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7日至30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开始就任后的首次中国之行。中国是朴槿惠继美国之后出访的第二个大国,也是她担任总统后出访的首个亚洲国家。作为中国的重要友邻,中韩关系的发展不但对两国影响重大。同时也与整个朝鲜半岛乃至周边地区的局势均息息相关。
朴槿惠首次访华可谓成果丰富,中韩双方在诸多领域达成广泛共识,还就进一步提升中韩经贸合作签署了多项文件。其中最大的成果是为中韩经贸关系未来20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总统的女儿
“因为父亲是总统,我也逃避不了历史的漩涡。”去年9月,朴槿惠出席一个记者会时,对父亲执政时期存在的问题正式道歉。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是韩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也是最具争议的总统。在他执政期间,韩国实现了工业化和经济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
韩国人对朴正熙的评价是双重的:一方面,他被指斥为“日本走狗”、“韩奸”。他实施特务统治,以“民主会耽误韩国发展”为由拒绝交出权力,因而饱受批评;另一方面,他又被许多人高度评价。2004年,盖洛普“韩国人最喜欢的历任总统”民调中,48%的韩国受访者选择了朴正熙,位列第一。1999年,美国《时代》杂志将朴正熙列为21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韩国人之一。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因为朴正熙在个人修养方面有不少可称道之处,如朴实、节俭、注重吏治等;更因为他在一片废墟上推动韩国5年计划和“新村运动”,开展经济改革,使韩国走上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道路。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个几乎被战争摧毁的国家在40多年里成为世界第11大经济体,许多经济指标达到和超过传统工业化国家。
至今,许多韩国人(尤其中老年韩国人)认为,没有朴正熙,就不会有被称为“汉江奇迹”的韩国经济腾飞。近年来,韩国经济染上所谓“中等国家综合症”,高速增长势头不再,许多人因此出现“怀旧情结”。
而朴槿惠在1998年涉足政坛时,打出的口号正是“为完成父亲未尽事业尽一点力”,当选议员的所在地恰是其父亲出生地庆尚北道。在大选期间,尽管她对“继承父亲衣钵”表现得较为谨慎,但得知胜选后的第一次公开演讲,是在朴正熙墓前举行的。朴槿惠适时打着父亲的旗号登高一呼,自然会令不少或对朴正熙政绩念念不忘、或对现时政府治理不满的选民眼前一亮。
朴槿惠1952年2月生于韩国大邱,是朴正熙的长女。据韩国昌信大学韩国语系客座教授刘顺达回忆,朴槿惠的名字,是朴正熙夫妇和她的阿姨3人一起翻着辞典,费了一番功夫后才取的。朴正熙认为“槿”不仅代表韩国国花“无穷花”,也代表“国家”之意;“惠”则象征“恩惠”。
从小,朴槿惠就是个文静清秀的女孩子。上小学的时候,父亲送给她一套《三国志》,她非常喜欢,每天都捧着读上大半天。后来,朴槿惠戏称,自己的初恋是赵子龙。“现在想来,我的初恋是不是就是赵子龙啊,每次他登场的时候,我的心总是跳得厉害。”
高中时期,朴槿惠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第一名。虽然母亲陆英修非常希望朴槿惠学习史学,但她却考入了西江大学电子工学系。母亲曾经多次说,“槿惠好像没有选择普通女性所选的平凡道路。”
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韩国“第一女儿”,并没有感受到权力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总统的女儿,并非如想象般美好。”朴槿惠曾这样说。实际上,正是因为出生于朴家,年轻时的朴槿惠充分领略了政治的残酷。
朴槿惠人生第一次出现转折,是因为母亲遇刺身亡。1974年8月15日是韩国光复节,“第一夫人”陆英修陪同朴正熙出席国家剧院举行的光复29周年纪念活动。在会场上,朴正熙发表了《为打下和平统一的基础,南北朝鲜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演说。“借此意义重大的场合,我认为朝鲜统一必须以和平方式完成这一点……”当朴正熙说到这儿时,突然传出“砰”的一声枪响,原来,最后一排的一名20多岁的男子持枪走火,打中了自己的大腿。朴正熙在一片慌乱中想继续演讲,这名年轻男子却起身沿通道冲向讲台,坐在讲台后面的警卫室长朴钟圭见状赶紧持枪跃到了前面。“砰”,第二声枪响传来,子弹打中了朴正熙讲台的正面,而第三枪则打中了陆英修头部,她仰面倒下。
刺客很快被制服,陆英修也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而朴正熙在2分钟后再次现身讲台,他用沉稳的语调继续进行演讲。当晚7点,陆英修不治身亡。
当时,朴槿惠正在法国留学。接到电话后,她立即回国。在机场的售报亭,朴槿惠看到报纸上用大标题写着:韩国总统夫人遭暗杀。“母亲的死讯就像锋利的尖刀深深地刺进我的心脏。”匆匆回国的朴槿惠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由于父亲不肯续弦,22岁的朴槿惠开始代替母亲履行“第一夫人”职责。朴槿惠说:“对我而言,这非常痛苦,但同时又不能不接受这一艰巨的任务。”她将长发高高盘起,收起女孩子喜欢的花花绿绿的衣服,佩戴上母亲遗留下的首饰,模仿母亲优雅的衣着品位,陪伴父亲出席各种政治场合。在朴槿惠当时的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现在我最大的义务是让父亲和国民看到父亲并不孤单。洒脱的生活、我的梦想,这一切都必将被放弃。”
然而,更残酷的事情还在等待着她。在父亲遇刺那天,朴槿惠半夜被叫醒,她在得知噩耗后,问的第一句话却是“边境有没有异常?”这也被那些批评她的人解读成“无情”,他们认为朴槿惠和其父亲一样,在亲人遇害时都表现出了不受感情左右的冷酷。对此,朴槿惠的解释是:“我想,经常关注国家安全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因此,自然而然地做出了这样的反应。”
父亲的死对朴槿惠打击巨大。朴槿惠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痛苦是人类的属性,它能够证明人还活着。”然而,失去双亲的痛苦还没完全弥合,她又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背叛。接任朴正熙的韩国总统全斗焕很快掀起了一场批判朴正熙的运动,朴槿惠每天都要从报纸和广播中,一次次经历着民众对父亲的否定、否定、再否定。
这种折磨让朴槿惠的性格越发沉默。她身上开始出现不明斑点,没有医生能确切诊断出病症。“她不与任何人沟通,不热情,也不冷酷,只是冷冰冰的,一直都这样。朴槿惠与所有人保持距离,这是她的标志。”一名曾经和朴槿惠共事的人这样评价她。 1982年,朴槿惠的堂哥朴在鸿劝她结婚,她却说:“哥哥,以后请不要再说这样的话。”直到今天,朴槿惠依然单身,她称自己早已嫁给了国家。“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
“绝望也能锻炼我”
父亲去世后,朴槿惠带着弟弟和妹妹搬出了青瓦台,隐居在乡下。此后近20年里,朴槿惠远离政坛,只在岭南大学、一家教育基金会等非政府机构任过职。
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中国已故哲学家冯友兰的书籍给了朴槿惠很大的精神慰藉。“20多岁时,我曾面临难以承受的考验和痛苦。父母都被枪杀,遭到曾经信任者的背叛,连呼吸都觉得困难。当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也许是因为对冯友兰的喜爱,朴槿惠爱上了中国文化。她开始通过韩国中文教学广播节目自学中文。1987年,台湾学者林秋山曾到韩国给朴槿惠颁赠荣誉博士证书,后来又多次跟朴槿惠有过接触。林秋山回忆说,“有次到韩国拜访朴槿惠,她突然用中文讲起应酬话,把大家都吓了一跳。”他还透露,朴槿惠喜欢唱中文歌曲,最喜欢的是《夜来香》和《甜蜜蜜》。
在此次访华期间,朴槿惠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也是用汉语做了约3分钟的开场白和结束词。6月29日上午10点多,穿紫色西服的朴槿惠走进清华大学主楼演讲厅,台下约500位师生报以热烈掌声。朴槿惠以一口流利的汉语开场:“我见到各位清华大学学子们,就想到中国一句古谣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虽然之后约20分钟的演讲和回答3个提问,朴槿惠都使用韩文,但仍不时引用中国谚语诗句:“我以前去过苏州,切身感受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为了克服那段艰苦时期,我在笔记本上抄满了良言佳句,其中最难忘的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紫色是我们清华校徽的颜色。总统穿紫衣、用汉语开场都说明她对这场演讲的精心准备。”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研究生梁业珍说。
“从此,我们要越过韩中过去20年的成功经验,开启共创新20年的心信之旅。两天前,我与习主席共同签署了韩中面向未来联合声明,这既是旅程的蓝图,也是路线图。”朴槿惠的演讲,紧扣《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的演讲主题。
她以具体的数字和实例解析韩中关系。“建交虽然不过21年,但两国友好发展的速度却史无前例。两国贸易额已增加40多倍,每天100多架次飞机和船舶往返韩中,两国各有约6万留学生在对方国家留学。很多韩国人从小通过书籍和漫画,接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文学。”
朴槿惠还分享了“韩国梦”和“中国梦”的相通之处。她说,正如韩国和中国的江河最终流入同一片海,现在中国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韩国也向着开启国民幸福新时代的“韩国梦”迈进,韩国与中国共同分享的梦是美好的,韩中和谐相处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我遇到不少挑战,但最困难的时期是父母遇刺身亡,我个人也受到袭击,差点丧命。”在提问环节,当梁业珍问到“巾帼们在从政过程中要付出更多努力,不知您一路走来,曾遇到哪些挑战?”,61岁的朴槿惠如此回忆人生困境。
作为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说,她最初的理想是研究电子工程,成为专业人才。但父母的遇刺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伤心欲绝的朴槿惠,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书籍,其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帮她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
正是基于此,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女士,得知朴槿惠到访清华的消息后,特意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给总统送来一幅书法。“冯发兰先生已故去20多年,但他如果在世,一定很高兴把这首诗题写给总统阁下,因为您是他的书的知音。”陈来说。
“在人生低谷,我受到的启发是,人生一世,终归尘土,就算有100年光阴,也不过历史长河中的涟漪。因此,人要活得正直和真诚。无论遭受多大考验,只要与患难为友,视真诚为道路上的灯塔,绝望也能锻炼我。”朴槿惠说。《绝望锻炼了我》也正是朴槿惠个人自传的标题。
有媒体评论,5月朴槿惠访美时用英文演讲“很出色”,在国家领导人层面,到对方国家用对方的语言来作演讲还比较少。当前国际政坛给予女性越来越多的机会,此次朴槿惠的“清华秀”延续了一贯的“朴槿惠风格”:温和亲切,但是话语中能感受到她刚毅的性格。
女总统的施政蓝图
现年61岁的朴槿惠属“早起型”,每天凌晨4时30分左右起床,多年来一直如此。总统助理说,她入住青瓦台以来,也没有改变这一习惯。
2月25日,朴槿惠正式就任韩国总统。她每天上午9时至10时上班,从同样位于青瓦台大院内的官邸到办公室,车程三四分钟;除非有外出公务活动,一般每天只来回这一趟。一天日程从浏览内阁成员递交的各类报告和互联网开始,朴槿惠同样花时间阅读互联网上批评政府的帖子。
近期发布的两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韩国人认可她的表现。盖洛普公司韩国分部的民调中,朴槿惠支持率为52%;韩国媒体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65%的受调查者认可她。两份民调中,朴槿惠的最大得分点是应对朝鲜半岛局势得当。
朴槿惠就职前两周,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3月以来,朝韩关系不断恶化。朝方当月月底切断朝韩军事热线,以抗议韩国和美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4月,开城工业园区关闭。按韩联社的说法,应对这些危机,朴槿惠没有过多发表公开讲话,但要求军队做好准备并实施震慑,向民众承诺韩国的安全不会遭破坏。朴槿惠还寻求改变前任李明博政府的强硬政策,向朝鲜施压同时,倡议建设“朝鲜半岛信任进程”。
在野党前资深国会议员赵舜衡近期接受韩国联合通讯社电视台采访时说:“朴槿惠政府上台时,韩国正处于由朝鲜引发的安全危机之中。在外交和安全领域,我认为朴总统处理朝鲜议题得当,她态度坚决且冷静,同时坚守原则。”
2月底,朴槿惠政府对外公开含有未来5年将推进的课题的国政路线图。“国民幸福和充满希望的新时代”被确定为新的国政蓝图。工作岗位和就业问题成为核心话题。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朴槿惠政府为实现这一国政蓝图的五大目标分别是:实现以创造工作岗位为核心的创造型经济;推行满足社会需求的就业和福利政策;实施富有创意的教育并使国民享受文化生活;加强社会安全保障和团结,为开启幸福的统一时代奠定基础。 与过去制定新政策不同,此次交接委员会的路线图只是在整理朴槿惠的大选承诺,但也有和选举期间所强调的有些变动的部分。去年7月10日,候任总统朴槿惠宣布参加大选时曾提出经济民主化作为首要国政目标,其次是创造工作岗位和推行满足社会需求的福利政策。但接管委员会此次将创造工作岗位和就业问题摆在国政课题的最优先位置。虽然包含几项限制大企业集团广泛扩张的政策,但长达222页的国政蓝图资料中,一次也没有出现“经济民主化”一词。经济民主化,即严格约束大型企业,防止它们滥用经济实力、“欺负”中小企业,继而缓解社会不公。
汉城大学经济学教授金相九说,五大施政目标没有提及经济民主化令他失望,“这一最新变化使人怀疑,朴槿惠关于经济民主化的承诺是否遭到削弱”。
朴槿惠政府解释,经济民主化的具体措施已经包含在中小企业管理方案中,只是没有用“经济民主化”一词;“路线图”提出“有原则的市场经济”,相当于“经济民主化”。国政蓝图显示,因“差钱”,朴槿惠的一些竞选承诺缩水或退居次要地位。
朴槿惠上台以来遇到的挑战不仅包括朝鲜、施政质疑,同样涉及国政运营不力。
上任之初,由于反对党不满朴槿惠提出的政府重组方案,她的许多内阁部长提名人选得不到国会批准。国务总理提名人选金容俊、国防部长官提名人选金秉宽以及上任不过8天的法务部副部长金学义,都先后因卷入丑闻而放弃接受提名或辞职。
直至4月中旬,朴槿惠内阁才组成完毕,当时距离朴槿惠就职已有52天。更令朴槿惠想不到的是,她首次访美期间,随行的发言人尹昶重闹出性丑闻。
除忙于外交,疲于应付施政问题,朴槿惠在内政方面的“事无巨细”,也招致一些批评。韩联社报道,朴槿惠为内阁部长和政府机构制订详细的工作方针。但在政治分析师看来,因怕犯错误而过分依赖总统指示会让政府官员逐渐丧失独立工作能力,同时不利于他们勇于尝试新办法。
从长远角度看,民众对朴槿惠的满意程度会受经济状况左右。法新社评述,当半岛局势逐渐缓和后,民众将重新关注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差距等。现阶段,韩国经济增长乏力。最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调低韩国经济增长预期至2.6%,而韩国发展研究院也把本年度的经济增速从3%调低至2.6%。
韩国西江大学社会学教授千相真认为,目前朴槿惠执政时间还太短,不足以作为预测她今后5年执政好坏的可靠标准。但不能否认,朴槿惠对此的付出与努力。
朴槿惠首次访华可谓成果丰富,中韩双方在诸多领域达成广泛共识,还就进一步提升中韩经贸合作签署了多项文件。其中最大的成果是为中韩经贸关系未来20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总统的女儿
“因为父亲是总统,我也逃避不了历史的漩涡。”去年9月,朴槿惠出席一个记者会时,对父亲执政时期存在的问题正式道歉。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是韩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也是最具争议的总统。在他执政期间,韩国实现了工业化和经济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
韩国人对朴正熙的评价是双重的:一方面,他被指斥为“日本走狗”、“韩奸”。他实施特务统治,以“民主会耽误韩国发展”为由拒绝交出权力,因而饱受批评;另一方面,他又被许多人高度评价。2004年,盖洛普“韩国人最喜欢的历任总统”民调中,48%的韩国受访者选择了朴正熙,位列第一。1999年,美国《时代》杂志将朴正熙列为21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韩国人之一。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因为朴正熙在个人修养方面有不少可称道之处,如朴实、节俭、注重吏治等;更因为他在一片废墟上推动韩国5年计划和“新村运动”,开展经济改革,使韩国走上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道路。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个几乎被战争摧毁的国家在40多年里成为世界第11大经济体,许多经济指标达到和超过传统工业化国家。
至今,许多韩国人(尤其中老年韩国人)认为,没有朴正熙,就不会有被称为“汉江奇迹”的韩国经济腾飞。近年来,韩国经济染上所谓“中等国家综合症”,高速增长势头不再,许多人因此出现“怀旧情结”。
而朴槿惠在1998年涉足政坛时,打出的口号正是“为完成父亲未尽事业尽一点力”,当选议员的所在地恰是其父亲出生地庆尚北道。在大选期间,尽管她对“继承父亲衣钵”表现得较为谨慎,但得知胜选后的第一次公开演讲,是在朴正熙墓前举行的。朴槿惠适时打着父亲的旗号登高一呼,自然会令不少或对朴正熙政绩念念不忘、或对现时政府治理不满的选民眼前一亮。
朴槿惠1952年2月生于韩国大邱,是朴正熙的长女。据韩国昌信大学韩国语系客座教授刘顺达回忆,朴槿惠的名字,是朴正熙夫妇和她的阿姨3人一起翻着辞典,费了一番功夫后才取的。朴正熙认为“槿”不仅代表韩国国花“无穷花”,也代表“国家”之意;“惠”则象征“恩惠”。
从小,朴槿惠就是个文静清秀的女孩子。上小学的时候,父亲送给她一套《三国志》,她非常喜欢,每天都捧着读上大半天。后来,朴槿惠戏称,自己的初恋是赵子龙。“现在想来,我的初恋是不是就是赵子龙啊,每次他登场的时候,我的心总是跳得厉害。”
高中时期,朴槿惠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第一名。虽然母亲陆英修非常希望朴槿惠学习史学,但她却考入了西江大学电子工学系。母亲曾经多次说,“槿惠好像没有选择普通女性所选的平凡道路。”
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韩国“第一女儿”,并没有感受到权力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总统的女儿,并非如想象般美好。”朴槿惠曾这样说。实际上,正是因为出生于朴家,年轻时的朴槿惠充分领略了政治的残酷。
朴槿惠人生第一次出现转折,是因为母亲遇刺身亡。1974年8月15日是韩国光复节,“第一夫人”陆英修陪同朴正熙出席国家剧院举行的光复29周年纪念活动。在会场上,朴正熙发表了《为打下和平统一的基础,南北朝鲜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演说。“借此意义重大的场合,我认为朝鲜统一必须以和平方式完成这一点……”当朴正熙说到这儿时,突然传出“砰”的一声枪响,原来,最后一排的一名20多岁的男子持枪走火,打中了自己的大腿。朴正熙在一片慌乱中想继续演讲,这名年轻男子却起身沿通道冲向讲台,坐在讲台后面的警卫室长朴钟圭见状赶紧持枪跃到了前面。“砰”,第二声枪响传来,子弹打中了朴正熙讲台的正面,而第三枪则打中了陆英修头部,她仰面倒下。
刺客很快被制服,陆英修也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而朴正熙在2分钟后再次现身讲台,他用沉稳的语调继续进行演讲。当晚7点,陆英修不治身亡。
当时,朴槿惠正在法国留学。接到电话后,她立即回国。在机场的售报亭,朴槿惠看到报纸上用大标题写着:韩国总统夫人遭暗杀。“母亲的死讯就像锋利的尖刀深深地刺进我的心脏。”匆匆回国的朴槿惠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由于父亲不肯续弦,22岁的朴槿惠开始代替母亲履行“第一夫人”职责。朴槿惠说:“对我而言,这非常痛苦,但同时又不能不接受这一艰巨的任务。”她将长发高高盘起,收起女孩子喜欢的花花绿绿的衣服,佩戴上母亲遗留下的首饰,模仿母亲优雅的衣着品位,陪伴父亲出席各种政治场合。在朴槿惠当时的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现在我最大的义务是让父亲和国民看到父亲并不孤单。洒脱的生活、我的梦想,这一切都必将被放弃。”
然而,更残酷的事情还在等待着她。在父亲遇刺那天,朴槿惠半夜被叫醒,她在得知噩耗后,问的第一句话却是“边境有没有异常?”这也被那些批评她的人解读成“无情”,他们认为朴槿惠和其父亲一样,在亲人遇害时都表现出了不受感情左右的冷酷。对此,朴槿惠的解释是:“我想,经常关注国家安全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因此,自然而然地做出了这样的反应。”
父亲的死对朴槿惠打击巨大。朴槿惠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痛苦是人类的属性,它能够证明人还活着。”然而,失去双亲的痛苦还没完全弥合,她又遭遇了令人心寒的背叛。接任朴正熙的韩国总统全斗焕很快掀起了一场批判朴正熙的运动,朴槿惠每天都要从报纸和广播中,一次次经历着民众对父亲的否定、否定、再否定。
这种折磨让朴槿惠的性格越发沉默。她身上开始出现不明斑点,没有医生能确切诊断出病症。“她不与任何人沟通,不热情,也不冷酷,只是冷冰冰的,一直都这样。朴槿惠与所有人保持距离,这是她的标志。”一名曾经和朴槿惠共事的人这样评价她。 1982年,朴槿惠的堂哥朴在鸿劝她结婚,她却说:“哥哥,以后请不要再说这样的话。”直到今天,朴槿惠依然单身,她称自己早已嫁给了国家。“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
“绝望也能锻炼我”
父亲去世后,朴槿惠带着弟弟和妹妹搬出了青瓦台,隐居在乡下。此后近20年里,朴槿惠远离政坛,只在岭南大学、一家教育基金会等非政府机构任过职。
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中国已故哲学家冯友兰的书籍给了朴槿惠很大的精神慰藉。“20多岁时,我曾面临难以承受的考验和痛苦。父母都被枪杀,遭到曾经信任者的背叛,连呼吸都觉得困难。当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也许是因为对冯友兰的喜爱,朴槿惠爱上了中国文化。她开始通过韩国中文教学广播节目自学中文。1987年,台湾学者林秋山曾到韩国给朴槿惠颁赠荣誉博士证书,后来又多次跟朴槿惠有过接触。林秋山回忆说,“有次到韩国拜访朴槿惠,她突然用中文讲起应酬话,把大家都吓了一跳。”他还透露,朴槿惠喜欢唱中文歌曲,最喜欢的是《夜来香》和《甜蜜蜜》。
在此次访华期间,朴槿惠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也是用汉语做了约3分钟的开场白和结束词。6月29日上午10点多,穿紫色西服的朴槿惠走进清华大学主楼演讲厅,台下约500位师生报以热烈掌声。朴槿惠以一口流利的汉语开场:“我见到各位清华大学学子们,就想到中国一句古谣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虽然之后约20分钟的演讲和回答3个提问,朴槿惠都使用韩文,但仍不时引用中国谚语诗句:“我以前去过苏州,切身感受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为了克服那段艰苦时期,我在笔记本上抄满了良言佳句,其中最难忘的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紫色是我们清华校徽的颜色。总统穿紫衣、用汉语开场都说明她对这场演讲的精心准备。”清华大学微纳电子系研究生梁业珍说。
“从此,我们要越过韩中过去20年的成功经验,开启共创新20年的心信之旅。两天前,我与习主席共同签署了韩中面向未来联合声明,这既是旅程的蓝图,也是路线图。”朴槿惠的演讲,紧扣《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的演讲主题。
她以具体的数字和实例解析韩中关系。“建交虽然不过21年,但两国友好发展的速度却史无前例。两国贸易额已增加40多倍,每天100多架次飞机和船舶往返韩中,两国各有约6万留学生在对方国家留学。很多韩国人从小通过书籍和漫画,接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国古典文学。”
朴槿惠还分享了“韩国梦”和“中国梦”的相通之处。她说,正如韩国和中国的江河最终流入同一片海,现在中国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韩国也向着开启国民幸福新时代的“韩国梦”迈进,韩国与中国共同分享的梦是美好的,韩中和谐相处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我遇到不少挑战,但最困难的时期是父母遇刺身亡,我个人也受到袭击,差点丧命。”在提问环节,当梁业珍问到“巾帼们在从政过程中要付出更多努力,不知您一路走来,曾遇到哪些挑战?”,61岁的朴槿惠如此回忆人生困境。
作为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说,她最初的理想是研究电子工程,成为专业人才。但父母的遇刺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伤心欲绝的朴槿惠,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书籍,其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帮她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
正是基于此,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宗璞女士,得知朴槿惠到访清华的消息后,特意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给总统送来一幅书法。“冯发兰先生已故去20多年,但他如果在世,一定很高兴把这首诗题写给总统阁下,因为您是他的书的知音。”陈来说。
“在人生低谷,我受到的启发是,人生一世,终归尘土,就算有100年光阴,也不过历史长河中的涟漪。因此,人要活得正直和真诚。无论遭受多大考验,只要与患难为友,视真诚为道路上的灯塔,绝望也能锻炼我。”朴槿惠说。《绝望锻炼了我》也正是朴槿惠个人自传的标题。
有媒体评论,5月朴槿惠访美时用英文演讲“很出色”,在国家领导人层面,到对方国家用对方的语言来作演讲还比较少。当前国际政坛给予女性越来越多的机会,此次朴槿惠的“清华秀”延续了一贯的“朴槿惠风格”:温和亲切,但是话语中能感受到她刚毅的性格。
女总统的施政蓝图
现年61岁的朴槿惠属“早起型”,每天凌晨4时30分左右起床,多年来一直如此。总统助理说,她入住青瓦台以来,也没有改变这一习惯。
2月25日,朴槿惠正式就任韩国总统。她每天上午9时至10时上班,从同样位于青瓦台大院内的官邸到办公室,车程三四分钟;除非有外出公务活动,一般每天只来回这一趟。一天日程从浏览内阁成员递交的各类报告和互联网开始,朴槿惠同样花时间阅读互联网上批评政府的帖子。
近期发布的两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韩国人认可她的表现。盖洛普公司韩国分部的民调中,朴槿惠支持率为52%;韩国媒体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65%的受调查者认可她。两份民调中,朴槿惠的最大得分点是应对朝鲜半岛局势得当。
朴槿惠就职前两周,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3月以来,朝韩关系不断恶化。朝方当月月底切断朝韩军事热线,以抗议韩国和美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4月,开城工业园区关闭。按韩联社的说法,应对这些危机,朴槿惠没有过多发表公开讲话,但要求军队做好准备并实施震慑,向民众承诺韩国的安全不会遭破坏。朴槿惠还寻求改变前任李明博政府的强硬政策,向朝鲜施压同时,倡议建设“朝鲜半岛信任进程”。
在野党前资深国会议员赵舜衡近期接受韩国联合通讯社电视台采访时说:“朴槿惠政府上台时,韩国正处于由朝鲜引发的安全危机之中。在外交和安全领域,我认为朴总统处理朝鲜议题得当,她态度坚决且冷静,同时坚守原则。”
2月底,朴槿惠政府对外公开含有未来5年将推进的课题的国政路线图。“国民幸福和充满希望的新时代”被确定为新的国政蓝图。工作岗位和就业问题成为核心话题。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朴槿惠政府为实现这一国政蓝图的五大目标分别是:实现以创造工作岗位为核心的创造型经济;推行满足社会需求的就业和福利政策;实施富有创意的教育并使国民享受文化生活;加强社会安全保障和团结,为开启幸福的统一时代奠定基础。 与过去制定新政策不同,此次交接委员会的路线图只是在整理朴槿惠的大选承诺,但也有和选举期间所强调的有些变动的部分。去年7月10日,候任总统朴槿惠宣布参加大选时曾提出经济民主化作为首要国政目标,其次是创造工作岗位和推行满足社会需求的福利政策。但接管委员会此次将创造工作岗位和就业问题摆在国政课题的最优先位置。虽然包含几项限制大企业集团广泛扩张的政策,但长达222页的国政蓝图资料中,一次也没有出现“经济民主化”一词。经济民主化,即严格约束大型企业,防止它们滥用经济实力、“欺负”中小企业,继而缓解社会不公。
汉城大学经济学教授金相九说,五大施政目标没有提及经济民主化令他失望,“这一最新变化使人怀疑,朴槿惠关于经济民主化的承诺是否遭到削弱”。
朴槿惠政府解释,经济民主化的具体措施已经包含在中小企业管理方案中,只是没有用“经济民主化”一词;“路线图”提出“有原则的市场经济”,相当于“经济民主化”。国政蓝图显示,因“差钱”,朴槿惠的一些竞选承诺缩水或退居次要地位。
朴槿惠上台以来遇到的挑战不仅包括朝鲜、施政质疑,同样涉及国政运营不力。
上任之初,由于反对党不满朴槿惠提出的政府重组方案,她的许多内阁部长提名人选得不到国会批准。国务总理提名人选金容俊、国防部长官提名人选金秉宽以及上任不过8天的法务部副部长金学义,都先后因卷入丑闻而放弃接受提名或辞职。
直至4月中旬,朴槿惠内阁才组成完毕,当时距离朴槿惠就职已有52天。更令朴槿惠想不到的是,她首次访美期间,随行的发言人尹昶重闹出性丑闻。
除忙于外交,疲于应付施政问题,朴槿惠在内政方面的“事无巨细”,也招致一些批评。韩联社报道,朴槿惠为内阁部长和政府机构制订详细的工作方针。但在政治分析师看来,因怕犯错误而过分依赖总统指示会让政府官员逐渐丧失独立工作能力,同时不利于他们勇于尝试新办法。
从长远角度看,民众对朴槿惠的满意程度会受经济状况左右。法新社评述,当半岛局势逐渐缓和后,民众将重新关注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差距等。现阶段,韩国经济增长乏力。最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调低韩国经济增长预期至2.6%,而韩国发展研究院也把本年度的经济增速从3%调低至2.6%。
韩国西江大学社会学教授千相真认为,目前朴槿惠执政时间还太短,不足以作为预测她今后5年执政好坏的可靠标准。但不能否认,朴槿惠对此的付出与努力。