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迎来了春天。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当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教育实践,不断创新,探寻适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注意力和兴趣,为培养和健全学生必备的政治素质而奠定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巧设教学疑问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不想方设法去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出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无动于衷的场面。因此,在备课时必须注意到: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引发探索问题的热情,为了让所有学生都积极思维,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回答问题,作为学生成绩考核内容之一,平时记录在案,期末计人总评成绩。这种方法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听课的质量,又使教师能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针对学生认识上的薄弱的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例如。在讲“矛盾的特殊性”这一内容时,就可向学生提出“你在高中阶段与初中阶段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课堂上尽情地说,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二、运用幽默艺术
趣味与幽默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教学幽默的素材很多,许多笑话、相声、小品、格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广告、漫画等,无不妙趣横生,教师只要恰当运用,便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我讲“抓住机遇”时,给学生展示了漫画《无题》:一只大雁飞过头顶,两个射手为雁的吃法持弓相争,却不放矢,一个喊要烤着吃,另一个叫要炖着吃,结果,雁飞走了,机遇过了,如何去吃,只成了一句空话。
三、实施开放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2、专题讨论。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實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的基本原理分析。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如在学因果联系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克隆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往何处”,让学生在对克隆技术利弊的分析中,潜移默化的树立了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和把握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捕捉时政热点
作为高中政治课教师要时刻关注国内、国级形式发展趋势,时刻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路线。时政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政治、经济方面内容,也有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而且时政的内容随时随地的不断变化,是我们立足目前,了解世界,关注人类发展的可靠依据。时政教学是指在高中政治课中,及时加入时政新闻热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关注社会热点,认识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在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国内外大事、实事和学生已知的概念、原理及观点与实事政治的重点、热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因此,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阅读各类时政刊物,如《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半月谈》、《时事》等杂志。教师要根据时政新闻要点联系课本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回答时政问题,并针对时政展开讨论。让学生知道每件事的诱因及政治意义,通过讨论把时政与课本知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政治课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开展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
例如,我在上“合理消费”时,给学生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让学生以家庭收入为例,了解自己的家庭消费结构,并将它设计成表格形式,再对之进行了分析探讨,这样即让学生了解了父母亲工作的艰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怎么样合理消费。
又如,上“依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时,我采用模拟法庭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形象生动、逼真临境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同时又在学习中获得了乐趣,并且在老师的现场点评后对易混易错点加深了理解和正确区别。
六、培养美育能力
“爱美”是高中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兴趣本是一种美的流露,当高中生能够发现思想政治课的规律美,并对这种美具有赞叹心情的时候,就产生了不可抑制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审美兴趣。1、体验感情美。要求教师的讲授情真意切,讲出课本所言之理,讲出自己的坚信之情。做到教师动情,学生动容,引起感情的双向交流和共鸣。2、感受形像美。讲“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时,就腐败现象的认识,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株参天直立的大树也有枯枝败叶,太阳是光明的也有黑子。”讲“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时,举了好人也做坏事,坏人也做好事,关键是何者为主要方面,做好事是主要方面就是一个好人,否则就是一个坏人。用身边大家熟知生动的人和事说明。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用“老头子”和“小伙子”来比喻,都给学生留下了回味无穷的美的形象。3、叹服规律美。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大千世界无一物能逃出它。学生感到掌握了这些规律,仿佛变成力量无比的人,兴奋不已。4、欣赏名言美。讲“办事情要抓住重点,”和同学们共同朗诵名言:“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吸引力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多年来的政治教学实践与研究证明,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学习,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吸引力是行之有效的,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第一中学)
一、巧设教学疑问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平铺直叙,一讲到底,不想方设法去设置一些好的疑问,就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出现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无动于衷的场面。因此,在备课时必须注意到: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引发探索问题的热情,为了让所有学生都积极思维,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回答问题,作为学生成绩考核内容之一,平时记录在案,期末计人总评成绩。这种方法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听课的质量,又使教师能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针对学生认识上的薄弱的环节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例如。在讲“矛盾的特殊性”这一内容时,就可向学生提出“你在高中阶段与初中阶段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课堂上尽情地说,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二、运用幽默艺术
趣味与幽默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教学幽默的素材很多,许多笑话、相声、小品、格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广告、漫画等,无不妙趣横生,教师只要恰当运用,便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我讲“抓住机遇”时,给学生展示了漫画《无题》:一只大雁飞过头顶,两个射手为雁的吃法持弓相争,却不放矢,一个喊要烤着吃,另一个叫要炖着吃,结果,雁飞走了,机遇过了,如何去吃,只成了一句空话。
三、实施开放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2、专题讨论。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實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的基本原理分析。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如在学因果联系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克隆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往何处”,让学生在对克隆技术利弊的分析中,潜移默化的树立了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和把握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捕捉时政热点
作为高中政治课教师要时刻关注国内、国级形式发展趋势,时刻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路线。时政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政治、经济方面内容,也有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而且时政的内容随时随地的不断变化,是我们立足目前,了解世界,关注人类发展的可靠依据。时政教学是指在高中政治课中,及时加入时政新闻热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关注社会热点,认识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在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国内外大事、实事和学生已知的概念、原理及观点与实事政治的重点、热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因此,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阅读各类时政刊物,如《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半月谈》、《时事》等杂志。教师要根据时政新闻要点联系课本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回答时政问题,并针对时政展开讨论。让学生知道每件事的诱因及政治意义,通过讨论把时政与课本知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政治课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开展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
例如,我在上“合理消费”时,给学生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让学生以家庭收入为例,了解自己的家庭消费结构,并将它设计成表格形式,再对之进行了分析探讨,这样即让学生了解了父母亲工作的艰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怎么样合理消费。
又如,上“依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时,我采用模拟法庭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形象生动、逼真临境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同时又在学习中获得了乐趣,并且在老师的现场点评后对易混易错点加深了理解和正确区别。
六、培养美育能力
“爱美”是高中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兴趣本是一种美的流露,当高中生能够发现思想政治课的规律美,并对这种美具有赞叹心情的时候,就产生了不可抑制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审美兴趣。1、体验感情美。要求教师的讲授情真意切,讲出课本所言之理,讲出自己的坚信之情。做到教师动情,学生动容,引起感情的双向交流和共鸣。2、感受形像美。讲“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时,就腐败现象的认识,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株参天直立的大树也有枯枝败叶,太阳是光明的也有黑子。”讲“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时,举了好人也做坏事,坏人也做好事,关键是何者为主要方面,做好事是主要方面就是一个好人,否则就是一个坏人。用身边大家熟知生动的人和事说明。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用“老头子”和“小伙子”来比喻,都给学生留下了回味无穷的美的形象。3、叹服规律美。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大千世界无一物能逃出它。学生感到掌握了这些规律,仿佛变成力量无比的人,兴奋不已。4、欣赏名言美。讲“办事情要抓住重点,”和同学们共同朗诵名言:“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吸引力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多年来的政治教学实践与研究证明,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学习,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吸引力是行之有效的,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