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信军、吴琼琼:教师应培养教学伦理敏感性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uonak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信军、吴琼琼在《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撰文指出,教师的教学伦理敏感性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中蕴涵的伦理价值与潜在的伦理问题的领悟和解释能力。它需要教师在教学情境中随时觉察、识别和确认教学活动有别于其他活动的伦理要求如发展、协作、自主等,并做出合乎道德的反应。但是,这些伦理要求经常被湮没在看似道德的不道德教学行为中。例如,当我们在高调倡导“有效”和“高效”教学的同时,也许在泯灭着教师“静待花开”的教育智慧,破坏着学生生命成长、成熟的自主与自由。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生成与发展的内在机制。伦理维度的教学反思侧重于考虑教学目标对于教育中人的意义以及达成目标的技术、手段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其中心应该是人以及人的发展。不断丰富的教学伦理样例,则是教学伦理敏感性保持活性的基础。教师可通过叙事的方式相互交流教学伦理样例,把各自的教学伦理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理解和评价他人的教学伦理行为,或展现自己对教学伦理问题的理解,修正已有的教学伦理原型,强化教师的道德自我和教学伦理动机。教师只有适度发展教学伦理敏感性,才更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幸福。
其他文献
精品课程网络化建设是在切实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为目的。本文就内容、形式、技术三方面总结了“电路分析基础
作为广州市的一所名校,先烈东小学近年来明确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载体,重视班级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少先队建设,贯彻实施“全面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活泼鲜明的德育特色。  一、建设队伍,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格局  为了树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的德育理念,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把德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全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和思维形成的客观规律出发,提出结合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论文讨论了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学目
本文研究了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幅度调制与解调的性能实验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工作原理、主要程序设计、实验方法及结果。以该系统为例,重点从实现技术方面
四川省宜宾县柏溪小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近年来,学校根据县教育局“德育三化”模式的基本内涵,结合县城小学及学生的具体实际,以“阳光教育”为办学理念,改革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创新性地提出了“阳光德育·家校共育”月主题“123”活动(即一月一主题,一主题两目标,两目标三评价)。通过将德育评价活动主题化、内容具体化、方式多元化,内化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着力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和逆商,让孩子成为“身体好、
本文论述了对“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思考。在分析“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着重阐述了课堂互动方式、作业本互动方式以及学习
一  越是多元的世界,越需要人们的共识。  所谓共识,简单而言是指共同认识,一致的看法。课堂共识则是在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中,活动的参与者为完成特定的教学和学习任务,促进教学相长所需并努力谋求的一致看法和共同观点。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课堂是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由教师、学生、教育中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所构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更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参与和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很多
〓〓课堂提问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十分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提问不仅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要使自己的课上得富有生气,一方面既要遵循课堂提问的一般原则,注意灵活运用,形成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使提问艺术日臻完美。  〓〓一、用比较的方法提问  〓〓在教学中,常常会碰到同题材不同体裁,同体裁不同语言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