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一场持续而又激烈的争论,中国已经站在了十字路口。
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位的中国,是做资源型或依赖型国家,还是争做“头脑”国家?是继续走“以市场换技术”之路,还是依靠自主创新来突破重围?
在2005年的金秋,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终于有了一个答案。10月11日结束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自主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提倡,并浓墨重彩地写进了“十一五”规划。巧合的是,10月12日发射成功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再一次为自主创新的战略价值作了生动而又形象的诠释。
其实,这项重大战略抉择的背后,蕴含着多重深刻的决策背景。
“只长骨头不长肉”
苏州,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罗技,一家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公司。当这两个本不相关的地方被一个小小的鼠标联系在一起时,人们惊奇地发现:罗技公司每年有2000万个在苏州制造并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鼠标运往美国,在美国其售价约40美元,在其价格构成中,罗技拿8美元,销售商拿15美元,零部件供应商拿14美元,而中国只能从每只鼠标中拿到3美元,其中包括工资、电力、交通和其他经常性开支。
案例远未到此为止。当成千上万个类似罗技公司的企业扎堆于苏州时,当地人更加惊奇地发现,苏州名声响却不实惠,引进外资多,GDP增长快,但人均收入与GDP大不相称,增幅远远低于GDP增幅,老百姓从引进外资和经济增长中得益不多,甚至变得相对贫困,例如苏州人均GDP超过上海,但人均收入只有上海一半。通常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大致是后者为前者的75%,而苏州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451元,只占人均GDP的25%。反差如此之大,原因何在?后来,许多经济学家一致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苏州外资带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难怪重庆市的一位领导公开质疑“苏州模式”,认为这是典型的“只长骨头不长肉”。
是“苏州模式”走到了尽头?问题似乎并不是这么简单。
“因为我们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品牌,有相当的利润都进入了国际资本的腰包。在初期阶段,我们只能走这条道路,就是利用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但是中国不能永远走这条路,如果老是这样走下去,再大的经济规模也是一个空壳,外表看着很大,但是核心部分都是外国人的,不是自己的,这叫做‘没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如是说。
苏州仅是一个缩影。长期以来,我国靠着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能源消耗,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全球协作分工过程中,通过参与制造环节,获得不小发展,从玩具到汽车,从服装到机电,中国制造业声播全球。然而,由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有市场号召力的自主品牌,中国制造业在不少方面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国人,只需签署一纸技术合同,就胜过‘千军万马’,可以抽走中国企业一大半的血汗钱。”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发出这样的警告。
“比如我国生产一台电视机的利润不到10元,计算机的毛利也只有5%,贴牌手机的专利费要占到售价的20%。但是如果我们有自己的芯片和自己的关键系统软件,利润就可以提高到40%。”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央视“中国经济大讲堂”上给国人算了一笔账。
“何龙之争”的背后
2005年8月21日,在花都汽车论坛上,上演了一幕全国政协常委、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舌战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的精彩辩论,二者针锋相对的话题就是中国汽车要不要自主品牌。
当记者问主持人龙永图中国汽车产业是否要致力于开发和发展自主品牌时,龙永图说:“我们不能够为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汽车产业注定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龙永图的话音一落,年事已高的何光远猛地站起身反驳:“刚才龙永图部长的观点我不太赞成……我们没必要搞自己的品牌,这个观点没道理。”
其实,“何龙之争”的背后,是如何看待“以市场换技术”的交锋。一种观点认为是对的,我国不但换来一般的、比较好的技术,还换来了核心技术;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错的,市场倒是被外商占了,高水平技术却未得到,我国成了外商的生产基地。
在这场争论中,科技部研究中心研究员金履忠一直是个焦点人物。在一次研讨会上,他深刻反思了国内汽车“以市场换技术”道路的偏颇之处。这位研究员认为,自主创新的对立面是什么?不是引进技术,也不是一般的合资,而是产业资本合资,就是所谓的“以市场换技术”。以轿车产业为例,90%以上的市场换出去了,可是我们换来的是什么?换来的并不是先进的技术,而是进入成熟期、衰退期,甚至马上就要淘汰的技术。这些并不先进的技术中方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很多合资企业中,中外方尽管各占50%的比例,但合资企业的话语权掌握在外方手中,外方拿走了主要的利润。通用在中国的汽车销量仅占其全球销量的3%,却贡献了20%的利润,而大众80%的利润都来自中国。因此,合资20年,所有合资企业都没有开发出自主品牌。
“汽车是一个失败的教训,20年交了一张白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郭励弘在接受《决策》记者采访时痛心地说。
2004年我国汽车总产量507万辆,其中90%是国外汽车“舶来品”,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占10%。不仅是汽车,DVD、空调、彩电、MP3……这些我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虽然许多是国内品牌,但核心器件大多来自国外。
不可否认,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显然有助于中国制造水平的提高。但跨国公司的盈利本性决定了它们只能是先进技术的封锁者,而不可能充当先进技术的推广者,其在中国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谓“技术溢出”十分有限。一旦跨国公司停止投资而撤离中国,我国制造业的真实水平就如同“海潮退去沙石尽露”一样。
“既然‘以市场换技术’没有换来先进技术,就应该丢掉这个幻想,立足于自主创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朱丽兰曾在一次研讨会上郑重地提醒道。
在这场交锋中,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换技术和自主创新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两回事。中央领导人对自主创新的渴望,是就国家战略而言,不是马上就要摈弃市场换技术。
“比如我们对产业链低端不能容忍,再也不要生产衬衫和鞋袜了,都去搞高技术,如果让这样一些想法占了上风,那么现在全球产业向中国大转移的趋势可能会放缓。”龙永图在“中国经济大讲堂”上发表观点认为,搞自主创新不能“一刀切”,更不能陷入一种误区。
“DVD专利费”锁喉之痛
DVD,一个不起眼的家用消费品。然而,几年前,一场沸沸扬扬的“DVD专利费”事件,给这个行业带来灭顶之灾的同时,也成了引发国人深刻反思的典型教材。
2001年初,一批出口到欧盟的中国DVD产品遭到荷兰飞利浦等企业的阻挠,并以侵犯他们的知识产权为由,不惜动用欧洲议会法案,拒绝这批DVD产品登陆荷兰等欧盟国家。至此,备受业内关注的DVD专利费问题浮出水面。
以6C为代表的联盟企业,背靠标准且手握其中绝大部分核心专利,一直紧扼中国DVD产业的咽喉。中国DVD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要向6C联盟缴纳超过10美元的专利费。再加上3C,还有法国汤姆逊公司、杜比公司、DTS以及MPEG-LA等等,所有这些费用加在一起达到了21.3美元。这样自2002年起,中国DVD企业原本最大的价格低廉优势就“荡然无存”。中国不少DVD企业就只有选择“另谋出路”或索性“出逃”。
遭受切肤之痛的远不止DVD行业。后来,像本土数码相机、PC机、MP3等几乎重蹈了DVD覆辙。
从2001年加入WTO开始,中国企业遭受了上百次的反倾销案件。仅2004年上半年,就有23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造成这么多反倾销案件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更多的核心知识产权,而仅仅沦为制造大国。
目前,中国创新的综合指数大约在世界49个国家中排名第28位,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许多重点领域特别是国防领域的对外技术依赖局面,对国家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回顾一下从冷战时期的‘八统组织’到今天的‘瓦森纳协议’,西方国家对技术出口的控制不仅没有削弱,反而不断加强。”徐冠华在央视“中国经济大讲堂”上尖锐地指出,在美国等国家,强化技术出口管制制度的本质是维护国家的战略利益,实践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很难通过正常贸易来获得的。
“我们的产业链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两端被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垄断及控制。一端是技术研发环节,大部分设计和技术依靠引进;另一端是市场营销和品牌资源。”刘庆峰在接受《决策》记者采访时说,“这种现象不改变,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发展很难找到支撑点。”
美国兰德公司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说过,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自主创新战略本质上就是要把微观和宏观,把科技、经济、制度等各个层面能够协调一致,使中国的经济能够真正走向一种主导决策选择权的经济。”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总结道。
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位的中国,是做资源型或依赖型国家,还是争做“头脑”国家?是继续走“以市场换技术”之路,还是依靠自主创新来突破重围?
在2005年的金秋,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终于有了一个答案。10月11日结束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自主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提倡,并浓墨重彩地写进了“十一五”规划。巧合的是,10月12日发射成功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再一次为自主创新的战略价值作了生动而又形象的诠释。
其实,这项重大战略抉择的背后,蕴含着多重深刻的决策背景。
“只长骨头不长肉”
苏州,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罗技,一家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公司。当这两个本不相关的地方被一个小小的鼠标联系在一起时,人们惊奇地发现:罗技公司每年有2000万个在苏州制造并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鼠标运往美国,在美国其售价约40美元,在其价格构成中,罗技拿8美元,销售商拿15美元,零部件供应商拿14美元,而中国只能从每只鼠标中拿到3美元,其中包括工资、电力、交通和其他经常性开支。
案例远未到此为止。当成千上万个类似罗技公司的企业扎堆于苏州时,当地人更加惊奇地发现,苏州名声响却不实惠,引进外资多,GDP增长快,但人均收入与GDP大不相称,增幅远远低于GDP增幅,老百姓从引进外资和经济增长中得益不多,甚至变得相对贫困,例如苏州人均GDP超过上海,但人均收入只有上海一半。通常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大致是后者为前者的75%,而苏州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451元,只占人均GDP的25%。反差如此之大,原因何在?后来,许多经济学家一致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苏州外资带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难怪重庆市的一位领导公开质疑“苏州模式”,认为这是典型的“只长骨头不长肉”。
是“苏州模式”走到了尽头?问题似乎并不是这么简单。
“因为我们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品牌,有相当的利润都进入了国际资本的腰包。在初期阶段,我们只能走这条道路,就是利用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但是中国不能永远走这条路,如果老是这样走下去,再大的经济规模也是一个空壳,外表看着很大,但是核心部分都是外国人的,不是自己的,这叫做‘没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如是说。
苏州仅是一个缩影。长期以来,我国靠着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能源消耗,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全球协作分工过程中,通过参与制造环节,获得不小发展,从玩具到汽车,从服装到机电,中国制造业声播全球。然而,由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有市场号召力的自主品牌,中国制造业在不少方面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国人,只需签署一纸技术合同,就胜过‘千军万马’,可以抽走中国企业一大半的血汗钱。”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发出这样的警告。
“比如我国生产一台电视机的利润不到10元,计算机的毛利也只有5%,贴牌手机的专利费要占到售价的20%。但是如果我们有自己的芯片和自己的关键系统软件,利润就可以提高到40%。”国家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央视“中国经济大讲堂”上给国人算了一笔账。
“何龙之争”的背后
2005年8月21日,在花都汽车论坛上,上演了一幕全国政协常委、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舌战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的精彩辩论,二者针锋相对的话题就是中国汽车要不要自主品牌。
当记者问主持人龙永图中国汽车产业是否要致力于开发和发展自主品牌时,龙永图说:“我们不能够为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汽车产业注定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龙永图的话音一落,年事已高的何光远猛地站起身反驳:“刚才龙永图部长的观点我不太赞成……我们没必要搞自己的品牌,这个观点没道理。”
其实,“何龙之争”的背后,是如何看待“以市场换技术”的交锋。一种观点认为是对的,我国不但换来一般的、比较好的技术,还换来了核心技术;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错的,市场倒是被外商占了,高水平技术却未得到,我国成了外商的生产基地。
在这场争论中,科技部研究中心研究员金履忠一直是个焦点人物。在一次研讨会上,他深刻反思了国内汽车“以市场换技术”道路的偏颇之处。这位研究员认为,自主创新的对立面是什么?不是引进技术,也不是一般的合资,而是产业资本合资,就是所谓的“以市场换技术”。以轿车产业为例,90%以上的市场换出去了,可是我们换来的是什么?换来的并不是先进的技术,而是进入成熟期、衰退期,甚至马上就要淘汰的技术。这些并不先进的技术中方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很多合资企业中,中外方尽管各占50%的比例,但合资企业的话语权掌握在外方手中,外方拿走了主要的利润。通用在中国的汽车销量仅占其全球销量的3%,却贡献了20%的利润,而大众80%的利润都来自中国。因此,合资20年,所有合资企业都没有开发出自主品牌。
“汽车是一个失败的教训,20年交了一张白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郭励弘在接受《决策》记者采访时痛心地说。
2004年我国汽车总产量507万辆,其中90%是国外汽车“舶来品”,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占10%。不仅是汽车,DVD、空调、彩电、MP3……这些我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虽然许多是国内品牌,但核心器件大多来自国外。
不可否认,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显然有助于中国制造水平的提高。但跨国公司的盈利本性决定了它们只能是先进技术的封锁者,而不可能充当先进技术的推广者,其在中国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谓“技术溢出”十分有限。一旦跨国公司停止投资而撤离中国,我国制造业的真实水平就如同“海潮退去沙石尽露”一样。
“既然‘以市场换技术’没有换来先进技术,就应该丢掉这个幻想,立足于自主创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朱丽兰曾在一次研讨会上郑重地提醒道。
在这场交锋中,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换技术和自主创新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两回事。中央领导人对自主创新的渴望,是就国家战略而言,不是马上就要摈弃市场换技术。
“比如我们对产业链低端不能容忍,再也不要生产衬衫和鞋袜了,都去搞高技术,如果让这样一些想法占了上风,那么现在全球产业向中国大转移的趋势可能会放缓。”龙永图在“中国经济大讲堂”上发表观点认为,搞自主创新不能“一刀切”,更不能陷入一种误区。
“DVD专利费”锁喉之痛
DVD,一个不起眼的家用消费品。然而,几年前,一场沸沸扬扬的“DVD专利费”事件,给这个行业带来灭顶之灾的同时,也成了引发国人深刻反思的典型教材。
2001年初,一批出口到欧盟的中国DVD产品遭到荷兰飞利浦等企业的阻挠,并以侵犯他们的知识产权为由,不惜动用欧洲议会法案,拒绝这批DVD产品登陆荷兰等欧盟国家。至此,备受业内关注的DVD专利费问题浮出水面。
以6C为代表的联盟企业,背靠标准且手握其中绝大部分核心专利,一直紧扼中国DVD产业的咽喉。中国DVD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要向6C联盟缴纳超过10美元的专利费。再加上3C,还有法国汤姆逊公司、杜比公司、DTS以及MPEG-LA等等,所有这些费用加在一起达到了21.3美元。这样自2002年起,中国DVD企业原本最大的价格低廉优势就“荡然无存”。中国不少DVD企业就只有选择“另谋出路”或索性“出逃”。
遭受切肤之痛的远不止DVD行业。后来,像本土数码相机、PC机、MP3等几乎重蹈了DVD覆辙。
从2001年加入WTO开始,中国企业遭受了上百次的反倾销案件。仅2004年上半年,就有23起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案件。造成这么多反倾销案件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更多的核心知识产权,而仅仅沦为制造大国。
目前,中国创新的综合指数大约在世界49个国家中排名第28位,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许多重点领域特别是国防领域的对外技术依赖局面,对国家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
“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回顾一下从冷战时期的‘八统组织’到今天的‘瓦森纳协议’,西方国家对技术出口的控制不仅没有削弱,反而不断加强。”徐冠华在央视“中国经济大讲堂”上尖锐地指出,在美国等国家,强化技术出口管制制度的本质是维护国家的战略利益,实践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很难通过正常贸易来获得的。
“我们的产业链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两端被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垄断及控制。一端是技术研发环节,大部分设计和技术依靠引进;另一端是市场营销和品牌资源。”刘庆峰在接受《决策》记者采访时说,“这种现象不改变,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发展很难找到支撑点。”
美国兰德公司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说过,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自主创新战略本质上就是要把微观和宏观,把科技、经济、制度等各个层面能够协调一致,使中国的经济能够真正走向一种主导决策选择权的经济。”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