验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其二需要完善学生综合技能的考评,针对这一类的考评,主要针对由团队所完成的、较为复杂而全面的实训项目,例如综合楼层建筑的模拟图纸会审工作等。这一考评内容,不仅能考察学生对基础性技能的掌握,还能考察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对学生今后参加工作、参与企业分工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实训操作考核工作的完善,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专业实践能力。
2.强化学生的过程性考评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实际的考核评价工作中,要改变以往的“以考为主”的评价模式,转而向过程性评价过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训练表现以及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在平时的学习中积极与学生进行反馈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学习潜力。为了将过程性评价落到实处,教师可针对性的制定量化评价表格,并通过日常的过程性评价与期末的考核评价形成有效互补,从而为实现客观的评价机制提供良好基础。
3.丰富考核评价中的评价主体,提高考评工作的有效性与客观性
在评价主体建设方面,应该积极综合各方意见,通过引入“教师—学生—企业”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有利于丰富评价的主体,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也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对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教师—学生—企业”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中,教师要及时公布考评标准及考评结果,通过公平公正的评价管理,强化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从而起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激发学生学习的目的。学生方面,要积极参与自评和互评工作,教师可通过对自评和互评工作的采纳和分析,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学生的学习。在企业方面,有条件的高校,可适当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建,通过要求企业参与学生技能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的测评。通过上述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通过“教师—学生—企业”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的分析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促进整个课程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针对《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必然以当考评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为基础,通过完善考评内容、重视过程性评价以及丰富评价主体等多个维度进行改革。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考评工作都会因为时间因素、考察条件、考核内容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的限制,而造成考评中的误差出现。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在考核工作中容许存在二次评价,以便于最大限度的排除非能力因素的干扰,获得更加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金梅珍,吕淑珍,张正平.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及“驾证式”考核探索——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77-80.
[2]王婷.“通用能力”培养在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02):46-49.
[3]张威琪.高职“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4,(06):40-41.
[4]吕淑珍.基于“1∶1建筑模型”运用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5,(02):30-32+21.
作者简介:
王艳敏(1981.10—),女,汉族,山东武城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初级职称,硕士学位,建筑设计及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